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孟浩然 中孤嶼贈白云先生王迥

悠悠清江水落沙嶼出。

石下深,綠筱岸傍密。

鮫人潛不漁父歌自逸。

憶與君別時,泛舟如昨日。

夕陽開晚照,中坐興非一。

南望鹿門山,歸來恨如失。

謝靈運 登江中孤嶼

江南倦歷覽,江北曠周旋。

懷新道轉迥,尋異景不延。

亂流趨孤嶼,孤嶼媚中川。

云日相暉映,空水共澄鮮。

表靈物莫賞,蘊真誰為傳。

想象昆山姿,緬邈區(qū)中緣。

始信安期術,得盡養(yǎng)生年。

張又新 孤嶼

碧水逶迤浮翠巘,綠蘿蒙密媚晴江。

不知誰與名孤嶼,其實中川是一雙。-

下面是更多關于江心嶼的問答

最佳貢獻者
2

溫州江心嶼 古詩

江南倦歷覽,江北曠周旋。懷新道轉迥,尋異景不延。亂流趨孤嶼,孤嶼媚中川。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表靈物莫賞,蘊真誰為傳?想象昆山姿,緬邈區(qū)中緣。始信安期術,得盡養(yǎng)生年。

謝靈運的《登江中孤嶼》
3

描寫溫州江心嶼的詩詞有哪些?

1.宋朝初郡守謝靈運曾孤嶼下:

亂流趨正絕,孤嶼媚。

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

2.相傳孟廟始建于宋代,明萬歷年間重修,這副對聯(lián)又為無名氏所作,那么它極有可能是套作。查閱史料,宋代文學家王十朋,曾為浙江溫州市北江心島嶼上的江心寺創(chuàng)作一副對聯(lián):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供參考。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4

寫溫州江心嶼的古詩

朝宋初郡守謝靈運曾登上孤嶼,寫下"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名句。
5

詠江心嶼的詩詞有哪些?

“江亭有孤嶼,千載存”孤嶼亭何處,天氣中”———李白、杜甫等詩詞關于江心嶼的遺墨,將題寫在江心嶼盆景園的南圍墻上。記者昨天從江心嶼金秋文化節(jié)組委會獲悉,江心嶼日前新添了一座“題詩墻”(見圖),收錄了1600多年來各個時期詩人題寫的300余首有關江心嶼詠詩。

  這300余首詩是從存世的1000多首江心嶼詠詩中精選出來的,整個“題詩墻”長達70多米,“墻上有名”的詩詞名家有李白、孟浩然、韓愈、陸游、文天祥、劉基等詩人。自從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登臨江心嶼,寫下著名的“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以來,孤嶼千年詩脈不斷,其中不少是原來刻在石碑上的,現(xiàn)存的已經(jīng)很少。此次主辦方設立“題詩墻”,既是江心嶼作為中國詩之島文化的展示,也營造了“眾山遙對酒,孤嶼共題詩”的意境。

  與此同時,江心嶼日前還新增楹聯(lián)17副。這些楹聯(lián)也是從存世的1000多首名家詩作中層層篩選出來的,分別懸掛在江心嶼的各亭臺廊榭上:入島處的“一城仙島外,雙塔畫圖中”詩句,原本出自宋代溫州知府楊蟠的五言律詩,現(xiàn)由中國書協(xié)副主席朱關田書寫;謝靈運的“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詩句,則由書法家金鑒才用楷書題寫在澄鮮閣門口。主辦方稱,希望通過此舉讓江心嶼的文化底蘊和古建筑相互輝映。今后,江心嶼的各亭臺廊榭還將繼續(xù)增添名家楹聯(lián),總數(shù)將達50副。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6

關于詠江心嶼的詩詞

“江亭有孤嶼,千載存”、“孤嶼亭何處,天涯水”———李白、等詩家關于江心嶼的遺墨,將題寫在江心嶼盆景園的南圍墻上。記者昨天從江心嶼金秋文化節(jié)組委會獲悉,江心嶼日前新添了一座“題詩墻”(見圖),收錄了1600多年來各個時期詩人題寫的300余首有關江心嶼詠詩。

  這300余首詩是從存世的1000多首江心嶼詠詩中精選出來的,整個“題詩墻”長達70多米,“墻上有名”的詩詞名家有李白、孟浩然、韓愈、陸游、文天祥、劉基等詩人。自從中國山水詩鼻祖謝靈運登臨江心嶼,寫下著名的“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以來,孤嶼千年詩脈不斷,其中不少是原來刻在石碑上的,現(xiàn)存的已經(jīng)很少。此次主辦方設立“題詩墻”,既是江心嶼作為中國詩之島文化的展示,也營造了“眾山遙對酒,孤嶼共題詩”的意境。

  與此同時,江心嶼日前還新增楹聯(lián)17副。這些楹聯(lián)也是從存世的1000多首名家詩作中層層篩選出來的,分別懸掛在江心嶼的各亭臺廊榭上:入島處的“一城仙島外,雙塔畫圖中”詩句,原本出自宋代溫州知府楊蟠的五言律詩,現(xiàn)由中國書協(xié)副主席朱關田書寫;謝靈運的“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詩句,則由書法家金鑒才用楷書題寫在澄鮮閣門口。主辦方稱,希望通過此舉讓江心嶼的文化底蘊和古建筑相互輝映。今后,江心嶼的各亭臺廊榭還將繼續(xù)增添名家楹聯(lián),總數(shù)將達50副。
7

有關“江心嶼”的詠詩有哪些?

