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慮消化不良型腹瀉的可能性較大。



嬰幼兒的胃腸道功能尚不成熟,如果平時輔食攝入過多或過于油膩的脂肪類食物太多,是引起腹瀉的常見原因,這類腹瀉稱為消化不良型腹瀉。消化不良型腹瀉的寶寶,通常大便酸臭,可見未消化的食物顆粒或殘渣,大便量較多,且通常糞檢正常。這類消化不良型的腹瀉一般持續(xù) 2~3 天,暫停母乳或配方奶喂養(yǎng)可以縮短病程,但由于 1 歲內(nèi)的寶寶以奶為主,通常停奶并不可行。

建議:這時家長不要空腹給寶寶喂奶,可以先吃些清淡易消化的輔食,比如米粉、稀粥、爛面、薯泥等后再少量喂奶。癥狀未消失前避免一切脂肪含量豐富的輔食。



其次,感染性腹瀉可分為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一般可通過糞常規(guī)來確診,對于寶寶來說比較常見的還是病毒性腹瀉,如諾如病毒和輪狀病毒。這兩種病毒引起的腹瀉通常是通過未清潔的手接觸給導致的。確診是細菌性腹瀉的話可遵醫(yī)囑用抗生素縮短病程,但病毒性腹瀉并沒有特效藥,除了對癥治療,只能靜待寶寶自己恢復。

建議:腹瀉期間,最重要輔食安排原則是補充水分,預防脫水,包括水和富含水的食物,比如粥、爛面,奶等,如果腹瀉次數(shù)很頻繁,可以考慮口服補液鹽快速補充水分和礦物質(zhì)糾正脫水,建議遵醫(yī)囑。腹瀉頻率降低后(癥狀緩解),不要立刻恢復之前飲食,輔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避免油膩食物和甜食,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的食物可以適量照常供應,比如瘦肉、魚蝦等。通常情況下不需要停止喂奶。

最佳貢獻者
2

寶寶腹脹腹瀉是消化不良

建議以下調(diào)理:

1、規(guī)律飲食,定時定量

孩子不要喂的太飽,會影響胃腸道的正常功能,飲食應規(guī)律,盡可能做到一日三餐,定時、定量。

2、注意腹部保暖

避免寶寶腹部著涼,不然影響胃腸道的正常功能,應該注意保暖防寒。

3、補充益生菌

益生菌能防治腹瀉,改善便秘,調(diào)節(jié)腸道菌群平衡;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消吸收作用,增加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的生成。

4、按摩腹部

功效:促進腸胃蠕動、消食化積通便;

手法: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摩動100-300次;

建議:腹脹嚴重可熱敷。

3

你好,關于20個月的寶寶吃飯不消化,肚子脹,腹瀉腹脹的問題,下面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7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f605dd1d05343a8a03ce7232324e54f\

4

便秘是小寶寶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它不僅讓寶寶食欲減退、精神差、腹脹,還會讓寶寶對排便產(chǎn)生心理上的恐懼。因此,媽媽要時刻關注寶寶的大便問題,一旦發(fā)現(xiàn)寶寶有便秘問題要及時處理,讓寶寶能夠快樂成長。

寶寶便秘的原因

1. 飲食因素

(1)膳食纖維少。很多寶媽擔心太粗的食物寶寶會消化不好,總是給予較精細的輔食,蔬菜、粗糧過少,導致膳食纖維的攝入量過少,寶寶的便便量也會變少,過少的糞便堆積在腸子中過久,容易造成便秘。

(2)飲水量少。很多寶寶和寶媽都沒有重視飲水,經(jīng)常等寶寶覺得很渴了才喝,但實際上飲水量是遠遠不足的。水分攝入過少,容易導致便便干結,不容易排出,或排便困難。

2. 習慣因素

由于生活沒有規(guī)律或缺乏定時排便的訓練,或個別寶寶因為環(huán)境的突然改變,均可能出現(xiàn)便秘。寶寶玩心較重,不愿意停下來上廁所,就一直忍便,久而久之就容易便秘。

