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粗中有細(xì)智多謀

他們“深港水汊,蘆葦草蕩”的地理?xiàng)l件,進(jìn)行了鬼沒的水戰(zhàn),使得來剿捕的官軍全軍盡沒,并且捕獲了領(lǐng)軍的主將何濤和黃安。

二、武藝出眾、驍勇善戰(zhàn)

從他的體形外貌描寫即可看出:眍兜臉兩眉豎起,略綽口四面連拳。胸前一帶蓋膽黃毛,背上兩枝橫生板肋。臂膊有千百斤氣力,眼晴射幾萬道寒光。休言村里一漁人,便是人間真太歲。高俅等幾次攻打梁山泊,阮小二兄弟率水軍大出風(fēng)頭,建立奇功偉業(yè)。

三、敢赴湯蹈火,疾惡如仇

濟(jì)州府派何濤到鄆城縣捉拿晁蓋等,幸虧有宋江事先通知,眾好漢避到石碣村,官軍追到時(shí),被阮小二兄弟在蘆葦港全部消滅干凈。

四、臨事鎮(zhèn)靜、行俠仗義

吳用和晁蓋等人想找人同劫生辰綱,于是找到打漁的阮小五和兄弟阮小二、阮小七。之后,阮小五就聯(lián)同吳用、晁蓋、劉唐、阮小二、阮小七、公孫勝和白勝七人成功設(shè)計(jì),使押送金銀擔(dān)的楊志不省人事,并伺機(jī)劫了生辰綱。

五、同死共生、寧死不屈

宋江攻打方臘時(shí),阮小二率水兵襲擊南軍水寨,遭南軍火排襲擊,阮小二正要跳水逃跑,被掛鉤搭住,他不愿受辱,自刎而亡。

六、老成持重,臨危不亂

高俅等幾次攻打梁山泊,阮小二兄弟率水軍大出風(fēng)頭,建立奇功偉業(yè)。在征討方臘攻取烏龍嶺時(shí)失利,逃生無路,自刎身亡,后被朝廷追封為忠武郎。

-

下面是更多關(guān)于阮小二的問答

最佳貢獻(xiàn)者
2

水滸英雄阮小二的性格特點(diǎn)

阮氏三雄性格豪爽,俠肝義膽、嫉惡如仇,抱平之人,然而仔細(xì)分析三人又有各自不同明性格。 阮小二在三個(gè)兄弟中居長,性格比較沉穩(wěn)。

一、粗中有細(xì),足智多謀:他們利用“深港水汊,蘆葦草蕩”的地理?xiàng)l件,進(jìn)行了神出鬼沒的水戰(zhàn),使得來剿捕的官軍全軍盡沒,并且捕獲了領(lǐng)軍的主將何濤和黃安。

二、武藝出眾、驍勇善戰(zhàn):從他的體形外貌描寫即可看出:眍兜臉兩眉豎起,略綽口四面連拳。胸前一帶蓋膽黃毛,背上兩枝橫生板肋。臂膊有千百斤氣力,眼晴射幾萬道寒光。休言村里一漁人,便是人間真太歲。高俅等幾次攻打梁山泊,阮小二兄弟率水軍大出風(fēng)頭,建立奇功偉業(yè)。

三、敢赴湯蹈火,疾惡如仇:濟(jì)州府派何濤到鄆城縣捉拿晁蓋等,幸虧有宋江事先通知,眾好漢避到石碣村,官軍追到時(shí),被阮小二兄弟在蘆葦港全部消滅干凈。

四、臨事鎮(zhèn)靜、行俠仗義:吳用和晁蓋等人想找人同劫生辰綱,于是找到打漁的阮小五和兄弟阮小二、阮小七。之后,阮小五就聯(lián)同吳用、晁蓋、劉唐、阮小二、阮小七、公孫勝和白勝七人成功設(shè)計(jì),使押送金銀擔(dān)的楊志不省人事,并伺機(jī)劫了生辰綱。

五、同死共生、寧死不屈:宋江攻打方臘時(shí),阮小二率水兵襲擊南軍水寨,遭南軍火排襲擊,阮小二正要跳水逃跑,被掛鉤搭住,他不愿受辱,自刎而亡。 

擴(kuò)展資料:

