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們這邊有一家,也是公婆兩個女兒一個兒子。

兩個女兒都嫁的很好,條件非常好,但是父母思想傳統(tǒng),認為家產(chǎn)應該給兒子。

兒子呢,條件一般,負擔重,媳婦不工作,還有兩個兒子。

父母生病,都是兒子出錢,女兒就過來看看,照顧一下,給一點營養(yǎng)費。

比如住院花了十萬,女兒給個五千,就是這樣子。

父母生病,女兒要不要出錢,也要看父母的思想。

如果父母思想傳統(tǒng),家產(chǎn)都給兒子,那么,就兒子出錢,女兒照顧幾天,隨心意給點營養(yǎng)費。

如果父母思想現(xiàn)代化,家產(chǎn)兒女都給,那么,就應該兒女共同分擔住院費。

有的人可能說,父母沒家產(chǎn)。但是,父母是否思想傳統(tǒng),僅有的一點點東西都給兒子,還是兒女都有份?

不管父母有沒有家產(chǎn),或者家產(chǎn)多少,父母是否重男輕女,子女都深有感觸。

父母重男輕女,那就兒子出住院費唄。

父母不重男輕女,兒女平等,各方面都兒女平等,那么,就兒女分攤住院費。

如果分家產(chǎn)的時候,男女平等,那么,贍養(yǎng)父母也男女平等。

如果分家產(chǎn)的時候,重男輕女,那么,贍養(yǎng)父母也要重男輕女。

父母哪怕只有一間茅草屋,思想傳統(tǒng)的父母,認為這就應該是兒子的。思想現(xiàn)代化的父母,就會讓子女在自己死后賣掉茅草屋分錢。

我公婆房子拆遷,給兒子一套給女兒一套,公婆自己住的房子,他們死后兒女賣掉房子分錢。我公婆的女兒,肯定有義務分攤住院費。

最佳貢獻者
2

就法律來說,父母需要贍養(yǎng)的話,不論兒子或則女兒都有責任和義務;同理,公公婆婆生病住院,女兒都有責任和義務分擔出錢。

但不過現(xiàn)實生活中,通常來說是遺產(chǎn)由誰繼承就由誰承擔贍養(yǎng)義務的。就傳統(tǒng)觀念來說,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很少會有分擔出錢,在農(nóng)村更是如此。要是他的姐妹家境比較好,你們也不寬裕,讓你老公跟他姐妹商量一下,少拿點就行。要是他姐妹不愿意,那也沒有辦法的。中國法律很欠缺,各個家庭也很復雜,你難道要告她們嗎?讓他們反目成仇。

3

什么時候、不分男女,都不要忘記生我者父母!我們王家是個大家庭,我有四個叔叔,四個嬸嬸,我們家都是閨女付出的多,沒有爭論父母家產(chǎn)的。我的父母也都是我照顧生活起居、一直奉養(yǎng)到他們壽終正寢。父親那個時候我還小,母親年邁的時候哥哥已經(jīng)不在了,母親跟著我,嫂子每年寄二百后來寄四百塊錢接濟我,其實哥哥出事的時候他的單位是給了母親生活費的,每個月一百五,一次結(jié)了十年的,說是十年之后老人健在還可再申請。這個生活費在嫂嫂手里,她沒提我也一直沒提。母親百年后,父母家里的所有家什都原樣放好,百年老屋修繕結(jié)實,前年村里宅基房屋確權(quán)辦證,我寫成侄子的名字,這就意味著我凈身出戶,沒要娘家的家產(chǎn)。父母有兒子有孫子有重孫子,他們才是這個家的正頭香主。我能做的就是給他們看護好,無論漂泊到哪里?無論何年何月,他們都有個老家,有個根。

至于父母,他們生我養(yǎng)我,我就理應贍養(yǎng)他們,義不容辭!竭盡孝心都留不住他們,我父親去世時六十四歲,我十六歲,母親去世時九十歲,我四十六歲,F(xiàn)在我沒爹沒娘了,爹娘都留不住,談什么家產(chǎn)!能進點孝就進點孝吧!好好奉養(yǎng)父母就少一點“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遺憾。女兒也是父母生了撫養(yǎng)大的,為什么就沒有義務?

奉勸天下父母還在的女兒們,對父母進自己的一份孝心,不要計較那點兒家產(chǎn)。說一句俗不可耐的話,你們的哥哥弟弟生活寬裕、你的嫂子或者弟媳賢惠厚道還行,否則你們父母的晚年生活就不那么如意,你忍心嗎?

4

我們家不用!我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這幾天正好我媽做白內(nèi)障手術(shù),花了一萬多塊錢!看病我?guī)サ,因為我哥嫂沒時間!第一次去看門診花了264,我媽堅持要給我錢,我堅持沒要。后來回去我媽又讓我嫂子微信轉(zhuǎn)給我了,我還是收了!后來做手術(shù)一直也是我陪著去的,我交了7600塊錢,出院后我嫂子轉(zhuǎn)給我了!我媽生病的錢都是我哥出的,我姐拿了1000給我媽,我陪著我媽七七八八花了一些小錢,也給了600給我媽!

