1

我所知道的是埃及仍保留一夫多妻制度,其他國家和地區(qū)就不太了解了…

12月初,我在埃及旅行了6天,據當?shù)貙в谓榻B了埃及的一夫多妻制度,是這個國家婚姻法允許的。



埃及等伊斯蘭國家至今還奉行“一夫多妻制”!豆盘m經》說: 你們可以擇娶愛悅的女人,各娶兩妻、三妻、四妻;如果你們恐怕不能公平地待遇她們,那么,你們只可以娶一妻。

當?shù)氐膶в谓榻B說,雖然埃及婚姻法是允許一夫多妻制,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并不是,一夫四妻更是少之又少,一是沒有那么多錢養(yǎng)四個妻子,導游自己的叔叔也只娶了兩個妻子,在埃及,女人不出來工作,只有男人出門做事,所以要想娶四個妻子,你要賺很多很多的錢養(yǎng)妻子和兒女,不是每個男人都做的到的。而且妻子多了,矛盾也多,中國俗話說得好,和氣生財,家里妻子多了,矛盾糾紛也多,每天一進家門就聽到吵架聲,影響心情。



在埃及還聽說,傳說有一個多妻的丈夫,因為擺不平家里的各位妻子的矛盾,晚上睡覺的時候被其中一個妻子拿剪刀剪了生命根,讓他追悔無及,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在埃及,現(xiàn)在一夫多妻家庭的比例僅為千分之幾。埃及人口統(tǒng)計中心做過一項統(tǒng)計:娶兩個妻子的埃及男子總人數(shù)的1%,娶四個妻子的只占總人數(shù)的0.03%;學歷越高、文化修養(yǎng)越好的人,娶多個妻子的現(xiàn)象就少之更少。在埃及擁有博士頭銜而娶了多個女子為妻的一共只有幾十人。而且正式登記娶多妻的,在埃及的比例約占總人口的4%。

最佳貢獻者
2

人類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母系社會逐漸淘汰,男權社會成為主流。而后經過知識、科技、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女性爭取獨立自主,男性尊重放權。

有些國家因社會發(fā)展因素,未與全球經濟社會文化完全接軌,還沒有改變一夫多妻制的契機出現(xiàn)。

有些地方婚姻制度與宗教因素掛鉤,宗教保守勢力阻撓很難推進一夫一妻制。

一夫一妻制雖然是婚姻制度發(fā)展到現(xiàn)在,最為文明、平等的,但不一定是永恒及唯一正確的。隨著全球經濟社會科技的發(fā)展,會有其他可能出現(xiàn)

3

一夫多妻制是一個很古老的傳統(tǒng)婚姻制度,直到今日,在世界上大約存在有50多個國家仍然在實行一夫多妻制。那么為什么還有那么多國家實行|一夫多妻制呢?

我認為,首先是古老的傳統(tǒng)制度根深蒂固,對于現(xiàn)在的婚姻制度并沒有做作出具體的改變,婦女依然是地位低下,缺少對婦女起碼的尊重和權利。

其次還有宗教原因,像伊斯蘭教就明確指出可以實行一夫多妻制。但是,你必須要有富裕的經濟財力,對每一個妻子都要平等對待。

當然,還有一些國家,由于戰(zhàn)爭的需要,許多的男人已經死亡,導致男少女多現(xiàn)象,不得已實行一夫多妻制。

當然,諸多的一夫多妻制都有一個共同問題,那男人必須有強大的經濟作后盾,否則給你你也養(yǎng)不起的。只有極少的國家,是用妻子來養(yǎng)活丈夫的。

當然有些國家是完全沒有進行現(xiàn)代化的婚姻制度改革,讓他們的古老傳統(tǒng)依然存在下來,重男輕女現(xiàn)象普遍存在,對于婦女的濺踏是無羞恥的存在,也是導致一夫多妻制的主要原因。

4

我覺得還是跟國家的文明程度有關系吧!像非洲那種經濟、文明都比較落后的國家,一夫多妻就很平常,女人們也許只為了能吃飽肚子而已。還有就是跟男女比例有關系。像越南,因為戰(zhàn)爭死了很多男人,處于繁衍考慮,就出現(xiàn)了一夫多妻吧!