阮小二,綽號“立地太歲”,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二十七位,梁山四寨水軍頭領(lǐng)第二位。阮小二 、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是梁山泊旁邊石碣村人,個(gè)個(gè)武藝出眾,義氣當(dāng)先,敢為兄弟赴湯蹈火。

三阮靠打魚為生,有一身水陸兼?zhèn)涞暮梦渌,他們“義膽包天,武藝出眾,敢赴湯蹈火,同死同生”,但生活困頓、處境艱難,在官吏們的重重盤剝下,一阮窮得連老娘頭上的首飾都拿去賣了。

正是在這種困境下,他們羨慕“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官司”的梁山義軍,只盼著若是有“識貨的”,便把這腔熱血“賣”與他。所以,當(dāng)吳用一說明來意,三阮的反抗烈火便燃燒了起來,積極地參加了“智取生辰綱”的斗爭,走上了上山的第一步。

正是由于阮氏三雄處于窮困潦倒的地步,所以他們極易萌發(fā)反抗的思想,毫不猶豫地走上了斗爭的前線。在智取生辰綱的計(jì)劃中阮氏三兄弟,以及吳用,晁蓋,劉堂,白勝,公孫勝等人成功劫得生辰綱。后來白勝被抓供出同伙,以致晁蓋等人被通緝,宋江及時(shí)放走晁蓋等人,最后晁蓋等人決定投奔梁山,阮氏三兄弟也跟著投靠了梁山。

高俅等幾次攻打梁山泊,阮小二兄弟率水軍大出風(fēng)頭,建立奇功偉業(yè)。宋江攻打方臘時(shí),阮小二率水兵襲擊南軍水寨,遭南軍火排襲擊,阮小二正要跳水逃跑,被掛鉤搭住,他不愿受辱,自刎而亡。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阮氏三雄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3

水滸傳中三阮的性格特點(diǎn)

三雄都是性格豪爽,俠肝義膽、嫉惡,愛好抱打之人,然而仔析三人又有各自不同的鮮明性格。

阮小二在三個(gè)兄弟中居長,性格比較沉穩(wěn),這與他個(gè)人已經(jīng)有了家室有關(guān)。阮小五好賭,性格層面有些抑郁。阮小七則是最為心直口快的一個(gè),按照吳用的話說"七郎只是性快"。做事爽快,常常有驚人的舉動(dòng)。

擴(kuò)展資料:

“阮氏三雄”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阮氏三兄弟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的并稱。阮氏兄弟原是北宋末年山東濟(jì)州府石碣村的漁民,三人功夫出眾,膽氣過人,在江湖上很有名望。

后來三人受“智多星”吳用之邀,與晁蓋為首的一群好漢劫取了送給太師蔡京的“生辰綱”。案發(fā)后,眾好漢一同上了梁山,打家劫舍,劫富濟(jì)貧,后世留下了他們許多膾炙人口的英雄故事。三人的事跡最早可追溯到南宋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元朝《大宋宣和遺事》。

"阮小七是上上人物,寫得另是一樣氣色。一百八人中,真要算做第一個(gè)快人,心快口快,使人對之,齷齪都銷盡。阮小二、阮小五、張橫、張順,都是中上人物。"

如此看來,阮氏三雄在《水滸傳》都屬性格較為鮮明,阮氏三雄皆是讀者喜歡的人物。尤其阮小七最為爽快,從來不俗套世故,敢作敢為,再加上一首膾炙人口的《阮小七漁歌》,讓讀者深深將其銘記于心。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阮氏三雄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4

水滸傳中阮小二出現(xiàn)的篇章和性格?

