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楊匏安事跡報刊多傳,為熟悉。而他家庭中位偉大女性———他的母親、庶母、的事跡卻鮮為人知。不久前,筆者見到了楊匏安烈士6個子女中唯一健在的幼子、離休干部楊文偉,記錄了楊匏安革命家庭中許多震撼人心的故事。

楊匏安的母親陳智,香山古鶴村人,出身華僑官宦之家,知書識禮,左右手都能寫出一手好字。丈夫楊富祥家道破落,以販賣茶葉、瓷器為生;她生下9個孩子,只養(yǎng)活楊匏安一人。陳智中年喪夫,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撫育唯一幸存的兒子楊匏安的身上。楊匏安參加革命工作,她認定這是正義的事業(yè),傾力支持,在革命遭到挫折的時候也義無反顧。無論在廣州,還是在上海,她利用自己年老不太引人注意的條件,接待和掩護過大批革命同志,被稱為“革命母親”。楊匏安多次被捕,她深知革命的艱險性。1931年,楊匏安再次被捕時,焦慮不安的她已感到兒子生還無望。當接到兒子從獄中傳出的紙條上寫著“縫紉機再窮不可賣去”、“不可接受他人錢物”等至囑時,終于流下淚來。堅強的她,在兒子遇難后回到廣州,后來把孫子們一個個都送到革命隊伍中去。她1941年病逝于香港。周恩來對她有著非常深刻的印象,稱贊她“支持楊匏安搞革命,又支持后輩參加革命,為黨做過很多工作”。  楊匏安的庶母關秀英,原是楊匏安母親陳智的陪嫁女。她勤勞善良,一家人都非常尊重她,同時也影響了她,使她從同情革命到支持革命,從普通家庭婦女成長為一位無產(chǎn)階級的堅強戰(zhàn)士。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她經(jīng)常為黨中央機關送信、放哨,或到工廠散發(fā)傳單。楊匏安遇難后,一家人回到廣州,她又到澳門、香港去找黨組織。1938年,她與黨的地下工作者楊匏安的女婿王裕壽和女兒楊絳輝等組成一個家庭,掩護地下黨組織電臺聯(lián)絡工作,后在中共中央調(diào)查部的領導下從事地下工作,直到全國解放。1953年因病回到北京,當選為北京市宣武區(qū)政協(xié)委員、常委。1964年逝世,享年83歲,骨灰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楊匏安的妻子吳佩琪,香山翠微村人。她勤勞賢慧,深明大義。1916年,18歲的她與楊匏安結婚,從此無怨無悔地跟隨和支持丈夫從事革命工作。她先后生下6個子女,在生活十分艱難的情況下,以勤勞的雙手替人加工肥皂、打零工,幫補家計。她的家是黨的重要活動場所,她總是熱情接待革命同志,并為之送信放哨。楊匏安遇難后,她攜兒帶婦從上海逃回廣州楊家祠,靠剪紙花賣度日。后來在周恩來、何香凝的關照下,生活有所好轉。1937年她病逝于廣州。周恩來曾肯定她“在上海掩護過許多革命同志”。

作者:祖寧

-

下面是更多關于楊匏安的問答

最佳貢獻者
2

楊匏安紀念館在哪里?

