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湖雪景

-

下面是更多關于杭州西湖圖片的問答

最佳貢獻者
2

杭州西湖的圖片

您好;樓主

你是要別人拍的?

還是西湖的風?

如果你看西湖的風景!

我建議首先,把百度打開!

然后點“圖片”,再打上“杭州西湖”!

最后,“百度一下”,或回車就好了!

如果還不會,請繼續(xù)追問~!謝謝~!
3

杭州西湖的圖片和資料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西湖的水面面積約5.66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公,湖岸周長15公里。平均深度在1.5米左右,最深處在2.8米左右,最淺處不到1米。湖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蘇堤和白提將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1982年西湖被確定為國家風景名勝區(qū),1985年被選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滟,游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驚嘆,甚至心醉神馳,懷疑自己是否進入了世外仙境。

而西湖的美景不僅春天獨有,夏日里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蒙中的樓臺------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云、南屏晚鐘、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個擅其勝,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勝景精華,所以無論杭州本地人還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樂道,先游為快。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經過杭州市民及各地群眾積極參與評選,并由專家評選委員會反復斟酌后確定的,它們是:云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huán)碧、黃龍吐翠、玉皇飛云、寶石流霞。

杭州西湖是我國十大名勝之一,面積5.6平方公里。西湖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站在西湖岸邊,胸中頓覺朗然:滿眼一片煙波浩渺的湖水,環(huán)繞著綿延起伏的山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周圍,繁花似錦,芳草如碧,曲徑風荷,樹影斑駁。經過歷代裝點,使江湖、山林、洞壑、溪泉、春華秋實、夏荷冬雪等自然之勝與左剎、叢林及園林藝術家的雕鑿融為一體。

早在南宋年間,西湖即有“十景”著名天下,它們是蘇堤春曉、斷橋殘雪、雷峰夕照、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柳浪聞鶯、花港觀魚、南屏晚鐘、雙峰插云、三潭印月。

蘇堤春曉是西湖十景之首,堤上遍種桃柳。每當春天的黎明時刻,月落星稀,晨鐘初響,悠揚悅耳。此刻堤上垂柳低拂,曉靄迷茫;放眼曉霧中的湖光山色,耳聞百鳥和鳴的啾啾之聲,使人飄飄欲仙。

斷橋殘雪,是神話《白蛇傳》中許仙與白娘子相會定情的地方。斷橋是白堤與陸地相接的一座石拱橋,由于神話傳說,使它家喻戶曉。斷橋兩旁,桃披紅云,柳籠綠霧,香風送爽,波光搖翠。待到冬末積雪末化時,這里又是觀賞雪景的好地方。

三潭印月是在蘇東坡治理西湖后,作為湖界而在水中立的三座小塔。塔狀如花瓶,浮漾水中。塔面有五個距離相等的圓洞。月明之夜,塔內點起燈火,水面上就會映出很多月亮。其景撲朔迷離,忽兮晃兮,勝似仙境。

杭州為吳越古都,又是絲綢之府,魚米之鄉(xiāng),人物輩出,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史實和傳誦千古的詩篇,與西子湖畔大量名勝古跡如在西子湖畔的岳王墓、秋謹墓等,互為印證。另外,還有游客必往的靈隱寺、虎跑泉、六和塔等,構成以西湖為主體的30平方公里的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qū)。“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如今的西湖正以其更加嫵媚的美姿,吸引著五洲四海的賓朋游人。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站在西湖岸邊,胸中頓覺朗然:滿眼一片煙波浩渺的湖水,環(huán)繞著綿延起伏的山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周圍,繁花似錦,芳草如碧,曲徑風荷,樹影斑駁。經過歷代裝點,使江湖、山林、洞壑、溪泉、春華秋實、夏荷冬雪等自然之勝與左剎、叢林及園林藝術家的雕鑿融為一體。

早在南宋年間,西湖即有“十景”著名天下,它們是蘇堤春曉、斷橋殘雪、雷峰夕照、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柳浪聞鶯、花港觀魚、南屏晚鐘、雙峰插云、三潭印月。

蘇堤春曉是西湖十景之首,堤上遍種桃柳。每當春天的黎明時刻,月落星稀,晨鐘初響,悠揚悅耳。此刻堤上垂柳低拂,曉靄迷茫;放眼曉霧中的湖光山色,耳聞百鳥和鳴的啾啾之聲,使人飄飄欲仙。

斷橋殘雪,是神話《白蛇傳》中許仙與白娘子相會定情的地方。斷橋是白堤與陸地相接的一座石拱橋,由于神話傳說,使它家喻戶曉。斷橋兩旁,桃披紅云,柳籠綠霧,香風送爽,波光搖翠。待到冬末積雪末化時,這里又是觀賞雪景的好地方。

三潭印月是在蘇東坡治理西湖后,作為湖界而在水中立的三座小塔。塔狀如花瓶,浮漾水中。塔面有五個距離相等的圓洞。月明之夜,塔內點起燈火,水面上就會映出很多月亮。其景撲朔迷離,忽兮晃兮,勝似仙境。

杭州為吳越古都,又是絲綢之府,魚米之鄉(xiāng),人物輩出,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史實和傳誦千古的詩篇,與西子湖畔大量名勝古跡如在西子湖畔的岳王墓、秋謹墓等,互為印證。另外,還有游客必往的靈隱寺、虎跑泉、六和塔等,構成以西湖為主體的30平方公里的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qū)!拔茨軖伒煤贾萑,一半勾留是此湖”。如今的西湖正以其更加嫵媚的美姿,吸引著五洲四海的賓朋游人。

杭州西湖 蘇堤春曉

“西湖景致六條橋,隔株楊柳隔株桃!憋L光如畫的蘇堤,是北宋詩人蘇東坡守杭時留下的杰作。這條綠色長堤自南而北,長達二點八公里,在蒼翠蓊郁的花樹叢中,隱翳著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等六座古樸美觀的石拱小橋,人影綽綽,樹影搖曳,恍如進入神仙幻境。