天劍星立地太歲二 阮小二,在梁山中排名第二十七位,是梁山四寨水領(lǐng)第四位。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是梁山泊旁邊石碣村人,個(gè)個(gè)武藝出眾,敢赴湯蹈火。赤發(fā)鬼劉唐浪跡江湖,探聽到生辰綱消息,晁蓋、吳用和阮氏三兄弟一起,在黃泥岡用蒙汗藥麻倒楊志,搶了生辰綱。濟(jì)州府派何濤到鄆城縣捉拿晁蓋等,幸虧有宋江事先通知,眾好漢避到石碣村,官軍追到時(shí),被阮小二兄弟在蘆葦港全部消滅干凈。高俅等幾次攻打梁山泊,阮小二兄弟率水軍大出風(fēng)頭,建立奇功偉業(yè)。宋江攻打方臘時(shí),阮小二率水兵襲擊南軍水寨,遭南軍火排襲擊,阮小二正要跳水逃跑,被掛鉤搭住,他不愿受辱,自刎而亡。
5

水滸傳第十九回中寫阮小二,阮小五,都唱著歌,表達(dá)了他們的什么性格特點(diǎn)

梁山泊pō)  梁山泊位東省西南部梁山縣境內(nèi),由梁山、青龍山、山、四主峰和虎頭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黃山等七支脈組成,占地面積面積3.5平方公里!  傲荷讲础弊钤缫娪凇顿Y治通鑒》:后周“顯德六年(公元954年)浚五丈渠,東過曹濟(jì)、梁山泊,以通青鄆之漕。”它的形成,是從五代石晉開運(yùn)初至北宋,因黃河在滑、鄆、水庫澶、濮等地多次決口,河水匯集梁山周圍,與源于梁山東南的張澤泊(后稱南旺湖)連成一片,形成了以梁山泊為中心的巨濼,統(tǒng)稱為梁山泊!端问贰肪砭攀惠d:“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黃河又從滑州決口,岸摧七百步,漫溢州城,歷澶、濮、曹、鄆、注梁山泊!北彼瓮砥,梁山泊的水域最闊、水勢最大。《水滸傳》第七十八回開首賦曰:“寨名水滸,泊號梁山,周回港汊數(shù)千條,四方周圍八百里,東連海島,西接咸陽,南通大冶、金鄉(xiāng),北跨青、齊、兗、鄆。有七十二段港汊,藏千百條戰(zhàn)艦艨艟;建三十六座雁臺,屯百千萬軍糧馬草。聲開宇宙,五千驍騎戰(zhàn)爭夫,名達(dá)天庭,三十六員勇將……”可見《水滸傳》中的梁山泊真實(shí)地反映了宋朝的歷史事實(shí)! ×荷讲吹靥廃S河下游、汶水和濟(jì)水匯聚地,古稱澤國。梁山泊形成于五代,綠柳垂岸,粉荷滿地,水鷗翔集,風(fēng)光宜人,別稱小洞庭。唐宋不少文學(xué)家來梁山泊泛舟暢游,飲酒賦詩。蘇轍在《夜過梁山泊》中留下“更須月出波光凈,臥聽漁家蕩漿歌”的優(yōu)美詩句!  據(jù)有關(guān)資料記載,從五代到北宋末,滔滔的黃河曾經(jīng)有三次大的決口,滾滾河水傾瀉到梁山腳下,并與古巨野澤連成一片,形成了一望無際的大水泊,號稱“八百里梁山泊”,即《水滸傳》中所描繪的“港汊縱橫數(shù)千條、四方周圍八百里”的梁山泊。當(dāng)年梁山好漢正是憑水泊天險(xiǎn)“嘯聚山林、筑營扎寨、抗暴安良、殺富濟(jì)貧、替天行道”,演出了一幕幕驚天動(dòng)地的俠義故事,一部《水滸傳》名揚(yáng)天下,水滸英雄舉世聞名。800多年過去了,由于黃河多次決口分洪改道,“八百里梁山泊”泥沙沉積,于是梁山周圍湖泊變成了耕地。目前東平縣的東平湖是“八百里梁山泊”遺存水域,而且梁山縣多年來也有引黃河水再造萬畝湖泊,重現(xiàn)昔日“八百里梁山泊”宏偉壯觀景象的打算。  蓼兒洼——大野澤——巨野澤——梁山泊——安山湖——東平湖  東平湖總面積626平方公里,常年水面124.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5米,蓄水總量40億立方米。   東平湖古時(shí)稱蓼兒洼、大野澤、巨野澤、梁山泊、安山湖,到清朝咸豐年間才定名稱為東平湖,她是《水滸傳》中八百里水泊唯一遺存水域,1985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風(fēng)景名勝區(qū),同時(shí)也是山東省推出的水滸旅游線路中的重要景區(qū)。   東平湖西近京杭大運(yùn)河,東連大汶河,北通黃河。她過去是漕運(yùn)要樞,現(xiàn)在蓄水滯洪,無論過去和現(xiàn)在她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即將實(shí)施的我國南水北調(diào)東線水利工程,東平湖將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   東平湖水質(zhì)肥沃,無污染,湖產(chǎn)資源豐富,生長的鯉魚、鱖魚、甲魚、鯽魚、鯰魚、大青蝦,田螺等50多種名貴魚類、貝類,菱角、雞斗米、蓮藕等十幾種水生植物。麻鴨蛋、松花蛋、菱米、芡實(shí)等水產(chǎn)品暢銷國內(nèi)外市場,各種魚類都是餐桌上美味可口的佳肴,味道鮮美的全魚宴、全湖宴是東平湖特有的地方名吃。   東平湖,三面環(huán)山,景色優(yōu)美,素有“小洞庭”之稱。沿湖文物古跡遍布。湖東岸是水滸英雄頭領(lǐng)宋江攻打東平府城駐地,有后漢東平國憲王劉蒼及其后代墓葬地,有稱為東平古八景之一的“黃石懸崖”。西岸有我國古代著名的京杭大運(yùn)河故道,有水滸英雄晁蓋等好漢初聚地司里山,有國家森林公園臘山,有明朝萬歷七年修建的寺院“月巖寺”。北岸有唐朝大將程咬金的“程公祠”,著名的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楚霸王”墓地,有風(fēng)景秀麗的鏵山景點(diǎn),有北齊名僧安道一書寫的洪頂山摩崖刻經(jīng)。湖東南方有宋朝時(shí)東平郡太守劉敞修建的樂郊池亭遺址!疤扑伟舜蠹摇敝坏臍W陽修泛舟梁山泊,登上樂郊池亭曾寫道:“樂郊何所樂?所樂從公游……有山在其東,有水出逶迤。有臺以臨望,有沼以游嬉。仰俯迷上下,朱欄映清池,草木非一重,青紅隨四時(shí)!薄皹方汲赝ぁ笔钱(dāng)時(shí)一處公園,歐陽修到公園游玩數(shù)日發(fā)出感想。在樂郊有何樂呢?樂就到此地來游玩,可見在古代東平湖就是一處游玩的好去處。東平湖水下還淹埋著隋代建筑清水石橋,由于黃河決口,形成水泊,淹埋水下,已無法看到它的真面貌,據(jù)考證,此橋建于隋仁壽元年(公元601年),橋長四百五十尺,比河北趙州橋還早
6

