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宣紙不打格孑很難保證字距行距一致,但用任何筆去畫都難以擦去。一直以來的方法是折格,但對于字數(shù)較多且紙張很大的,折格也很費事,弄不好滿紙折紋。這里把我常用的一種方法介紹給大家,非常簡便易行,供大家參考。

這個方法就是用鈍刀子劃格。具體做法是:

一,根據(jù)字數(shù)多少和紙張大小計算出邊框和每個格孑長寬大小並在紙的背面用鉛筆做上記號。

二,按照做好的記號用一把長尺比著用鈍刀子劃格。劃完將紙翻過來,格孑就顯露出來。寫完字要想去掉格時,再在紙的背面熨一下就可以了,不然,等裝裱時會自然去掉。鈍刀子的做法是,買一把長一點的水果刀,將前半部分磨鈍,鈍的程度以不劃破紙為好。

這種劃格的方法既準,紙又平,而且痕跡不大,非常實用。但千萬記住,做記號和劃格都要在背面,劃上的是溝,翻過來就是杠,看得真切。


最佳貢獻者
2

題主這其實問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宣紙不畫格子,怎樣才能保證字距和行距的一致,第二個問題是怎樣做到橫平豎直?

先說第一個,2006年的冬天,也就是大概這個時候,我在外地一個全封閉式的書法學校里全天制的練習書法,目的是為了參加第二年二月份的全國大學書法專業(yè)招生考試,當時的學校請來了一位書法家授課,當時任聊城大學書法系主任的向彬教授,他是歐陽中石的博士,也是當時最年輕的書法少碩士生導師。

再給我們做示范的時候,他的一招把我們?nèi)繉W生都震驚了,他站著臨寫《張黑女墓志》,一張四尺整張的宣紙,不折格子直接寫,一口氣寫完竟然寫的非常的整齊,字距行距保持一致,字體寫的也很漂亮,然后他又臨了顏體、歐體、隸書、篆書,都能夠做到這個水平,當時感嘆啊,我什么時候才能做到這樣啊。

后來學習了十幾年的書法,也教了了幾年的學生,我發(fā)現(xiàn)這一招我也會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會的,并沒有故意練習,F(xiàn)在想想,其實你只要勤加練習,對于書法的章法和結構自然掌握能力就強了,熟能生巧,寫成這樣是自然的事情。

這個事情真的沒有必要去強求,剛開始可以疊格子、畫格子,寫的多了,有一天沒有格子了,一樣可以寫好的。這個和我們小時候用田字格練習書法一樣,現(xiàn)在寫字不用田字格了,想要想寫好,一樣可以在白紙上寫的很齊,沒有深刻神秘的。

關于第二個問題,怎樣寫的橫平豎直,雖然書法并不是橫平豎直的,但是如果你就想寫成橫平豎直,也沒有別的辦法,多練習是唯一的選擇。

謝謝邀請、歡迎關注。

3

宣紙不打格子,如何保證字距行距一致?如何做到橫平豎直?

哈哈,你算是問對人了,因為我就是來自文房四寶之鄉(xiāng),宣紙生產(chǎn)之地,大宣城的呀!

如果你是書法大家,且常用宣紙書、畫,你就知道,在宣紙上書寫,只要了解宣紙的特點,你是不需要畫格子,畫線條,自然做到字距、行距一致,且橫平豎直。為什么?書法大家,在任何地方書寫都能做到這一點啊,因為他們有很深的功夫。呵呵,另外,宣紙上是有神秘的豎紋和橫紋的。你不知道?沒關系,去請教書法家,他們會教你這個中的秘密的。不過,如果他們保守秘密,不告訴你,我就沒辦法了呀。那只有一個辦法了,你親自來大宣城的涇縣宣紙廠參觀,那樣,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大宣城歡迎你!

