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洪武一年(1398年),為防倭寇侵析辛汪都三里置設威海原為文登,永樂元年(1403年)建城,名寓威震東海之義。

1945年8月,威海衛(wèi)解放,奉山東省政府命令,成立威海衛(wèi)市,與東海專區(qū)皆隸屬膠東行政區(qū)。1948年3月,威海衛(wèi)市改屬東海專區(qū)。專員公署駐文登,建國后改威海市。

擴展資料:

清光緒元年(1875)始建炮臺,十四年,設水師提督署,駐水雷營,置制造所和水師學堂等,于海灣南北兩岸和劉公島、日島、黃島等地新筑炮臺多座,成為海防要塞和北洋海軍基地。

1894年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日軍因威海衛(wèi)地勢險要、設防強固,決定避開從港口正面進攻,集結軍艦25艘,陸軍 2.5萬余人,由榮成灣之龍須島登陸,迂回側后攻占南岸炮臺,海陸夾攻威海港。

北洋艦隊腹背受敵,全軍覆沒,威海失陷(見威海衛(wèi)之戰(zhàn))。1898年被英國強行租占,1930年收回。抗日戰(zhàn)爭中,日軍于1938年再次侵占威海,1945年8月日本投降,為中國收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威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威海衛(wèi)

-

下面是更多關于威海衛(wèi)的問答

最佳貢獻者
2

威海為什么又叫威海衛(wèi)?

名稱:公元1398年,明防倭寇侵擾,設立威海衛(wèi),震海疆之意,威海之由此而來。

威海名稱歷史:

1、漢初時,威海叫“石落村”,是一個偏僻的小村。到了元代,改為“清泉夼”。

2、公元1398年,明朝為防倭寇侵擾,設立威海衛(wèi)。

3、1945年,設威海衛(wèi)市,建國后改威海市。

威海衛(wèi)為不凍良港,三面環(huán)山,口門向東,劉公島扼其前,形成向東、向北兩條航道和進出口,日島、黃島、牙石等島羅列劉公島兩側,構成港域天然屏障,形勢險固。

擴展資料 

著名景點介紹:

1、劉公島:劉公島是國家文明風景名勝區(qū)和全國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劉公島上人文景觀豐富獨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戰(zhàn)國遺址,也有清朝北洋海軍提督署、水師學堂等大量文物古跡。

2、成山頭:成山頭三面環(huán)海,一面接陸,與韓國隔海相望,僅距94海里,是中國陸海交接處的最東端,最早看見海上日出的地方。成山頭風景區(qū)1998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風景勝區(qū)”。

3、福如東海文化園:景區(qū)主要以福、壽、康、寧、樂等題材為依托,用高技術的表現(xiàn)手段以及時尚的藝術造型,演繹“福如東!边@一主題的深遠歷史文化內涵。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威海衛(wèi)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3

威海為什么叫威海衛(wèi)?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為防倭寇侵擾,設立威海衛(wèi),取威震海疆之意,威海之名即由此而來。

1945年,設威海衛(wèi)市,建國后改威海市。

1989年升地級市,原威海市變?yōu)榄h(huán)翠區(qū)。
4

威海衛(wèi)和威海是一個意思嗎?為什么百度百科說威海衛(wèi)位于威海市?

對 據(jù)說以前的威海叫威海衛(wèi) 后來叫威海了
5

威海衛(wèi)的由來

威名稱由來

漢初時,威海石落村”,是一個偏僻的小村,后來又稱為柑村”,據(jù)后人推測,之所以改為這個名字可能是因為這里遍地布滿了柑橘樹的緣故,至于是否如此,無從考證。到了元代,改為“清泉夼”。改名原因無從知曉,但從字面看“清泉”是“清清的泉水”的意思,作為威海這樣一個沿海而多薄山的地方來說可以想見水的重要;“夼”是洼地的意思,可能也有因衛(wèi)城在北棉花山南佛頂山西古山環(huán)繞之下而得名,依這樣理解這個名字是依地勢而取的名字。環(huán)翠樓公園東門北側還有一個立有“寶泉普濟”碑牌的泉水井,每天都有很多人前來打水。

另據(jù)《威海衛(wèi)志》(清乾隆本)記載:“在環(huán)翠樓東南石窟中,泉潔而甘,大旱弗匱。邑人咸取以釀,號‘小惠泉’”,不知這“小惠泉”對于這個名字有無歷史淵源。

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為防倭寇侵擾,設立威海衛(wèi),取威震海疆之意,威海之名即由此而來。

1945年,設威海衛(wèi)市,建國后改威海市。

威海衛(wèi):

威海衛(wèi)位于今山東半島東北端威海市,瀕臨黃海,西連煙(臺)蓬(萊),北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旅順口勢成犄角,共為渤海鎖鑰,拱衛(wèi)京津海上門戶。威海衛(wèi)原為濱海漁村,漢稱石落。

威海市位于山東半島東端,地處北緯36°41′~37°35′,東經(jīng)121°11′~122°42′。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北與遼東半島相對,東及東南與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隔海相望,西與煙臺市接壤。東西最大橫距13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81公里,總面積 5435平方公里,其中市區(qū)面積731平方公里。海岸線長985.9公里。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6

威海這個城市的名稱是怎么由來的?

甲午海戰(zhàn) 那會,是清朝的 威海衛(wèi),就是一個 海上邊防站。。。。
7

威海衛(wèi)名字的由來

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為防倭寇侵擾,設立威海衛(wèi),取威震海疆之意,威海之名即由此而來。

1945年,設威海衛(wèi)市,建國后改成威海市。

威海也是七子之一!!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