珠海市南屏鎮(zhèn)北山村。
3

革命烈士有哪些

琳瑯故事會

4

革命先烈列舉出名字

羅 姚顯微 徐克強 崔顯堂

璋 鄧吉熙 王文興 謹 趙德榮 陳金發(fā) 吳曉嵐 鄭明德

儲鳳池 云 蘭小川 朱平 武寶書 仝蘭丑 曹維新 王仁

胡正林 胡仁甫 郭聲 路垣 方影 蔣仁堅 楊瑞年 陳史展

嚴興讓 許振武 高路易 何永雄 丘影 白塔 薛克伯 史進

史鏡 鄧復生 王之燕 肖正綱 徐瑞芳 項牲 項永章 駱其峰

鄭玉奎 王斌 方允熙 于時雨 程時軒 寧心力 瞿祖輝 陳里夫

楊華年 林夫 陳達仁 胡珍水 沈韜 黃剛培 王鐵夫 湯定波

鐘福生 蔡良 蔡良 崔蘭仙 戴慶哲 韓彬如 汪德祥 張衡宇

邸玉棟 薛忠民 錢立華 楊茂林 祖華石 黃君玨 洪德生 胡永康

梁應瑞 陶先秀 范克明 應振有 金樹森 張鴻九 路牟班 瞿志仁

瞿淑 楊德環(huán) 周飲冰 陳德銘 陳德榮 陳冠軍 鄭平 白云

田潤民 王慶福 馮志召 穆增華 馮裕祥 馮輝 王造時 湯振

徐寶珊 黃志遠 程九仞 馮立平 馮達飛 環(huán)會 邱祖明 殷益文

宋楓林 鐘袁平 谷文煥 鞏計倉 余丕鐸 左權 王傳馥 海鳳閣

閻紫琴 張仁槐 張風亭 喻海波 郭文聯(lián) 張貴卿 羅天 楊文波

吳勤 朱世勤 許方偉 呂鴻飛 陳海泉 黃彬 洛洪章 謝翰文

戴安瀾 司宗文 漆繩祖 王心寬 韓秩吾 王勤益 禮文彬 張麒麟

三十二位革命先烈的名字

革命先烈成千上萬,這是要求列舉32位的先烈的姓名嗎?比如: 李大釗、方志敏、劉胡蘭、夏明翰、吉鴻昌、鄧中夏、陳鐵軍、周文雍、惲代英、王若飛、蔡和森、何叔衡、左權、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蕭楚女、關向應、續(xù)范亭、楊超、蔡濟黃、彭湃、柔石、殷夫、黃勵、彭詠梧、江竹筠 、陳然、許建業(yè)、余文涵、董存瑞、黃繼光…… 太多太多了,這些革命先烈,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都是值得咱們敬仰的。

209 瀏覽13772017-11-22

革命烈士的名字,至少20個

革命烈士有: 金守兒、陳其美、陳式純、丁麟章、江竹筠(江姐)、董存瑞、黃繼光、李大釗、孔慶三、盧崇軍、楊靖宇(張貫一)、魏其虎、王孝和、王德三、趙祚傳、夏明翰、利汝光、云九霄、茍曉超、董存瑞、黃繼光、李大釗、楊靖宇、魏其虎等。 擴展資料: 1、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1948年5月25日),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人,出身于貧苦農(nóng)民家庭,當過兒童團長,1945年8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1948年初春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zhàn)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2排6班班長。先后榮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榮獲勇敢獎章三枚、“毛主席獎章”一枚。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zhàn)斗中英勇犧牲,當時未滿19歲。 2009年9月10日,董存瑞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2、黃繼光 黃繼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民族英雄。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縣,中國人民志愿軍第45師135團9連的通訊員。1952年10月20日在朝鮮上甘嶺地區(qū)597.9高地犧牲,年僅21歲。 被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追記特等功,并授予“特級英雄”稱號;所在部隊黨委追授他為中國共產(chǎn)黨正式黨員。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勛章。 3、李大釗 李大釗(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樂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 ,1913年畢業(yè)后東渡日本,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 李大釗同志是中國共產(chǎn)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 他不僅是我黨早期卓越的領導人,而且是學識淵博、勇于開拓的著名學者,在中國共產(chǎn)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事業(yè)中,占有崇高的歷史地位。 4、楊靖宇 楊靖宇(1905年2月26日-1940年2月23日),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河南省確山縣人,中國共產(chǎn)黨優(yōu)秀黨員。 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qū)及其紅軍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lián)軍的主要創(chuàng)建者和領導人之一。 1932年,受命黨中央委托到東北組織抗日聯(lián)軍,歷任抗日聯(lián)軍總指揮政委等職。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zhàn)于白山黑水之間,最后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zhàn)斗幾晝夜后壯烈犧牲。 楊靖宇將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 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5、魏其虎 魏其虎,男,1914年10月出生,籍貫江蘇省泗陽,黨員,淮寶縣副縣長兼獨立團團長。 1947年1月他帶領部隊與蔣匪作戰(zhàn),光榮負傷,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用草棒在身邊土地上寫下了“虎落深坑被犬欺,豺狼當?shù)朗菚簳r,共產(chǎn)黨員是好漢,革命到底志不移”的詩句。充分顯示了革命先烈鄙視敵人,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革命烈士 百度百科-董存瑞 百度百科-黃繼光 百度百科-楊靖宇

