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人丟原子彈和給廣島撒傳單沒有直接聯(lián)系,尤其是丟給廣島的小男孩是個鈾彈,而之前美國人試爆成功的是钚彈,所以說小男孩到底能不能炸還不一定。

這時候夸下?谡f啥威力巨大的炸彈,萬一失敗了咋辦?日本軍方估計能拿這事兒當笑料。

退一萬步來說,直接告訴日本人我要炸廣島??雖然日本當時制空權已經(jīng)基本玩球了,但集中力量守衛(wèi)一個城市還是能對美軍轟炸機造成威脅的,美國人不會干這個蠢事兒,所以正兒八經(jīng)的傳單是在轟炸廣島成功之后,再向日本其他城市發(fā)放的

這傳單的大致意思是,叫日本平民遠離城市,因為你美帝爸爸已經(jīng)準備好威力巨大的原子彈,一發(fā)就可以滅掉一個城,2000架B29轟炸機也隨時待命,不投降就炸到你們投降為止,廣島你們看到了吧,所以,想保命就別待在城市~

而且傳單中還發(fā)布了一些擬轟炸的城市名(但后來真炸的長崎甚至都沒在名單里)

但問題在于,日本人從1944年6月開始被盟軍頻繁轟炸,到1945年8月都習慣了...聽到警報就下防空洞,警報解除就出門,傳單什么的之前又不是沒發(fā)過,日子還是照樣過。

再說了,日本人一根筋的集體主義精神和軍國洗腦也讓他們很少會出現(xiàn)私自逃跑的現(xiàn)象,除非是有組織的大規(guī)模撤離。

關于原子彈的威力也是被日本政府掩藏了,廣島核爆之后,普通吃瓜屁民壓根不知道這回事兒。所以說,傳單有用就見鬼了。



最后,6000萬份傳單這個說法我還特意去查了一下,中文資料中只有自媒體在這么說,沒有官方印證,而美國CIA文庫中一冊“The Information War in the Pacific, 1945”有說到傳單在日本主要城市投放了超過500萬份,我不知道國內(nèi)6000萬這個說法是從哪里來的

最佳貢獻者
2

美國確實在投放原子彈前撒下6000萬傳單,但是這些傳單和原子彈一點關系沒有,其實更像是一種攻心戰(zhàn),是呼吁日本投降的,對于美國要投放原子彈一點也沒有提,也不敢提,因為日本人太瘋狂了,保不準就會做出什么瘋狂的事情來!

在投放原子彈前,有很多人提出了要提醒日本讓平民先撤離,尤其是那些科學家,而且這件事還在美國高層經(jīng)過了多輪的討論,最終美軍高層否決了,理由大致有以下幾點:

1、美國最擔心的是日本的瘋狂,比如先告知日本美軍要轟炸的幾個城市,之后日本人倒是全部撤離了,但日本很可能將美國戰(zhàn)俘押到這些城市關押,告知盟軍美軍戰(zhàn)俘的關押地點,那么美軍是炸還是不炸?如果不告知,美軍炸了后日本公告世界,美國原子彈炸的卻是一群美國人,輿論會壓死美國的!

2、既然知道了美國轟炸的地點,那么日本空軍可以加強這些城市上空的警戒巡邏,將這些轟炸機攔截下來的概率就會大很多,那樣子的話,美軍提前告知自己的軍事行動就是一個笑話,自己坑自己人,執(zhí)行任務的飛行員會怎么想?還有人愿意去執(zhí)行嗎?

3、日本還可以將美軍原子彈的傳單通過電臺告知全世界,這樣的大屠殺行為會遭受全世界輿論的攻擊,甚至并定義為法西斯行為,到時候又該怎么辦?

所以說,這些理由足以讓美軍高層放棄這個不切實際的幻想,而美國在日本撒下的6000份傳單其實與原子彈一點關系都沒有,日本也不知道自己會遭到原子彈的轟炸。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即使傳單里提了原子彈這種超級大炸彈,恐怕也很難有人想象超級大炸彈爆炸會是什么樣的場景。羅斯福曾經(jīng)在斯大林面前提過原子彈,但斯大林反應根本就是無動于衷,更何況其他人呢?

