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人就是農(nóng)村的,這種現(xiàn)象確實是普遍存在的。

紅事時,一般至親之人能回去就回去,至于其他人想回去就回去,不想回去也不會有人說啥。

白事時,至親之人只要能動的了就得回去,否則一輩子及其后人基本可以說就不用回老家了,回去也不會有幾個人搭理你。非至親之人,一個村里每家至少出一人,并且不用喊,在外的除非事情脫不開身都會回去送一程,即使確實回不去的也會打電話或托人捎話道歉并隨禮。

這就是農(nóng)村人的傳統(tǒng)禮節(jié)。人死為大,不管過去有什么過節(jié),都會隨著人逝去而煙消云散,也會盡量回家送一程,這也是農(nóng)村更有人情味的地方,希望這種傳統(tǒng)永遠傳下去,否則人與人之間只會越來越?jīng)]有人情味了,就和城市里一樣,住一輩子可能連對門都不認識,那就可悲可嘆了。

最佳貢獻者
2

農(nóng)村有一個現(xiàn)象,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這是為什么?這個主要還是講個人情味,紅事你來幫忙是錦上添花,而白事你來幫忙就純屬雪中送炭了。

紅事,一般都是一大早就準備了,主家對于各種事項早有安排。正常情況下,人家不會打電話給外出打工的人安排差事的,一般都是找在家的親戚、鄰居幫忙。在外打工的知道消息,請人代捎點禮金即可,主家也不會見怪的。

白事則不同,有很大的突然性,昨天還好好的人,一下子就沒有了。許多人家都準備不充足,需要大量的人來幫忙。特別是現(xiàn)在的農(nóng)村,老齡化、空心化又特別嚴重,如果年輕人都不回來幫忙,白事的許多儀式可能就沒有辦法進行。所以許多村都有一些不成文的規(guī)定,只要收到消息,多遠都要回去。因為誰家都會老人,誰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

在我們這,誰家有白事,隊長會打電話通知外出的村民,能夠回來的盡量回來,實在不能回來的則花錢請人頂替自己的位置(廚房、打雜、開穴、抬棺、筑穴等等都需要安排專人)。其實,農(nóng)村人主要就講這股子鄉(xiāng)鄰勁,這也是和城里人老死不相往來最大的區(qū)別。

總之,白事多遠都回來幫忙,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民間傳統(tǒng),也是農(nóng)村獨有的一種文化,大家支持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來的農(nóng)村傳統(tǒng)嗎?

3

白事多遠都回去,就是為了再見去逝之人的最后一面,送去逝之人最后一程。人都有去逝的那一天,這樣做其實也是為了自己。如果你們村有人去逝了,你都不去幫忙,不去送去逝之人最后一程,等自己家有人去逝,很可能別人也不會來給你你幫忙,送你的親人一程。這樣是很丟人的,會被四里八村的人笑話的。

以前農(nóng)村有紅白喜事,都是全村之人互相幫忙才過的去的。紅事幫忙干各種雜務(wù),白事除幫忙干各種雜務(wù)外,最主要的還是幫忙抬棺,如果沒人幫忙抬棺,這個白事還真就過不去。不過現(xiàn)在紅白喜事都有了專門的服務(wù)隊伍,村里人幫不幫忙還是都能過的去的。

紅事如果有人在外面實在有事沒發(fā)回去,就打電話道個喜,把禮金想辦法轉(zhuǎn)上就行了,不回去是沒人會怪你的。但是能回去還是盡量會回去的。不過在家里的人是都會去的,即使去了不需要幫忙也會去看看,這樣做是為了去捧個人場,增加熱鬧的氣氛。你這樣做也是為了自己,以后自己辦喜事別人也會來給你捧場的。其實也就是互相捧場,互相幫助使紅事辦的熱熱鬧鬧的。

現(xiàn)在白事也不怎么需要幫忙了。但是如果村里有了白事,無論在外面多遠還是要回去的。不為別的,同村人不是朋友就是親戚,怎么也得送去逝之人最后一程,見最后一面。其實辦白事也是越熱鬧越好的,去的人越多,說明這家的人緣越好,生前為人處世做的好。白事無論多遠都回去,也是為了自己或者自己的親戚以后去逝了能有更多的人給去送行,使白事補至于辦的冷冷清清。

4

兩句話你自己品吧,一個人錦上添花,一個是雪中送炭,換位思考一下答案不言自明

5

這是習(xí)俗!誰家都有老人,都會有這么一天,人死為大。所以必須回去幫忙。不然都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別人怎么看你!

