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無菌技術操作原則

  1、 環(huán)境要清潔。進行無菌技術操作前半,須停止清掃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動,防止塵埃飛揚。治療室每日用紫外線照射消毒一次。

  2、 進行無菌操作時,衣帽穿戴要整潔。帽子要把全部頭發(fā)遮蓋,口罩須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 無菌物品與非無菌物品應分別放置,無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氣中,必須存放于無菌包或無菌容器內(nèi),無菌物品一經(jīng)使用后,必須再經(jīng)無菌處理后方可使用,從無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雖未使用,也不可放回無菌容器內(nèi)。

  4、 無菌包應注明無菌名稱,消毒滅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順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無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況下,可保存7-14天,過期應重新滅菌。

  5、 取無菌物品時,必須用無菌鉗(鑷)。未經(jīng)消毒的物品不可觸及無菌物或跨越無菌區(qū)。

  6、 進行無菌操作時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應更換或重新滅菌。

  7、 一套無菌物品,只能供一個病員使用,以免發(fā)生交叉感染。

 。ǘ 準備質(zhì)量標準

  1、 工作人員著裝整潔,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

  2、 備齊用物。

  3、 治療盤、無菌持物鉗或鑷,浸泡于消毒溶液內(nèi),無菌溶液、無菌包布、無菌容器及物品、無菌手套、彎盤、75%酒精、無菌棉簽。

  4、 查對無菌物品、滅菌日期及手套號。

  5、 用物排放有序,符合無菌操作要求。

  (三) 操作流程質(zhì)量標準

  1、 選擇清潔、干燥、寬闊的場所進行操作。

  2、 解開無菌包系帶卷放在包布下邊。

  3、 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兩角,最后揭開內(nèi)角,注意手不可觸及包布的內(nèi)面。用無菌鉗(鑷)取出一塊無菌巾放于治療盤內(nèi),剩余部分按原折痕包起扎好,并注明開包時間。

  4、 鋪無菌盤:

  單巾鋪盤:雙手拇、食指捏住治療巾兩上角外面,輕輕抖開,雙折鋪于治療盤上,內(nèi)面為無菌區(qū),蓋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對面無菌盤上,開口邊向外,放入無菌物品后,邊緣對齊蓋好。將開口處向上翻折兩次,兩側(cè)邊緣向下翻一次,以保持無菌。

  雙巾鋪盤:雙手捏住無菌巾的左右兩上角的外面,輕輕抖開,由遠向近鋪于治療盤上,無菌面向上,放入無菌物品。依上法夾取另一塊無菌巾,由近側(cè)向?qū)?cè)覆蓋于治療盤內(nèi)上,邊緣多余部分反折,不應暴露無菌區(qū)。

  5、 打開無菌容器蓋,必須把蓋的無菌面(內(nèi)面)向上,放在穩(wěn)妥處,夾取所需物品放入無菌盤內(nèi)后立即蓋嚴。

  6、 倒無菌溶液,仔細檢查核對溶液后,面對瓶簽兩拇指將橡皮塞向上翻轉(zhuǎn),再用一拇、食指將橡皮塞拉出,用食、中指套住橡皮塞,另一手(或同一只手)握住瓶簽倒出少許溶液沖凈瓶口,再由原處倒出所需溶液于無菌容器中,套上瓶塞并消毒翻轉(zhuǎn)部分與瓶頸(從非污染處到污染處)后立即蓋好,并注明開瓶時間。

  7、 打開無菌盤上層無菌巾一部分,核對無菌手套袋上所注明的手套號碼、滅菌日期和消毒指示膠帶,然后將手套袋攤開,取出滑石粉包,將粉擦于手掌、手背和指間,以一手掀起手套內(nèi)袋開口處,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內(nèi)面)取出手套,使手套的兩拇指相對,一手伸入手套內(nèi)戴好,再以戴好手套的手伸入另一手套的反折部分,依法戴好另一手套,將反折部分翻轉(zhuǎn)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揭開無菌盤進行無菌操作。

  8、 持無菌容器時應托住底部,不可觸及容器內(nèi)面及邊緣。

  9、 開包遞送無菌物品時,一手托起無菌包,另一手打開無菌包一角,將帶子卷起夾在托包的手指縫內(nèi),另一手依次打開其它三角并抓住遞送或穩(wěn)妥地將包內(nèi)物品放入無菌容器中(無菌區(qū)域內(nèi))。

