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當出現(xiàn)急需單鞋又沒有其他的時候,往里面塞衛(wèi)生紙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不過要注意填滿鞋子的空間,最好按照自己的腳型塞衛(wèi)生紙,不過多多少少都會令腳不舒服,如果有棉花或者海綿之類更柔軟的東西就更好了。
2.想必小時候父母因為自己的腳長得比較快,故意買偏大的鞋子,然后墊雙鞋墊的記憶非常深刻吧,這種墊鞋墊的方法雖然古老但對單鞋買大了卻非常實用?梢愿鶕(jù)自身的情況調整鞋墊的數(shù)量。
3.墊后跟墊,F(xiàn)在很多店里都會賣對付鞋子磨腳或鞋碼大了的后跟墊,穿著防止磨腳后跟還可以讓鞋子變小。如果不是大很多的話,可以去試試后跟墊,這樣就不會掉了,也不會影響美觀。
擴展資料:
鞋子磨腳解決方法
1、經(jīng)常揉捏
如果耐心比較好的話可以經(jīng)常揉捏鞋子磨腳的地方,其實你會發(fā)現(xiàn)磨腳的地方一般都比較硬,經(jīng)常揉捏可以使鞋子變軟一點,這樣就可以避免鞋子打腳了,但是不要用太大的力,以免把鞋子弄壞了。
2、白酒涂抹
可以將一塊浸滿白酒的濕紙巾放在鞋子磨腳的地方,酒精具有軟化的作用,放一個晚上鞋子磨腳的地方就會慢慢變軟了。
3、物體搟壓
可以用圓柱形的物體搟壓鞋子磨腳的部分,這種方法一般適合鞋子邊緣打腳,可以先用濕的毛巾將磨腳的地方弄濕,鞋子會稍微變軟一點,再用酒瓶或者其他圓柱物體搟壓磨腳的地方。
4、報紙潤濕
可以將不要的報紙擰成一團,稍微將報紙弄濕一下,再將弄濕的報紙塞進鞋子里,注意塞實一點才會有效果,這種方法適合前面磨腳。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高跟鞋
-下面是更多關于高跟鞋大了一碼怎么辦妙招的問答
高跟鞋買大了一碼,回來穿才發(fā)現(xiàn)不跟腳,怎么辦,我不想就這么浪費!
穿不住主為后跟太松,但沒法填滿,加一塊泡沫后跟,就算填滿起路來也不好看啊,只能填鞋尖,這樣稍微好些。找一塊稍大的泡沫,根據(jù)鞋尖的形狀裁剪然后填進鞋尖,這樣可以暫時解決。同時加鞋墊。 追問我媽就給我前面墊個面巾紙團,可是感覺就很不舒服!本回答被提問者和網(wǎng)友采納各民族的服飾和生活習慣
1.滿族:明代后期,滿族英哈奇經(jīng)過30多年的努力,統(tǒng)一了東北地區(qū)的女真人,并初步形成了滿族。他把滿族人組織成黃、白、紅、藍、黃、白、紅、藍八旗,貫徹了“眾民當兵”的方針。后來,滿洲政權也建立了蒙古的八旗和漢軍的八旗。1644年,八旗入關,占領北京,橫掃南北,建立了疆域遼闊的清帝國。
滿族人很早就信奉薩滿教。他們每次祭祀祖先和天堂,都必須戴上他們的神帽,穿起裙子,系上腰鈴,再帶上鼓,然后祈禱和舞蹈。
滿族強調禮儀,有一段時間,年輕一代在三天內要給長輩一件小禮物,五天要送給長輩們一件大禮。他們三天后見到長輩,就要問好,五天后見到長輩,就叫他們“打一千”,就是男人應該彎腰,伸出右手,把左手放在膝蓋上,就像拿東西一樣;女人“打一千”的時候應該蹲著,彎著膝蓋。滿族男人穿馬蹄袖和腰帶,而女人則穿寬直旗袍。今天旗袍已經(jīng)成為一種典型的東方女裝,在世界各地都很流行。
2.朝鮮族: 中國的朝鮮族主要生活在東北三省和內地一些大城市。最集中的地區(qū)是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長白族朝鮮族自治縣。他們居住的地區(qū)是中國北部的“水稻之鄉(xiāng)”。
朝鮮族房屋的屋頂由四個斜面組成。房子的正面有三或四扇門。內部是用磚或石頭鋪成的。朝鮮族房子的屋頂脫掉鞋子坐在床上。婦女的傳統(tǒng)服裝是短裙和長領帶。男人也穿短衣服,外罩和肩墊。族人擅長唱歌跳舞,女孩喜歡在跳板上擺動和翱翔。年輕人喜歡成雙成對地摔跤。朝鮮族的傳統(tǒng)食品是冷面、泡菜和打糕。
