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常年從事語文和作文教學,長久以來的工作經驗和教學學情研究,告訴我,要想語文考高分,首抓作文,特別是在小學階段。
在調研小學大型考試試卷中,很少有小學生作文寫得好,但語文成績總體不高的現象,相反,語文成績不好的學校大多因作文不會寫,失分太多而致。因此,小學生必須重視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特別是入門作文要教而得法,讓孩子寫好作文。
本人曾經專門做小學生作文入門的課題,深知小學生作文要想寫好并非一蹴而就,要循序漸進,從句到段再到篇,先學會譴詞造句、片斷細節(jié)描寫、再學會組段成篇,在組段成篇的過程中,教會孩子簡單的謀篇布局的寫作技巧。
教孩子學會寫作文的第一步是:
學會譴詞造句,學會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善用比喻、擬人等方法,把人物動作、神態(tài)、外貌、語言等寫得更細致;把人物抽象的感情寫得更形象可感、易產生共鳴。
從干巴巴的句子到生動形句的句子再到細節(jié)描寫的例句的寫作思路訓練如下圖所示:
例一、
例二、
例三、
例四、
從短句到長句,從沒有描寫到加入修辭、細節(jié)描寫一步一步的訓練,讓孩子有意識的譴詞造句,文章的好詞好句靠的是積累,更重要的是創(chuàng)作,只有凝思苦想,才會提高寫作能力,才能體會寫作創(chuàng)作的樂趣。
教會孩子學會寫作文的第二步:
學會細致描繪一個場景或一件事,學會安排詳略,知道哪些人詳寫、哪些人略寫;該怎樣詳寫。
例一、運用點面結合、有詳有略的描繪一個場景一件事。
如圖所示:
如果沒有點面結合的描寫,那么一個場景或者一件事寫出來就變成了平鋪直敘,毫無吸引力,讀者缺乏情緒波動和身臨其境內的體驗,但加入人物特寫,使文章有詳有略,有高潮有低潮,就成了一篇佳作。
如圖所示:
例二再如:寫《捉魚》如果描寫不具體不細膩,再精彩的事件也是毫無色彩的。如圖所示:
但是經過加工以后,加入了人物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從聽覺、視覺、觸覺、味覺以及心理感覺上加以描摹,文章就會寫得生動形象,文采飛揚。
如圖所示:
這樣長期訓練下來,孩子就不會無話可寫了,也不會寫出來都是干巴巴沒有吸引力的“流水賬”文章了。
教會孩子寫作文第三步:
學會簡單的謀篇布局,最重要的寫作技法有首尾照應的方法,倒敘法、抑揚法、伏筆照應法等,這些方法我在之前的問答和頭條號文章中都有詳細講解,希望需要的家長或孩子能真正的去看一看,一定會對孩子寫作文有啟發(fā)的。
教會孩子寫作文第四步:
學會選材,無論我們寫一個人或者是一件事,都要構思用哪件事來表現這個人或這件事,哪件事詳寫、哪件事略寫,選擇怎樣的事來寫才能打動人心等,這需要在作文實戰(zhàn)訓練中,老師或家長長斯的引導,讓學生打開思路,善于從生活小事中感悟自己的生活,挖掘思想情感上的深度和亮點。
不會寫作文的孩子,特別是小學期間,不妨從以上四步上循序漸進的訓練孩子的作文能力,我曾經成功將一個小學五年級的滿分30分的作文,成功提高到平均27分,班上前十五句的學生,作文全部滿分,靠的就是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的訓練,那時,我們一天一片斷寫作練習,每周一篇作文練習,寫完當堂看,當堂指點,當堂改,改完再看,看完再改,課上寫不過關,課下去寫,直到過關為止,有的孩子一篇作文要改上四遍才過關,但確實有效,所以作文是寫出來的,不是背出來的。同學們不妨每天寫一段,慢慢的再從段到篇,不斷練習一定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