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文化是資本至上,糾錯能力已經(jīng)碰到天花板
2020可謂西方社會的脫衣舞表演年,許多被忽悠的國人看清了西方文明虛偽骯臟的一面。但是,仍然有一些西吹腦電短路,反復默念“西方文明的偉大,在于懂得糾錯”。結(jié)果,美國真的貢獻了特朗普敗選。于是西吹抓住這根稻草冒出水面,自媒體西吹的蛙聲又響成一片。
西吹頻率最高的字符是“民主”,中文的意思是“人民當家做主”。而“人民”在咱們中國的意思是指作為社會基本成員主體的勞動群眾,就是常說的“老百姓”。那么西方民主的“民”指的是誰呢?
西吹總是喜歡把西方民主的文化追溯到古希臘的雅典。而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沒有婦女、外邦人、廣大奴隸什么事。公民由奴隸主和自由平民構(gòu)成,在小國寡民的城邦國家數(shù)量很少,因此雅典的民主是少數(shù)上層人的民主。
英國在1688年“光榮革命”后,開始確立了資本主義的選舉制度。但資產(chǎn)階級取得政權后的一百年間,有選舉權的人數(shù)只占成年人總數(shù)的5%,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貴族,中、小資產(chǎn)階級都沒有選舉權,老百姓根本沾不上邊,說到底是國王貴族與大資本分享權力的民主。老百姓經(jīng)過長期的斗爭,1970年才獲得普選權。
美國建國就是資本主義,實行的是西吹標榜的“最不壞”的社會制度,一度自詡“歷史的終結(jié)”。美國民主之民是廣大的老百姓嗎?西吹們想多了。
美國獨立之戰(zhàn),發(fā)端不是什么崇高理想。是因為英國跟法國爭權奪利打了7年仗,荷包癟了就強行增加北美殖民地稅收。十三個殖民地的地主、資本家當然不干,談判不成就鬧獨立了(建國后向老百姓征稅比英國更狠)。
《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的起草人應該有人是懷有崇高理想的,他們強調(diào)了平等、民主、自由,實行選舉制度。但是,最終保留了南方種植園的奴隸制,印第安人、黑人、婦女沒有選舉權,設定選舉人資格又把許多國民排除在外。美國采行比較完整的三權分立,理由也不像西吹想象的那么高大上,而是十三個殖民地利益集團維護自己權利的結(jié)果。整個制度設計成幾乎不可更改,其目的就是防止所謂“暴民”當權。說白了,美國建國者們設計的制度,完全就是富人、資本家的民主,“人民”只是幌子。美國最終實現(xiàn)普選也是人民不懈斗爭爭取的,1965年馬丁路德金才帶領美國黑人獲得選舉權。
英國、美國的歷史表明,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具有自我糾錯的能力,這應該是不錯的。但是,西方政治文化的核心是資本至上,因此,制度的演進和糾錯,都是為資本服務。對工人階級妥協(xié),提升人民整體生活水平,都是維護資本利益的跳板。
西方所謂民主制度的糾錯和進步,對人民權利的讓步,都是擠牙膏式的,都是外在壓力下迫不得已的妥協(xié)和讓步。如果人民的需求與資本的利益嚴重沖突,西方民主天生就會偏向資本,就像新冠疫情中老百姓的生命權、健康權維護,與資本的獲利權對立,西方政治念茲在茲的就是復工復產(chǎn)了,死多少老百姓最多是第二位的。
資本主義初期或者是自由競爭階段,民主政治的自我糾錯能力是強大的。隨著壟斷資本、壟斷金融強大,西方民主國家社會方方面面的權力被各個利益集團瓜分把持,民主政治的糾錯就演變成政黨、利益集團爭斗、甩鍋、相互攻擊的抓手。所以,資本的利益就是西方民主政治糾錯的天花板,碰到這里,所謂的糾錯倒可能是更大錯誤起點。
上面說的都是歷史和理論,說西方民主政治糾錯能力消失,其實可以看在幾個方面能不能實錘解決。以美國為例:
- 美國總統(tǒng)競選、議員競選、州長競選可以禁止金主資助嗎?
- 腐敗合法化即議員、官員通過法案輸送利益能夠杜絕嗎?
- 院外游說集團干預政治的陋習可以破除嗎?
- 金融集團操縱經(jīng)濟制造危機愿意嚴厲監(jiān)管嗎?
- 私有資本掌控的公共服務可以真正公益化、廉價化嗎?
當然還有,有興趣請留言列舉。
西方資本主義走到壟斷帝國主義階段,美國更成為金融壟斷帝國,大資本忘乎所以極端瘋狂,任何內(nèi)部糾錯機制應該都是撫皮搔癢。資本最后的巔峰狂歡,這大概是美國國運下行的拐點,大選恐怕無法力挽狂瀾,目前也看不到扭轉(zhuǎn)美國命運的力量。
本文由苗子原創(chuàng),喜歡就點贊,認同就關注,一同探討中國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