蘇堤景色四時不同,晨昏各異,而最富詩情畫意的辰光,自然是春曉。當嚴冬老人蹣跚離去,春姑娘翩翩來臨,此時你漫步蘇堤,但覺柳絲輕揚,碧桃吐艷,十里長堤彌漫著綠煙彩霧。枝頭上的幾聲鶯啼,仿佛向你報道蘇堤春早。此情此景,怎能不使你神迷心醉?難怪南宋畫院的畫家們要把“蘇堤春曉”列為西湖十景之首。

杭州西湖 柳浪聞鶯

柳浪聞鶯位于西湖南岸的柳浪聞鶯公園,其前身為南宋時的皇家花園--聚景園,素以蔥蘢的柳色而躋身于西湖十景之列。每到陽春三月,綠柳籠煙時節(jié),那萬樹柳絲迎風飄舞,宛若翠浪翻空,碧波洶涌。在那望不盡的濃陰深處,時而傳來嚦嚦的鶯啼,故稱之為“柳浪聞鶯”。在這里品茗小憩,遠看湖山秀色,近聽枝頭鶯囀,確是佳趣無窮。

在沿湖長達千米的堤岸上和園路主干道路沿途種垂柳及獅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樹。在園中部主景區(qū)辟聞鶯館,營造煙花三月,柳絲飄舞,鶯聲清麗的氛圍。聞鶯館東面矗立著“日中不再戰(zhàn)紀念碑”,西側的大草坪,草色遙連西湖碧波青山,湖光山色構成富于層面,角度變化的圖景。

杭州西湖 花港觀魚

花港觀魚,前接柳絲蔥蘢的蘇堤,北靠層巒疊翠的西山,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兩面鑲著翡翠框架的鏡子分嵌左右。早在南宋時,有一條小溪從花家山經此流入西湖,這條小溪就叫花港。當時,內侍官盧允升在花港側畔建了一座別墅,稱為“盧園”。園內疊石為山,鑿地為池,畜養(yǎng)異色魚,于是游人萃集,雅士題詠,稱為“花港觀魚”,成為西湖十景之一。

杭州牡丹要以花港觀魚的牡丹園最為繁盛了。牡丹割成十幾個各具形態(tài)的小區(qū)。小區(qū)里面,栽種著數(shù)百株色澤艷聳峙高處的牡丹俯視,但見大大小小的花壇間紅夾綠,那燦若云錦的牡丹花千姿百態(tài),斗奇競態(tài)妍,令人流連忘返。

杭州西湖 曲院風荷

曲院風荷原址在洪春橋之南。那時,洪春橋有一家釀造官酒的曲院,取金沙澗的水釀酒。院內多荷塘,夏天花開,清香四溢,南宋畫院馬遠等品題西湖十景時,把這里也列為“十景之一”,稱為“曲院風荷”。后來院頹塘堙,其景遂廢。清康熙皇帝南巡杭州題寫西湖十景景名時,就把這個久廢的舊景移至蘇堤的跨虹橋畔,親書“曲院風荷”四字,立碑建亭。

舊時的曲院風荷,僅一碑一亭半畝地,局促于西里湖一隅,頗有些名不副實。近年經過擴建,現(xiàn)在的曲院風荷起自跨虹橋畔的碑亭,沿岳湖、金沙港直達臥龍橋外的郭莊,迤邐數(shù)里,成為西湖環(huán)湖地區(qū)最大的公園。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的水面面5.66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水的平均深度在1.5米左右,最深處在2.8米左右,最淺處不到1米。湖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蘇堤和白提將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1982年西湖被確定為國家風景名勝區(qū),1985年被選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滟,游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驚嘆,甚至心醉神馳,懷疑自己是否進入了世外仙境。

而西湖的美景不僅春天獨有,夏日里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蒙中的樓臺------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云、南屏晚鐘、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個擅其勝,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勝景精華,所以無論杭州本地人還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樂道,先游為快。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經過杭州市民及各地群眾積極參與評選,并由專家評選委員會反復斟酌后確定的,它們是:云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huán)碧、黃龍吐翠、玉皇飛云、寶石流霞。

杭州西湖是我國十大名勝之一,面積5.6平方公里。西湖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站在西湖岸邊,胸中頓覺朗然:滿眼一片煙波浩渺的湖水,環(huán)繞著綿延起伏的山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周圍,繁花似錦,芳草如碧,曲徑風荷,樹影斑駁。經過歷代裝點,使江湖、山林、洞壑、溪泉、春華秋實、夏荷冬雪等自然之勝與左剎、叢林及園林藝術家的雕鑿融為一體。

早在南宋年間,西湖即有“十景”著名天下,它們是蘇堤春曉、斷橋殘雪、雷峰夕照、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柳浪聞鶯、花港觀魚、南屏晚鐘、雙峰插云、三潭印月。

蘇堤春曉是西湖十景之首,堤上遍種桃柳。每當春天的黎明時刻,月落星稀,晨鐘初響,悠揚悅耳。此刻堤上垂柳低拂,曉靄迷茫;放眼曉霧中的湖光山色,耳聞百鳥和鳴的啾啾之聲,使人飄飄欲仙。

斷橋殘雪,是神話《白蛇傳》中許仙與白娘子相會定情的地方。斷橋是白堤與陸地相接的一座石拱橋,由于神話傳說,使它家喻戶曉。斷橋兩旁,桃披紅云,柳籠綠霧,香風送爽,波光搖翠。待到冬末積雪末化時,這里又是觀賞雪景的好地方。

三潭印月是在蘇東坡治理西湖后,作為湖界而在水中立的三座小塔。塔狀如花瓶,浮漾水中。塔面有五個距離相等的圓洞。月明之夜,塔內點起燈火,水面上就會映出很多月亮。其景撲朔迷離,忽兮晃兮,勝似仙境。