而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流傳的美軍提前用轟炸機撒下傳單告知日本人趕快撤離的段子,恐怕只是某些書生臆想的段子罷了。

3

這傳單壓根就不是讓日本人撤離的,而是讓日本人趕緊投降的,其作用在于對日本老百姓制造恐慌,讓日本老百姓反感戰(zhàn)爭,從而對日本政府進行施壓,以盡快結束戰(zhàn)斗。這是一種心理上的震懾作用,而不是人道主義關懷,不過傳單也沒那么多。

美軍投放傳單,并不是讓日本老百姓撤離。美軍第一次在實戰(zhàn)中使用原子彈,他要的是通過巨大的傷亡,來評估原子彈的威力,他在目標選定上就都考慮了,美國人不可能讓日本人跑了,你跑了我炸誰去呢?美國不希望日本人跑,他還是希望,這些老百姓就待在城市里。他這些傳單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勸說老百姓撤離,而是要瓦解日本人的抵抗意志,是勸降。

這種事情呢,我們從其他戰(zhàn)爭中可以看一下,一戰(zhàn)末期,俄國內(nèi)部爆發(fā)革命,對于戰(zhàn)爭老百姓都是非常反感,最后俄國打輸了。后來德國內(nèi)部爆發(fā)革命,又是起義又是罷工,德國內(nèi)外交困的局面下,選擇了停戰(zhàn)。再到越戰(zhàn)時期呢,美國國內(nèi)也是極力反對越戰(zhàn),美國最終也是停戰(zhàn)了。到了海灣戰(zhàn)爭時期,薩達姆打的主意就是,美國國內(nèi)會反戰(zhàn),美國不會打自己,結果美國老百姓也上街游行了,不過口號不太一樣,變成了“打倒薩達姆”,然后薩達姆就被打了。

戰(zhàn)爭這東西,離不開老百姓的支持,美國當年打日本,全國動員,到處去宣傳日本人多么可惡,美國老百姓又是捐款又是捐物的,甚至女人把絲襪都捐出來,給軍隊回收做尼龍用。一定程度上,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老百姓要是不支持,這戰(zhàn)爭就打不起來,根本就是沒法繼續(xù)打下去。

日本能夠開戰(zhàn),那是有了全體國民的支持,從小就對人進行洗腦教育,到開戰(zhàn)那一刻,日本已經(jīng)準備很充分了。德國也一樣,希特勒上臺之前就開始煽動,到處演說,鼓吹復仇主義、反猶主義,老百姓都深信不疑,到后來德國開戰(zhàn),老百姓也都是非常支持的。你打仗,要花錢,要死人,發(fā)動戰(zhàn)爭的統(tǒng)治階級,就必須去勸說老百姓同意你花錢,同意你死人。

美國投放傳單的目的就在于,從根上,給日本人連根拔起,讓日本老百姓去反對戰(zhàn)爭,投放傳單就是一種方式,讓日本人知道,自己和家人的生命隨時都會受到威脅,你別打了,到時候你也死無葬身之地。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傳單,廣島核爆之前,美軍就開始投放傳單了,總共30多個城市都被投放了,上面標注哪些城市會遭到空襲,但是并沒有提原子彈,也沒有提廣島,也沒提長崎。那么,廣島長崎老百姓不撤離也不奇怪,躲防空洞就完事了。

而廣島被核爆以后,美國人又開始投放傳單,傳單內(nèi)容呢,也是說要投一個超級炸彈,相當于2000個常規(guī)炸彈的威力,然后讓他們參考廣島發(fā)生的一切,當然,投放地點沒有長崎,沒有小倉,這兩個備選目標都不在投放傳單之列。

當時廣島核爆也震驚了日本政府,日本政府的反應就是,封鎖消息,避免造成恐慌,恐慌的代價就是仗打不下去了。也就是說,日本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壓根就不知道廣島被核平了,也不知道原子彈是個啥東西,威力那么大,很多人認為都是吹牛而已。沒人會去撤離,那么多城市都被投放了,肯定不能撤離了。

日本人眼里,這個核轟炸對日本老百姓來說,并沒有什么概念,和普通的轟炸沒啥兩樣。日本老百姓跑啥?城市里又不是沒有防空洞,又不是沒有躲避的地點。

4

1945年8月6日早晨8時整,3架B-29美機進入廣島上空。很多廣島市民并未進入防空洞,而是在仰望美機。在此以前,B-29已連續(xù)數(shù)天飛臨日本領空進行訓練,但這一次的3架飛機中,有一架已經(jīng)裝上了一顆5噸重的原子彈。

9點14分17秒,一架裝載著原子彈的B-29轟炸機上自動投彈裝置啟動了。60秒鐘后,原子彈從打開的艙門落入空中。飛機作了一個155°的轉彎,俯沖下來,飛行高度下降了300多米。45秒鐘后,原子彈在離地600米空中爆炸,爆炸發(fā)出令人眼花目眩的強烈的白色閃光。頃刻間,城市突然卷起巨大的蘑菇狀煙云,接著便豎起幾百根火柱,廣島市馬上淪為焦熱的火海。