4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一般大概有這樣幾個方法。

其一,就是選用手工紙,以及有良好的比較比例感覺。因為手工紙是有比較明顯的抄紙竹簾的痕跡的。古人寫字往往就是利用制紙的紋理進行書寫的。當然這其中還要有“敏銳的”比例比較的感覺的。寫的字的構架比例還是需要書寫者的自我把控的。

其二,就是做折疊的事了。把紙折疊出“行”或者“列”,而后展開鋪平,這樣就會有參考的縱或橫向的參考了。同樣,也還是需要有書寫文字構架比例的感覺感知。

其三,就是把紙折疊出方格,甚至是米字格,這對初寫者很有幫助的。

其四,就是在一張紙上用濃墨線劃出格子(包括全行或全列)的行矩列矩的標記,而后以此紙為底襯,把要書寫的紙覆蓋在打有“行”“列”或打有墨線格子的襯紙上,利用書寫宣紙白色半透的特點書寫,這樣,以后書寫以法砲制,就不需要每次書寫都要打格子的煩惱了。假如要書寫的紙完全不透明的,但只需是淺色的,通過燈光照射能夠照透襯紙行、列、格子的標記的,可購買一塊LED發(fā)光板襯在襯紙下面代替描摹燈箱就可以了。你可以試一下的。

如上方法你學會了嗎?

感謝題主給我為大家服務的機會。

5

你問的問題并不十分具體,比較籠統(tǒng),如果籠統(tǒng)的回答,很可能不是你想要的答案。

你可能想問,別人的書法作品,沒有看到有格子,卻是橫成行,堅成列,如何做到的?

書法有一個章法美的問題,也就是書法作品要講究章法,想寫成什么樣子,一定事先有構思,也就是意在筆先!有人把一個字的筆劃和間架結構的安排叫小章法,整幅作品的謀篇布局叫大章法或章法。橫平豎直應該說的是小章法,是形容筆劃的,大章法用橫成行,堅成列。小章法中,橫平堅直多是隸書,楷書中,橫多扛肩,豎也有不直的斜豎,帶弧的豎等等!行草書中,有直豎,少有平橫。篆書中,有直豎,其它筆劃多為曲線。

在大章法中,要寫成橫成行,豎成列,首先你必須是想寫成這個樣子,你選的書體適合這種章法,如果你寫草書,弄成橫成行了,如果不是寫教案范例或字帖,則多數(shù)情況并不適合選用這種章法。就是選用橫豎成排這種章法,也有以什么樣子成排的問題,比如隸書,多采用行距大于列距,許多隸書作品行距很大,而列距是緊挨著的,因為隸書的結體是橫寬的;而楷書,則結體方正或略呈堅高,如果寫大、中楷,在章法上多采用行列等距或列距大于行距,鮮有行距大于列距的!如果寫榜書大字,多為一行,兩行就少見,如果是對聯(lián),則是兩列,一個字的榜書,談不上行列問題。

寫大、中楷,如果經(jīng)驗豐富,可以直接寫,雖然宣紙上有抄紙時的簾紋,但很細密,參考價值不大,基本上看作一張素紙的,書寫全憑經(jīng)驗。如果是萬年紅宣紙,多印有瓦當圖案,一是裝飾,二也給書寫提供定位參考。如果是普通宣紙,則疊格很常見,雖然經(jīng)驗豐富的作者可以不疊格,但知名的大家疊格的并不少見,不同的紙幅和字數(shù),有不同的疊法,網(wǎng)上有教疊格的視頻,也參看!不必擔心作品上有格子痕跡,裝裱時,經(jīng)過裝裱師的噴水處理,成品看不到折痕。注意一點,盡管如此,也不要折痕過重,盡量輕,尤其是萬年紅,否則,太長了,此處省略若干字!

整篇作品,并不都是要求橫豎成排的,小楷或行書,成列即可,第一行和末一行沖齊即可,如果不是印好的方格,鮮見每行沖齊的。

6

謝謝邀請。 是啊,不打格子怎么樣保證齊、好?打格子是急功辦法,不打格子訓練才是真正訓練本事出來。不打格子目的是訓練一雙準確眼睛和大腦思維。這才是作鼓正經(jīng)的書法藝術之訓練,以為臨摹帖就是書法藝術的訓練?非也。其實、確實很多對書法藝術訓練之理解,并不知道這些才是達到真正訓練,當然,這種訓練方法非常嚴格,又達到了行之有效。

不打格子,只是暫時不好看,訓練二年,任何字隨意寫來。這才是徹底性的練習書法。頭兩年的字不要示人,包括家人在內(nèi)。意在耳根清靜!