杭州為吳越古都,又是絲綢之府,魚米之鄉(xiāng),人物輩出,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史實和傳誦千古的詩篇,與西子湖畔大量名勝古跡如在西子湖畔的岳王墓、秋謹墓等,互為印證。另外,還有游客必往的靈隱寺、虎跑泉、六和塔等,構成以西湖為主體的30平方公里的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qū)!拔茨軖伒煤贾萑,一半勾留是此湖”。如今的西湖正以其更加嫵媚的美姿,吸引著五洲四海的賓朋游人。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站在西湖岸邊,胸中頓覺朗然:滿眼一片煙波浩渺的湖水,環(huán)繞著綿延起伏的山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周圍,繁花似錦,芳草如碧,曲徑風荷,樹影斑駁。經過歷代裝點,使江湖、山林、洞壑、溪泉、春華秋實、夏荷冬雪等自然之勝與左剎、叢林及園林藝術家的雕鑿融為一體。

早在南宋年間,西湖即有“十景”著名天下,它們是蘇堤春曉、斷橋殘雪、雷峰夕照、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柳浪聞鶯、花港觀魚、南屏晚鐘、雙峰插云、三潭印月。

蘇堤春曉是西湖十景之首,堤上遍種桃柳。每當春天的黎明時刻,月落星稀,晨鐘初響,悠揚悅耳。此刻堤上垂柳低拂,曉靄迷茫;放眼曉霧中的湖光山色,耳聞百鳥和鳴的啾啾之聲,使人飄飄欲仙。

斷橋殘雪,是神話《白蛇傳》中許仙與白娘子相會定情的地方。斷橋是白堤與陸地相接的一座石拱橋,由于神話傳說,使它家喻戶曉。斷橋兩旁,桃披紅云,柳籠綠霧,香風送爽,波光搖翠。待到冬末積雪末化時,這里又是觀賞雪景的好地方。

三潭印月是在蘇東坡治理西湖后,作為湖界而在水中立的三座小塔。塔狀如花瓶,浮漾水中。塔面有五個距離相等的圓洞。月明之夜,塔內點起燈火,水面上就會映出很多月亮。其景撲朔迷離,忽兮晃兮,勝似仙境。

杭州為吳越古都,又是絲綢之府,魚米之鄉(xiāng),人物輩出,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史實和傳誦千古的詩篇,與西子湖畔大量名勝古跡如在西子湖畔的岳王墓、秋謹墓等,互為印證。另外,還有游客必往的靈隱寺、虎跑泉、六和塔等,構成以西湖為主體的30平方公里的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qū)!拔茨軖伒煤贾萑,一半勾留是此湖”。如今的西湖正以其更加嫵媚的美姿,吸引著五洲四海的賓朋游人。

杭州西湖 蘇堤春曉

“西湖景致六條橋,隔株楊柳隔株桃!憋L光如畫的蘇堤,是北宋詩人蘇東坡守杭時留下的杰作。這條綠色長堤自南而北,長達二點八公里,在蒼翠蓊郁的花樹叢中,隱翳著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等六座古樸美觀的石拱小橋,人影綽綽,樹影搖曳,恍如進入神仙幻境。

蘇堤景色四時不同,晨昏各異,而最富詩情畫意的辰光,自然是春曉。當嚴冬老人蹣跚離去,春姑娘翩翩來臨,此時你漫步蘇堤,但覺柳絲輕揚,碧桃吐艷,十里長堤彌漫著綠煙彩霧。枝頭上的幾聲鶯啼,仿佛向你報道蘇堤春早。此情此景,怎能不使你神迷心醉?難怪南宋畫院的畫家們要把“蘇堤春曉”列為西湖十景之首。

杭州西湖 柳浪聞鶯

柳浪聞鶯位于西湖南岸的柳浪聞鶯公園,其前身為南宋時的皇家花園--聚景園,素以蔥蘢的柳色而躋身于西湖十景之列。每到陽春三月,綠柳籠煙時節(jié),那萬樹柳絲迎風飄舞,宛若翠浪翻空,碧波洶涌。在那望不盡的濃陰深處,時而傳來嚦嚦的鶯啼,故稱之為“柳浪聞鶯”。在這里品茗小憩,遠看湖山秀色,近聽枝頭鶯囀,確是佳趣無窮。

在沿湖長達千米的堤岸上和園路主干道路沿途種垂柳及獅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樹。在園中部主景區(qū)辟聞鶯館,營造煙花三月,柳絲飄舞,鶯聲清麗的氛圍。聞鶯館東面矗立著“日中不再戰(zhàn)紀念碑”,西側的大草坪,草色遙連西湖碧波青山,湖光山色構成富于層面,角度變化的圖景。

杭州西湖 花港觀魚

花港觀魚,前接柳絲蔥蘢的蘇堤,北靠層巒疊翠的西山,碧波粼粼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像兩面鑲著翡翠框架的鏡子分嵌左右。早在南宋時,有一條小溪從花家山經此流入西湖,這條小溪就叫花港。當時,內侍官盧允升在花港側畔建了一座別墅,稱為“盧園”。園內疊石為山,鑿地為池,畜養(yǎng)異色魚,于是游人萃集,雅士題詠,稱為“花港觀魚”,成為西湖十景之一。

杭州牡丹要以花港觀魚的牡丹園最為繁盛了。牡丹割成十幾個各具形態(tài)的小區(qū)。小區(qū)里面,栽種著數(shù)百株色澤艷聳峙高處的牡丹俯視,但見大大小小的花壇間紅夾綠,那燦若云錦的牡丹花千姿百態(tài),斗奇競態(tài)妍,令人流連忘返。

杭州西湖 曲院風荷

曲院風荷原址在洪春橋之南。那時,洪春橋有一家釀造官酒的曲院,取金沙澗的水釀酒。院內多荷塘,夏天花開,清香四溢,南宋畫院馬遠等品題西湖十景時,把這里也列為“十景之一”,稱為“曲院風荷”。后來院頹塘堙,其景遂廢。清康熙皇帝南巡杭州題寫西湖十景景名時,就把這個久廢的舊景移至蘇堤的跨虹橋畔,親書“曲院風荷”四字,立碑建亭。

