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倒后就不押韻了,詩歌是必須要講究韻律的。
歡迎來到萃辰天心書院365家庭共修之詩歌賞讀欄目,我是雷磊老師。 古人的生活就是詩,目睹大好春色可以吟詩,送別朋友也可以寫詩,就算是常人不那么開心的事情,到了詩人筆下也別有一番風味。今天我們要賞讀一首唐代詩僧賈島的《尋隱者不遇》。首先,讓我們一起來誦讀這首詩: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蒼松之下,詩人詢問年少的學童;他說,師傅已經(jīng)采藥去了山中。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霧繚繞,不知道他的蹤跡。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這是詩人賈島到山中尋訪一位隱者,沒能遇到有感而作的一首詩。賈島,與我們學習過的孟郊,并稱“郊寒島瘦”,因為詩歌風格清苦,喜歡刻意苦吟,被詩歌所奴役,人稱“詩奴”。文學上經(jīng)常使用的“推敲”一詞就來源于賈島。 有一次,賈島去長安城郊外去拜訪一位朋友,友人不在,賈島就留了一首詩給朋友。中間有兩句詩這樣寫的:“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第二天,他騎著毛驢回長安,在路上忽然想起昨天的詩里“推”字好像不妥,或許改為“敲”更好。賈島就一邊吟詩,一會兒做推門的動作,一會兒做敲門的動作,渾然忘我。街上的人看到他的樣子,都十分好笑。這時,正在京城為官的韓愈在儀仗隊的簇擁下,迎面而來。行人、車輛紛紛避讓,賈島還沉浸在自己的詩歌中,居然闖進了儀仗隊。官差就把他帶到了韓愈面前。韓愈問他為何亂闖,賈島就把自己的詩念給韓愈聽,并說了“推敲”之事。韓愈聽完,很感興趣,思索片刻,韓愈說:“‘敲’好!即使朋友不在家,你也要敲門,代表你是知禮之人,再者,‘敲’在靜夜無聲中帶來聲響,不是更活潑嗎?靜中有動!辟Z島聽了,連連表示贊同。韓愈不僅沒有處罰他,并且兩人因此結(jié)識,而成了朋友!巴魄谩睆拇艘簿统蔀槟捴巳丝诘某S迷~,用來比喻做文章寫詩或做事時,反復琢磨,反復斟酌,才能得到最佳。 這首詩不僅簡煉,而且平淡中見深沉。一般訪友,得知不在,也就自然掃興而歸了。但這首詩中,一問之后,二問三問,應(yīng)該說了很多話,但詩人寫得非常簡單,用簡單寫復雜,越發(fā)看出詩人對朋友的情誼深切。而且這三番答問,表達感情有起有伏!八上聠柾印睍r,心情輕快,滿懷希望;“言師采藥去”,答非所想,希望變成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線希望;到了最后一答:“云深不知處”,就惘然若失,無可奈何了。 如何能用大道至簡的筆法寫出內(nèi)心最深沉的情感?最后讓我們再誦讀一遍,品味賈島的深情: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今天的詩歌賞讀就到這里,萃辰天心書院,讓國學智慧走入千家萬戶,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