用格子寫字,依賴性強,何時去格子?臨摹方式方法入門也是存在這個毛病。何時出帖?

學習藝術,關鍵找到正確方法,有了正確方法才會有正確結果!

這個上述不打格子訓練方式方法,是訓練書法家的訓練方法。至于不想成為書法家訓練自己,另當別論。

信不信由你,如有人要我把一根一尺長的帶子、或者什物,拉長找一分為二的中心點,我一眼可以找到,保證剪斷兩根一樣長。這就是不打格子訓練寫字法的眼睛功夫。好手性,倒開水入暖壺,保證不灑在地上。這就是訓練寫字訓練出來的。功夫怎么樣來的?功到自然成、水到渠成之理一致!信不信由你!反正我講的是真話,不騙人。如果此法不靈,是你沒下功、沒動腦筋、沒吃苦、沒開竅、沒有誠心、沒有恒心……。世界上有人這樣做到極致了,你為什么做不到?問自己好了!

我刻印入門,就沒有按基礎書上方法:把印稿寫在紙上,復石上,然后用稍許水刷于紙上,再吸干。我就是毛筆沾墨直接寫稿子于石上。怎么樣?寫了不過幾次而已,后來不是很好的嗎?!實踐出真知,鍛煉長才干。!搞藝術怕的就是膽小鬼。膽小,不要搞藝術、涉及藝術!我說的!搞藝術不是小腳女人走路!永遠記住這句話!

膽。浩鸫a的不是藝術家的料子,一開始就輸在膽子上了!人生于世,只要是法律允許,大膽去干。沒有這股子闖勁、干勁回家看孩子好了!

不要老是什么什么名人大家,他不行你也跟著不行了。古人很多糟粕,讀書不動腦筋、不實踐,自然奴藝一輩子。虛名一輩子,流芳百世靠真正功夫!

武略于風威自存,文濤放膽藝超群!送拙聯(lián)一幅互勉!祝進步!

知道我國氫彈在什么情況下造出來的嗎?在沒有任何線索情況下造出來的!沒有線索,照樣要搞出來!這就是創(chuàng)造精神!搞科學、搞藝術、搞任何事情要的就是這個創(chuàng)造精神!天天為了這些小問題討論來討論去,沒出息!

我不是有意抬高自己,只要別人講的話有道理、透露了一點風,我就牢記于心了。然后實踐!素描速寫,就是我廠子弟龍力游兄,(大我一歲),考取了中央美院。(我廠考進中央美院有三名)。下鄉(xiāng)在農(nóng)場,同室畫友講:龍力游說''速寫靠默記。又:讀王伯敏先生論黃賓虹先生藝術生活,講''黃賓虹先生反復默記、默看真山真水''。我聽到了、看讀了他人經(jīng)驗,就按此法訓練自己的。收獲不小,實踐證明真理。學習他人,武裝自己!

不打格子訓練,就是讀了潘伯鷹先生書學到的。收獲不小。講了這么些,目的還是讓藝術正確發(fā)展下去。我還圖什么榮華富貴嗎?!

我沒有考上藝術大學,照樣自學也要在藝術上搞出名堂。這就是做人做學問精神!

學生搞藝術有沒有未來、看他人作品,我只看其膽!這才是我觀察人的:訣竅!

什么什么名人咯,換枝大斗筆就搞不成氣了。起碼就是訓練不到位咯。嚇吹什么呀???。!

會看看門道,不會看看熱鬧!藝術講、重功夫哦!我知道前人功夫,前人不知道我的功夫。急死人咯!??!

我只重膽子、啟發(fā)學生思想。別的什么基礎性的東西,看看帖解析圖好了。搞篆刻印,買本鄧散木先生著的《篆刻學》書好了!……。示范于人的技倆都沒有真功夫!我講的,我負責!

