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港幣1000多左右 人民幣800-1000 您看著轉(zhuǎn)吧~

-

下面是更多關(guān)于紅流蘇的問答

香港的歷史資料

1842年。英國通過鴉爭強香。1860年英國又侵占了九龍半島界限街的地1898年,英國又強行“租借”了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龍半島北部大片土地及其附近的島嶼。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英國擻退。日本侵略者占領(lǐng)了香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英國重新占領(lǐng)香港。英國皇家派“總督”管轄這里。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政府莊嚴宣布廢除一切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不平等條約。堅持香港必須回歸祖國的立場。經(jīng)中英兩國多次談判。1984年12月19日,兩國政府簽署了《關(guān)于香港問咫的聯(lián)合聲明》。之后。中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1月祖國。中國政府根據(jù)“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方針。在香港成立了特別行政區(qū)。除國家外交、國防事務外。香港特別行政區(qū)享有高度自治權(quán)。

香港簡介及特點

香處中國華南地區(qū),口以東,南海,北接廣東省深圳市,珠江,與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珠海市以及中山市隔著珠江口相望。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市,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等3大區(qū)域組成,管轄陸地總面積1104.32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末,總?cè)丝诩s726.4萬人,人口密度居全世界第三。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lǐng)土。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國際金融、貿(mào)易和航運中心,與紐約、倫敦并稱為“紐倫港”,是全球最自由經(jīng)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華人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優(yōu)勢合二為一,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jīng)濟體系及完善的法制聞名于世,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

香港為什么叫香港?

據(jù)說「香港」這,本來是自明代至清初一個小港灣的名稱,這個港灣就是現(xiàn)今位于香港仔海灣內(nèi)的「石排灣」。石排灣有香港村,村內(nèi)有大約建于清朝初年的「香港圍」,1977年因建香港仔至跑馬地隧道,此圍于是被拆去。

至于記載香港這一地名的歷史文獻中,時間最早的是明朝萬歷年間(1573-1619年)郭棐所著《粵大記》一書。該書所載<廣東沿海圖>中,標有香港以及赤柱、黃泥涌、尖沙咀等地名。

事實上,香港地名的由來歷來眾說紛紜,至今未有定論。關(guān)于香港得名的由來傳說,主要有下列的說法:(一)

因「香姑」而得名

據(jù)傳,香姑是清朝嘉慶年間出沒于伶仃洋海面的海盜林某的妻子。但許多學者皆認為此說并不可靠。因為用海盜的名字作地名,在中國歷史上不常見;同時,香港島上至今也未找到與香姑有關(guān)的任何遺跡。(二)

因販運香木而得名

此說始于永言的<香港地名考>一文,發(fā)表在1948年出版的《香港百年史》上。他認為:名曰「香港」之小海港,以運香木出口而著名。他還具體寫出了運送香木的路線:「自來東莞南部及今新界所產(chǎn)之香,恒在尖沙頭(今尖沙嘴)之香頭(當今運香木出口之舊式碼頭),用小舟載至石排灣(今香港仔)附近之小港,名香港者,然后改用艚船(俗稱「大眼雞船」)轉(zhuǎn)廣州城,遵陸而北,逾南雄嶺直達江蘇省蘇松一帶!梗ㄈ

因泉水甘甜而得名

在有關(guān)香港得名的各種說法中,這種說法提出的時間最早。英文雜志《中國叢報》(Chinese

Repository)1843年8月號寫道:「香港--Fragrant

Streams,本是該島南部一條小溪的名字,外國人將其作為整個海島的名稱!

1853年8月出版的中文雜志《遐邇貫珍》寫道:「溪澗紛紛噴流山泉,極其甘冽,香港必由此得名!孤镁酉愀鄣闹麑W者王韜(1828-1897)也采用此說。他主編的《循環(huán)日報》1874年6月24日這樣寫道:「香港以泉水得名,因其山中所出之泉色清而味甘,以鼻觀參之,微覺香冽!筯ttp://www.chiculture.net/0217/html/c02/1205c02.html

香港有幾個區(qū)?分別叫什么?