水滸傳阮小二故事情節(jié),簡介概括

阮小二號立地太歲,初次出場在與晁蓋等星聚義,然后奪取綱,投梁山,寨主王倫不相容,被頭領(lǐng)林沖殺死,于是阮小二、晁蓋等人就上了梁山。后來梁山大聚義中排名第二十七位,是天劍星。在擊敗高俅、童貫時(shí)屢立戰(zhàn)功,梁山受招安后征討方臘,阮小二被南軍火排襲擊,并被撓鉤抓住,阮小二怕被抓去受辱,拔出腰刀自殺。 本回答被提問者和網(wǎng)友采納
7

水滸傳中10個(gè)英雄人物的事跡和性格特點(diǎn)

青面獸

精明強(qiáng)干,相當(dāng)警.

豹子頭林沖

能忍,忍辱負(fù)重氣吞聲、不敢反抗。

火秦明

性格急躁,聲若雷霆

拚命三郎石秀

坦率、正直、嫉惡如仇、義無反顧,機(jī)警沉著

立地太歲阮小二

老成持重,臨危不亂

短命二郎阮小五

精明強(qiáng)干,做事干脆

活閻羅阮小七

坦率樸實(shí),天真爽直

玉麒麟盧俊義

富甲天下,仗義疏財(cái)

入云龍公孫勝

剛勇、強(qiáng)橫、猛烈、暴躁

江.

仗義疏財(cái),卻一直要招安。。

盧俊義.