3. 疾病因素

佝僂病、營養(yǎng)不良、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寶寶腸肌張力差、腸蠕動減弱,因此便秘會比較多見。肛裂、肛門周圍炎癥的寶寶,在大便時會引起肛門疼痛,寶寶因為怕痛而不肯大便,導致便秘。

先天性巨結腸的患兒,由于直腸或者結腸遠端(離肛門較近的腸管)痙攣,使得糞便過不去,就瘀滯在腸道內(nèi),因此,生后不久就會出現(xiàn)便秘、腹脹和嘔吐的癥狀。

此外,如果寶寶患有腹腔腫瘤,腫瘤壓迫腸腔時大便不能順利通過,也可引起便秘。

寶寶便秘的癥狀

寶寶排便次數(shù)明顯減少,每2~3天或更長時間排便一次,并且排便沒有規(guī)律,糞質(zhì)干硬,排便的時候費力、困難。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你就要注意了,寶寶很有可能是便秘了。

如何調(diào)理寶寶便秘

1. 飲食調(diào)整

(1)寶寶會便秘,大都是飲食不當引起的,調(diào)整膳食后多數(shù)便秘可以得到緩解。平時可以多給寶寶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雜糧、鮮豆和薯類等,這些食物大多口感較粗、很多渣渣,但是這些才是促進寶寶腸道蠕動的好東西。

(2)要培養(yǎng)寶寶定期飲水的習慣,不要等到寶寶反應口渴了才給水,尤其是寶寶運動出汗的時候,更要及時補水。

(3)適量給寶寶食用含油脂的食物,如蛋黃、奶類、肉類等,有助于潤腸通便。

(4)如果寶寶便秘較重,可以適當給予食用熟透的香蕉或蜂蜜水(注意得滿1周歲的寶寶才能飲用蜂蜜水)。

2. 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三個月以上的嬰兒就可以開始引導寶寶定時排便,可在清晨或進食后讓寶寶坐便盆,養(yǎng)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如果寶寶還無法自己獨坐,大人可以采用舒適的姿勢,將便盆放置在寶寶的屁股下,并抱著寶寶。如果覺得不好操作,可以在特定的時間,通過語言和聲音訓練寶寶的排便反射。

3. 多進行戶外活動

讓寶寶積極進行戶外運動,如跑、爬、跳、騎小車、踢球等,以此增強肌肉的力量,并且可促進腸道蠕動。

4. 排便環(huán)境要固定

對于膽小的寶寶,盡量在家里排便,不要輕易改變排便環(huán)境。

5. 幫寶寶按摩

按摩寶寶腹部,有助于寶寶緩解便秘。讓寶寶仰臥于大浴巾上,然后在他肚皮上涂爽身粉或潤膚露或按摩油,輕輕地為他涂勻。右手按順時針方向不斷在寶寶的肚臍上揉出“問號”的圖案,輕揉5分鐘左右。替寶寶按摩必須持之以恒,否則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小貼士

小兒便秘在治療過程中有很多失誤的地方,很多家長用瀉藥,開塞露等給孩子治療便秘,這些做法是非常危險的。

用開塞露、肥皂頭和其他類的瀉藥通便,一旦養(yǎng)成習慣,寶寶正常的“排便反射”就會消失,會形成排便依賴,便秘更難糾正了。

千萬不要經(jīng)常讓寶寶服用瀉藥,因為寶寶的消化功能不完善,服用瀉藥后可能導致腹瀉,破壞寶寶腸道內(nèi)的微生態(tài)環(huán)境,降低寶寶的免疫力,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

5

按摩腹部

功效:促進腸胃蠕動、消食化積通便;

手法: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摩動100-300次;

建議:腹脹嚴重可熱敷。

6

試試益生菌,也可以推拿,要找對人或產(chǎn)品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