我沒有看過他人示范,反而沒有被他人的東西套住。這樣全憑自己努力買書、努力實踐,反而掌握好了第一手資料了!失敗、成功、失敗……,就是這樣的藝術修練、積累過程!

談談讀書吧,讀書呀有學問咯。有文字的地方好讀。讀書要把書上沒有寫出來的東西,能達到讀出來,才是把書讀活、讀到手哦!請把我說了的這半句話吃透、認真理解吧!我的作品創(chuàng)新就是這樣出來的,從書上沒有寫出來的地方領悟出來的哦!信不信由你喲!

我讀過軍旅作家王樹增先生《解放戰(zhàn)爭》一書,其中有這樣一個''鏡頭'':解放初期國家在南京開辦了軍事學院,被俘蔣軍軍事人才、在德國受過訓練、學習軍事知識的人員,給解放軍將領上課,學習軍事知識。當時我軍學員鬧課堂:''敗軍之將沒有資格給我們上課……''。課是教不下去了,此事驚動了劉伯承院長,劉院長在教室里講了幾句話后,學員全部安靜聽課了。這就是整個過程,書里面并沒有多講一句話,也沒有寫劉院長到底講的什么話讓學員安靜下來了。如果這樣,劉院長講了怎么合適的話才能讓學員安靜下來呢?你認為怎樣講合適呢?請讀者自己試試講幾句什么話合適,使學員心服口服地聽課。(如果有合適解決學員心服口服聽課的語言,請留言。意在嘗試。)

所有的追求藝術的人們,2019年大年初一,我只講一句話:若要成為藝術領域佼佼者、能夠在藝壇占一席之地,必須興趣濃、起點高、從嚴要求自己、訓練自己、從難取之、知識結構必須超凡一籌、勤奮一生、具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具有不信邪的精神、方向方法正確等等,只有這樣才是追求藝術的樣子!才會成功!才會有大成就!否則只是陶冶情操了,作為陶冶情操非常好,注意不要張揚、不要沾沾自喜發(fā)表示人!沾沾自喜也不是壞習慣,呆在家里沾沾自喜好了!此言為善,無惡之嫌!

祝福讀者新年快樂、安康、萬事如意、財源滾滾日進三斗。!

作者:楊第力

號:集詩書畫印于一身楚石道人。

2019.2.5.于泠思齋。

7

謝謝您的邀請和提問!靶埐淮蚋褡拥脑,如何保證字距距行距一致,如何做到橫平豎直?”您的這個提問是一個書法的章法問題,您所說的字距行距以及橫平豎直,完全是一種格式或者格子式的一種章法。這種章法主要是用來寫楷書的,特別是小楷,因為小楷字寫的比較小,所以就要打上格子,這樣就能保證這些字寫的都是“橫平豎直”方方正正的,用章法的語言來表達就是有行有列。

以后千萬不要說章法是“橫平豎直”,我們寫一個字,可以橫平豎直,章法叫做有行有列。

  • 王羲之《樂毅論》有行有列的章法

所以我們一定要記住,書法的布局叫做章法,一個字叫做字法或者叫做結構,或者叫做筆勢。書法里面基本的章法有兩種,一種是有行無列,一種是有行有列。在一張紙上打出格子,把每一個字都寫在格子里面,這叫有行有列。這是最常見也是比較簡單的一種章法。

還有一種章法不太容易把握,叫做“有行無列”。就是每一行是整整齊齊上下對齊的,但是橫著看,就不是每一個字都在同一個平面,這就叫“有行無列”,行,就是豎著看。列,就是橫著看。橫著看是一行,豎著看也是一行,這叫有行有列。橫著看一行整齊,豎著看一列不整齊,這叫“有行無列”,也是最常見的一種書法的章法布局。

例如鐘繇的《薦季直表》就是“有行有列”的章法,而他的《賀捷表》就不是嚴格的“有行有列”的章法了。

我們根據(jù)您題意所問的,就是在不打格子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寫出來的小楷書法是有行有列的。