98 瀏覽71082019-09-03

革命先烈(名字30個)(1921~1949)

朱慶云 男 1888 朱巷鄉(xiāng)店前村 1927 上虞縣農(nóng)民協(xié)會主任 1949.8 上虞朱巷   張少卿 男 1891.2 嶺南鄉(xiāng)下灣村 1945 三五支隊民工 1945.6 嶺南鄉(xiāng)許岙村   何來賓 男 1892 三溪鄉(xiāng)何岙村 1932 三五支隊虞東辦事處干事 1945.4 上虞豐惠鎮(zhèn)   王雪來 男 1893 梁湖鄉(xiāng)華山村 1945.7 三五支隊民工 1945.7 余姚梁弄   王煥水 男 1894 后陳鄉(xiāng)前山村 1943 三五支隊后陳橫岙等五鄉(xiāng)鎮(zhèn)主任 1944.1 后陳鄉(xiāng)箭山村 建四明水庫時,村莊已搬遷 陳豪千 男 1896.4 東關鎮(zhèn)鎮(zhèn)西居委 1941 新四軍情報員 1943 江蘇常熟   甘漢光 男 1897.3 肖金鄉(xiāng)屯南村 1924.7 寧波總工會分管鐵路工會干事 1927.6.23 寧波小教場 又名大光漢卿 羅祥法 男 1897.8 越東鄉(xiāng)大廟羅村 1942.2 三五支隊地方民兵大隊長 1943.9.20 上虞   朱坤其 男 1898 朱巷鄉(xiāng)朱勝村 1944.4 三五支隊炊事員 1945.12 北撤途中   羅守龍 男 1898.12 越東鄉(xiāng)東羅村 1942.6 三五支隊民兵自衛(wèi)大隊分隊長 1943.10.1 上虞崧廈   王紀法 男 1903 陳溪鄉(xiāng)劉生村 1944.9 解放軍班長 1947 豫東   朱盛茂 男 1905 朱巷鄉(xiāng)高潮村 1941 三五支隊上虞城關地方工作隊干部 1949.3.14 上虞豐惠鎮(zhèn)   夏建炎 男 1908 陳溪鄉(xiāng)大興村 1943 解放軍班長 1947 山東萊蕪   羅友祥 男 1908.3 越東鄉(xiāng)西羅村 1943.2 民兵大隊三中隊中隊長 1945.5.9 驛亭鄉(xiāng)五夫村   崔長根 男 1909 蓋北鄉(xiāng)鎮(zhèn)海村 1942.2 三五支隊自衛(wèi)大隊一排排長 1944 上虞瀝海鎮(zhèn)   王水亭 男 1909 嶺南鄉(xiāng)徑路村 1940 山東華豐煤礦新民公司工作人員 1947.9 山東   陸一鶚 男 1909.6 華鎮(zhèn)鄉(xiāng)陸家一村 1944 浙東余上地區(qū)經(jīng)分會文書 1944.9 余姚梁弄   陳森燦 男 1909.7 梁湖鄉(xiāng)華光村 1945 三五支隊戰(zhàn)士 1945.9 北撤途中   夏紀友 男 1911 崧廈鎮(zhèn)東華村 1944.9 崧廈地區(qū)民兵 1945.8 新建鄉(xiāng)雀嘴村   徐增林 男 1911.10 豐惠鎮(zhèn)西南門 1945.2 解放軍戰(zhàn)士 1947.9 安徽宿縣   葉紀瑞 男 1912 永徐鄉(xiāng)萬岙村 1945.5 解放軍機槍手 1947.11 江蘇徐州   劉宗歆 男 1912 橫塘鄉(xiāng)橫塘村 1938.12 新四軍軍部后方醫(yī)院醫(yī)生 1941.12.30 浙江義烏   王炎仁 男 1913.12 陳溪鄉(xiāng)許天村 1945.9 解放軍戰(zhàn)士 1947     朱燧道 男 1913.3 瀝海鎮(zhèn)居委 1936 八路軍抗大二團團部供給股會計 1942.1 遼寧撫順   王幼成 男 1914 陳溪鄉(xiāng)虹橋村 1942.5 三五支隊特派行動組戰(zhàn)斗小組長 1942.6 上虞大齊岙   徐校東 男 1914 下管鎮(zhèn)寶干村 1945.5 解放軍班長 1948.8 豫東   陳連根 男 1914.8 陳溪鄉(xiāng)舊宅村 1942.6 第三戰(zhàn)區(qū)特派行動組組員 1942.7 上虞大齊岙