3.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他們散居全國各地,是我國分布最廣的少數(shù)民族。他們主要聚居于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在甘肅、青海、河南、河北、山東、云南等省也有聚居區(qū)。
回族喜歡環(huán)清真寺而居,在農村往往自成村落。他們的生活習慣有較深的宗教烙印,嬰兒出生要請阿訇(伊斯蘭教教士)起名字,結婚要請阿訇證婚,去世后要請阿訇主持葬禮;刈寮墒池i肉、動物的血和自死的物。男子喜歡戴白帽或黑帽,結婚時戴紅帽。
4.壯族:壯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shù)民族,主要聚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云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少數(shù)分布在廣東、湖南、貴州、四川等省。壯族聚居地區(qū)多山,他們大多從事農業(yè)生產(chǎn)。
壯族人喜歡吃腌制的酸味食物,女人有嚼檳榔的習慣。族人信仰許多神。除了祭祀祖先外,他們還首次崇拜巨石、山脈、陸地和龍蛇。族人有唱歌的習慣。每年農歷三月的第三天,人們聚集在山坡上搭建一個歌舞臺。參加活動的男女青年先唱“見面歌”和“歡迎歌”。在唱歌之后,他們開始進行扔繡球、摸蛋等娛樂活動。有成千上萬的人參加大型歌會。他們經(jīng)常唱山歌祈求好天氣和好收成。
5.苗族: 秦漢時代,苗族的先民聚居在“五溪”(今湖南省西部和貴州東部地區(qū)),后來不斷遷徙,分散到南方各省,F(xiàn)在,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云南、四川、廣西、湖北、廣東、海南等地。
苗族男人通常穿有左右襟的短衣,長褲,大腰帶,頭上圍著長長的藍圍巾。大多數(shù)婦女穿著大衣領和褶裥裙。山區(qū)苗族民居建筑多為“腳塔”,根據(jù)自然地形,在山坡下部和山坡上部采用長短木樁,在樁上鋪設地板。人們住在樓上,樓下堆積垃圾或關牲畜。
苗族有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能歌善舞,蘆笙是他們最喜愛的樂器。苗族的蘆笙舞蜚聲國內外。蠟染工藝已有千年歷史,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6.彝族: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貴州等少數(shù)廣西地區(qū)。他們主要從事農業(yè),有規(guī)律地進行貿易的習慣。彝族男人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紋夾克,寬腿寬褲的褶褲,頭用藍布包幾英尺。女人用腰帶和腰帶系包頭。當男人和女人外出時,他們穿著像披風和長尖刺的“擦爾瓦”。彝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是火把節(jié)最隆重的節(jié)日!栋⒃姮敗肥且妥逯拿耖g敘事詩,在國內外流傳廣泛。
7.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湖北省恩施地區(qū)和四川省東部等地。在唐宋時期,土家人手工生產(chǎn)的溪布、水銀和朱砂遠近聞名,成為貢品。“西朗卡鋪”(土家鋪蓋)是土家族的兩朵藝術之花之一,它編織精巧,色澤絢麗,有100多種圖案。土家人的另一朵藝術之花是擺手舞,它是土家族流行的古老舞蹈,古樸優(yōu)美,生活氣息濃厚。
土家婦女愛穿左襟大袖短衣,滾花邊,下著八幅長裙或鑲邊筒褲,頭挽發(fā)髻,喜歡戴耳、項、手、足圈等銀飾物。男子穿對襟衣,多扣子。衣料多用土布或麻布,史書上稱為溪布、峒布。