列舉:

與周剛清溪玉鏡潭宴別

上官去,永嘉游石門。

江亭有孤千載跡猶存。

我來游秋浦,三陂源。

千峰照積雪,萬壑盡啼猿。

興與謝公合,文因周子論。

掃崖去落葉,席月開清樽。

溪當大樓南,溪水正南奔。

回作玉鏡潭,澄明洗心魂。

此中得佳境,可以絕囂喧。

清夜方歸來,酣歌出平原。

別后經(jīng)此地,為余謝蘭蓀。

登江中孤嶼

江南倦歷覽,江北曠周旋。

懷新道轉迥,尋異景不延。

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

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

表靈物莫賞,蘊真誰為傳?

想象昆山姿,緬邈區(qū)中緣。

始信安期術,得盡養(yǎng)生年。

江心孤嶼,俗稱江心嶼,位于溫州市區(qū)北面的甌江之中。江心嶼現(xiàn)在全島面積約9萬平方米,東西長590米,南北寬200多米。該嶼風景秀麗,歷史古跡、人文景觀豐富,是甌江上的一顆璀燦明珠,素有“東海蓬萊”之稱,為全國沿海四大名嶼之首。由于歷史悠久,古跡密布。古時候,這里是一片沙洲,東西兩塊礁嶼。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8

為什么詩人都在溫州江心嶼作詩

因為這里的景

“春城煙雨”:立心寺大殿前,南城,早晨煙雨如絲,古城空蒙隱春到江南,綠染城頭,正合“春風又綠江南岸”的詩意。前人題詩云:“是煙復是雨,東風不開束,一夜霏空蒙,染得城頭綠。   “海淀朝霞”:東塔山下,甌潮濺落,沙灘浮現(xiàn),水鷗群集,夏日晨曦初照,海淀朝霞如染,瑰麗多彩,光耀奪目。有詩云:“殿角水禽鳴,曙色扶桑東,飛霞捧日寂,亦作瑪瑙紅!   “甌江月色”:中秋之夜,從東峰山巔遙望甌江,只見: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蟾影秋光,空水澄鮮,秋風蕭瑟,江色琉璃,詩情畫意十分濃厚。古人題景詩曰:“月出海門東,閑云掃曉風,江長飄玉帶,人生琉璃中。   “羅浮雪影”:溫州冬雪較少,人們見雪心喜,赴江心嶼賞雪,實屬難得快事。從“來雪亭”引頸北望,遠眺羅浮山上白雪皚皚,冰封臘象,近有龜、蛇兩山,白雪和雙塔相映,潔凈的白雪覆蓋著山下高低錯落的農(nóng)舍,圖面極佳,為“江心嶼十景”中第一佳景。古人題景詩云:“雪中望羅浮,玉峰峨峨起,不知山下村,人住梅花里。”   “孟樓潮韻”:在浩然樓(曾一度稱孟樓)上聆聽甌潮澎湃,水石相擊,富有天籟妙趣。古人題詩云:“潮音漱石根,瑯瑯小樓上,一笑顧老僧,何如漁山唱!   “翠微殘照”:從西峰山隔江遙望鹿城西門外的翠微山,夕陽余輝,晚霞似錦,歸鳥倦飛,塔影橫斜,別有情趣。古人題景詩云:“倦鳥渡江回,西山夕陽催,都看一雙塔,偃臥在蒼臺!   “遠浦歸帆”:從東峰山間舉目遠矚,群山連綿,江道彎轉,波光掠影。傍晚遠浦漁船揚帆破浪,滿載而歸。古人題詩曰:“江路夕陽明,歸帆遙可數(shù),五兩折輕風,欲近上戍浦!   “沙汀漁火”:在端午節(jié)前后的夜晚,孤嶼四周江面上捕撈甌江特產(chǎn)——風尾魚的漁船燈火遍燃,星星點點,時隱時現(xiàn),景色動人。寫景詩曰:“衲子入定來,齋堂鐘磬罷,唯有漁舟燈,幾點汀洲夜!   “塔院筠風”:盛暑時節(jié),江心嶼的竹林下,是人們納涼的地方,耳聽風吹竹聲,十分愜意自在。古人題景詩云:“潔夏綠筠蔭,南熏披袂袂,人間煩暑多,此是清涼界!   “海眼泉香”:龍翔寺之旁,有寒井一口,泉水清冽。每日清晨,和尚們就去提水煎茶,一時松煙繚繞,如詩如畫,情趣橫生。古人題景詩云:“攜缽汲寒泉,試將松火煎,自從謁趙州,不參五味。
9

關于"江心嶼詩歌"

