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chre)是顏色的一種 多指暗棕或灰黑條痕櫻紅色或紅棕色。赭石色的顏色源自赭種礦物質(zhì),在中國古代沒有化工顏料的時期,一般都是使用礦石顏料。
赭石,別名:代赭石、釘頭赭石、紅石頭。來源:本品為氧化物類礦物剛玉族赤鐵礦,主含三氧化二鐵(Fe2O3)。采挖后,除去雜石。
擴展資料
赭色在中國畫中可以用朱磦加墨調(diào)成,可以說是一種老紅色,但還是偏紅比較多一點。從周代到春秋、戰(zhàn)國時代,絲綢的染色主要有礦物顏料染色和植物顏料染色兩種方法。礦物顏料有:朱砂、赭石、石黃、雌黃、石青蘭和鉛白,用來繪制衣服或絲綢染色。
赭石,為鮞狀、豆?fàn)、腎狀集合體,多呈不規(guī)則的扁平塊狀。暗棕紅色或灰黑色,條痕櫻紅色或紅棕色,有的有金屬光澤。即古人使用的一種黃棕色的礦物染料。
-下面是更多關(guān)于赭石色是什么顏色的問答
赭石色的簡介
赭石顏色的一種。
拼音Zhe()shi se英文:ochre顏色源自赭石礦物赭石,別名赭石、釘頭赭石、紅石頭。來源:本品為氧化物類礦物剛玉族赤鐵礦,主含三氧化二鐵(Fe2O3)。采挖后,除去雜石。性狀:本品為鮞狀、豆?fàn)、腎狀集合體,多呈不規(guī)則的扁平塊狀。暗棕紅色或灰黑色,條痕櫻紅色或紅棕色,有的有金屬光澤。一面多有圓形的突起,習(xí)稱釘頭;另一面與突起相對應(yīng)處有同樣大小的凹窩。體重,質(zhì)硬,砸碎后斷面顯層疊狀。氣微,味淡。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赭石色怎么調(diào)
赭石色在色彩理論上是復(fù)色,紅黃藍色都會有。可以考慮土黃+少量朱紅+少量紫羅蘭+一點黑色。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戈雷島的簡介
在塞內(nèi)加爾首都達喀爾東南方3公里,有一個南北長900米、東西寬300米的小島,這就是蜚聲世界的旅島——戈雷島。由黑色玄武巖熔流凝固而成的戈雷島,像一顆黑珍珠鑲嵌在藍色的海面上。它的南端有一塊筑有堡壘的平臺,北端則由一炮臺(埃斯特雷要塞)扼首。島上有一小碼頭供來往達喀爾的小艇?浚谏惩谅访娴慕值纼膳,紅赭石色破舊的住房比肩而立。從新石器時代起,非洲人就經(jīng)常光顧小島,島上發(fā)現(xiàn)的玄武巖工具與曼努埃爾角和馬德拉群島上發(fā)現(xiàn)的玄武巖工具相同。 1444年,葡萄牙人迪尼斯·迪亞斯到達該島,這塊非洲領(lǐng)土與歐洲首次建立了聯(lián)系。戈雷島成為漁夫的天下。戈雷島的第一個名字取自1481年在此建立教堂的葡萄牙人菲亞德帕爾馬,不過他從未將該島占為己有。15世紀(jì)中葉戈雷島被葡萄牙占領(lǐng)。
這個火山島的優(yōu)越地理位置為歐洲人進入非洲提供了便利:它是奴隸船的理想交接站,躲避內(nèi)陸襲擊的理想停留地,島上還有一眼清泉。直到1580年被西班牙搶走之前,戈雷島一直被葡萄牙占有。 沒過多久,荷蘭促使戈雷島擺脫西班牙的監(jiān)護,接管了這塊本屬于葡萄牙的非洲領(lǐng)地。1627年,荷蘭首先在該島建立永久居民區(qū)。取消了小島的原有名稱,改稱戈雷島(戈雷港)。
莫奈的個人簡介
莫奈 奧斯卡-克勞德·莫內(nèi)奧斯卡-克洛德·莫內(nèi)(Oscar-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簡稱克洛德·莫內(nèi)或莫內(nèi),臺譯奧斯卡-克勞德·莫內(nèi),大陸傳統(tǒng)譯莫奈。法國印象派主要畫家,印象派運動領(lǐng)袖人物。 莫內(nèi)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廣。莫內(nèi)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xiàn)技法。他最重要的風(fēng)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內(nèi)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涂式的輪廓線。除此之外,莫內(nèi)對于色彩的運用相當(dāng)細膩,他用許多相同主題的畫作來實驗色彩與光完美的表達。 莫內(nèi)出生于巴黎,在他五歲的時候全家搬到了諾曼底的勒阿弗爾(Le Havre)。他的父親希望他繼承家里的雜貨店,但莫奈則想成為一個藝術(shù)家。 他最初小有名氣是因為他的木炭漫畫,這些畫開價十至十二個法郎。在諾曼底的海灘上,他遇到了藝術(shù)家歐仁·布丹(Eugene Boudin),他后來成了莫奈的良師益友并教授他學(xué)會畫油畫。 當(dāng)莫奈來到巴黎盧浮宮,在那里他看到許多畫家在模仿著名藝術(shù)家的作品。于是,隨身攜帶著顏料和工具的他便坐在一扇窗戶旁開始畫他所看到的東西。 