6

這就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我父親剛剛?cè)ナ,以前有幾個和父親歲數(shù)差不多的同村人性格不合,基本上沒怎么來往,父親去世后,都來上香,而且全村人都來幫忙,說早上五點就發(fā)喪,到發(fā)喪那天早上下著雨,大家都按時來,照電筒的,放鞭炮的,抬東西的,前前后后好幾十上百人,逝者為大,一切恩恩怨怨都煙消云散了,,,,,

7

  • 我本人就是農(nóng)村人,對這個現(xiàn)象還是比較了解的,所以我來回答一下。

現(xiàn)在農(nóng)村做紅事已經(jīng)基本上不再需要同姓本家的人來幫什么忙了,現(xiàn)在年輕人結(jié)婚都找專門的禮儀公司,迎親有車隊,新娘有跟妝,婚禮有司儀,婚宴有流動餐廳,全部一條龍,可以說想要什么服務(wù)就有什么服務(wù),東家只要把錢準備好就行了。過去可不同,像我2004年結(jié)婚的時候,那時還沒有禮儀公司,也沒有操持婚宴的流動餐廳,所以結(jié)婚當(dāng)天的所有事情都靠同姓本家的人幫忙操持。尤其是婚宴這一塊兒,那時就是從本村或者附近村找一個會做菜的大師傅炒菜,燉肉,其他的下手活,像切菜、燜米飯、端菜、涮盤子洗碗、擦桌子這些活兒都要同村的本家人來做,所以那時候誰家有結(jié)婚或者生孩子的事,同村本家的人或親朋都會來幫忙。其實那時候的白事也一樣,大家也都去幫忙,除了幫忙,本家的人還要穿孝服并跟著去墳地送殯。回到問題本身,題主說為什么現(xiàn)在紅事大家都不再幫忙,而白事無論多遠都回去,我想這主要還是現(xiàn)在紅事的一條龍服務(wù)非常好了,不再需要人手來幫忙,所以在遠方工作的家人和朋友只要把祝福和紅包送到就可以了,現(xiàn)在社會通迅發(fā)達,一個微信轉(zhuǎn)賬就做到了,而且現(xiàn)在人們的工作生活都很忙,所以一般本人也就不回去了。但是白事為什么多遠都回去呢?其實白事回去也不是回去幫忙,現(xiàn)在的白事其實也已形成一條龍服務(wù),之所以回去,還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影響,親人即將要離開這個世界了,以后再也看不到了,所以無論多遠、無論多忙都是要回去見上一面并送最后一程的,特別是小輩們更要回去給老人穿孝服打幡送殯,以盡最后的孝道。所以這就是我理解的農(nóng)村為什么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的原因。不知題主還滿意嗎?

8

紅事一般主家要請,白事村里人一般知道了要去幫忙…

9

喜事只是錦上添花,而白事是人的生離死別,不去也許就是這一輩子與死者最后的訣別,無論從死者的感情和生者的感情而言,世間上出了生死,還有什么算上大事,所以懂事點的親戚朋友會不遠千里來參加葬禮的。

在農(nóng)村辦理喪葬都是靠親戚朋友幫忙的,你幫他,他幫你,就這樣延續(xù)一直到現(xiàn)在,所以死者后人急需要人來幫襯,而婚禮只不過多一雙碗筷,多你一人不多少你一人不少,并且對于死者后人,人在最悲哀的時候是急需要人安慰的,所以作為親戚朋友,你不遠千里來參加死者的葬禮,更加突顯感情。

相對農(nóng)村的葬禮,是人生最后的一件大事,如果你連這人的葬禮都不參加,就表示你和這家人的關(guān)系,所以有些人為了表示以死者的家人關(guān)系好,就要參加葬禮,這也是一種人情往來的表現(xiàn)。

也有經(jīng)常不參加別人葬禮的外出打工農(nóng)村人,但結(jié)局就是,他家長輩葬禮沒有人參加,顯得很冷清,本來家里先人不在就是特別冷的事情,就連親戚朋友也不上門,就更加冷清。

葬禮不像婚禮,隨便找個酒樓擺幾桌就完事,死人的靈堂不可能擺在酒樓,而殯儀館又不行,農(nóng)村人喜歡落葉歸根所有都回選擇回老家安葬所以就更加要村里的親戚朋友撐過場。

10

人去逝只有一次,無法補救。而紅事不一定。我的前鄰居今年不到五十。結(jié)了三次婚了……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