8.布依族: 布依族主要聚居在貴州省黃果樹瀑布周圍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興義、安順地區(qū)的幾個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布依族男子大多穿多襟短衣或長衫,包藍色或白底藍方格頭巾。婦女大多穿右大襟上衣和長褲,或套鑲花邊短褂,或系繡花圍腰,也有穿大襟大領短襖,并配臘染百褶長裙的。在節(jié)日里,婦女還戴各種銀質首飾,臘染是布依族珍貴的手工藝品。
9.侗族: 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兩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他們主要從事農業(yè)生產(chǎn)、兼營林業(yè)。鼓樓是侗族村寨中別具一格的建筑物,形似寶塔,是村民聚會、休息和娛樂的地方。各村寨都有鼓樓,有的高達13層,頗為壯觀。逢年過節(jié),侗族人民便聚居在鼓樓前的廣場上,盡情歌舞。
侗族人大多穿自紡、自織、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藍色。村落依山傍水,住房一般用杉樹建造木樓,樓上住人,樓下關牲畜或堆放雜物。飲食以大米為主,普遍喜食酸辣味,好飲米酒,用油茶待客。
10.白族: 白族自稱“白子”、“白尼”,意思是“白人”,主要聚居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四川西昌和貴州畢節(jié)等地也有少數(shù)白族人散居。白族聚居區(qū)地處云貴高原,氣候溫和,適宜農業(yè),號稱“糧棉之區(qū)”。
白族服飾以藍、白、黑色為主,男女都包頭。他們喜歡吃酸、冷、辣味食物,還愛喝烤茶。白族信奉佛教,洱海地區(qū)寺院遍布,曾有“妙香古國”稱。
11.哈尼族: 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哀牢山區(qū)。他們善造梯田。元江南岸遍是層層疊疊的梯田,有的高達數(shù)百級,從河谷一直延伸到山頂,梯田內還養(yǎng)魚,堪稱哀牢山區(qū)的魚米之鄉(xiāng)。
哈尼人喜歡用自己染織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男人穿對襟上衣和長褲,以黑布或白布裹頭。婦女穿右襟上衣,下穿長褲,胸前掛成串的銀飾,頭戴圓帽。哈尼人的住宅大多在山腰,依山勢而建。房屋多為土墻草頂樓房,分上、中、下三層,上層堆放雜物,中層住人存糧,下層關養(yǎng)牲畜。
哈尼人大多信奉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以“龍樹”為保護神。幾段打了結的繩子作為賬本,被哈尼人珍藏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1957年,哈尼族創(chuàng)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
12.傣族: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孟連自治縣。傣族人大多居住在群山環(huán)抱的河谷平壩地區(qū),雨量充沛,四季常春,盛產(chǎn)稻谷、甘蔗、樟腦、咖啡等農作物,經(jīng)濟作物,出產(chǎn)柚木、紫檀、鐵力木等珍貴木材,還有野象,犀牛、金絲猴、孔雀等珍禽異獸,被稱為“孔雀之鄉(xiāng)”。
傣族男人穿著短上衣、褲子、冷毛毯、白布或包頭藍布。紋身。女人穿窄袖子和裙子。房屋是干柱建筑,西雙版納和德宏瑞麗市的竹建筑風格各異。傣族信仰佛教。過去,西雙版納幾乎所有的未成年男子在回家前都必須過僧侶生活,要讀經(jīng)。傣族人擅長歌舞,尤其是孔雀舞,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深受全國各族人民的喜愛。
13.藏族: 藏族分布在西藏自治區(qū)和青海、甘肅、四川、云南等省。他們大多居住在高原地區(qū),從事高原畜牧業(yè)。