莫奈在阿爾及利亞當(dāng)了兩年兵(1860年-1862年),在他服役七年的合同到期之前,因為傷寒,莫奈的姑媽Lecadre夫人將他從部隊解脫出來,讓他去完成大學(xué)的藝術(shù)課程。 因為大學(xué)的傳統(tǒng)藝術(shù)教育讓他覺醒,1862年莫奈在巴黎加入了夏爾·格萊爾(Charles Gleyre)畫室。在那里他結(jié)認了皮埃爾-奧古斯特·勒努瓦、弗雷德里克·巴齊耶(Frederic Bazille)以及阿爾弗雷德·西斯莉(Alfred Sisley)。他們共同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藝術(shù)手法,后來被稱為印象派,即在戶外和自然光線下用濃厚的油彩作畫。 1866年,他以卡米耶·東西厄(Camille Doncieux)為模特創(chuàng)作了《綠衣女人》(The Woman in the Green Dress)。不久之后,東西厄即懷孕并生下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讓(Jean)。 在普法戰(zhàn)爭(Franco-Prussian War)(1870年-1871年)期間,莫奈來到英國避難。在那里他學(xué)習(xí)約翰·康斯太布爾和J·M·W·透納(J.M.W.Turner)的作品。 回到法國后,1872年或者1873年,莫奈以勒阿弗爾的一處風(fēng)景為背景創(chuàng)作了《印象·日出》。它在1874年第一次印象派畫家展上亮相,如今它陳列在巴黎馬蒙丹·莫奈美術(shù)館(Musée Marmottan-Monet)。根據(jù)這幅畫的題目,藝術(shù)評論家路易·勒魯瓦提出了“印象派”的說法。 1870年,莫奈與東西厄結(jié)婚。1873年,他們搬進了塞納河(Seine River)邊阿讓特伊(Argenteuil)的一幢房子。1878年3月17日,他們有了另一個兒子,米夏埃爾(Michael)。1879年,莫奈夫人死于肺結(jié)核。 Alice Hoschede決定幫助莫奈撫養(yǎng)他的兩個孩子。他們居住在普瓦西(Poissy),但莫奈不喜歡那里。1883年4月,他們搬到了上諾曼底大區(qū)厄爾省的Giverny。他種植了一個大花園并在那里完成了他余生的繪畫創(chuàng)作。莫奈和Hoschede在1892年結(jié)婚。 在十九世紀(jì)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莫奈開始了系列繪畫創(chuàng)作,即在不同的光線和角度連續(xù)畫同一個物體。他的第一個系列作品《盧昂大教堂》就是在不同的角度和一天中不同的時間來畫。1895年,從20個不同角度對大教堂所作的畫在迪朗德-呂埃爾(Gurand-Ruel)畫廊展出。他還畫了一個稻草堆系列。 莫奈非常喜歡畫受約束的自然---他的花園、他的睡蓮、他的水塘和他的小橋。他也畫塞納河岸的上上下下。 1883年至1908年間,莫奈在地中海畫了許多風(fēng)景畫和海景畫。 他的妻子艾麗斯1911年去世,他的兒子讓1914年去世。 白內(nèi)障讓莫奈在1923年接受了兩個手術(shù)。 他于1926年12月5日逝世,下葬在Giverny教堂的墓地。 2004年,莫奈的the Parliament和Effects of Sun in the Fog在倫敦賣出了超過2000萬美元。秦兵馬俑簡介200字
秦兵簡介秦始皇陵兵馬俑是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俑坑布局,結(jié)構(gòu)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向西的承重墻,兵馬俑排列在墻間空檔的過洞中。秦陵內(nèi)共有3個兵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秦始皇陵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平均身高1.80米左右,最高的1.90米以上,陶馬高1.72米,長2.03米,戰(zhàn)車與實用車的大小 一樣。但兵馬俑并非按原比例還原,據(jù)記載秦國人的身高在165cm左右。秦俑大部分手執(zhí)青銅兵器,有弓、弩、箭鏃、鈹、矛、戈、殳、劍、彎刀和鉞。青銅兵器因經(jīng)過防銹處理,埋在地下兩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鋒利如新,它們是當(dāng)時的實戰(zhàn)武器,身穿甲片細密的鎧甲,胸前有彩線挽成的結(jié)穗。軍吏頭戴長冠,數(shù)量比武將多。秦俑的臉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齡都有不同之處。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中國紅的簡介
