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二佬”一定會回來找翠翠的,理由有3個。
理由1,“二佬”的家鄉(xiāng)在茶峒,那是他出生長大的地方,思鄉(xiāng)之情人皆有之,二佬也不例外,而翠翠是他初戀美好的回憶,或早或晚他會回來的。
理由2,二佬的父母都還在茶峒,二佬盡孝是必須的,所以他也是回來的。回來必定經過翠翠家門口的渡河,兩人重逢,可能也會再續(xù)前緣。
理由3,因為“大佬”的死,二佬雖然有心結,但是現在老船夫去世了,只剩下無依無靠的翠翠,畢竟是曾經深愛過,不管怎樣心里也是放不下的,必定會回來看望翠翠。
基于以上三點理由,我個人可以斷定“二佬”肯定會回來的,也會回來看望翠翠的,但是他們兩個人最終能不能走到一起,這要取決于在沒有相見的這段時間里,各自有沒有又遇到合適的姻緣,變數還是有。
如果他們一直把對方放在心里,重逢之后,舊愛重燃都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文章的巧妙之處在于,結尾沒有明確表明“二佬”回來找翠翠
很多偉大的作品都是開放式的結尾,留給讀者 自己去猜想,就像一首音樂,雖然說已經演奏完了,但是余音還會裊裊,讓人陷入幻想中不能自拔,而《邊城》的這部小說也不例外。
說到底是人物的內心糾結和矛盾,造成了結果的不確定性,就如《邊城》里二佬這個角色。
一方面二佬喜歡翠翠,另一方面哥哥的死和翠翠這邊也有著牽連,在這兩種心里作用的交織下,二佬內心會比較掙扎。二佬找了翠翠可能會覺得對不起哥哥,不找翠翠心里還放不下翠翠,這樣一個人他最終的選擇確實是很難預料。
作為讀者,我們更希望故事有個美麗的結局,所以,我更相信二佬終將回來找翠翠,畢竟等他成長之后,有一天終將會明白,哥哥的死確實不賴翠翠,自己應該保護好心愛的可憐的翠翠。
自古以來,有不確定性,有矛盾,有猜想作品才是好作品,沈從文的《邊城》除了美和寧靜,更是做到了這一點。
船總順順對于老船夫死后的態(tài)度的轉變,也會促成二佬的回歸
我們看到,雖然老船夫死之前去找順順,順順對翠翠與二老的婚事婉拒,但是老船夫去世之后,順順仍就拿出自己的精力和財力來料理老船夫的后事,并照顧翠翠,甚至提出把翠翠接到家里去住。
盡管翠翠最后考慮到沒名沒分沒有去,但順順的一系列安排還是足以說明他對大兒子的死已經釋懷,接納了翠翠。
順順心里明白,老船夫的死和他自己婉拒翠翠和二佬的婚事有一定關系,老頭子關心自己孫女的未來,一時上了心火,再加上年邁虛弱,就去世了。
從某種成度上來講,大佬和老船夫的死,讓這兩家人扯平了,因此順順也會促成二佬和翠翠的事情,一方面也算是給老船夫一個交代,另一方面也隨了二兒子的心思。
結語
通過以上種種分析,二佬回來與翠翠再續(xù)前緣的可能性比較大,即使二佬不回來,翠翠總要長大,嫁人,未來的日子還會有新的戀人出現,幸福與否這事有誰能說的那么準呢?
萬事皆在變化之中,唯有過好眼前才是正道,翠翠也一樣。
我是春城花草香,聽風賞雨,采菊南山,希望送你一段輕松有趣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