  • 臨摹鐘繇《賀捷表》,可以不管字帖章法,按打格子臨摹

我覺得您提出的這個問題很有實際意義。因為我們在寫小楷的時候,如果不打格子,要保證行距和字距合理,或者最后的結果就是成行成列,豎看著整齊,橫看著也整齊,確確實實在不打格子的情況下是非常難的。

那么為什么不打格子就很難保證成行成列呢?因為一般沒有經(jīng)驗把握一行要寫多少個字的情況下,要把每一個字所占的字據(jù)保證大體的等距,這個難度本身就大,為什么?因為我們是用眼睛來估量的,或者叫用感覺來估量的,不是用尺子量出來的,尺子量出來的就比較容易,誤差就很少,而我們眼睛看出來的誤差就比較大,這個情況不但因人而異了,而且我們漢字本身有的字大有的字小,有的字長,有的字短,有字的寬,有的字窄,這在視覺上就給我們?nèi)菀自斐慑e覺,難以判斷它的等距。

為什么還說因人而異呢?因為有的人他天生的感覺比較好,他就是不用打格子,他就能寫出來有行有列,工工整整,一點問題都沒有一篇書法作品。

比如說有個軍旅書法家,他告訴我他寫字從來不打格字,不論是大幅作品還是小幅作品,也不論是小楷還是打字,這就是他特殊的本領。

  • 趙孟睢都櫥齟肥怯行形蘗械惱路?/strong>

但是我們大多數(shù)初學者寫字確實不行,一行字比如說是20個字小楷,那么他寫了8個字或者是10個字,這行字的距離就亂套了,前面幾個字距,可能是6個毫米,后面他能寫到8個甚至4個5個毫米,你你想一想,這個距離差別太大了,第1行就這么差別大,第2行接著寫,整篇下來布局就會是一個亂七八糟的一篇書法了。因此有的人就不行,必須要打格子寫,有的人把控能力強,當然就不用打格子了。

那么對于我們大多數(shù)人來說,我們?nèi)绾伪WC把這個字在不打格子的情況下寫的成行成立呢?

我這里有3個辦法,與你一起分享

1.把整張宣紙折紙為格

2.靠天賦和功夫寫的有行有列

3.用一個紙條折格子作為輔助打格

這就是我們在紙上要遮一下,把這個宣紙橫折一下豎折一下,然后格子就出來了,這是比較好的辦法。

  • 用紙條折成格子,看不清楚,可以用鉛筆或者鋼筆打上記號

在折這種格子的時候,要注意計算一下你需要寫多少字,如果是練習寫字的的紙,整紙折成等距的就可以了。如果是寫書法作品的,要留出落款的位置,把落款的位置和寫正文的位置區(qū)別來折,一般情況下,落款的位置可以不打格子也可以打格子,依據(jù)自己的需要而定,但是正文一定要打成格子。

那么什么叫打格子?打格子就是要用墨或者鉛筆等等,要打出格子,保證書法作品能夠成行成列。這第一是比較麻煩的,第二,如果用了鉛筆等等打出格子,裝裱出來以后,格子仍然還在比較難看,影響書法作品的美感。

因為我們本來寫是小楷,你那個格子的線掌握的特別細,格子的界線就不太明顯了,如果掌握不好打的粗了一點,那字寫在格子里是非常難看的。

  • 注意一下折格子的時候要不要留出天地,這要根據(jù)你寫作品的需要而定

一般是不喜歡打格子的。第一,有格子裝裱出來出來書法作品難看,第二,我們在寫的時候,打格子是比較麻煩的,需要工具,比如說尺子鉛筆等等,要準備工具,而且打鴿子的過程本身是一個細心的活,需要耐心,需要時間。這樣,給我們寫作品帶來很大的麻煩,所以很多人是不愿意打格子的。