我家財產(chǎn)都是給哥哥的,我們姐妹都不惦記。我爸媽給帶孩子也是以我哥家為主!我哥也給我媽存了養(yǎng)老錢,養(yǎng)老他主動承擔,沒讓我們姐妹操心!我們姐妹給點小錢也只是人情費而已!我們家都比較自覺,不會去計較這些事情,條件不好的能幫就幫,所以至今為止,沒什么矛盾,相處和諧!

5

我直白的說兩句,公公婆婆生病了嫁出去的女兒有義務分擔出錢嗎?按照法律,有,但是實際當中什么情況都有,比如說一家有三個兒女,但是,兒子沒本事,況且還有妻兒女,倆個姐姐或者妹妹鬧的不錯,基本上看病生活都的靠女兒,比如說,有個兒子很成器鬧的不錯,基本上看病生活就不用靠女兒,女兒就是來招護的幫幫忙就行,在公公婆婆生病住院這個問題上,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只有總一的認識,父母一生養(yǎng)育子女不容易,父母都想讓子女成龍變虎出人投地,但是事與原違,所以說子女在父母年邁生病困難時,只有各盡其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千萬不能扯皮掛畫,斤斤計較,這樣對自已,對下一代都沒好影響,況且街坊鄰居是等秤,如果你做的不好,別人是永遠看不起你的,你人生的路會是越走越黑暗的。

6

我是出嫁的女兒!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分家產(chǎn)的,女兒應該平攤費用

不分家產(chǎn)的,女兒抽時間多到醫(yī)院照顧,錢隨意給

我家的就是父親生病住院,作為出嫁女,也跟家里的哥哥平攤了住院費用,還在醫(yī)院照顧了18天,哥哥只負責出錢;當然也是因為我住在省城,他的小家在縣城,也沒強制他跑到省城來照顧!

但是付出這些之后,心里還是有點難過,哥哥買房子,爸爸偷偷給了6萬,我買房子,問都沒問一聲!

之所以不想計較這么多,還是覺得,心里沒有愧疚就好

但是心里確實有想法,嫁出去的女兒,真的這么活該嗎?

7

不管是嫁出去還是娶進來,父母就是父母,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老觀念:嫁出去的女兒 潑出去的水,現(xiàn)在恐怕不行了,法律規(guī)定:子女有贍養(yǎng)父母的義務,即便是嫁出去的女兒,也不能抹殺父母養(yǎng)育你長大的事實,都是一家人在這種生活下,好好協(xié)商,盡自己的能力讓父母盡快好起來才是關(guān)鍵所在,別讓自己后悔,畢竟誰都有老的那一天。

8

作為女兒看見嫂子的角度問的這個,我會作為一個外嫁女回答你說:如果我的爸爸媽媽生病了,管他有沒有錢,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我也有弟弟啊,如果他開口要平攤費用的話就平攤吧,畢竟是自己的爸媽,他們養(yǎng)大我,這個錢我也該出!跟外嫁女或兒子無關(guān)!就算不出口,我自己的爸媽我會自己照顧!

如果家里有弟媳大嫂的,我感覺這個問題較大占比率會存在的!得看女人的計較度了,說白了就是錢!跟站的角度考慮問題了……中華傳統(tǒng)大多養(yǎng)兒防老,很多的父母有事傳統(tǒng)就是男孩承擔了家庭的重擔!根本沒女兒什么事!想明白了也就不會問女兒該不該出錢

另一方面,如果家里的公公婆婆確實重男輕女,家里的大部分財產(chǎn)都是給你老公,與女兒無關(guān)的!外孫女輩也不照顧的,都是圍繞你們轉(zhuǎn);這個問題就自己心里有數(shù),不該問;否則分房子分財產(chǎn)的時候大嫂你可有想過自動分給她女兒么……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家家很多事情別人不知道,自己才清楚!所以自己想,想開了就不糾結(jié),覺得這個錢自己家該承擔,自己養(yǎng)公婆正常;想不通,就心里惦記著小姑大姑沒出錢,心里不服!憑什么她們不出錢!

9

那要看你們怎么看,實際上是有義務的,但是如果分財產(chǎn)的時候認為人家沒權(quán)利那還是麻溜兒不要談義務,就看自愿了。

10

有義務,女兒雖嫁出去,但義務和孝心不能丟,父母住院出錢出力當女兒的都是應該的,如果兄弟姐妹團結(jié)可以互相商量條件好的多出點不好的少出點,有事脫不開身的少管點事,有空閑的多侍奉,比競家和萬事興,如果都很孝順我看這事誰也不愿上頭條來說,總有人擰理歪繞,認為自己出嫁了,娘家的家產(chǎn)沒給自己,自己沒有義務出力出錢給自己的父母。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