  10、 操作完畢,從手套口翻轉(zhuǎn)向下脫去手套,整理用物。

  (四) 終末質(zhì)量標準

  1、 操作有序,方法正確,無菌概念清楚,無菌觀念強。

  2、 能口述無菌操作的原則與注意事項。

 。ㄎ澹 注意事項

  1、 開包后的無菌包和開封后的無菌溶液有效期均為24小時,無菌盤有效期限不超過4小時。

  2、 無菌持物鉗取時不可觸及容器口邊緣及溶液以上的容器內(nèi)壁。使用時應保持鉗端向下,不可倒轉(zhuǎn)向上,用后立即放入容器中。如到遠處夾取物品時,無菌持物鉗應連同容器一并搬移,就地取出使用。無菌持物鉗只能用于夾取無菌物品,不能用于換藥和消毒皮膚。無菌持物鉗及其浸泡消毒容器,應每周清潔消毒二次,并更換消毒溶液及紗布。門診換藥室或使用較多的部門,應每日清潔消毒一次。

 3、 使用無菌瓶內(nèi)的溶液時,不可將無菌敷料堵塞瓶口傾倒無菌溶液,或直接伸入溶液瓶內(nèi)蘸取,以免污染剩余的溶液。

  4、 無菌包內(nèi)物品不慎污染或無菌包浸濕,外界微生物可滲入包內(nèi),造成污染,需重新消毒。

  5、 戴手套時應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觸及手套外面,而戴手套的手則不可觸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戴手套后如發(fā)現(xiàn)破裂,應立即更換。脫手套時,須將手套口翻轉(zhuǎn)膠下,不可用力強拉手套邊緣或手指部分,以免損壞

-

下面是更多關于無菌手套的問答

帶無菌手套的要點是?

不要亂摸 造成二次污染

無菌操作的原則是什么?

戴無菌手套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不要碰到手套與受術者接觸那一面,也就是俗稱的手套外面。

除非你用帶了手套的那只手碰到了沒關系

無菌技術的原則

1.操作前準備

(1)操作環(huán)境應清潔、寬敞、定期消毒;物品布局合理;操作前半小時應停止清掃工作、減少走動、避免塵土飛揚。

(2)工作人員應做好個人準備,戴好帽子、口罩,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時穿無菌衣、帶無菌手套。

2.操作中保持無菌

(1)工作人員應面向無菌區(qū),手臂應保持在腰部或操作臺臺面以上,不可跨越無菌區(qū)避免面對無菌區(qū)談笑、咳嗽、打噴嚏。

(2)用無菌持物鑷取用物品;無菌物品一經(jīng)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無菌容器內(nèi);一套無菌物品僅供一位患者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3)無菌操作中,無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應予更換并重新滅菌。

3.無菌物品保管

(1)無菌物品必須與非無菌物品分開放置。

(2)無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氣中,應存放于無菌包或無菌容器中,無菌包外須標明物品名稱、滅菌日期,并按失效期先后順序排放。

(3)定期檢查無菌物品的滅菌日期及保存情況。無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況下保存期一般為7天,過期或受潮應重新滅菌。

拓展資料:

無菌技術的概念:

1.無菌技術(aseptic technique) 是指在執(zhí)行醫(yī)療、護理技術過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機體和保持無菌物品及無菌區(qū)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術和管理方法。

2.無菌物品(aseptic supply) 經(jīng)過物理或化學方法滅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稱無菌物品。

3.無菌區(qū)域(aseptic area) 經(jīng)過滅菌處理而未被污染的區(qū)域,稱無菌區(qū)域。

4.非無菌區(qū)(non-aseptic area) 未經(jīng)滅菌或經(jīng)滅菌后被污染的物品或區(qū)域,稱非無菌物品或區(qū)域。

5.相對無菌區(qū)(relative aseptic area) 相對無菌區(qū)指無菌物品自無菌容器內(nèi)一經(jīng)取出,就認為是相對無菌,不可再放回。無菌區(qū)邊緣向內(nèi)3cm為相對無菌區(qū)。

6.污染物品 (infectant)污染物品指未經(jīng)過滅菌處理,或滅菌處理后又被污染的物品。

參考鏈接:百度百科-無菌技術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戴無菌手套的目的是什么啊?

減少細菌侵入創(chuàng)面或傷口,避免感染的機會。h2

無菌操作原則是什么簡潔點的

最佳貢獻者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