首先江上的:

云,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長長長,長長長消。

(念“yun, zhao chao, zhao zhao chao ,zhao chao zhao san;chao,chang zhang, chang chang zhang, chang zhang chang xiao”)。

意思是 浮云早上聚攏,每天早上聚攏,每天早上聚攏又散開

潮水劇烈的上漲,經(jīng)常猛烈的上漲,經(jīng)常上漲又經(jīng)常息落

妙處在于利用諧音與疊字,一語雙關。巧妙的描繪了浮云聚散的奇妙景致和潮水漲落的壯觀景色。

江南卷歷覽,江北曠周旋。懷新道轉迥,尋異景不延。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云日相暉映,空水共澄鮮。表靈物莫賞,蘊真誰為傳。想象昆山姿,緬邈區(qū)中緣。始信安期術,得盡養(yǎng)生年。

此詩當作于景平元年(423),靈運時在永嘉(治所在今浙江溫州)太守任上。題中的“江”指永嘉江!肮聨Z”在溫州南四十里,為永嘉江中渚,長三百丈,闊七十步,島嶼上有二峰。(見張云璈《選學膠言》引《寰宇記》)

全詩分為三層。首四句是第一層:寫詩人欲游江北探尋新異勝景的急切心情。謝靈運于頭年因受排擠而出任永嘉太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歷諸縣,動逾旬朔!保ā端螘繁緜鳎﹨^(qū)區(qū)永嘉諸景,不到一年便已“歷覽”,遂覺江南已無新奇之地,令人厭倦。而永嘉江北岸的奇山異水,詩人一年前赴任時只是匆匆路過,不遑周游(周旋),曠廢既久,自不免向往,因而產(chǎn)生了“懷新”“尋異”即懷著探尋新異勝景的急切之情。唯其急切,故反覺道路迥遠,時間易逝難延。清人吳伯其評曰:“凡人行過舊路,多不覺遠,以懷新故,冀得見所未見耳。道路既遠,則日便覺促,總是急急尋異,以見前倦于江南,非倦于歷覽也!保ā读x詩定論》)這四句極寫迫切之情,為下文發(fā)現(xiàn)江中孤嶼的驚喜之情作了有力的鋪墊襯托。

五至八句是第二層:由發(fā)現(xiàn)孤嶼的驚喜到對美景的描繪。“亂流”句脫胎于《爾雅·釋水》:“水正絕流曰亂”。郝懿行《爾雅義疏》云:“絕,猶截也。截流橫渡不順曰亂!薄摆叀,疾行貌!懊摹,妍美悅人。這二句謂,因為突然發(fā)現(xiàn)了江中孤嶼,我便截流橫渡十分迅疾,那孤島巍然聳立江中,是多么妍美悅人。一個“趨”字,傳神地寫出登嶼探勝的急切心情,回應前文;一個“媚”字,又活畫出孤嶼的妍美魅力和詩人的喜悅之情!霸迫铡倍鋭t是對“媚”字的具體描繪:白色云朵沐浴在金色陽光之下,交相輝映,何等明媚秀麗;湛藍的天空倒映在碧綠的江水之中,水天一色,多么澄澈鮮明!這四句可謂“以麗情密藻,發(fā)其胸中奇秀,有骨、有韻、有色”。(鐘惺《古詩歸》)前二句寫得巉削危竦,后二句寫得壯闊奇麗。鐘嶸所謂“名章迥句,處處間起,麗典新聲,絡繹奔會”(《詩品》上)殆指此類。此等勝景的突然發(fā)現(xiàn),較第一層“江南倦歷覽”的心情,大有山窮水盡、柳暗花明的突轉妙趣。對此,怎能不使詩人感喟萬千、浮想聯(lián)翩呢?于是詩筆自然轉到第三層的感嘆議論上。

謝靈運 登江中孤嶼:

結尾六句通過感嘆聯(lián)想寄托了詩人懷才不遇和厭世疾俗的孤憤!氨盱`”,顯現(xiàn)天地靈秀之氣:“物”,這里指世人!疤N真”,即蘊藏自然意趣(一說指真人、神仙)。“緬邈”,悠遠;“區(qū)中緣”,即人世間的塵緣!鞍财谛g”,指傳說中神仙安期生的長生道術。養(yǎng)生,即長生。詩人首先喟嘆:此等山水皆為表現(xiàn)天地的靈秀神異之氣,然而世人卻不知欣賞它的價值,則其蘊藏的自然意趣又有誰能為之傳述呢?接著詩人又馳騁飄逸的想像,由江嶼的靈秀聯(lián)想到那昆侖山的仙靈,頓覺自己離世間塵緣之事是那樣遙遠,仿佛遺世獨立一般。最后議論:我現(xiàn)在終于相信了,領悟了安期生的長生之道,從此可以安心養(yǎng)生、以終天年了。詩人在這一段中,觸景生情而又緣情造境,神思逸蕩,理趣橫生,故雖是議論,卻仍然意象飛動,而不覺其枯燥,可以說是情、景、理三者妙合無痕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吧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