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假設問題,本人的看法有兩點。第一是:年輕人應選擇每個月四千多元的工資。第二是: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就只能選擇一次性的三十萬元的補償政策。
如果是一畝地一次性補償30萬,我會選30萬。如果把家庭的所有土地全拿出來補償30萬,我會選月薪四千。
我有4畝水田,全是蓋房的上等地基田,由于山上的人全往集鎮(zhèn)上搬,按目前一畝十萬的出讓價,4畝四十萬,往后地基價絕對還會漲,因人多地少,供不應求。如一畝地補償30萬,四畝地比當?shù)貎r多賣八十萬,還是可以的。我是生意人,拿出四十萬做點生意,其余八十萬存著拿個利息,也是可行的。如拿出全部土地,我就選月薪四千的工作,照上面說的一次性給30萬,月四千,幾年就可領到30萬,往后就是純賺。讓我交出土地換工作,我想這工作就昰干一輩子的事,除非我自己不愿干了,就不干了。月薪四千,不可能是太累的工作,用一輩子有個穩(wěn)定的工作交換土地,這買賣做得。當然,我更傾向于一畝地一次性補償30萬。
假如農(nóng)民必須放棄土地,補償方案為一次性給30萬或者一份月薪4千的工作,你怎么選?
這個議題,出得并不十分嚴謹。這里要先問一下,假設我選擇了要那一次性30萬,不要那份月薪四車的工資,那么,我退出了土地,自己另外找一份其它的工作可以不可以?
就是說,要了一次性補助后,自己再出去找份工作,既便是個月薪低一點的工作,那肯定比要那份月薪四千的工作要強。
因為,兩者都是要以退出土地為前題。土地退出了,也沒活干了,要了3O萬,再去找份工作干,多好?
題主的意思,我猜測可能是,這二者必居其一,領了三十萬,就不能工作了吧?
這個假設就毫無意義了。
前題是退出土地,領了30萬,就閑在那兒嗎?可誰又能閑得住呢?
不能閑在那兒,肯定要去干點什么吧?現(xiàn)在的現(xiàn)實情況是,到城里去干個保安,每月也有兩千多塊的工資。
一個本就是不現(xiàn)實的假設性議題,又不十分嚴謹,沒多少實際意義。
假如農(nóng)民必須放棄土地,補償方案是一次性給30萬或者月薪4000元兩種,你愿意選擇哪種,這個問題因人而異,各有千秋 ,我就說說這兩種人的想法。
第一種人是上了歲數(shù)的老年人,他們愿意要30萬 ,他們認為我都這么大歲數(shù)了,還得天天下地干活,光受累不說,種那幾畝地一年下來掙不了幾個錢,趕上鬧點天災還得賠錢。這一下子給30萬,夠我后半生用的了,自己還不受累了,何樂而不為呢?這個是好事,我要30萬,我也不遭那個風吹日曬的洋罪了。
這樣的老人有自己的算盤,我都這么大歲數(shù)了,在活能活幾年,還不如一次性要這30萬,我把錢存進銀行,吃利息也夠我花的了。這是老年人的想法,大多數(shù)老人就是這么尋思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沒酒在掂兌。這么大歲數(shù)了,一輩子都沒見過這么多數(shù),亮眼呀!