中國歷史上,最早使用的顏色是黑、白、土紅和赭石色,色是最早的“流行色”。到奴隸制社會,青、赤、白、黑、黃,被認為是代表東、南、西、北、中和木、金、水、土的五方正色。在封建時代,黃色標(biāo)志著神圣、權(quán)威、莊嚴(yán),是智慧和文明的象征,成為皇帝的專用色彩,任何庶人都不許穿黃衣服。我國夏朝流行黑色,殷商時期流行白色,周朝流行紅色,并給了紅色正統(tǒng)地位。
在漢朝和明朝,因為國家都興起于南方,南方表火,為朱雀,所以在當(dāng)時,國家政治和文化中都提倡使用象征火的紅色(這也是故宮紅墻紅柱的來歷之一),因為漢,明兩個朝代是中國最強盛的時期,同時對中國影響最深,所以漸漸的,紅色文化滲透到了中國的各個方面成了民族的代表!≈袊t作為中國人的文化圖騰和精神皈依,其淵源追溯到古代對日神虔誠的膜拜。當(dāng)時,紅色,又稱瑞色,象征喜慶,大方,朝氣,中國漢代最早的祭祀,婚嫁服飾便稱之為玄瑞,直譯為黑紅之義。漢代時日為國家圖騰,因太陽之色為紅黑雙色,故而推崇玄瑞。太陽象征永恒、光明、生機、繁盛、溫暖和希望,自然紅色也就擁有了太陽的象征意義。流傳至今。中國紅是中國人的魂,尚紅習(xí)俗的演變,記載著中國人的心路歷程,經(jīng)過世代承啟、沉淀、深化和揚棄,傳統(tǒng)精髓逐漸嬗變?yōu)橹袊幕牡咨,彌漫著濃得化不開的積極入世情結(jié),象征著熱忱、奮進、團結(jié)的民族品格。中國紅吸納了朝陽最富生命力的元素;采擷了晚霞最絢麗迷人的光芒;蒸騰著熊熊烈火的極溫;凝聚著血液最濃稠活躍的成分;糅進了相思豆最細膩的情感;浸染了楓葉最成熟的晚秋意象……中國紅(又稱絳色)是三原色中的紅色,以此為主色調(diào)衍生出中國紅系列:嬌嫩的榴紅、深沉的棗紅、華貴的朱砂紅、樸濁的陶土紅、滄桑的鐵銹紅、鮮亮的櫻桃紅、明妍的胭脂紅、羞澀的緋紅和暖暖的橘紅。中國紅與青花藍、琉璃黃、國槐綠、長城灰、水墨黑和玉脂白構(gòu)成一道繽紛的中國傳統(tǒng)色彩風(fēng)景線。中國紅意味著平安、喜慶、福祿、康壽、尊貴、和諧、團圓、成功、忠誠、勇敢、興旺、浪漫、性感、熱烈、濃郁、委婉;意味著百事順?biāo)、?qū)病除災(zāi)、逢兇化吉、棄惡揚善……中國紅氤氳著古色古香的秦漢氣息;延續(xù)著盛世氣派的唐宋遺風(fēng);沿襲著燦爛輝煌的魏晉脈絡(luò);流轉(zhuǎn)著獨領(lǐng)風(fēng)騷的元明清神韻。以其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盤成一個錯綜復(fù)雜的中國結(jié),高度概括著龍的傳人生生不息的歷史。從朱門紅墻到紅木箱柜;從孩子的貼身肚兜到以中國紅為主題的婚禮;從本命年的腰帶、佩玉的流蘇到壽星的壽服壽桃;從添丁進口時門楣上掛的紅布條到孩子滿月時做的“滿月圓”;從舞龍燈的繡球到鑼鼓嗩吶的飾物;從深閨女兒的紅頭繩、香囊到扭秧歌的舞綢;從開張大吉的剪彩到恭賀新禧的賀卡;從銘刻著權(quán)力的印泥到記錄著功勛的錦旗;從過年過節(jié)懸掛的燈籠到家家戶戶張貼的春聯(lián)、倒福和窗花,從“壓肚腰”的壓歲紅包到除舊迎新的爆竹;從聞名遐邇的“紅、綠、黃”唐三彩到景德鎮(zhèn)最負盛名的“祭紅”瓷……中國紅就這樣以農(nóng)耕文化為依托,以家族意識為核心,經(jīng)過多少代潛移默化的熏陶,深深地嵌入了中國人的靈魂,成為當(dāng)之無愧的安身立命的護身符,鎮(zhèn)守著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理想疆土。中國紅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各種顏色的英文
一.紅色類(red)
朱紅 vermeil; vermilion; ponceau
桃紅 peach blossom; peach; carmine rose
胭脂紅 rogue red ; carmine; cochineal; lake
二.黃色類(yellow)
鉻黃 chrome yellow
isabel ; sallow ; grey yellow
米黃 apricot cream ; cream
三.綠色類(green)
淺豆綠 light bean green; asparagus green
茶綠 tea green ; celandine green
蔥綠 onion green ; pale green
四.青色類(cerulean blue)
豆青 pea green; bean green
花青 flower blue
茶青 tea green
五.藍色類(blue)
士林藍 indanthrene blue
品藍 reddish blue ; royal blue;king''s blue
靛藍 indigo; indigo blue; benzo blue
百度百科_顏色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