原子彈爆炸的強烈光波,使成千上萬人雙目失明;6千多度的高溫,把一切都化為灰燼;放射雨使一些人在以后20年中緩慢地走向死亡;沖擊波形成的狂風,又把所有的建筑物摧毀殆盡。處在爆心極點影響下的人和物分崩離析。離中心遠一點的地方,可以看到在一瞬間被燒毀的人的殘骸。更遠一些的地方,人們雖僥幸的活著,但不是被嚴重燒傷,就是雙目被燒成兩個窟窿。在16公里以外的人們?nèi)匀豢梢愿械綈灍岬臍饬。八月九日,美國又在長崎投放了另一顆名為胖子的原子彈,廣島爆炸當天死亡4.5萬人,傷9.1萬人,傷亡總數(shù)13.6萬人,到1945年底傷員中又有1.9萬人死去,死亡總數(shù)達6.4萬人,這樣傷亡和死亡總數(shù)分別占全市人口的53.3%和25.1%;長崎當天死亡2.2萬人,傷6.4萬人,到1945年底傷員中又有1.7萬人死去,死亡總數(shù)達3.9萬人,這樣傷亡和死亡分別占全市人口的36.8%和22.4%。

六天后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正式投降。

在投放原子彈之前,美國先警告了當時的日本,出于人道主義的要求,在投放原子彈之前,美國先投放的是6300萬份傳單給當時的日本民眾,希望他們撤離廣島長崎這兩個即將投下原子彈的投放點。但是為何日本人會無動于衷呢,難道他們不怕死嗎?

美國在取得了制海權和制空權之后,便開始組織美國的航空飛行隊不斷的對日本占領的島嶼和日本本土主要城市進行轟炸。而美國為了體現(xiàn)所謂的人道主義和國際規(guī)則。每次在轟炸的同時也會撒下一些傳單,用來瓦解日本國內(nèi)的民心和繼續(xù)抵抗的意志力。

然而無論是美國還是日本國內(nèi)的民眾對此都心知肚明,美國人也知道這樣的傳單對于從小接受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國民來說沒有任何作用。而日本國民也寧愿相信自己的天皇和軍國主義狂熱分子們說的話,也不愿意相信美國人投放下的傳單中所講的內(nèi)容。

因此美國在投放原子彈以及轟炸之前,隨之投放下的宣傳單,實際上對于日本的國民來說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日本國內(nèi)的國民在當時對于這種轟炸都已經(jīng)見怪不怪,還在繼續(xù)生產(chǎn)著軍事裝備和各類軍需物資!當時的日本本土中許多孩子、老人和女人都加入到了這場戰(zhàn)爭之中。

在美國對廣島進行投放原子彈轟炸之后,日本國內(nèi)的軍事內(nèi)閣大臣們都不愿意向日本國內(nèi)的國民公布事實的真相,而是謊稱這是一場普通的地震和轟炸!而當時的日本國內(nèi)的國民居然也相信這樣的謊言。由此可知,在事實真相面前日本的國民都不愿意面對現(xiàn)實!這些傳單對于們來說就是一張廢紙。

此時的日本政府來,重要的是如何以體面的方式停戰(zhàn),而不是減少平民的損失。因此日本即使信了傳單上所說的內(nèi)容,也不可能去疏散城市的居民,如果這樣日本自身的秩序崩潰了。

實際上在廣島原子彈爆炸以后,日本政府的第一選擇是封鎖消息,避免引起恐慌。直到長崎也被原子彈摧毀以后,日本政府才意識到已經(jīng)不可能繼續(xù)抵抗,才開始考慮投降。

所以在一開始美國剛剛扔下傳單時,日本人不當回事也就很正常了

5

首先當時美國向廣島撒下的傳單并不是告訴日本人自己準備投原子彈了,而是一種投降傳單,這類傳單在戰(zhàn)爭時期經(jīng)常互相投撒,根本就沒有人會當回事,更有甚者前腳傳單剛投撒完,后腳環(huán)衛(wèi)工就當垃圾掃走了,因為這類傳單早已司空見慣。


其次就是廣島雖然不如東京、大阪、名古屋之類重要城市被轟炸的那么狠,但同樣也遭受過轟炸,所以對于這種每天日常轟炸以及傳單攻勢早就已經(jīng)不在乎。另外即便想要離開又能去哪呢?當時由于已經(jīng)到了戰(zhàn)爭末期,所以物資已經(jīng)變成了戰(zhàn)時配給制。也就是說你不在所在城市,不在你應該在的地方工作,即便帶著錢逃跑,離開城市后你也買不到任何事物。對于比中國更早進入城市生活時期的日本人來講,離開城市自己真的能夠活下來嗎?


最后就是日本大本營的一億玉碎計劃,在一億玉碎的信念下,所有日本國民都必須在目前的崗位上努力工作,為接下來美國登陸本土做好玉碎作戰(zhàn)。如果這時看見傳單就打算全家逃跑,那么肯定會被憲兵抓住并當成叛國賊處決,一個是未來有可能會死,一個是被發(fā)現(xiàn)了肯定會死,在這種狀態(tài)下你會作何選擇?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