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事:
相傳古代有位仙女被香爐灣美麗的迷住了,不愿返回天上,決意下到凡間享這人間美景。她扮成漁女,織網(wǎng)打魚,撈蚌采珠,心靈手巧,而且心地善良。她常常采靈芝草配上珍珠粉為漁民治病,深受漁民的愛戴。
在勞動中,她結(jié)識了一位憨厚老實的漁民青年海鵬,兩情繾綣,朝夕相依。
不幸的是,村里有一個小矮人,他疾妒海鵬和仙女的美好愛情,心生歹計,利用海鵬的善良說:“漁女那么漂亮,是不會嫁給你的,你要她證明是不是真心愛你,就叫她取一只手鐲給你做定情物。”耿直的海鵬聽信了矮子的讒言,要仙女摘下手鐲給他作定情信物,仙女聽后淚如泉涌,向海鵬傾訴了自己的身世。
原來仙女是南海龍王的女兒,龍宮中八個管家婆為防她思凡遁逃,每人給她套上一個手鐲,只要脫下一只,她就會死去。然而海鵬卻不愿相信仙女的話,他鬼迷心竅,轉(zhuǎn)身要走。仙女為明心志,猛力拉下一只手鐲,旋即死在情人懷里。
海鵬此時悔恨已晚,飲聲泣血,哀天慟地。九州環(huán)長老為這人神之的深情厚愛所感動,引導(dǎo)海鵬上九州島,找到一株““還魂草”, 并囑咐他“還魂草”必須用男人的鮮血澆灌,才能長大作藥用,救人命。于是海鵬每天用自己的鮮血澆灌“還魂草”。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還魂草”終于長大,救活了仙女。
從此,仙女真正來到人間。成親那天,她和姑娘們在海邊拾到一枚碩大無比的海蚌,挖出一顆舉世無雙的寶珠,于是,仙女高擎著寶珠,獻(xiàn)給德高望重的九州長老。
2、珠海漁女是珠海市的象征,位于珠海風(fēng)景秀麗的香爐灣畔,矗立著一尊巨型石刻雕像——珠海漁女,她領(lǐng)戴項珠,身掮漁網(wǎng),褲腳輕挽,雙手高高擎舉一顆晶瑩璀璨的珍珠,帶著喜悅而又含羞的神情,向世界昭示著光明,向人類奉獻(xiàn)珍寶。
擴展資料:
珠海漁女建造歷程:
珠海漁女是中國著名雕塑家潘鶴的杰作。1979年,珠海進(jìn)行城市建設(shè)總體規(guī)劃,珠海市第一任市委書記吳健民建議:珠海市需要一個大型雕塑做城徽。
當(dāng)年吳健民與中國著名雕塑家潘鶴商討,是像許多城市所做過的一樣,搞一座紀(jì)念碑雕塑、園林雕塑抑或建筑裝飾雕塑?但潘鶴卻提出豎立一個人物雕像。文化底蘊深厚的吳書記和潘鶴一拍即合,考慮到珠海在建市前是漁業(yè)縣,決定以“漁女”為雕像主題,并決定選址美麗的香爐灣。
于是,一座魅力四射的城雕、一代雕塑家的杰作,在此誕生。隨著時間的流逝,其魅力不減反增,就象倫敦的大橋,巴黎的鐵塔,紐約的自由女神像一樣,成為城市的標(biāo)志。以至被認(rèn)為沒有看到珠海漁女雕像就等于沒到過珠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珠海漁女
-下面是更多關(guān)于珠海漁女的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