5

一夫多妻的制度,咱先不說“有些”國家,咱就說說中國,這個制度剛在大面上消失也沒有多少年的時間,而且在清末之時還遺留下來很多真實的老照片,咱今兒就聊一聊這個所謂的一夫多妻的清代,到底是不是有些人心目中的“男人的天堂”。

首先,咱先了解下“一夫多妻制度”,字面上就是說一個男人可以娶了多個女子為妻,但在中國這樣理解的話絕對是個極大的謬誤,因為我國古代一直實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并不是多妻,也就是說正妻只能由一個,一如紫禁城的皇帝也是如此,皇帝只能有一個稱之為皇后的妻子,其他的女人都是妃子,貴人等等稱謂,在民間也是一樣,往往都是有一個正房大太太,其他的都是偏房。有圖有真相下面看一下老照片。

怎么樣,看完老照片后的男性朋友們一定是挺瞠目的吧,但您別急,這種情況一般都是達官顯貴家里出現(xiàn)的,在清代一般的老百姓如果碰到個災年有的連飯都吃不飽,您還想多娶幾房?拜托別癡心妄想了,能有一個老婆已經是阿彌陀佛了,所以99%的老百姓還都是一夫一妻的,古代這種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出現(xiàn),也是階級社會的必然出現(xiàn)的,只要人分三六九等,只要生產資料私有制,那就一定會有這種產物,說不聽的,這種現(xiàn)象你當現(xiàn)在沒有么?

6

一夫多妻起源于遠古時期的封建社會,由于古代戰(zhàn)爭不斷,而且戰(zhàn)爭都是由男人擔負起來的。加上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洗禮,好多國家的男丁都犧牲了,導致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直到現(xiàn)在許多國家都沒有緩過來,而作為國家領導人也必須解決這個問題而做出對策。

進入現(xiàn)代文明的人類思想得到了解放,不再有那種多子多福的觀念,而是向往更好的生活,有的家庭的孩子多是收養(yǎng)的,醫(yī)療方面高速發(fā)展,人的壽命也隨著延長,加劇了老年化的增長,而后繼年輕人都是女多男少,導致勞動力的缺乏。

7

主要還是習俗的問題。

如果說人少,東歐拉脫維亞、摩爾多瓦、波蘭、烏克蘭等國家,都是男女比例失調的國家,男的少女的多,但是也沒有一夫多妻的制度。

現(xiàn)在一夫多妻主要還是存在于相對偏遠比較落后的地方,像在非洲的一些窮困的地方,比如喀麥隆、尼日利亞、津巴布韋、塞內加爾、烏干達等等很多個國家都是如此。在喀麥隆路過一個村子的時候,遇到一位老先生,娶了50多個老婆,孩子就有100多個。當?shù)卣給他頒發(fā)了獎狀,贊揚他發(fā)揚了本國文化,這是什么邏輯啊。

在中東地區(qū),穆斯林也是允許一個男子娶四個女子的。不過,法律對于女性的保護也是很多的,要求四個老婆必須要平等,不能有差別性的對待。

如今,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全世界都在大同化。一夫一妻已經成為了世界的主流,在這些落后的地區(qū)以及宗教法律允許的地區(qū),越來越多的人也都開始選擇一夫一妻。

有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就是,在中東地區(qū)發(fā)現(xiàn),如果是高學歷的收入比較好的人,通常只娶一個人夫人,而相對貧窮的人,卻娶的比較多。在阿曼的時候,當?shù)貙в伍_玩笑說,婚姻是比較煩的事情,娶了一個就已經夠煩的了。當然,這是開玩笑,畢竟,結婚多少也是有點門當戶對,女方的經濟和學識提高,自然對于權利的要求也更高。

我覺得,一夫多妻,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逐漸消亡的。

8

木叔主要研究的中東地區(qū),是一夫多妻制殘留的重點區(qū)域。。。。

可能大家在開玩笑的時候都會說,去阿拉伯國家會討4個老婆,其實在有些阿拉伯國家這是真的,并不是玩笑。當然這是對本國人,不知道外國移民去了是不是有同樣的待遇哈哈!

木叔查了一下資料,發(fā)現(xiàn)允許一夫多妻制包括阿聯(lián)酋、埃及、利比亞、卡塔爾、印尼、沙特、蘇丹、索馬里、塞內加爾等很多很多,非洲幾乎淪陷了。還有一個似乎比較開放和西化的國家——南非。

(這是全球一夫多妻地圖。藍色是承認一夫多妻制的地區(qū),黑色是不承認的地區(qū),綠色是承認對一部分人有效的地區(qū))