武功高強(qiáng),為人固執(zhí),后中毒落水身亡

用.

足智多謀,善用計(jì)策,號稱智多星

公孫勝.

羅鎮(zhèn)人只徒,后下山助宋江,會(huì)法術(shù)

關(guān)

勝.

關(guān)羽之后,馬將五虎之一

沖.

為人正直,因高俅誣陷,逼上梁山,馬將五虎之一

明.

為人急躁,馬將五虎之一

呼延灼.

正直,使雙鞭,馬將五虎之一

榮.

清風(fēng)寨寨主,弓術(shù)無人能敵

進(jìn).

為人慷慨,主管梁山糧食

應(yīng).

李家莊莊主,外號撲天雕

仝.

有一尺長的胡子,號稱美須公

魯智深.

原名魯達(dá),后出家,使渾鐵禪杖,為人正直

松.

武大之第,后與張清夫婦,同上梁山,征討方臘時(shí),折損一臂

平.

使兩桿銀槍,外號雙槍將,馬將五虎之一

清.

好使飛石子,人稱沒羽箭

揚(yáng)

志.

丟了生辰岡后,與魯知深通上梁山

寧.

會(huì)使倒鐵鉤,幫助宋江打破連環(huán)馬,人稱金搶手

超.

為人性格急躁,人稱急先鋒

宗.

會(huì)用神法,人稱神行太保

唐.

天生一頭紅發(fā),人稱赤發(fā)鬼

逵.

原為一牢頭,人稱黑旋風(fēng),正直粗魯,一介武夫

進(jìn).

王進(jìn)之徒,少華山結(jié)識朱武、陳達(dá)、楊春幾人,后共上梁山

弘.

在潯陽樓結(jié)識宋江,人稱沒遮攔

橫.

脾氣暴躁,為人耿直,人稱插翅虎

俊.

水軍統(tǒng)領(lǐng),人稱混將龍

阮小二.

阮小五,阮小七之兄,人稱立地太歲

橫.

張順之兄,外號船火兒

阮小五.

打魚為生,人稱短命二郎

順.

張橫的弟弟,外號浪里白條

阮小七.

打魚為生,性格頑皮,人稱活閻羅

揚(yáng)

雄.

為人正直,由于生的面黃肌瘦,人稱病關(guān)索

秀.

為人正直,好打抱不平,人稱拼命三郎

珍.

解寶之兄,靠打獵為生,外號雙頭蛇

寶.

為人靈活,外號雙尾蝎

青.

盧俊義的家樸,武功高強(qiáng),為人風(fēng)流,人稱浪子燕青

8

水滸傳中阮小二阮小七和郝思文的性格特點(diǎn)及出場時(shí)間和在書中的描寫

行俠仗義,疾惡如仇,粗中有細(xì)
9

水滸傳里好人物的性格特點(diǎn)(5個(gè))

宋江原為山東鄆城縣一刀筆小吏,字,綽號義。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為人,揮金如土,好結(jié)交朋友,以及時(shí)雨而天下聞名。因晁蓋等黃泥岡劫生辰綱事發(fā),宋江把官軍追捕的消息告知晁蓋。及晁蓋等上梁山后,遣劉唐送來書信(招文袋)及五十兩黃金酬謝。不料,此信落入其妾閻婆惜之手。無奈,宋江怒殺閻婆惜,發(fā)配江州,與李逵等相識。卻又因在潯陽樓題反詩而被判成死罪。幸得梁山好漢搭救,在刑場把宋江救上梁山,坐了副頭領(lǐng)。后在攻打曾頭市時(shí),晁蓋眼中毒箭而亡,遂坐上頭把交椅。日后,宋江率眾為朝廷招安。在歷次討伐其他起義軍的過程中,梁山好漢死傷甚眾,宋江本人也被所賜御酒毒死。

宋江在一百單八將中排名第一,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

晁蓋

山東鄆城縣東溪村人,東溪村保正,本鄉(xiāng)富戶。平生仗義疏財(cái),專愛結(jié)交天下好漢,聞名江湖。喜歡刺槍使棒,身強(qiáng)力壯,不取妻室,終日打熬筋骨。傳說鄰村西溪村鬧鬼,村人鑿了一個(gè)青石寶塔鎮(zhèn)在溪邊,鬼就被趕到了東溪村。晁蓋大怒,就去西溪村獨(dú)自將青石寶塔奪了過來在東溪邊放下。因此人稱“托塔天王”。