香港一共有18個區(qū),分布在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三處。

香港島(4個區(qū)):中西區(qū)仔區(qū)、東區(qū)、南區(qū)

九龍半島(5個區(qū)):油尖旺區(qū)、深水埗區(qū)、九龍城區(qū)、黃大仙區(qū)、觀塘區(qū)

新界(9個區(qū)):北區(qū)、大埔區(qū)、沙田區(qū)、西貢區(qū)、荃灣區(qū)、屯門區(qū)、元朗區(qū)、葵青區(qū)、離島區(qū)

擴展資料

香港(Hong Kong),簡稱“港”(HK),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HKSAR)。地處中國華南地區(qū),珠江口以東,南海沿岸,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接珠江,與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珠海市以及中山市隔著珠江口相望。

香港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14°15′,北緯22°15′,地處華南沿岸,在中國廣東省珠江口以東,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內(nèi)陸地區(qū)以及262個大小島嶼(離島)組成。香港北接廣東省深圳市,南面是廣東省珠海市萬山群島。香港與西邊的澳門隔海相對,距離為61公里,北距廣州130公里、距上海1200公里。

香港三大部分的面積分別是:香港島約81平方公里;九龍半島約47平方公里;新界及262個離島約共976平方公里。香港管轄總面積2755.03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104.3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650.64平方公里。

香港人口以華人為主,占香港人口接近95%,大部分原籍廣東的珠江三角洲,主要說粵語和英語,普通話也甚流行。當中有一部分人士以暫居心態(tài)遷移到香港,即使于香港成立地區(qū)性聯(lián)誼會或商會仍然以“旅港”兩字作為標示,香港共有逾55萬人持外國護照。華人以外的種族,以印尼人及菲律賓人人數(shù)最多,其次為歐洲人及印度人。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香港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香港的歷史

1841-1945整整發(fā)展一百多年,香港人四萬,還包括了大量日華時,逃避來香港的中國人口,估計當二十多萬吧。一個開放給世界的五口通商之一,每年輸入中國的鴉片超過了四百萬斤,而且販賣中國人口到西方,運送過程死亡率高達百分之六十以上(還不包括殘酷的勞工死亡率,當時在美國建鐵路的華工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二十),鴉片和販賣中國人口的巨大暴利和財富,卻無法令香港繁榮昌盛,相反卻令香港破敗不堪。1945-1949年國共內(nèi)戰(zhàn),民國大加宣傳共軍的共產(chǎn)和共妻論,令大陸兩百多萬資本家撤資搬到香港,香港一夜間發(fā)達。六十年代東南亞排華,香港迎來第二波移民,大量東南亞有錢華人移居香港,香港經(jīng)濟因此起飛,匕十年代廣東偷渡一百多萬人口到香港,注入了充沛廉價的人力,奠定了以廣東人為主的香港。

香港歷史資料

1841年1月26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后,英國強占香港島,事后清政府曾試圖用武力予以收復,道光皇帝為此發(fā)下多道諭旨,但清朝始終不能捍衛(wèi)領(lǐng)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簽訂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qū)給英國。

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地區(qū)及附近262個島嶼,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jié)束)。

1941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日軍進犯香港,駐港英軍無力抵抗,當時的香港總督楊慕琦無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領(lǐng),開始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戰(zhàn)敗后在香港簽署降書,撤出香港。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簽署關(guān)于香港問題的聯(lián)合聲明,落實香港1997年之后實行“一國兩制”。

1997年7月1日: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qū)。根據(jù)《基本法》, 香港保留原有的經(jīng)濟、法律和社會制度,50年不變,實行“一國兩制”,除防務和外交歸的,反抗麻煩外,香港特別行政區(qū)享有高度自治。

最佳貢獻者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