舊時的曲院風荷,僅一碑一亭半畝地,局促于西里湖一隅,頗有些名不副實。近年經過擴建,現(xiàn)在的曲院風荷起自跨虹橋畔的碑亭,沿岳湖、金沙港直達臥龍橋外的郭莊,迤邐數(shù)里,成為西湖環(huán)湖地區(qū)最大的公園。

圖片你就自己找吧 本回答被網友采納

4

杭州西湖十景圖片 大圖

西湖十景(老十景)

1斷橋殘

http://baike.baidu.com/view/42710.html?wtp=tt

2蘇堤春曉

3觀魚

4柳浪聞鶯

5曲院風荷

6平湖秋月

7雙峰插云

8南屏晚鐘

9三潭印月

10雷照

http://baike.baidu.com/view/46431.htm

西湖十景(新十景)

1玉皇飛云

2吳山天風

3阮墩環(huán)碧

4滿隴桂雨

5龍井問茶

6九溪煙樹

7黃龍吐翠

8虎跑夢泉

9寶石流霞

10云棲竹徑

http://baike.baidu.com/view/251614.htm?func=retitle

5

西湖的景色,要有圖片

西湖-簡

杭州西湖西湖古稱錢塘湖,又名西子湖,為近于等軸的多邊形面被孤山及蘇堤、兩條人工堤分割為5個子湖區(qū),子湖區(qū)間由橋孔連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摻混,造成各湖區(qū)水質差異,大部分徑流補給先進入西側3個子湖區(qū),再進入外西湖;湖水總面積5.593km2,總容積1.10億立方米,平均水深1.97米;西湖底質是一種有機質含量特別高的湖沼相沉積,屬于粉砂質粘土或粉砂質亞粘土,最上層皆為藻骸腐泥層(黑色有機質粘土),中層泥炭層或沼澤土,最下層為基底粉砂層;入湖河流部是短小的溪澗,主要補水河流為金沙澗、龍泓澗和長橋溪。

西湖的蘇堤(以蘇東坡命名)、白堤(以白居易命名)形似錦帶,由堤島劃出。西湖被分為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小南湖、岳湖等五個湖區(qū)。外湖有:小嬴州、湖心亭、阮公墩三島,鼎足而立。

西湖古跡遍布,擁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5 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5處,還有39處文物保護點和各類專題博物館點綴其中,為之增色。

西湖的美不僅在湖,也在于山。環(huán)繞西湖,西南有龍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煙霞嶺,大慈山、臨石山、南屏山、鳳凰山、吳山等,總稱南山。北面有靈隱山、北高峰、仙姑山、棲霞嶺、寶石山等,總稱北山。它們像眾心拱月一樣,捧出西湖這顆明珠。山的高度都不超過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遙相對峙,高插云霄。

西湖-名字由來

杭州西湖杭州西湖的名稱,最早據東漢班固《漢書》卷二十八《地理志》記載:“武林山,武林水所到之處出。東入海,行八百三十里”。 一般認為,武林山即今靈隱、天竺一帶群山的總稱,而發(fā)源于這一帶的南澗,北澗等山澗匯合為金沙澗,東流注入西湖,是西湖最大的天然水源。因此“武林水”之名是最早見于記載的西湖的名字。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縣南江側,有明圣湖,父老傳言,湖有金牛,古見之,神化不測,湖取名焉”。此時衍生出西湖較早的另外兩個古稱:明圣湖和金牛湖。

出現(xiàn)“西”湖之稱,是由于早前的錢塘縣城,隋以后從位處西湖之西,遷建到西湖之東,也就是原來在城東的錢塘湖,現(xiàn)在位于城西了。湖居城西,故名西湖,這和全國其他地方同名西湖者是一樣的。至遲在唐代,“西湖”這個稱呼已經被頻繁使用,同樣是白居易詩文,就經常用“西湖”一詞,如其詩題有《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西湖別》等等。

北宋詩人蘇軾(東坡)在他的名篇《飲湖上初晴后雨》詩中詠“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千古絕唱后,西湖又有了西子湖的美名。

除上文提及的名稱外,西湖尚有眾多別名,如:龍川、錢源、石函湖、放生池、上湖、高士湖、明月湖、美人湖等等。每個別名,各有來歷。

西湖-水文特征

杭州西湖西湖形態(tài)為近于等軸的多邊形,湖面被孤山及蘇堤、白堤兩條人工堤分割為5個子湖區(qū),子湖區(qū)間由橋孔連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摻混,形成各湖區(qū)水質差異的特點。大部分徑流補給先進入西側3個子湖區(qū),再進入外西湖。湖水總面積5.593平方公里。總容積1.10億立方米,平均水深1.97 米。

西湖的底質是由含有機質特別高的湖沼沉積而成,屬于粉砂質粘土及粉砂質亞粘土,最上層為藻骸腐泥層(黑色有機質粘土),中層為泥炭層及沼澤土層,最下層為基底粉石砂層。入湖河流部是短小的溪澗,主要補水河流為金沙澗、龍泓澗和長橋溪泄流 。

西湖湖面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水面原面積5.64平方公里,湖中島嶼面積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平均深度1.21米,最大深度6.52米,最淺處不到1米,泥濘最深處有5米,所以在西湖水面游玩要穿著救生衣物。如今伴隨著“西湖西進”擴大了6.5平方公里,基本達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積。

蘇堤和白堤將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西湖與錢塘江溝通后,每天引入錢塘江水約30萬立方米,西湖水由原來的一年一換變成每月一換,透明度由原來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

西湖多處水域處于富養(yǎng)化狀態(tài),年平均水溫17.6℃,最高10月份, 28.6℃;最低3月份,4.0℃;基本無湖冰,但在2007年至2008年冬季時期,就有深層結冰,厚達20厘米;

西湖的魚類有51種,分屬10目16科43屬。魚類來源有:(1)固有野生雜魚;(2)錢塘江流帶入魚類;(3) 人工引進馴化的養(yǎng)殖魚種。養(yǎng)殖魚類現(xiàn)在已經成為優(yōu)勢魚種。西湖里還有一定量的烏龜和甲魚,多是放生者投放的。