吳用

字學(xué)究,山東濟(jì)州鄆城縣東溪村人。滿腹經(jīng)綸,通曉六韜三略,足智多謀,常以諸葛亮自比,道號"加亮先生",人稱"智多星"。在財(cái)主家任門館教授。生得眉清目秀,面白須長。善使兩條銅鏈。與晁蓋自幼結(jié)交。

與托塔天王晁蓋等,智取了大名府梁中書給蔡京獻(xiàn)壽的十萬貫生辰綱,為避免官府追緝而上梁山。

為山寨的掌管機(jī)密軍師。梁山幾乎所有的軍事行動(dòng)都是由他一手策劃的。受招安后,佐宋江 、盧俊義征伐遼國、田虎、王慶和方臘等,功績卓著。授武節(jié)將軍,武勝軍承宣使。后因見宋江被害,深感朝廷奸佞當(dāng)?shù)溃中搪炯吧,遂與花榮一同自縊于楚州南門外蓼兒洼宋江墓前,尸身葬于宋江墓側(cè)。

盧俊義

綽號“玉麒麟”,一身好武藝,棍棒天下無雙。原為一員外大戶,浪子燕青是其家仆,如書中所言“盧某生于北京,長在豪富之家;祖宗無犯法之男,親族無再婚之女;更兼俊義作事謹(jǐn)慎,非理不為,非財(cái)不取”,其人家世清白,為人謹(jǐn)慎,世居大名府。

宋江慕其名,為壯大梁山聲勢,欲將其誆上山。軍師吳用與李逵便假扮算命先生與啞童子,前往盧府為其算命。聞其生于“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時(shí)”,吳用大驚失色,言其“不出百日之內(nèi),必有血光之災(zāi):家私不能保守,死于刀劍之下”,勸其前往東南千里之外避災(zāi),并在墻上題下“蘆花叢里一扁舟,俊杰黃昏獨(dú)自游。義士手提三尺劍,反時(shí)須斬逆臣頭。”的藏頭反詩。

盧俊義中計(jì),欲前往泰安州避禍。途經(jīng)梁山時(shí)中埋伏,與梁山英雄大戰(zhàn),盧俊義不敵,乘船逃走時(shí)被浪里白條張順活捉。盧不愿在梁山落草為寇,宋江也未強(qiáng)迫,將其放回。待其回到家中,其妻賈氏已與管家李固做了夫妻,誣陷其勾結(jié)叛匪,盧屈打成招,下了死牢。幸得燕青、石秀以及其他梁山眾好漢等先后搭救,方免遭毒手。上得梁山后,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忠義堂前亦豎起了“山東呼保義,河北玉麒麟”的大旗。

招安之后,盧俊義被封為武功大夫、廬州安撫使兼兵馬副總管。參與指揮了征遼、討方臘等戰(zhàn)。后被高俅毒酒所傷,乘船時(shí)失足落水而死。

李逵

是中國古代小說《水滸傳》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沂水縣百丈樹人,因打死人而流亡江州,做了個(gè)小牢頭。為人心粗膽大、率直忠誠、仗義疏財(cái)。人稱黑旋風(fēng)。

燕青

是三十六天罡星最后一名。原為北京人氏,自幼父母雙亡,在盧俊義家中長大,吹簫唱曲樣樣能行,射箭發(fā)鏢百步穿楊,人稱“浪子燕青”。盧俊義被吳用誆走之后,管家李固與盧俊義之妻賈氏勾搭成奸,霸占了盧的家財(cái),又將燕青趕走。盧俊義回家后,李固又向大名府告發(fā)盧俊義私通梁山、題藏頭反詩之事。盧俊義被下獄,李買通了董超、薛霸,要他們二人殺了盧俊義。當(dāng)董、薛正要下手之際,燕青趕來將二人射死。盧俊義被判死刑之后,燕青又與楊雄上山報(bào)信,引來宋江大隊(duì)人馬,在法場救下盧俊義,一同投靠了梁山。