3 瀏覽144

列舉一些烈士、革命英雄之類的名字,要有一定的英雄事跡。

趙一曼,原名李坤泰,人稱李姐(1905年-1936年8月),愛國女詩人,中國共產(chǎn)黨優(yōu)秀黨員,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讀于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yè)于黃埔軍校六期。曾任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三軍二團政委,率軍民與日寇浴血奮戰(zhàn)在白山黑水之間!   1931年 九一八事變后,趙一曼被中國共產(chǎn)黨派到東北地區(qū)領導革命斗爭。1934年擔任中共珠河中心縣委委員兼鐵道北區(qū)委書記,組織抗日自衛(wèi)隊,與日軍展開游擊戰(zhàn)爭。1935年擔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3軍第1師第2團政委,11月,與日偽軍作戰(zhàn)時不幸因腿部受傷被捕。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y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后,連夜對其進行了嚴酷的審訊。   面對兇惡的日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趙一曼忍著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兇殘的日軍見趙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狠戳其腿部傷口。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xiàn)出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堅強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決心,痛的幾次昏了過去,仍堅定地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lián)的情況。   1935年12月13日,因趙一曼腿部傷勢嚴重,生命垂危,日軍為得到重要口供,將她送到哈爾濱市立醫(yī)院進行監(jiān)視治療。趙一曼在住院期間,利用各種機會向看守她的警察董憲勛與女護士韓勇義進行反日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兩人深受感動,決定幫助趙一曼逃離日軍魔掌。1936年6月28日,董憲勛與韓勇義將趙一曼背出醫(yī)院送上了事先雇來的小汽車,經(jīng)過輾轉后,趙一曼到了阿城縣境內(nèi)的金家窩棚董憲勛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趙一曼在準備奔往抗日游擊區(qū)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軍趕上,再次落入日軍的魔掌。   趙一曼被帶回哈爾濱后,兇殘的日本軍警對她進行了老虎凳、潑辣椒水等更加嚴酷的刑訊。據(jù)敵偽檔案記載,日本憲兵為了逼迫她供出抗聯(lián)的機密和黨的地下組織,對她進行了殘酷的拷問。刑訊前后采用的酷刑多達幾十種,其中就包括電刑。但她始終堅貞不屈,沒有吐露任何實情。   日軍知道從趙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報,決定把她送回珠河縣處死“示眾”。8月2日,趙一曼被押上去珠河縣(現(xiàn)尚志市)的火車,她知道日軍要將她槍斃了,此時,她想起了遠在四川的兒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紙筆,給兒子寫了一封催人淚下的遺書:“母親對于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斗爭,今天已經(jīng)到了犧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中國人民會永遠牢記女民族英雄趙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跡。新中國成立后,朱德為趙一曼題寫了“革命英雄趙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題詞,哈爾濱人為紀念將她,把東北烈士紀念館(曾經(jīng)的偽滿警察廳)門前的街道命名為一曼街。趙一曼塑像就屹立在右邊不遠的廣場,旁邊是繼紅小學校。

72 瀏覽22902017-06-09

中國革命烈士的姓名和事跡!