另一種想法的是那些年輕人,他們認為,我們還年輕,日子長著呢,要了30萬幾年就花光了,以后怎么辦?怎么也不能喝西北風吧!就這樣,年輕人選擇后者,一個月上班開4000塊錢,可比一次性給30萬強多了,年輕人也會算賬。
年輕人想,一個月4000塊,一年就48000元,用不上10年,我就把那30萬掙回來不說,又剩了18萬,這事咋算咋合適,天天還有事干了,錢還掙著了,咋也比游手好閑強多了。
人各有志,你老人有老人的想法,年輕人有年輕人的算盤,各位老鐵們 ,如果這個事輪到你頭上你是咋想的呢?你又有啥好主意呢?歡迎在下方幫我分析分析 ,我在此感恩不盡,希望大家毫不保留的發(fā)表看法,我在此敬候佳音。
如果是二選一的話,自然是選擇第一種,給上30萬元的補貼,農(nóng)民存在銀行中,一年的利息就是不少錢了,而有了錢后又不代表不能找工作,就算是不給補貼,農(nóng)村多數(shù)人也會在工作崗位中。 而月薪4千元的工作,其實農(nóng)村人多數(shù)都是可以滿足的,在2018年的工資統(tǒng)計中,農(nóng)民工的平均薪資是3700多元,這樣的行情之下,4千元的月薪自然是沒有什么優(yōu)勢的。而如果是選擇30萬的補貼款,農(nóng)民可以直接放在銀行,然后就可以領取上萬元的利息,不然就是拿著它做生意,這樣的話也是不錯的選擇。
而4千元的月薪并不是額外的補貼,原本農(nóng)民就有一份5千元的工作,如今的月薪才4千元,這自然是不劃算的買賣。如今做小買賣的人比較多,膽子大的人完全可以拿出30萬元從事小生意,相信能夠帶來不錯的回報。
不過選完了后,我們就要分析,能不能拿到這么好的補助金了。我國的人均耕地資源是1.4畝左右,而一家就算作是5口人,這樣的話就是7畝地。通常來說拆遷的補助金為3萬元每畝,這樣的話7畝地就是21萬元的補貼,和30萬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當然相信大多數(shù)的農(nóng)民都不會放棄土地,畢竟它是永遠可以收益的東西,就算是每年的租地比較低,產(chǎn)收不是太高,但為了子孫后代考慮,大家還是會保留在手里。 如今想要進行土地的拆遷已經(jīng)不容易了,國家對耕地的保護面積更大,因此農(nóng)民也可以放心,不會隨隨便便就拆遷的,大家咋看?
我們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假設這個命題成立。也就是說如果農(nóng)民放棄農(nóng)村的承包地或者是宅基地,補償方案一次性給予30萬或者是一份月薪4000的工作。對于這樣的情況,我個人覺得大部分人都會選擇一次性補償30萬。如果是我,我也會選30萬。
為什么這么選?我是從這樣幾個方面來考慮的。
首先,站在農(nóng)民的角度來說,30萬落袋為安。農(nóng)民辛辛苦苦一輩子,沒有多大的想法,也沒有太多的軟件,我們就是為了現(xiàn)實一點活,要考慮到眼前利益。所以30萬比一個月拿4000塊錢的工資顯得更加誘人,也更加實際。拿了30萬之后,我可以去做很多事情。甚至可以說,到城市里面去打工每個月照樣也可以拿到4000~5000塊錢的工資,與平時并沒有太大區(qū)別,所以肯定選擇30萬。
其次,現(xiàn)在大部分農(nóng)民工都外出打工,且平均工資不低于4000塊錢。現(xiàn)在愿意放棄農(nóng)村土地的農(nóng)民,有一個限定條件,就是在城市中有穩(wěn)定的工作和非農(nóng)收入。在此情況下,大部分這些人穩(wěn)定的非農(nóng)收入,一個月基本上都超過4000元,否則的話他不會愿意交農(nóng)村的土地有償轉讓權。所以這個時候如果你的補償款是每個月給他4000塊錢工資收入這樣一份工作,肯定沒人愿意去做的。
第三,30萬可以立即到賬,而一份4000塊錢的月工資,不知道能干幾年,這是農(nóng)民最大的隱憂之一。我們不是不相信有關部門,而是有時候現(xiàn)實如此,一開始說的好好的,每個月拿4000塊錢,可能過了兩三年之后,或者過了一年之后就會變卦,到時候讓不讓你干都是個問題,更別說拿工資了,所以每個月拿四五千塊錢工資,這樣一個補償性方案的變數(shù)太大,遠不如直接拿30萬來的痛快干脆。
因此假如說農(nóng)村的土地有償推出一次性可以獲得30萬的話,我肯定會選擇,直接拿30萬補貼。這是我個人的觀點,對此你有什么樣的看法呢?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說說您的想法,您是愿意拿30萬塊錢還是去干一份月工資4000塊錢的工作呢?
