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是個笑話,我只參加過兩次同學聚會,我基本上都一言不發(fā)。
第一次是2010年剛過完年,我在老家還沒出來,初中同學就安排聚會。說真的,我壓根就不想去的。因為我與他們初一只讀了一學期半,我就轉學了。架不住我本村的同學軟磨硬泡(還有親戚的關系,他又叫我哥哥)我就硬著頭皮去了。
他們先去的礦區(qū)大酒樓,我因為臨時有事而姍姍來遲,我推門進去一看,我都蒙圈了。一個3桌的大包間,男男女女坐了3大桌。好多我都沒有印象了,一起上學的時間太短。又都過去8年時間了,12~13歲的年齡,都20左右了,真是模糊不清的記憶。
我那弟弟就給我做介紹,我當時扭頭就想走。我的骨子里非常的傳統(tǒng),穿著打扮都是中規(guī)中矩的?粗麄兤婀值陌l(fā)型,又是染發(fā),又是蓬松的離子燙,又是挑染,甚至衣不遮體,能露的都露。我都感覺我是不是走錯地方,去的不是飯店。
介紹完以后,我就坐在那里抽煙,聽他們在那神侃,我根本就沒有說話的機會。因為只有我是做廚師的,他們聊的都是什么電子廠,什么社會之類的事,我聽著都是一頭霧水,不知所云。
萬般無奈之下,我給我父親發(fā)了一個信息,讓他5分鐘后給我打電話,就說有急事找我。我去超市買了一條好貓香煙,讓服務員送進包間交給我弟弟,我騎著摩托車就走了。
第二次是2015年,那是另一中學的同學聚會。這次是我發(fā)小要我去的(鄰鎮(zhèn)鄰村的,他父親跟我父親是死黨,我倆從小一起長大)聚會16個人中,只有我學歷最低。只有他和礦區(qū)那位同學,跟我的關系最鐵了,也只有聯系。整個飯桌上,我就跟他倆頻頻舉杯。
其他的,我真的不知道說什么,也不知道問什么。學歷參差不齊,職高、中專、大專、大學、做小老板,退伍軍人的都有,唯獨我是初中學歷。聊的話題,不是車子房子,就是票子和女人,再就是游戲,總之就是互相瞎捧唄。
我2015年月薪7000,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除了那倆,其他的都是輕佻的眼神,不可一世的態(tài)度。我只好硬著頭皮,直到散場。他們去KTV嗨歌,我直接去酒店開個房睡覺去了,奉陪不起。
從那以后,我再沒參加過同學聚會。這些年,只跟4個同學有來往,一個接了父親的食品廠,食品包裝是我父親紙箱廠供應的。一個開餐廳的,一個玩二手車的,另一個就是我發(fā)小開公司的,我們的關系處的很融洽。聊天就是聊天,從來不會涉及車子房子和票子,一類的話題。
現在,別說什么同學聚會,就是同事聚餐,回家和老鄉(xiāng)喝酒,都是互相攀比,吹捧。腦仁疼,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