董存瑞 永遠的豐碑   在河北省隆化縣北郊,長眠著模范共產(chǎn)黨員、全國著名戰(zhàn)斗英雄董存瑞的英靈。在蒼松翠柏中,矗立著一座雄偉的紀念碑,碑上銘刻著朱德總司令的題詞:“舍身為國,永垂不朽!”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懷來縣人。出生于貧苦農(nóng)民家庭。當過兒童團團長,13歲時,曾機智地掩護區(qū)委書記躲過侵華日軍的追捕,被譽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后任某部六班班長。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他軍事技術過硬,作戰(zhàn)機智勇敢,在一次戰(zhàn)斗中只身俘敵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獲3枚“勇敢獎章”、1枚“毛澤東獎章”。他所領導的班獲“董存瑞練兵模范班”稱號。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zhàn)斗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御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zhàn)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guī)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fā)起沖鋒,突然遭敵一座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于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zhàn):“我是共產(chǎn)黨員,請準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藥包,沖向暗堡,前進時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于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臺又無法放置炸藥包。危急關頭,他毅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 钡锉け徽,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此時,他年僅19歲。    雷鋒簡介   雷鋒,原名雷正興,(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雷鋒出生在湖南省長沙望城縣簡家塘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里。因為這一年是農(nóng)歷“庚辰”年,給他取了個小名叫“庚伢子”。   雷鋒出生的時候,正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熱之中。雷鋒曾在一篇日記中寫道:“我家里很窮,父、母、哥、弟,都死在民族敵人和階級敵人的手里,這血海深仇,我永遠銘記在心!   雷鋒的爺爺叫雷新庭,以租種地主田地謀生,整年辛苦勞作,但仍無法維持家人的生計,最后身染重病,臥床不起。到年關,地主前來逼債,要雷家在年前還清租債,雷新庭無力償還,悲憤交集,在過年的鞭炮聲中被活活逼死。   父親雷明亮,參加過毛主席領導的湖南農(nóng)民運動,當過自衛(wèi)隊長。一九三八年被抓去,遭到國民黨的毒打,造成內(nèi)傷和殘疾,回到家鄉(xiāng)后邊養(yǎng)病邊種地勉強度日。一九四四年又遭到日寇毒打,傷勢更加嚴重,翌年秋天終于死去。哥哥雷正德,十二歲時外出當了童工,在繁重勞動的折磨下得了童子癆(肺結核)。一天,他突然昏倒在機器旁,軋傷了胳膊和手指。被解雇后又到一家印染作坊當了童工,由于勞累過度,肺病加重,又無錢醫(yī)治,沒幾天就死去了。 弟弟也因為饑餓而死去。雷鋒6歲的時候,家里只剩下了他和媽媽兩個人。雷鋒的媽媽也是一個受盡折磨的苦命的人。她是鐵匠的女兒,生下來幾天,由于過于貧窮,父母沒能力撫養(yǎng),就把她送進長沙一家育嬰堂,簡家塘一個姓楊的婦女把她抱回家撫養(yǎng),6歲時把她送給雷家做了童養(yǎng)媳。后來,雷鋒的母親被地主唐四滾凌辱而自盡。   雷鋒在不滿七歲時就成了孤兒。鄰居家的六叔奶奶收養(yǎng)了他。他為了幫助六叔奶奶家,常常上山砍柴,可是,當?shù)氐牟裆饺急坏刂髌虐哉剂,不許窮人去砍柴。有一天雷鋒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見了,這個地主婆指著雷鋒破口大罵,要雷鋒把柴運到她家,并搶走了柴刀,雷鋒哭喊著要奪回砍柴刀,可那地主婆竟舉起柴刀在雷鋒的左手背上連砍三刀,鮮血順著手指滴落在山路上。雷鋒趕忙捂住傷口,忍住疼,兩眼瞪著地主婆,心想:“總有一天,我要報仇!”從此,雷鋒手背上留下三條傷疤。 1949年8月,湖南解放時,小雷鋒便找到路過的解放軍連長要求當兵。連長沒同意,但把一支鋼筆送給他。1950年,雷鋒當了兒童團團長,積極參加土改。同年夏,鄉(xiāng)政府的黨支書供他免費讀書,后來加入少先隊。   1956年夏天,他小學畢業(yè)后在鄉(xiāng)政府當了通信員,不久調(diào)到望城縣委當公務員,被評為機關雷鋒在武漢模范工作者,并于1957年加入共青團。1958年春,雷鋒到團山湖農(nóng)場,只用了一周的時間就學會了開拖拉機。同年9月,雷鋒響應支援鞍鋼的號召,到遼寧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機手。翌年8月,他又來到條件艱苦的弓長嶺焦化廠參加基礎建設,曾帶領伙伴們冒雨奮戰(zhàn)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損失,當時的《遼陽日報》報道了這一事跡。在鞍山和焦化廠工作期間,他曾3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5次被評為標兵,18次被評為紅旗手,并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的光榮稱號。   1959年12月征兵開始,雷鋒迫切要求參軍,焦化廠領導舍不得放他走。雷鋒跑了幾十里路來到遼陽市兵役局(現(xiàn)人民武裝部)表明參軍的決心。