我是“農(nóng)村戶口就是好”,歡迎大家點贊關注。ㄒ韵掠^點僅是個人看法,歡迎大家評論補充)
假如農(nóng)民必須放棄土地,補償方案為一次性給30萬或者一份月薪4千的工作,你怎么選?
其實現(xiàn)在隨著土地政策的不斷改變,一些農(nóng)民土地投入商用,在將來也不是不可能。到底未來能賠多少錢或者有什么政策,這都不好說,既然提問者給出了30萬和一份月薪4千的假設,那我作為一個回答者就根據(jù)這兩個選項來回答!
如果是我,我會選擇一次性給30萬!
其實現(xiàn)在的社會,只要自己肯干,有點自己的技術或者學歷文憑,在外面找個月薪四千的工作,真的是很簡單,但工作內(nèi)容就要看自己喜不喜歡了。
30萬,對于一個農(nóng)村家庭來說,可能都是五六年的收入,一次性30萬,對于一個農(nóng)村家庭來說,吸引力還是很大的。尤其是家里有男孩子的家庭,孩子將來結婚,買房,都可以,30萬來說,可以在二三線城市付個房子首付,將來工作可以慢慢還。如果讓一個普通農(nóng)村家庭一下子拿出30萬首付,還是比較困難的!
有些家庭可以選擇月薪四千的工作!
比如孩子有殘疾有問題,到是可以選擇月薪四千的工作,其實并不是說直接拿30萬不好,相對來說,給這些孩子一個好的奔頭,一個生的希望,會讓他覺得,自己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賺錢,自己也可以養(yǎng)活自己,不必再讓父母過度的擔心自己。
如果有相對應的條件的,如果合適,還可以結婚,兩人相互扶持,更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但是,我相信,農(nóng)村絕大多數(shù)農(nóng)戶,都會選擇30萬現(xiàn)金。
這個問題要看什么年齡的人如果超過了60周歲懇定選擇那30萬元錢,如果年齡在30歲左右懇定選擇月工資,干工作,原因就是人到老年干不了工作,選擇30萬元,養(yǎng)老基本生活能夠。年輕人比如30歲選擇工作到60歲干30年工作一年48000元10年就是48萬元退去30萬元生活費用十年剩18萬,如果干30年工作就能剩48萬元,所以年輕人應該選擇工作,老年人應該選擇30萬元現(xiàn)金。
這個假設確實有點太不切和實際了,現(xiàn)在即使農(nóng)民放棄了種地,怎么會一次性補償30萬這么多。當然題主說了,這只是一個假設,如果假設放棄土地的補償是一次性給30萬,或者是讓你獲得一份月薪4000元的工作,那我會選擇4000元的工作。
有時候根據(jù)各地的發(fā)展規(guī)劃,可能農(nóng)民是需要放棄土地的,也就是咱們農(nóng)村大白話說的“占地”,根據(jù)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把地占去另做他用,那么也就是說農(nóng)民就沒有土地可種了,在過去農(nóng)民都是靠種地來吃飯的,雖然說現(xiàn)在很多人都到了城市打工,有了其他收入,可是很多年紀大的還是靠種地維持生計,所以占了誰家地就要給補償。
補償?shù)臉藴什灰粯樱话阋赐恋厣系母街,根?jù)不同類型來賠償,果樹、莊稼、經(jīng)濟作物等等,賠付的錢都不一樣,而且不同年限的果樹賠付標準也不一樣,所以賠的這個錢不可能是一刀切的,說一次性給多少錢有些太不靠譜。
不過如果真像題主說的,占地之后可以給一份月薪4000的工作,那我覺得還是不錯的。不過這個工作只有4000塊錢工資的話,在一般的小城市還勉強可以過活,在一些大城市像廣州、廈門、北京等等這樣的地方根本就不夠花,即使一次性給30萬也不夠干什么的。還不如留著地自己在家種點糧食,蔬菜也可以供給一家老小的日常飲食,如果要征用,那就應該按照來補償,否則就有點不公平。
如果在一般的城市給月薪4000也算湊合著了,因為現(xiàn)在干什么買賣都不好干,如果沒有什么經(jīng)驗,學歷又不是很高,能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每月拿著工資,也還算不錯。所以說究竟哪種補償方案最合適,還是要看當?shù)氐南M水平,和自己的需求,當然前提是在給定的可選擇項內(nèi),不要私自加項才對。
假如農(nóng)民必須放棄土地,補償方案為一次性給30萬或者一份月薪4千的工作,你怎么選?