在一般正常的情況下,如果我們把紙橫折一下豎折一下,然后格子就出來了,這是一個比較簡單易行的辦法,跟打格子就沒有什么太大的區(qū)別了。而宣紙折疊之后,雖然有一些折痕,但是并不影響書法作品的美觀,因為,我們寫出來的字還要裝裱,裝裱之后,這些折痕就全部消失了,而在我們寫字的時候,折出來的格子多多少少能夠提示我們把字寫在格子里邊,就能夠保證有行有列的章法。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我們不用折紙,要靠我們個人的感覺和經(jīng)驗,把行和列的距離都寫較為合理,然后寫出來的效果看起來是成行成列的,這主要是靠個人的感受了。


  • 如果不打格子,就全靠自己的經(jīng)驗和感覺了,如果控制的好,也會寫的非常成功,而且自然得當

要達到能夠準確的把行和列的距離控制好,這確確實實是一種功夫,需要我們長期的訓練,那么到底怎么來訓練呢?我個人也曾經(jīng)摸索過,我個人也確確實實不善于把握這個距離,但是時間長了,你還是可以把握的,這主要是把每一個字的大小一定要控制在想象的“格子”里。

首先,要控制好第1個字和第2個字,把前面的三四個字距控制好之后,然后,把第1行的字距一直要保持控制好。如果第1行的字從上到下都是比較均勻的,那么,第2行字我們就按照第1行的字距對應整齊,這樣一直寫下去,不要出現(xiàn)一次距離失誤,就可以一行接一行的寫下去完成這個作品了。

如果第1行寫不好,那么后面你寫的再好都沒有用,為什么?因為第1行涉及到對這一行字距的分割均勻,我們自然狀況下粗估出來的那個距離有一個字的距離失誤就會影響整個的效果,所以這是一種功夫需要訓練,而且尤其是第1行要達到非常的準確,難度是非常高的。

那么,如果第1行失敗了怎么辦?一個辦法是把第1行給裁掉,然后把裁掉的第1行,對在紙的左邊,作為參考修正一下距離,重新再寫一次,這樣,就把這個距離能夠修正一下,那么,如果這第1行寫成功了,當然就等于一篇字基本上成功了。

還有一個辦法是,我們就找一張和你寫字的這個紙的長度一樣大小的紙條,把這個紙條給折出字距,折出來之后,就放在左邊,然后,看著那個格子一格一格的寫下去。這樣,也會保證你寫出來的字在章法上能夠達到成行成立的這樣一個目的。


這個辦法有它的優(yōu)勢,第一,比較簡單易行,第二,它在各種情況下都可以用,就是不允許折紙的情況下可以用,允許折紙的情況下也可以用,所以,是一個簡單易行的打格輔助方法。

上面的這些工作都是我自己親自干過的,從實踐中來說,是完全可以實用的。所以我把這些經(jīng)驗分享給大家,如果您還有更好的辦法,我們一起來分享您的好經(jīng)驗好主意,說實在打格子的事兒,是我們寫字少不了的一個活兒,尤其是我,眼睛不是太好,容易寫的不太勻稱,不太整齊,不太對稱,經(jīng)常要想辦法,在宣紙上打格子格子。

不過,我們初學書法的時候,可以強調一下打格子,但是我們盡量還是避免經(jīng)常打格子練習寫字,不打格子寫字,這是最好的訓練方法。我其實很少打格子練字,我一般都是在沒有格子的情況下練字,這種方法也有它的好處,也有它的不好處,所以個人選擇而已,打格子有打格子的好處,對于初學者幫助很大,但時間長了這個方法也不太好。

當然,如果是出于創(chuàng)作書法作品,或者實用需要條件下寫字,打格子是必須要做的工作。

8

宣紙不打格子的話,如何保證字距與行距一致?這是所有書法學習者在進行書法創(chuàng)作的時候所碰到一個問題,無可避免。到目前為止,在不打格子的前提下保證做到字距與行距一樣大體上有兩種方法:


圖片:鄧石如篆書《朱熹四齋銘》


一、孰能生巧

在比較早的時候也有跟朋友談過書法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布局問題,如何在不折紙的情況下做到橫平豎直,當時就有一個年長的老師給我們做了個示范,在整張四尺的宣紙上當場就創(chuàng)作了一幅作品,橫平豎直沒有問題。問其如何做到?那位老師就引用了賣油翁的一句話”無他,唯手熟爾!爸两裣雭磉是記憶猶新。