他身高只有1.54米,體重不足55公斤,均不符合征兵條件,但因政治素質(zhì)過硬和有經(jīng)驗技術,最后被破例批準入伍。參加人民解放軍后,編入工程兵某部運輸連四班,任班長。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要是對人民有利的事,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他曾多次立功,被評為節(jié)約標兵和模范共青團員。1960年11月入黨,并被選為撫順市人民代表。1962年8月因公殉職。   因公殉職后,1963年1月7日,國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為“雷鋒班”。1963年3月1日, 朱德題詞:“學習雷鋒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1963年3月5日,毛澤東同志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劉少奇題詞:“學習雷鋒同志平凡而偉大的共產(chǎn)主義精神!敝芏鱽眍}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chǎn)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chǎn)階級斗志!贝撕,掀起全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向雷鋒學習的熱潮。此后,每年三月五日便成了全民學雷鋒的日子。雷鋒是一位偉大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模。   老一輩革命家董必武于一九六三年二月作詩歌頌雷鋒:   有眾讀毛選,雷鋒特認真。   不惟明字句,而且得精神。   階級觀清楚,勞動念樸純。   螺絲釘不銹,歷史色常新。   只做平凡事,皆成巨麗珍。    邱少云(1931~1952)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出生于四川銅梁縣(1997年后屬重慶市)關建鄉(xiāng)的一個貧農(nóng)家庭。15歲那年被國民黨抓去當兵,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赴朝鮮作戰(zhàn)。   1952年10月,為打擊在上甘嶺的美國和南朝鮮軍隊,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5軍第29師第87團第9連戰(zhàn)士邱少云被選派參加潛伏部隊,并擔任了發(fā)起沖擊后掃除障礙的爆破任務。12日上午,敵機向其所在的潛伏區(qū)進行低空掃射,并投擲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他全身。為了不暴露潛伏目標,邱少云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一動不動。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里,身體緊緊地貼著地面,直至壯烈犧牲。   戰(zhàn)后,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文藝工作團贈給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錦旗上寫道:“獻給中國人民志愿軍偉大戰(zhàn)士邱少云永垂不朽”。志愿軍第15軍全體指戰(zhàn)員獻給邱少云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祖國人民的光榮”。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抗美援朝分會給邱少云烈士家屬的錦旗上寫道:“光榮之家”。四川省軍區(qū)司令部、政治部給邱少云烈士的家屬的錦旗上寫道:“偉大人民的戰(zhàn)士,英雄不朽的功績”。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集體主義精神和頑強的革命意志,被中國共產(chǎn)黨志愿軍某部委員會追認為中共正式黨員,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于1952年11月6日給他追記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稱號。同年6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最高人民議會常務委員會授予“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金星勛章、一級國旗勛章,并將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為整體、為勝利而犧牲的偉大的戰(zhàn)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劉胡蘭,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縣的一個中農(nóng)家庭。母親早亡,父親劉景謙續(xù)娶胡文秀為妻。胡文秀將劉富蘭名中的“富”字改為自己的姓氏“胡”,從此更名劉胡蘭。繼母積極投身于婦救會工作,并非常支持劉胡蘭參加革命。   劉胡蘭8歲上村小學,10歲起參加兒童團。1945年10月,劉胡蘭參加了中共文水縣委舉辦的“婦女干部訓練班”。學習了一個多月,回村后她擔任了村婦女救國會秘書。1946年5月,劉胡蘭調(diào)任第五區(qū)“抗聯(lián)”婦女干事;6月,劉胡蘭被吸收為中共預備黨員,并被調(diào)回云周西村領導當?shù)氐耐粮倪\動。   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qū),文水縣委決定留少數(shù)武工隊堅持斗爭,大批干部轉移上山。當時,劉胡蘭也接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這位年僅14歲的女共產(chǎn)黨員,在已成為敵區(qū)的家鄉(xiāng)往來奔走,秘密發(fā)動群眾,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   云周西村的反動村長石佩懷,為閻錫山軍派糧派款、遞送情報,成為當?shù)匾缓Α?94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其處死。