指尖觀點:如果真的出現(xiàn)這樣的非此即彼的選項,雖然看起來好像是授人以漁和授人以魚的問題, 但是深刻思考似乎考慮的因素不止那么簡單。比如月薪4千是什么工作?家里有多少人口?當?shù)氐慕?jīng)濟狀況如何?如果非得讓我選,我一定選擇前者拿錢了事,因為在當?shù)卣业揭环菰滦?千的工作并不難,只是可能會苦一點累一點,不顧誰又能保證提供的工作不苦不累呢?現(xiàn)在這個社會沒有企業(yè)愿意養(yǎng)閑人。
前兩年,村里傳出一個好消息,有一個江蘇的老板看中了我們這里的資源,想要圍繞當?shù)厮畮,修建一個規(guī)模性的度假養(yǎng)生山莊,總投資金額在1億元左右。我們所在的村將面臨征地,當時聽到消息的村民,都積極地將戶口遷回村里,都希望能夠賺上一筆。在商討的過程中,提供了兩種方案,一個是租用,按年計費;一個是征遷,一次性補償。隔壁村選擇了后者,而我們村選擇了前者。
這個選擇頗像題目中的抉擇,一次性拿錢,還是按時間拿錢。當然,后來有些距離不多遠的地方,有一個政府投資項目,作為大江北的重點戰(zhàn)略,前后投資上百億,村里的這個項目就黃了,因為市場就那么大。對于,當前各地經(jīng)濟建設需求,確實會面臨征地拆遷補償問題,但是似乎沒有聽到過有安排工作這個選項。
上個星期,家里的姨夫請吃飯,他們那里由于礦產(chǎn)資源豐富,前后拆遷過兩次,眼下又涉及到遷墳,又將進行補償。他們所在的村,原本都是當?shù)乇容^窮的地方,正是拆遷安置,村里人都富裕起來了,鎮(zhèn)上有一個小區(qū)幾乎都是這個村里的人?恐@筆征地款,姨夫做起來了門窗生意,現(xiàn)在也算是小康水平。所以,如果是題目上所提到的,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拿補償。
雖然,30萬并不多,但是也足夠做筆小買賣,放在銀行也是有利息的。而對于糊口而言,無論征不征地,當前的農(nóng)村很少有完全靠種地生活的,除非是那些承包大戶,大部分不是外出打工,自己自己創(chuàng)業(yè)。在當前的經(jīng)濟形勢下,拿到4000元月薪的工作還是不難的,只要你能吃苦,不怕累。村里有好些給人開車的,每年收入都有十來萬。有人說,我找不到工作,這是不存在的,除非你不愿意為之努力,那些真的老弱病殘的,相信即使征地也不可能給安排4000元的工作。
所以說,既然我自己找,靠著勤勞的雙手也能有4000元月薪的工作,為什么要拿手里的土地去換可以實現(xiàn)的東西呢。所以,如果真的遇到征地,只有這兩個選項,很顯然我會選擇前者。美好的生活是靠雙手拼搏出來的,就算給你安排了工作,你不努力工作,依然會被辭退,到時候地沒有了,錢也沒有,那真是兩手落空了。對此,你怎么看?如果是你,你會怎么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