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更多關(guān)于撒馬爾罕的問答
發(fā)布于:2020-07-12 08:45
瀏覽了 63次
1
蘇聯(lián)早已解體,哪里還有什么蘇聯(lián)呢?烏茲現(xiàn)在已是獨立國家,其完整名是“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是烏茲別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中亞最古老的城市,有2500年的歷史,是絲綢路上的一座古城,我國漢朝時稱它為康居。相當(dāng)于我國宋朝時,它又是中亞著名國家花剌子模的都城。但成吉思汗侵入花剌子模時曾慘遭屠城,F(xiàn)在它的人口約有40萬。參看http://wiki2.keyin.cn/index.php/鎾掗┈灝旗綍-
最佳貢獻者
2
撒馬爾罕是現(xiàn)在的哪個城市?
爾罕是中亞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絲綢之路上重樞紐城市,撒馬爾罕連接著波斯帝國度和中國這三大帝國,關(guān)于她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jì),善于經(jīng)商的粟特人把撒馬爾罕建造成一座美輪美奐的都城。撒馬爾罕(烏茲別克語:Samarqand或Самарқанд) Самар意為“肥沃”,қанд意為“土地”,撒馬爾罕意為“肥沃的土地”。耶律楚材說:“尋思干者西人云肥也,以地土肥饒故名之!中文名:撒馬爾罕烏茲別克語:Samarqand經(jīng)緯度:39°39′15″N 66°57′35″E國 家:烏茲別克斯坦州:撒馬爾罕州海 拔:702 米(2,303 英尺)
3
撒馬爾罕位于哪個國家?
烏克斯坦第二大撒馬爾罕州首府。在東南部澤拉河谷地。人口37.1萬(1985)。中亞歷史名城,有2,500年的歷史。為古代索格德、帖木兒帝國的古都。1868年并入沙俄。1924--1930年曾為烏茲別克行政中心。鐵路和公路樞紐。工業(yè)以軋棉、絲織和食品加工為主,還有機械制造和化學(xué)工業(yè)。建有電梯和電影機制造、家用冰箱制造、化肥、罐頭廠等。烏茲別克斯坦的文化中心,設(shè)有高等院校多所和考古研究所及中亞著名的卡拉庫爾綿羊養(yǎng)殖研究所。附近有建于14至17世紀(jì)的清真寺、陵墓等許多歷史古跡。撒馬爾罕是中亞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關(guān)于她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jì),善于經(jīng)商的粟特人把撒馬爾罕建造成一座美輪美奐的都城。公元前3世紀(jì),當(dāng)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攻占該城時不禁贊嘆:“我所聽說到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只是撒馬爾罕要比我想象中更為壯觀!弊鳛榻z綢之路上重要的樞紐城市,撒馬爾罕連接著波斯帝國、印度和中國這三大帝國,但也飽受了戰(zhàn)火的蹂躪。1219年,撒馬爾罕是花剌子模帝國的新都和文化中心,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攻陷之后,遭受了滅頂之災(zāi),F(xiàn)在城內(nèi)的大多數(shù)建筑,則是由后來的帖木兒大帝敕令修建。隨著帖木兒帝國的興起,他的大軍橫掃波斯、印度、高加索、阿塞拜疆和蒙古。他發(fā)誓要讓撒馬爾罕成為亞洲之都,因此他把從亞洲各地劫掠來的珍寶堆積在撒馬爾罕,把每個城市的最精巧的工匠帶到撒馬爾罕,在城里修建起最輝煌的宮殿和清真寺寺。《魏書》稱為悉萬斤;《隋書·西域記》稱為康國;唐慧超《往五天竺國傳》作康國;唐杜環(huán)《經(jīng)行記〉作康國、薩末建;《新唐書》稱為康國、薩秣建,元耶律楚材《西游錄》作尋思干;《長春真人西游記》作邪米思干;《元史》作薛迷思加;明陳誠《西域番國志》、《明史》、明嚴(yán)從簡《殊域周咨錄》均作撒馬兒罕。參考資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90738.htm4
長安是現(xiàn)在的哪個城市
長安是的古稱,從西周到唐代先后有十三朝及政權(quán)建都安,總計建都時間1077中國歷史上歷時最長,建都時間最早,朝代最多的古都,是中國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都城。列中國四大古都之首,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華文明的發(fā)揚地、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化的杰出代表。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最早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和國務(wù)院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世界著名旅游勝地。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5
想去撒馬爾罕旅游嗎?為什么
在華山論劍第十四,十五,十六集6
撒馬爾罕的歷史沿革
撒罕是中亞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關(guān)于她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前5世紀(jì),善于經(jīng)商的粟特人馬爾罕建造成一座美輪美奐的都城。公元前4世紀(jì),當(dāng)馬其頓帝國的亞歷山大大帝攻占該城時不禁贊嘆:“我所聽說到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只是撒馬爾罕要比我想象中更為壯觀。”
作為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樞紐城市,撒馬爾罕連接著波斯帝國、印度和中國這三大帝國,但也飽受了戰(zhàn)火的蹂躪。1219年,撒馬爾罕是花剌子模帝國的新都和文化中心,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攻陷之后,遭受了滅頂之災(zāi)。城內(nèi)的大多數(shù)建筑,則是由后來的帖木兒大帝敕令修建。隨著帖木兒帝國的興起,他的大軍橫掃波斯、印度、高加索、阿塞拜疆和蒙古。他發(fā)誓要讓撒馬爾罕成為亞洲之都,因此他把從亞洲各地劫掠來的珍寶堆積在撒馬爾罕,把每個城市的最精巧的工匠帶到撒馬爾罕,在城里修建起最輝煌的宮殿和清真寺。《魏書》稱為悉萬斤;《隋書·西域記》稱為康國;唐慧超《往五天竺國傳》作康國;唐杜環(huán)《經(jīng)行記〉作康國、薩末建;《新唐書》稱為康國、薩秣建,元耶律楚材《西游錄》作尋思干;《長春真人西游記》作邪米思干;《元史》作薛迷思加;明陳誠《西域番國志》、《明史》、明嚴(yán)從簡《殊域周咨錄》均作撒馬兒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