閻錫山匪軍惱羞成怒,決定實施報復行動。1947年1月12日,閻軍突然襲擊云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鎮(zhèn)靜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為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后,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被帶到鍘刀前眼見匪軍連鍘了幾個人,怒問一聲:“我咋個死法?”匪軍喝叫“一個樣”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劉胡蘭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姓 名: 趙一曼   學 籍: 黃埔軍校六期   黨 派: 中國共產(chǎn)黨   籍 貫: 四川省宜賓   生 卒: 1905—1936   軍 職: 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三軍二團政委   “紅槍白馬女政委”趙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學名,又名李一超,四川宜賓人,1926年進入宜賓市女子中學讀書,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是著名的女民族抗日英雄。五四運動期間,趙一曼受到革命思想影響。1924年大姐夫鄭佑芝用通訊的方式介紹她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6年夏,她加入共產(chǎn)黨,曾任共青團宜賓地委婦女委員和縣國民黨黨部代理婦女部長。1927年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習;7月,武漢政府反共,她轉移到上海,隨即去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翌年與同學陳大榜(陳達邦)結婚。1928年冬,她因疾病和身孕,奉調(diào)回國,先后到宜昌、上海、南昌等處做地下工作。 1932年春,她被派到東北地區(qū)工作,更名為趙一曼,先后在奉天(沈陽)、哈爾濱領導工人斗爭。翌年,為掩護身份,她曾同滿洲總工會負責人老曹(黃維新)假稱夫妻。1934年7月,她赴哈爾濱以東的抗日游擊區(qū),任珠河中心縣委委員,后任珠河區(qū)委書記,一度被抗聯(lián)戰(zhàn)士誤認為是趙尚志總司令的妹妹。1935年秋,她兼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一師二團政委,群眾親切稱她“瘦李”、“李姐”,被當?shù)貞?zhàn)士們親切地稱為“我們的女政委”。 日偽報紙也為之驚嘆的這位“紅槍白馬”的婦女。   羅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縣人。 原名雨成,新化縣松山鄉(xiāng)人。少時在維新、文德小學讀書,后因家貧輟學。1945年冬,去乾城縣所里鎮(zhèn)(今吉首)叔父家。翌年春,入省立九師附小就讀。1947年,考入省立九師,畢業(yè)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學高中部求學,并改名羅盛教。   由于家境貧寒,羅盛教11歲時才上小學,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學了。為了有口飯吃,父親將他送去當了道士。14歲那年,他不得不到鎮(zhèn)上叔叔開的雜貨鋪幫工。   1949年,羅盛教的家鄉(xiāng)解放了。這年11月,他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湘西軍政干部學校的一名學員。羅盛教文化程度較低,聽起課來感到吃力,抓不住重點,筆記記不全。為了不掉隊,每次下課后,他都要將別人的筆記借來,和自己的筆記對照,查缺補課,然后用鋼筆工工整整地抄寫一遍。在建校勞動中,需要將倒在河中的一棵樹抬到岸上搭橋用。羅盛教第一個跳進冰冷的河水中。在他的帶動下,全班二三十個同學都跳進河里,終于將樹拖上了岸,搭起了橋。1950年2月1日,羅盛教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1951年4月,羅盛教響應黨的號召,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并隨部隊奔赴朝鮮。 任志愿軍第47軍141師偵察隊文書。在朝鮮他曾參加了1951年陣地防御作戰(zhàn)。   在朝鮮的日子里,羅盛教時時感到朝鮮人民的深情厚誼,他和駐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鄉(xiāng)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他經(jīng)常幫房東大媽擔水、劈柴,鄉(xiāng)親們都夸獎羅盛教是好樣的。   1952年1月2日清晨,羅盛教和戰(zhàn)友宋惠云一起去河邊練習投擲榴彈。正值隆冬季節(jié),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蓋住,幾個兒童正在滑冰,笑聲陣陣。忽然,傳來了呼救聲,有人掉進冰窟窿了!羅盛教抓起自己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彎腰,直沖過去。他一邊跑一邊飛快地脫掉身上的衣服,接著跳進了冰河里。過了好一會,羅盛教才浮出河面,深深吸了口氣,又鉆進水里。又過了一會,羅盛教終于將落水的孩子托出水面。當那少年兩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時,突然,嘩啦一聲,冰又塌了,少年連人帶冰又落入水中。這時羅盛教全身已凍得發(fā)紫,體力已快消耗殆盡,但他卻又一次潛入水中,好久,才用頭和肩將少年頂出水面。這時宋惠云已將一根電線桿拖到河邊,少年抱住電線桿被拉上了岸。人們急切地等待著羅盛教,然而,他卻再也沒有上來。為了救落