宋江元宵節(jié)上東京面圣受招安,暗通名妓李師師。燕青吹得一口好簫,和李師師拜為姐弟,面見宋徽宗,傳遞梁山消息,為宋江受招安立了大功。

招安后,燕青預(yù)感長此不會(huì)有好結(jié)果,便獨(dú)自離去,功成身退。

林沖

外號豹子頭,東京人。生性鯁直,愛交好漢。武藝高強(qiáng),慣使丈八蛇矛。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馬軍五虎將中第二員,初充太尉府八十萬禁軍教頭。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兒子高衙?調(diào)戲,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發(fā)配滄州時(shí),幸虧魯智深在野豬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發(fā)配滄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場時(shí),又遭高俅心腹陸謙放火暗算。林沖殺了陸謙,冒?風(fēng)雪連夜投奔梁山泊,為白衣秀士王倫不容。晁蓋、吳用劫了生辰綱上山后,王倫不容這些英雄,林沖一氣之下殺了王倫,把晁蓋推上了梁山泊首領(lǐng)之位。林沖武藝高強(qiáng),打了許多勝仗。在征討江浙一帶方臘率領(lǐng)的起義軍勝利后,林沖得了中風(fēng),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養(yǎng)病,由武松照顧,半年后病故。

魯智深

外號花和尚,本名魯達(dá),因?yàn)樗P(guān)西人,又有鎮(zhèn)關(guān)西的外號,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漢,十步軍頭領(lǐng)第一名。因見鄭屠欺侮金翠蓮父女,三拳打死了鎮(zhèn)關(guān)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臺山削發(fā)為僧,改名魯智深。魯智深忍受不住佛門清規(guī),醉打山門,毀壞金身,被長老派往東京相國寺,看守菜園,因?qū)⑼挡说臐娖ぬ哌M(jìn)了糞池,倒拔垂楊柳,威名遠(yuǎn)播。魯智深在野豬林救了林沖,高俅派人捉拿魯智深魯智深在二龍山落草。后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頭領(lǐng)。宋江攻打方臘,魯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臘。后在杭州六合寺圓寂而死。

武松

外號行者,江湖上都稱他武二郎,山東清河縣人。他的事跡最顯著的,為景陽岡打虎、醉打蔣門神,威震天下,做了的陽谷縣步兵都頭。哥哥武大郎被奸夫淫婦潘金蓮、西門慶殺害。武松殺了奸夫、淫婦,報(bào)案自首,被發(fā)配孟州牢城。在安平寨牢營,結(jié)識了金眼彪施恩。為替施恩奪回店鋪,武松大鬧快活林,醉打蔣門神。后被蔣門神勾結(jié)張團(tuán)練所陷害。在飛云浦武松殺死公差,回鴛鴦?殺死張團(tuán)練、蔣門神,在十字坡張青酒店改扮成行者,在二龍山落草,后來投奔梁山泊。成為梁山第十四條好漢,步軍第二名頭領(lǐng)。攻打方臘時(shí)失去左臂,留在六合寺照看林沖,后出家成僧,到八十歲死去。

李逵

外號黑旋風(fēng),小名鐵牛,沂州沂水縣百丈村人。長相黝黑粗魯,一生憨直,善使兩把大斧。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位,是梁山步軍第五位頭領(lǐng)。宋江被發(fā)配江州,吳用活寫信讓江州兩院押牢節(jié)級戴宗照應(yīng)。李逵這時(shí)正是戴宗手下做看守的一名小兵,就和宋江認(rèn)識。戴宗傳梁山假書被識破,和宋江兩人被押赴刑場殺頭,李逵率先揮動(dòng)一雙板斧打去,逢人便殺,勇猛無比。上梁山后,思母心切,就回沂州接老母,翻越沂嶺時(shí)老母被老虎吃了,李逵生氣殺了四虎。招安時(shí),李逵不愿受招安,大鬧東京城,扯了皇帝詔書,要?dú)J差,還砍倒梁山泊杏?旗,要反攻到東京,為宋江奪皇帝位子,多次被宋江制止。李逵受招安后被封為鎮(zhèn)江潤州都統(tǒng)制。宋江飲高俅送來的毒酒中毒后,想到自己死后李逵肯定要聚眾造反,怕壞了梁山泊的忠義名聲,便讓李逵也喝了毒酒一安塊兒被毒死了。