書法布局一般講究天平地齊,曾有一種說法叫做”十年頭,二十年尾“,說的就是要將上部寫平齊需要十年的時間,而將下部寫齊則要二十年的功夫。姑且不論這時間是否準確,但是有一點倒是真的,就是寫齊下部分的確比上部分難得多。


圖片:伊秉綬《隸書五言聯(lián)》

二、借助工具

可以這樣說,現(xiàn)代人學習書法遠比古人來的方便且高效很多,古人千辛萬苦得到一本字帖如獲珍寶每天臨池不輟,而現(xiàn)代人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科技的發(fā)展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出方便的一面,但是對于書法而言,很多人由于得到的過于容易臨帖不深入也算是一個遺憾吧。

關于布局借助工具一般會有兩種方式,一種就是現(xiàn)在市面上常用的書法尺,首先計算好內(nèi)容字數(shù)和確定格式,然后調整書法尺的大小覆蓋其上然后進行書寫;第二種就比較傳統(tǒng)型了,準備兩張尺寸一樣大小的紙張,其中一張進行畫格子,將布局位置畫好,另一張則覆蓋其上照著書寫,若再講究些可在桌面上安裝電燈,這樣,在書寫時格子分外明顯。


圖片:瘦金體邱金生


綜上所述

雖然借助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解決一個問題的方案有很多種,但是,作為傳統(tǒng)藝術的書法,在作品創(chuàng)作時還是建議以熟能生巧的方式來進行,畢竟,在什么時間,什么場合進行創(chuàng)作我們是無法確認的,如果在不方便使用科技產(chǎn)品的場合進行書法創(chuàng)作,那時候就比較尷尬了。



我是書法有云,一個書法愛好者,從事書法軟、硬筆基礎教學,偶爾有點瘋,喜歡,就關注我吧。

9

這是今天寫的。沒有打格子!平時寫字很少疊紙打格!小字,小楷或者字很多的時候就要打格!爸爸媽媽從小讓我練習寫字之前自己先看看有多少字心里有事寫幾行,鍛煉要感下筆!寫錯了排的不好等,再鋪紙再寫!小的時候寫榜書三尺紙一張一筆,寫完一個字了我和爸爸媽媽就開始探討,哪里韻筆不對,哪里重了,哪里輕了,我爸就有鉛筆修改,接著再寫,再討論再寫!發(fā)的視頻有人就發(fā)現(xiàn)問我,你的視頻里沒看到你的紙有折疊的印記!我說不打格,下次前我心里要有數(shù),寫的多練的多!


10

學書法的人都知道宣紙乃習練書法的首選紙張,能突出書法的氣韻之美,墨入宣紙猶雨水落入沙堆,有能保存千年之美譽。
在宣紙上寫毛筆字,如果沒有格子或打好的線條,能寫出好的書法嗎?
答案是:要看書寫者的水平和書體。
草書、行書不用打格子反而發(fā)揮的余地較大。寫大字可以在宣紙上折出格子再寫,美觀好看也。
楷書隸書篆書如果沒有格子,可以折出格子來。
小楷的書寫一般是需要有格子的,用手折出的格子也行,但不好寫,折印大多,不平,反而寫不好。
如果小楷字不多,也不需要有格子和用手折格子,順手就來,瀟瀟灑灑,放得開收得擾,無拘束感,這才是上等的書法作品也。不過,習作者是掌握不了的,得熟能生巧,巧能通神,揮灑自如,藏于胸中也。
古人寫牌位寫小楷,不用格子或不能用格子,怎么辦?
一,用大米排長行,順著大米這根長龍寫吧,放心地寫吧,不需要擔心寫歪了,寫彎了,寫曲了。
二,最高妙的寫法。
字的重心掌握好,主筆畫與次筆畫要分清楚啦,上下字之間的主筆畫相對,行氣連貫,字就可以非常規(guī)整的排成行了,且有一氣呵成的感覺,血脈順暢,你看到的就是充滿生機充滿活力有血有肉的書法作品了。這是密傳之法,供參考。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