5

1931年的逝世人物

13日霞飛,法國家(1852年出生)。

2月7日——柔石,作家,“左聯(lián)五烈士”之一。

2月7日——胡也頻家,“左聯(lián)五烈士”之一。

2月7日——殷夫,詩人,作家!白舐(lián)五烈士”之一。

2月7日——李偉森,作家,翻譯家!白舐(lián)五烈士”之一。

2月7日——馮鏗,現(xiàn)代女作家!白舐(lián)五烈士”之一。

2月7日——歐陽立安,中國青年工人代表,共產(chǎn)黨員。在龍華監(jiān)獄英勇就義年僅17歲。

2月不詳——孫寶琦,民國25位總理之一

3月22日——袁克文,文學家,學者,袁世凱之子。

4月5日——嘎達梅林,蒙古族英雄,戰(zhàn)死(1892年出生)。

5月1日——韋棣華,近代女圖書館學家、教育家。

5月8日——劉爾炘,近代著名學者,書畫家。

5月9日——阿爾伯特·亞伯拉罕·邁克爾遜,美國物理學家。

5月27日——李詳,國學大師,文學家。

6月24日——向忠發(fā),中國共產(chǎn)黨前總書記,著名叛徒

6月24日——馮軼裴,國民政府警衛(wèi)軍軍長

7月23日——倪桂珍,國母宋慶齡母親。

8月4日——蔡和森,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領導人,革命烈士,政論家。

8月5日——蔣渭水,臺灣民主與文化先驅者、抗日志士

8月9日——楊賢江,著名教育家,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家。

8月25日——楊匏安,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文學家。

8月31日——蔣光慈,無產(chǎn)階級文學家,革命家。

9月15日——黃公略,紅軍將領、軍事家、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領導人之一

9月17日——楊度,著名政治家,書法家。

10月18日——托馬斯·愛迪生,美國發(fā)明家、企業(yè)家。

10月不詳——黃剛,任鄂豫皖紅軍第十師第二十九團政治委員、第十一師第三十二團團長,率部參加第二次反“圍剿”作戰(zhàn)

10月不詳——許繼慎,原名許紹周,字謹生。無產(chǎn)階級軍事家

11月13日——任國楨,革命烈士

11月19日——徐志摩,飛機失事去世,詩人,散文作家

11月22日——朱祖謀,文學家,晚清四大詞家之一。

11月29日——鄧演達,中國農(nóng)工民主黨創(chuàng)始人。

11月不詳——許繼慎,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1軍軍長兼前委委員

12月5日——宋育仁,中國早期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家。

12月26日——何宗蓮,北洋將領,慈善家。

6

中國有哪些先烈

董存瑞1929年生于河北來貧苦農(nóng)民家庭。1945年7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3月加入中國黨。

趙尚(1908―1942)遼寧朝陽人 趙博(1941年11月13日犧牲,終年35歲) 常恩多(1942年8月9日病逝,終年47歲)

左權(1906年—1942年)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