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國產(chǎn)品牌,目光短淺。
比如寶駿,眾泰。甚至曾經(jīng)的奇瑞,吉利。
眾泰現(xiàn)在已經(jīng)涼涼了,也是活該。在品牌成立之初,借鑒,模仿甚至一定程度的抄襲,很多人都能夠原諒,大部分汽車品牌都是這么起家的。
但是一年又一年過去了,不思進取,天天還在抄襲,拿著皮尺到處抄,不思原創(chuàng),不思進取,更不說研究自己的發(fā)動機,消費者一開始能夠原諒你,同情你,難道能夠持續(xù)不斷地同情你,原諒你?
寶駿其實比眾泰強多了,但確實目光短淺。沒有一個長期經(jīng)營的意識或者理念。
舉個例子吧,寶駿560當初以較低的售價,巨大的尺寸,2米75的軸距,曾經(jīng)也在市場上掀起一陣波瀾,銷量非常的高,但是后來因為競爭對手越來越強,560銷量下滑,這時候?qū)汄E是怎么做的呢?直接把560停了!
新出了寶駿510, 530!
我只能一聲長嘆,真是目光短淺!
一款明星車型的建立,是多么不容易!需要多長的時間,才能夠一點一點的建立口碑,讓消費者樹立信心,寶駿560好不容易打開了知名度,銷量剛一下滑立馬停產(chǎn),上馬新的車型,長此以往,就是你的品牌沒有一款明星車型,你的車型大家都記不住,而且買的時候會擔心,會不會過兩年這個車型又沒了?
銷量下滑,你可以更新,你可以換代,你可以提高產(chǎn)品力,甚至你重新研發(fā)一款新的車型,還披著560的名號來賣,時間長了,寶駿560不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一個明星車型了嗎?有了明星車型,你的品牌也就越來越響了。
甚至大眾也犯過這樣的腦殘錯誤,竟然把桑塔納給停了,一輛成名30年,市場保有量400萬的明星車型,居然停了!多么腦殘的人才能干出這樣的事兒來?
知道車的人,10個人里邊有10個都知道桑塔納,很多人認識的第1款車就是桑塔納,你居然會把它停了?
這他么是一個名牌啊?
好在大眾知錯就改,很快又拉出來一款新的跟桑塔納完全不沾邊的車,也命名桑塔納,但市場就認這個,就認這個車型,你只要掛著桑塔納就能賣。
比亞迪的F3,也是國產(chǎn)品牌里為數(shù)不多的銷量過百萬的明星車型,現(xiàn)在居然也慢慢的消失了。你他么倒是改款,換代呀,你經(jīng)營的時間越長,他不就越有名嗎?
上市一款新車,就要取個新的名字。當初費那么大勁打響的名號,說扔就扔了,這不是典型的狗熊掰棒子嗎?你費那么大勁把一款車型搞火了,后來銷量有點下滑,就上了新的車型,再花時間和精力培養(yǎng)?然后銷量下滑,再換?
人家吉利的帝豪玩的多好,從09年開始上市,11年了,現(xiàn)在市場保有量接近200萬,每年小打小鬧,也沒有做過大的改款,就是堅持賣,一直賣,現(xiàn)在帝豪就成了國產(chǎn)轎車里的第1名,大部分人都知道,這就是眼光!
但是吉利和奇瑞,也曾經(jīng)犯過目光短淺的錯誤,就是他們曾經(jīng)搞的多品牌戰(zhàn)略。
吉利的金剛,英倫,全球鷹。
奇瑞的什么瑞麒,開瑞,威麟……
大哥,你一個品牌還搞不明白呢,品牌影響力還不夠呢,你還搞三四個品牌,你有那能力嗎?
大眾品牌算夠硬不?搞個輝騰怎么樣?賠100多億照樣完蛋,老老實實的,搞研發(fā),搞設計,一步一個腳印把品牌搞好了,想走高端了再重新設立品牌,一上來搞三四個品牌,你有那個精力和能力,去同時把這幾個品牌都捧紅嗎?市場認可你嗎?
多品牌戰(zhàn)略失敗之后,吉利吸取了教訓,這兩年吉利成了國產(chǎn)車里銷量的第1名,想走高端,又重新和沃爾沃研發(fā)了領克品牌,這就很好。
奇瑞,多品牌戰(zhàn)略失敗一次之后,2012年回歸【一個奇瑞】
但是賊心不死【這里的賊是笨賊】,第2次又搞了觀致和凱翼,又失敗了。
把觀致和凱翼賣了之后,又開始了第3次多品牌戰(zhàn)略,現(xiàn)在的捷途,星途……
看到這里我不禁想大喊一聲:
豬長老,快收了神通吧!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我愛國產(chǎn)車,我怕他死了。
但是你們他么的可長點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