木叔在數(shù)年前采訪南非總統(tǒng)祖馬訪華。當時和南非使館交流時,詢問哪個妻子陪她來。使館的回答很干脆:我們也不知道,可能一個都不來。當時我們幾個記者私下議論:估計不知道帶哪個來比較好吧。。。。。后來確實沒有帶老婆來華,只是他一個人帶著一堆官員和商人來訪。這是7年前的事情了吧,后來他也來過幾次,不知道帶第幾個老婆來的。

其實為什么南非總統(tǒng)可以有很多老婆?這是他的民族決定的。

祖馬是南非土族,叫祖魯人,傳統(tǒng)上就是“一夫多妻制”,并不認為這是什么不對的事情。而且南非法律也保障不同種族的不同習慣,不會強求他們必須“一夫一妻”,所以祖馬先后娶了5個老婆,好像其中還離婚過。但即使如此,這也讓國際社會覺得很有意思。但畢竟是習俗,木叔當年做記者采訪他,也不敢提問這個問題,不然太尷尬。提了一個反腐的問題,他回答的還不錯哈哈!

至于阿拉伯國家“一夫多妻制”比較多,與信仰有很大關系!豆盘m經》是認可這種制度的,因而很多傳統(tǒng)的阿拉伯國家,就遵從這本書里的指示——“一夫多妻原則,是為了繁衍種族!笨赡芤彩且驗檫^于尊崇這個指示了,阿拉伯國家很多家庭的孩子都特別多,因為妻子多嘛。而且很多比較窮的家庭,即使男子只娶到一個老婆,也會生4-5個孩子,這也是造成不少阿拉伯國家貧困人口特別多的原因。

印度其實是一夫多妻制部分合法的國家,但是只對穆斯林合法,其他的民族因為沒有古蘭經信仰,所以也沒有一夫多妻制。這就意味著如果非穆斯林在印度沒有作遵守一夫一妻,那么就會觸犯刑法。印度看來還是挺多元民主的社會吧哈哈哈!


各位接觸過哪些一夫多妻的外國朋友么?

可以分享你們的經歷聽聽:)

9

好多國家現(xiàn)在實施一夫一妻制度的原因也有許多,一方面可以說現(xiàn)在有很多國家或地區(qū)來說,是比較落后的,就比如說非洲多個國家,有的還是原始的村落,文明發(fā)展程度相對落后許多,所以對這一方面管理的并不是相對嚴格,再者,有的國家男女比例失衡,男性人口數(shù)量太少,女性人口占大部分,所以一夫多妻制也可以解決男女比例失衡的問題。

10

一夫多妻制主要存在于非洲、中東、南亞、東南亞等地,且以信仰伊斯蘭教的群體為主。一般認為,一夫多妻制的形成與三個因素有關:

第一,惡劣環(huán)境下的女多男少。在科技不發(fā)達的古代社會、當代落后的部落氏族地區(qū),容易形成男少女多:男嬰死亡率高普遍高于女嬰;男性成年人主要負責防衛(wèi)和重體力勞動死亡率也比較高;男性老年人的死亡率普遍高于女性老年人。男少女多的狀況下,為了維持種族的繁衍生存,必須充分利用既有的生存資源,由此形成一夫多妻的家庭制度。這種古老的制度,流傳至今,仍然殘存在南亞、非洲、東南亞等落后地區(qū),體現(xiàn)了經濟醫(yī)療狀況對婚姻制度的深刻影響。

(綠色為一夫多妻制存在的地區(qū))

第二,西非地區(qū)在經歷數(shù)百年的奴隸貿易后,女多男少長期存在。奴隸貿易大概讓非洲損失了上億的精壯青年男性勞動力,導致非洲長期缺少適婚青年男子。在男性勞動力不可或缺的經濟條件下,一夫多妻是必然選擇。

第三,伊斯蘭教本身允許一夫多妻,這有別于基督教等宗教。伊斯蘭教的婚姻教法允許男子娶最多四個妻子,但是要求丈夫必須在財務上給予諸位妻子完全平等的待遇,否則只能娶一位妻子。另外,伊斯蘭教的可蘭經也規(guī)定,對于逃婚的異教徒女子,只要其皈依伊斯蘭教就可以不經離婚,直接嫁給伊斯蘭教教徒;對于被穆斯林士兵捕獲的異教徒女子,從被捕獲那一刻起,即構成離婚事實,也可以嫁給穆斯林而沒有重婚之慮。

上述三個因素共同導致非洲(特別是西非)、南亞(包括巴基斯坦和印度的穆斯林聚居區(qū))、印度尼西亞(世界第一大伊斯蘭家國家)等是一夫多妻制的典型地區(qū)。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