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這是我的文章,怎么被別人發(fā)上去了呢?
發(fā)布于:2020-11-13 21:06
瀏覽了 60次
1
最佳貢獻者
2
以上都對,還有一個問題沒說到位, 借車講情意,借出去最好原型地給人家送回來,磕磕碰碰換胎修車都應有借車人來買單。有些人確不然,借到車后當賽 車用,不管不顧回來后全隱瞞 ,或著等晚上 悄聲地還車,等第二發(fā)現(xiàn)車有毛病時也就開始 扯皮了。
說實話借給你是一種情份,不借也是想保住這點情份。有位前一段借車,用的車主的油跑出幾百公里,回來也不知再給加滿油,并且輪胎爆了一條,換上備胎也不打 招呼 又把車 悄然地送回來,你說可以愿驚嗎!
做人要實,尤其和朋友。
3
每個人味道不一樣,上車你就會問道問道不一樣!
經(jīng)常開車的人每次上車“還是熟悉的味道,還是熟悉的習慣”,所以借出去的車回來車上味道就給人不一樣的感覺。
汽車氣味
駕駛感覺最不一樣的是以下幾點:
1,由于身高不一樣,座椅會前后調節(jié),所以感覺感覺差別很大;
汽車座椅
2,由于個人駕駛習慣對靠背的要求不一樣,靠背角度調節(jié)會嚴重影響駕駛舒適度;
3,后視鏡和倒車鏡的調節(jié)都會影響駕駛人的感覺,所以差別比較大。
倒車鏡
其實最不一樣的感覺還是自己心態(tài)的問題,車回來以后都會感覺車被使用過車的整體都被動過所以,才不一樣。
借車出去回來一定要按自己的行為習慣調節(jié)座椅前后、靠背角度、內飾鏡、倒車鏡等經(jīng)常使用配件,這樣保證自己在緊急情況下保證自己平穩(wěn)駕駛。
汽車如老婆,說的是汽車的重要性,一般能借車的都是關系比較好的,所以在借車后都會有一定考慮后果,借出去的是情,回來的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