西湖-傳說

杭州西湖關于杭州西湖,歷來就有很多很美好的傳說。其中最優(yōu)美動人的當屬于“白蛇傳”,以致于長久以來,雷峰塔與斷橋,一直都是游人們最為詩意的去處。但其實關于西湖的來歷,也有個廣為人知的傳說。

據說遠古時期,天河東邊石窯里住著一條玉龍,天河西邊樹林中住著一只金鳳,它們有一次在銀河的仙島上找到了一塊璞玉,于是一起琢磨璞玉,多年后,璞玉成了一顆璀璨的明珠。這顆明珠的光芒照到哪里,哪里的樹木就常青,百花就盛開。這個消息后來傳到了天宮,貪心的王母娘娘為了得到這顆寶珠,派下天兵把明珠偷走。玉龍和金鳳得知后,趕往天宮向王母索取,王母誓死護珠,爭奪中,明珠由天宮滾落到人間。這顆明珠一落地,立刻變成晶瑩碧綠的西湖。

西湖-地質形成原因

古時由于文化知識的局限,千百年來很少有人去認真探尋西湖形成的秘密。直到近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科學界有識之士才開始用科學的觀點和方法來探討西湖的形成。最早用地質學觀點解釋西湖成因者是日本地質學家石井八萬次郎。1909年,他在東京《地質學雜志》中撰文稱,西湖與日本的中禪寺湖相似,南山為古生代巖層的山坡,溪水北流,為西湖北山的火山巖堵塞而成。

1920年,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考察西湖,首先提出西湖原是一礁湖,是錢塘江口一小灣,后來由于錢塘江夾帶的砂土堵塞其灣口而成的假說。

西湖究竟怎樣形成?經過地質工作者的多年勘測研究,“瀉湖”說流傳最廣。這一假說認為,至少距今兩千多年前,西湖還是一個淺海灣,除個別山嶺外全部淹沒在海水之中。隨著海水的沖刷,海灣四周的巖石逐漸變成泥沙沉積,使海灣變淺,錢塘江也帶來泥沙,在入?诔练e。泥沙越積越多,最終將海水截斷,內側的海水就形成了一個湖。這種現(xiàn)象在地質學上稱為“瀉湖”。起初,瀉湖還隨著潮水出沒。后來,經過勞動人民多次筑海塘阻攔海水,再加上海平面下降,西湖才正式形成。

今天的人們很難想像,秀美的西湖曾是驚濤拍岸的海灣,千百年前的“滄海變桑田”畢竟在千百年前,假說也尚未完全證實。近年來,有地質學家提出:確切地說,西湖不是一個典型的瀉湖。持這一觀點的學者認為,關于西湖形成的詳細機制、形成的確鑿年代等,至今仍然是一個謎。

西湖-主要節(jié)日

西湖杜鵑節(jié):4月20-5月20日 ,舉辦地在滿隴桂雨公園。

西湖荷花節(jié): 7月-8月 ,舉辦地在曲院風荷,主要活動有:賞荷花,采蓮蓬,剝蓮子,做荷花餐,聽民間戲曲,

放荷花燈祈福,荷花交易會、西湖荷花小姐攝影模特大賽、中國荷花品種展覽會等。

西湖桂花節(jié):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在西湖滿隴桂雨、滿覺隴村、杭州植物園登等地同時舉行。有賞桂、品茶、品桂花食品、桂花文藝表演、畫展等內容。

西湖中秋賞月晚會: 農歷8月14日-16日 ,舉辦地在平湖秋月,主要活動有:歌舞雜技、民樂表演、風味晚餐、夜游西湖等。

西湖國際桂花節(jié): 9月16日-10月31日 ,舉辦地在滿隴桂雨,主要活動有:賞桂、品桂、桂香、桂雨、桂文化。每當金秋季節(jié),這里珠英瓊樹,百花爭艷,香飄數(shù)里,沁人肺腑。在金粟世界里,用桂花制作的桂花粟子羹和糖桂花等佳點,香甜可口,深受游者歡迎。

西湖國際煙花大會: 10月中旬 ,主要活動有:異國煙花并放,倒印西湖美景,令人嘆為觀止。

西湖-申報世界遺產

當?shù)貢r間7月31日,正在巴西利亞舉行的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審議,將中國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中國第39處世界遺產。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向媒體透露,杭州西湖將作為文化景觀,在2011年申報世界遺產。

杭州此次派出了一支人馬前往巴西利亞,現(xiàn)場觀摩取經。八九月間,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專家也將來到杭州,對西湖項目進行審核評估。湖光山色,千百年來寫就多少風流,到了眼下,申遺可謂已進入沖刺階段。最近,蘇堤3處建于20世紀50年代的道路中心花壇正在拆除,兩側綠化帶也在梳理,補種了柳樹、桃樹,這樣做的目的正是為了體現(xiàn)“蘇堤春曉”、“桃紅柳綠”的意境。

本著世界遺產真實完整的要求,杭州在數(shù)年之久的西湖綜合整治和保護工程中堅持微調原則,基本做到不大興土木。經過整治,湖面面積從原來的5.6平方公里擴展到6.5平方公里,恢復了歷史上西湖的原貌。 [1]

西湖-歷史人物

白居易根據著名科學家竺可楨先生的考證,西湖從形成迄,也就是兩千年的歷史。然而在西湖兩千多年的歷史里,有三個人物不可不說。一個是白居易,一個是蘇東坡,一個是楊孟瑛。

(1)、白居易

公元822年,年過半百的白居易來到美麗的杭州任刺史,官場失意的他在看到西湖山水時,精神為之一振。到杭州的當天,他就迫不及待地寫了《杭州刺史謝上表》,從此開始了偉大詩人與美麗山河的千古絕戀。白居易在杭州的政績多不勝數(shù),但其中最突出的是疏通六井和筑西湖湖堤。他首先疏通的是李沁四十年前開鑿的六井,其次便是整治西湖,筑建湖堤。

公元824年,白居易三年任滿,離開時他為杭州人民留下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二百首詩。當他任滿離開時,老百姓扶老攜幼,簞石壺漿,傾城為他送行。依依惜別時,白居易回贈了一首詩:“稅重多貧戶,農饑足旱田。惟留一湖水,與汝救兇年!