藏族人信奉喇嘛教,即藏傳佛教。過去,喇嘛教的上層人物與各地豪強結合,在西藏、青海等地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封建統(tǒng)治。15世紀以后,尊崇達賴和班禪兩位活佛。以前,藏族地區(qū)實行封建農奴制,占人口95%的農奴被剝奪了一切生產(chǎn)資料,過著奴隸的生活。新中國成立之后,西藏地區(qū)實行了民主改革,廢除了農奴制,百萬農奴翻身作了主人,開始了民族的新生。
藏族人身穿長袖短褂,外套是寬肥的長袍,右襟系帶,腳穿牛皮長靴。男子將發(fā)辮盤于頭頂上,女子將發(fā)辮披在肩上。農區(qū)女子大多在腰間系一條圖案絢麗的圍裙。農區(qū)以糌粑為主食,喜歡喝酥油茶;牧區(qū)以牛、羊肉為主食。西藏大部分地區(qū)不吃飛禽和魚。獻哈達是藏族一種獨特的禮儀。哈達是特制的絲織長巾,一般分白、黃、藍三色,在拜訪謁見時雙手獻上以表敬意。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_少數(shù)民族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生活中的煩惱
1. 這是極為特殊的歷史轉折期,物質文明發(fā)展到這一步注精神(信仰)的缺失,靈魂空虛、物欲橫流,人們的精神墮入虛無主義,只能沉浸在金錢物質欲望和肉體感官刺激中,有各種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輕人也失去了純真的理想和純美的愛情。這絕不僅是我們這個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劇,而是任何一種生命在文明發(fā)展進程中注定的悲哀。2. 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滿足而痛苦和滿足之后無趣這兩者所構成。你滿心期待著未來的某個快樂,未必理智認知到了它是短暫的而不會持久。人的一生的本質是痛苦,快樂只是曇花一現(xiàn)。3. 我們總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可以永遠活著,我想人們同樣會像害怕死亡一樣害怕永恒,或厭倦永恒。4. 人們總愛追問人生的意義,其實人生本無所謂意義,因為存在先于本質,本質之前的存在是禁絕思考的。人生的無意義賦予了人的自由,倘若人生有一個注定的意義,那么人人都如同一具機器。5. 我們誕生在這個世界是被迫的,這是最糟糕的事實。一種理想主義的人生觀是:生命的長度無需受制于肉體自然的衰敗,它應該是受你的心靈、你的快樂的需要而去自主選擇。6. 其實這個世界只有“我”,這個世界是我所創(chuàng)造的,這是我的世界,我是孤獨的王者,我能感覺全世界都是憂傷的,也能感知全世界都是快樂的。我若死去,我的世界也會崩塌寂滅。7. 每個人都沒有絕對的道德底線,只是誘惑不夠。也沒有任何一個人能經(jīng)受得住集體的道德審判。我們要學會寬容,像諒解自己一樣諒解別人。8. 給人帶來最大痛苦的欲望是男女之間的性和愛。而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想象和現(xiàn)實是不同的。你極其放縱著你的想象,卻不知那些想象中的快樂幸福僅僅只存在于想象中。在現(xiàn)實中親身體驗時,你便會殘酷地認識到現(xiàn)實和想象的巨大差別,現(xiàn)實是平凡的,根本不是想象的那樣燦爛和美妙。人類關于情愛的文學、影視藝術反復編織著人類世界最大的謊言,對未成年人和沒有經(jīng)歷過性、愛的人構成了強烈的欺騙性。人們對性愛的想象極為美好、燦爛,讓靈魂為之震撼和顫抖,而現(xiàn)實中人所體驗到的卻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性愛的快樂幸?煞譃閮深悾旱谝活愂乔楦猩系拿篮、甜蜜、幸福感;第二類是快感。在現(xiàn)實體驗中,第一種感受不存在;而第二種感受,與想象中的相比,極為平凡,會給人從天國墮入凡世的失落感。讓人極為失望,F(xiàn)實的體驗平凡、乏趣。服裝在社會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可多了,遮羞、御寒、時尚等服飾禮儀和生活服飾的案例(急)