吳用

外號智多星,表字學(xué)究,道號加亮先生,又有「賽諸葛」之稱,鄆城縣人。多才多智,曾讀萬卷經(jīng)書,有勇有謀,初為秀才,在鄉(xiāng)教學(xué)。使兩條銅鏈。吳用為晁?獻(xiàn)計(jì),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shí),吳用用計(jì)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shí),吳用利用雙掌連環(huán)計(jì)攻克祝家莊。吳用在破連環(huán)馬時(shí),派時(shí)遷偷甲騙徐寧上了梁山。宋江鬧華州時(shí),吳用又出計(jì)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jìn)、花和尚魯智深。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zhàn)功。受招安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后,吳用與花榮一同在宋江墳前上吊自殺,與宋江葬在一起。

秦明

外號霹靂火,開州人。性格急躁,行為勇猛,使一條狼牙棒,有萬夫不當(dāng)之勇。奉青州知府命,率領(lǐng)人馬往青風(fēng)山捉宋江等;夜走瓦礫場,妻子被殺,無家可歸,投降宋江。為梁山泊馬軍五虎將第三員大將。

呼延灼

外號雙鞭呼延灼。為人中義雙全,善使兩條水磨八棱鋼鞭,為梁山泊馬軍五虎將中第四員大將。

戴宗

外號神行太保,江州人。學(xué)得道術(shù),把兩個(gè)甲馬拴在兩只腿上,作起「神行法」,一日能行五百里;把四個(gè)甲馬拴在腿上,一日能行八百里。在江州充做兩院押牢節(jié)級,人稱他戴院長。為梁山泊總探聲息頭領(lǐng)。

阮小二

外號立地太歲,濟(jì)州梁山泊邊石碣村人。小五、小七是他弟弟,都是打漁為生,兄弟三人隨吳用投晁蓋,因劫「生辰綱」落草,俱為梁山泊四寨水軍頭領(lǐng)。

阮小五

外號短命二郎,小二是他哥哥,小七是他弟弟。事跡如同阮小二。

燕青

外號浪子,北京人。生來百伶百俐,吹彈歌舞,拆白道字,諸路鄉(xiāng)談,百藝市語,無有不能;使一張弓弩,三枝短箭,箭到物落,從不放空。于破大名府后落草,為梁山泊步軍頭領(lǐng)。

張順

外號浪里白條,張橫是他哥哥。渾身雪練也似一身白肉,深通水性,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水里行起來似一根白條,更兼一身好武藝。本在江州做魚牙主人,因李逵搶魚,江中比武,得識宋江。為梁山泊四寨水軍頭領(lǐng)。

楊雄

外號病關(guān)索,祖貫河南,流落薊州。慕俠仗義,不善忍氣,深通武藝。與石秀結(jié)拜為兄弟,后上山。為梁山泊步軍頭領(lǐng)。

石秀

外號拼命三郎,金陵建康府人。平生執(zhí)性,路見不平,便去舍命相護(hù)。隨叔父往外鄉(xiāng)販賣羊馬,叔父半途亡故,消折了本錢,流落在薊州。后入伙梁山,為梁山泊步軍頭領(lǐng)。

王英

外號矮腳虎,五短身材,一雙光眼;嗜色如命。手使單槍。為梁山泊專掌三軍內(nèi)探事馬軍頭領(lǐng)。

孫二娘

外號母夜叉,配與張清為妻。在孟州道十字坡與張青開酒店賣人肉,專干殺人奪貨的勾當(dāng)。武松被發(fā)配到孟州路過十字坡,險(xiǎn)些遭到孫二娘的毒手。武松假裝喝醉酒捉住了孫二娘,張青求饒,武松遂與張青、孫二娘夫婦相識。孫二娘后來跟隨張青上了梁山,主持梁山西山酒店,迎來送往,打探消息,是梁山第一百零三條好漢。隨宋江征討方臘時(shí),孫二娘陣亡。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