蘇東波(2)、蘇東坡

送別白居易,西湖歷經了幾百年的興衰變更。1071年,西湖又迎來了她歷史上的另一位“貴人”——蘇東坡。在杭期間,他賑災安民、治理河道。公元1090年,他親自為西湖請命,上書宋哲宗,寫下歷史性的文件《乞開杭州西湖狀》,那著名的斷言――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蓋不可廢也——便出于此。這之后,一場前所未有的西湖整治行動開始了。從夏到秋,蘇東坡發(fā)動全城募捐,動用了20萬民工,終于把西湖治理好了。多余出來的淤泥葑草,便筑就了今天的這道舉世聞名的——蘇堤。

蘇東坡在杭期間,筑堤一條,吟詩千首,從他的時代開始,展現(xiàn)了天堂初景?梢哉f,西湖是從這時起,才開始真正成為人們流連忘返的風景勝地。

元朝迄今,西湖新格局形成 。

(3)、楊孟瑛

元朝以后,西湖當成了“紅顏禍水”打入冷宮,這將近百年的冷遇,一個大家閨秀也幾乎淪落成了柴門環(huán)婢。一直到1503年,杭州才迎來了另一位賢太守——楊孟瑛。他整整花了五年時間,才說動朝廷重治西湖。1508年3月,楊孟瑛動用民夫八千,歷時152天,拆毀田畝3481畝,恢復西湖舊觀。所挖的葑泥,一部分給鄉(xiāng)黨先賢蘇東坡的蘇堤,將其填高了二丈,拓寬了五丈三尺,兩岸遍植楊柳,蘇堤重新恢復了“六橋煙柳”的固有景色。另一部分淤泥,便另筑一堤,與蘇堤并駕齊驅,從棲霞嶺起,繞丁家山直至南山,杭人感激郡守對西湖山水百姓的一片厚愛,遂呼之為“楊公堤”。

6

杭州西湖的資料和圖片?

杭州歷來以風景秀麗著稱于世,是院確定的重點風景旅游和歷史文化名城。錢塘自古繁華,素有間天堂”之譽。杭州以其秀麗的山水和豐富的人文景觀吸引了大批中外旅游者。古代庭、園、樓、閣、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或珠簾玉帶、煙柳畫橋,或萬千姿態(tài)、蔚然奇觀,或山清水秀、風情萬般,尤以靈隱寺、六和塔、飛來峰、岳王廟、西泠印社、龍井、虎跑等最為著名。

“憶江南,最憶是杭州!”杭州以其美麗的西湖山水著稱于世,“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表達了古往今來的人們對于這座美麗城市的由衷贊美。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寫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好是杭州”。西湖,有著少女般的魅力,清麗脫俗。她擁有三面云山,一水抱城的山光水色,她以“濃妝淡抹總相宜”的自然風光情系天下眾生。

重要數(shù)據

區(qū)號:0571

郵編:310000

位置:位于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東北部,錢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運河南端。

面積1:6596平方公里,其中市區(qū)面積3068平方公里。

人口:全市總人口642.78萬,其中市區(qū)人口393.19萬,有漢、畬、回、滿等民族。

區(qū)劃:轄上城、下城、拱墅、江干、西湖、濱江、蕭山、余杭8個區(qū),富陽、建德、臨安3個縣級市,桐廬、淳安(千島湖)2個縣。

市樹:香樟

市花:桂花

7

西湖全景圖

可以使用百度地圖實景地圖進行查看
8

西湖 十景的大致分布簡圖,求快。。。。。。

杭州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方,它以其秀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跡名中外,是中國著名的旅游勝地,也被譽為“人間天堂”。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目前中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世界遺產中唯一一處湖泊類文化遺產,也是現(xiàn)今《世界遺產名錄》中少數(shù)幾個湖泊類文化遺產之一。而斷橋上的白娘子更為西湖增添了幾許浪漫色彩。

 

工具/原料

杭州四季旅游

杭州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是江南典型的氣候。每年3月-4 月春暖花開,蘇堤和白堤上花團錦簇,游人眾多。6月下旬至7 月初是梅雨季節(jié),天氣忽晴忽雨,此時春花漸凋,環(huán)湖一帶綠意蔥蘢。8 月上中旬天氣炎熱,也是臺風多發(fā)季節(jié),常有瓢潑大雨,西湖上荷花盛開, 寶石山、玉皇山上的溶洞卻是清涼異常。9 月-10 月天氣轉涼,秋高 氣爽,滿隴桂花溢香。冬季的斷橋殘雪,讓你在西湖斷橋有著不一樣的期待。

杭州旅游貼士

① 西湖景區(qū)不要自駕車,堵車并且車位很難找,建議租單車。

② 杭州以“y”字打頭的公車都是旅游線,線路涵蓋了所有西

湖周圍的景點,非常方便。

③  盡量不要在景區(qū)內買特產,很多假貨且價格不菲。

 

西湖十景

1

西湖十景

2

“西湖十景”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著名旅游景點西湖上的十處特色風景,最常見的說法是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云、南屏晚鐘、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在南宋之后,又分別有元代錢塘十景,清代西湖十八景,清乾隆杭州二十四景,1985新西湖十景,2007第九屆中國杭州西湖博覽會西湖十景。

3

蘇堤春曉

4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他是北宋大文學家、書法家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筑而成。后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他命名為蘇堤。長堤臥波,連接了南山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塘十景,足見它自古就深受人們喜愛。

5

交通:

6

蘇堤北起北山路棲霞嶺下,南鄰南屏山麓,北山路可以乘坐公交車到岳廟站下車,南山路可以乘坐車到蘇堤站下車 經過岳廟站的公交車線路有:

7

游1線/Y1(外環(huán)) 假日1線/J1 游2線/Y2(內環(huán)) 游3線/Y3定時班 游3線/Y3 7路 游9線/Y9/西湖觀光線(內環(huán)) 27路定時班27路81路850路 經過蘇堤站的公交車線路有: 游1線/Y1(外環(huán)) 游2線/Y2(內環(huán)) 游3線/Y3 4路 游6線/Y6 游7線/Y7 游9線/Y9/西湖觀光線(內環(huán)) 315路504路514路514路區(qū)間808路822路 游客從市區(qū)方向來建議到岳廟站下車,濱江區(qū),轉塘鎮(zhèn)游客建議在蘇堤站下車

8

曲院風荷

9

  曲苑風荷,以夏日觀荷為主題,承蘇堤春曉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扒贰痹悄纤纬㈤_設的釀酒作坊,位于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瀕臨當時湖湖岸,近岸湖面養(yǎng)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南宋詩人王洧有詩贊道:“避暑人歸自冷泉,埠頭云錦晚涼天。愛渠香陣隨人遠,行過高橋方買船!焙笄分饾u衰蕪,湮廢。清康熙帝品題西湖十景后,在蘇堤跨虹橋畔建曲苑風荷景碑亭。遺留下來的,只不過是一處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10

交通:

11

線路一  乘公交K7路至岳王廟下車,從北端的曲院風荷進入楊公堤游覽,沿途游金沙港、花圃、茅家埠、烏龜譚、浴鵠灣、花港觀魚等景觀;

12

線路二  或乘公交車K4路至蘇堤下車,從南端的原西山路上的花港觀魚進入楊公堤游覽。

13

線路三  或乘28/K28、82/K82、15/K15路到曲院風荷站下。

14

平湖秋月

15

  平湖秋月景區(qū)位于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瀕臨外西湖。其實,作為西湖十景之一, 南宋時平湖秋月并無固定景址,這從當時以及元,明兩朝文人賦詠此景的詩詞多從泛歸舟夜湖,舟中賞月的角度抒寫不難看出,如南宋孫銳詩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處泛舟”之句; 明洪瞻祖在詩中寫道:“秋舸人登絕浪皺,仙山樓閣鏡中塵。“留傳千古的明萬歷年間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畫中,《平湖秋月》一圖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舉頭望月為畫面主體。

16

交通:

17

乘游1、2路到西泠橋或斷橋下車,步行前往或乘西湖游船到中山公園上岸。另有J6、K7、27、Y3、K850、81、Y4、Y9路可到平湖秋月。

18

斷橋殘雪  

19

      是西湖上著名的景色,以冬雪時遠觀橋面若隱若 現(xiàn)于湖面而稱著。屬于西湖十景之一。斷橋位于杭州市西湖白堤的東端,背靠寶石山,面向杭州城,是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點。斷橋勢較高視野開闊,是冬天觀賞西湖雪景的最佳去處。每當瑞雪初霽,站在寶石山上向南眺望,西湖銀裝素裹,白堤橫亙雪柳霜桃。斷橋的石橋拱面無遮無攔,在陽光下冰雪消融,露出了斑駁的橋欄,而橋的兩端還在皚皚白雪的覆蓋下。依稀可辯的石橋身似隱似現(xiàn),而涵洞中的白雪奕奕生光,橋面灰褐形成反差,遠望去似斷非斷,故稱斷橋。最早記載“斷橋殘雪”的是唐朝的張祜。

20

交通:斷橋:K7斷橋殘雪站下

21

柳浪聞鶯

22

  今日柳浪聞鶯,經過近四十多年不斷的開發(fā)和建設,由當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園,演變?yōu)槠胀ɡ习傩盏拇髽穲@。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囀鶯鳴作為公園景觀基調,在沿湖長達千米的堤岸上和園路主干道路沿途栽種垂柳及獅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樹。在園中部主景區(qū)辟聞鶯館,又在距聞鶯館不遠處置巨型網籠“百鳥天堂”,營造煙花三月,柳絲飄舞,鶯聲清麗的氛圍。聞鶯館東面,以草坪和密林帶為主形成友誼園景區(qū),引種了一批日本櫻花,草坪北側鋪石砌臺,矗立著”日中不再戰(zhàn)紀念碑。聞鶯館西側,是柳浪聞鶯重建時填平水蕩沼澤而營造的大草坪,草色遙連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側,是遷建來此的康熙御題柳浪聞鶯景亭碑;南側種植了一片高大的喬木樹林,與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構成富于層面,角度變化的生動圖景。

23

交通:乘K4、38路清波門站下。

24

花港觀魚

25

  花港觀魚公園位于蘇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與小南湖之間的一塊半島上。南宋時,內侍官允升曾在離這里不遠的花家山下結廬建私家花園,園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養(yǎng)五色魚以供觀賞怡情,漸成游人雜沓頻頻光顧之地,時稱盧園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宮廷畫師創(chuàng)作西湖十景組畫時將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燁駕臨西湖,照例題書花港觀魚景目,用石建碑于魚池畔。后來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時,又有詩作題刻于碑陰,詩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

26

交通:坐車到蘇堤 然后下車步行 或者在岳王廟碼頭乘船在花港觀魚下船即可

27

雷峰夕照

28

  雷峰,位于凈慈寺前,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蔥郁。其冊雖小巧玲瓏,名氣在湖上卻是數(shù)一數(shù)二,因為山巔曾有吳越時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眾多古塔中最為風光也最為風流的一塔,可惜七十余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虛,連山名也換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這座三面臨水呈半島狀的名山,當年曾為南宋御花園占據。一九四九年以后,山上種埴了大量香樟、楓香、榆樹等觀賞樹木,夕照林濤,景色依然富麗。雷峰塔建于五代(975),是吳越國王錢弘俶為慶祝黃妃得子而建,初名黃妃塔。

29

交通:可以乘坐到達的公交路線有:K4路,K808路,Y1路,Y3路,J5路,822/K822路,K504路,Y6路,Y9路,Y7路,514(區(qū)間)路,凈寺站下車。