辦公室服飾禮儀案例分析在辦公室禮儀,衣著占據(jù)了相當重要的地位。通過穿衣風格,基本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內涵、品位、修養(yǎng)和做人的態(tài)度。今夏,吊帶衫和吊帶裙盛行的程度,簡直可以用泛濫來形容,而且這樣的泛濫不僅僅在街上,在大樓里、辦公室里,也隨處可見,讓人躲都沒處躲。雖然已經(jīng)立秋,吊帶情結似乎大有繼續(xù)的趨勢。曾有人精辟地總結出吊帶泛濫的原由:那是因為看的人遠遠比穿的人多!吊帶雖美,也不能不分場合、時間和身份。尤其是職場中人,衣著和裝扮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工作狀態(tài)和工作效率。職場中充滿機遇和挑戰(zhàn),同時也荊棘密布,對于涉世不深的年輕人,應當注意,“大禮不辭小讓”并非很好的處世之道,許多日常生活中的細節(jié)會直接影響你的前程!霸葡胍律鸦ㄏ肴荨,愛美是女人的天性,但對于職業(yè)女性來說,最關鍵的是適合 辦公室衣著禮儀案例:自尊心被自己重重地傷了一回 張小姐 26歲雜志社記者 說起穿衣禮儀,有一段至今讓我無法忘記的尷尬經(jīng)歷,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甚至是一種屈辱。記得我剛進雜志社不久,領導安排我去采訪一位某民營企業(yè)的老總,女性。聽說這是一個既能干又極有魅力的女性,對工作一絲不茍,對生活卻是極其享受,最關鍵的是,即使再忙,她也不會忽視身邊美好的東西,尤其對時尚非常敏感,對自己的衣著及其禮儀要求極高。這樣的女性,會讓很多人產(chǎn)生興趣,還未見到她,僅僅是介紹,我已經(jīng)開始崇拜她了,所以我非常高興能由我來做這個專訪。事先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采訪綱要修改了多次,內心被莫名的激動驅使著。那幾天,我始終處于興奮狀態(tài)。到了采訪當天,穿什么衣服卻讓我犯愁。要面對這樣一位重量級的人物,尤其是位時尚女性,當然不能太落伍了。 說實在的,我從來就不是個會打扮的女孩,因為工作和性格關系,平時穿衣都是怎么舒服、方便就怎么穿。時尚雜志倒也看,但也只是湊熱鬧而已,F(xiàn)在,還真不知道應該穿什么衣服才能讓我在這樣一位女性面前顯得更時尚些。終于在雜志上看到女孩穿吊帶裝,那清純可人的形象打動了我,于是迫不及待地開始模仿起來。那天采訪,我穿了一件緊身小可愛,熱褲(雖然我的腿看起來有點粗壯),打了個在家鄉(xiāng)極其流行的發(fā)暨,興沖沖地直奔采訪目的地。當我站在該公司前臺說明自己的身份和來意時,我明顯看到了前臺小姐那不屑的眼神。我再三說明身份,并拿出工作證來,她才勉強地帶我進了老總的辦公室。 眼前的這位女性,高挑的身材,優(yōu)雅的舉止,得體的穿著,讓我怎么看怎么舒服。雖然我不是很精通衣著,但在這樣的場合,面對這樣的對象,我突然感覺自己的穿著就像個小丑,來時的興奮和自信全沒了。還好,因為采訪綱要準備還算充分,整個采訪過程還比較順利。結束前,我問她,日常生活中,她是如何理解和詮釋時尚、品位和魅力的。她告訴我,女人的品位和魅力是來自內心,沒有內涵的女人,是散發(fā)不出個人魅力,也無法突顯品位的。而時尚不等同于名牌、昂貴和時髦,那是一種適合與得體。說完這話,她微笑地看著我。此時我的眼睛看到的只有眼前自己那兩條粗壯的雙腿,心里納悶:這腿為什么會長得如此結實,做熱褲的老板一定很賺錢,因為太省布料了……我感覺自己無法正視她,采訪一結束,我逃似地奔離了她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