30

雙峰插云

  巍巍天目山東走,其余脈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風景名勝區(qū)的南山、北山。其中的南高峰與北高峰古時均為僧人所占,山巔建佛塔,遙相對峙,迥然高于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嵐翠霧白,塔尖入云,時隱時顯,遠望氣勢非同一般。南宋時,兩峰插云列為西湖十景之一清康熙帝改題為雙峰插云,建景碑亭于洪春橋畔。其時雙峰古塔毀圮已久,以至連此景原有的內涵也一度難為人知‘插云’者虛言也。設景碑亭于此,實為權宜之計!案D對立曉崔巍,積翠浮空霽藹迷。試向鳳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煙低”。這是南宋詩人王洧的《兩峰插云》詩,它告訴人們:雙峰插云的景觀。

31

交通:坐車到蘇堤下車 乘坐游船即可看見 夕陽下最美

32

南屏晚鐘

33

 南屏晚鐘,也許是西湖十景中問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畫家張擇端曾經畫過《南屏晚鐘圖》。盡管此圖遠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圖》那么蜚聲畫壇,但卻被記載于明人《天水冰山錄》中。南屏山,綿延橫陳于西湖南岸,山高不過百米,山體延伸卻長達千余米。山上怪石聳秀,綠樹愜眼。晴好日 ,滿山嵐翠在藍天白云得襯托下 秀色可餐,遇雨霧天,云煙遮遮掩掩,山巒好像翩然起舞,飄渺空靈,若即若離。后周顯得元年(九五四),吳越國主錢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后來成為與靈隱寺并峙于南北的西湖兩大佛教道場之一的凈慈寺。

34

交通:經過凈寺的公交車線路: 游1線/Y1(外環(huán)) , 游2線/Y2(內環(huán)) , 游3線/Y3 ,4路 , 游6線/Y6 , 游7線/Y7 , 觀光8號線 , 游9線/Y9/西湖觀光線(內環(huán)) ,291路 ,504路 ,808路 ,822路

35

三潭印月

36

  三潭印月島又名小瀛洲,與湖心亭,阮公墩合稱為湖上三島。全島連水面在內面積約七公頃,南北有曲橋相通,東西以土堤相連橋堤呈“十”字形交叉,將島上水面一分為四水面外圍是環(huán)形堤埂。從空中俯瞰,島上陸地形如一個特大的“田”字,呈現(xiàn)出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水景稱勝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獨具一格,為我國江南水上園林的經典之作。 明萬歷三十四年(一六零六),錢塘縣令聶心湯取湖中葑泥在島周圍筑堤壩,初成湖中湖,作為放生之所。后人在島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稱為“三潭”,清初島上又加營建筑曲橋,堂軒,沿內湖環(huán)植木芙蓉,復經清光緒間退休將領彭玉麟在此營造別墅,小瀛洲初具風貌。

37

交通:在西湖的每一個碼頭都可以乘船到三潭印月島 或者乘坐搖船也可以到達

END

西湖旅游路線大全

游玩推薦路線  6小時情侶游覽線路

  游覽時間:6小時

  適合人群:情侶

  到達方式:公交,自駕車

  途中景點: 一公園 > 涌金門公園 > 柳浪聞鶯 > 小瀛洲 > 夕照山 > 南屏山 > 太子灣公園 > 小南湖 > 花港公園 > 蘇堤> 岳廟 > 岳湖 > 杭州花圃 > 楊公堤 > 茅家埠 > 蓋叫天墓 > 烏龜潭

  4小時朋友游覽線路

  游覽時間:4-5小時

  適合人群:朋友

  到達方式:公交,自駕車

  途中景點: 二公園 > 五公園 > 六公園 > 少年宮 > 白堤 > 孤山> 岳廟 > 岳湖 > 蘇堤> 小南湖 > 夕照山 > 柳浪聞鶯 > 涌金門公園 > 一公園

  3小時家庭游覽線路

  游覽時間:3小時

  適合人群:家庭

  到達方式:公交

  途中景點: 二公園 > 一公園 > 涌金門公園 > 柳浪聞鶯 > 夕照山 > 太子灣公園 > 蘇堤> 岳湖 > 岳廟 > 孤山> 白堤 > 少年宮 > 六公園 > 五公園

  6小時家庭游覽線路

  游覽時間:6小時

  適合人群:家庭到

  達方式:公交,碼頭,自駕車

  途中景點: 一公園 > 湖濱公園 > 六公園 > 望湖樓 > 白堤 > 孤山 > 武松墓 > 岳廟 > 岳湖

  2小時朋友游覽路線

  游覽時間:2小時

  適合人群:朋友

  到達方式:公交,自駕車

  途中景點: 一公園 > 湖濱公園 > 六公園 > 望湖樓 > 白堤 > 孤山 > 岳廟 > 岳湖 > 蘇堤 > 夕照山 > 長橋公園 > 學士公園 > 柳浪聞鶯 > 錢王祠 > 涌金門公園

  3小時朋友游覽路線

  游覽時間:3小時

  適合人群:朋友

  到達方式:公交,自駕車

  途中景點: 一公園 > 湖濱公園 > 六公園 > 望湖樓 > 白堤 > 孤山 > 武松墓 > 岳廟 > 岳湖 > 蘇堤 > 花港公園 > 夕照山 > 長橋公園 > 學士公園 > 柳浪聞鶯 > 錢王祠 > 涌金門公園

  2小時家庭游覽路線

  游覽時間:2小時

  適合人群:家庭

  到達方式:公交,碼頭,自駕車

  途中景點: 蘇堤 > 小瀛洲 > 阮公墩 > 湖心亭 > 孤山 > 六公園

  4小時家庭游覽路線

  游覽時間:4小時

  適合人群:家庭

  到達方式:公交,自駕車

  途中景點: 岳湖 > 蘇堤 > 夕照山

 

END

注意事項

公交導乘  北線

  1、 7 城站火車站——靈隱 2元 3 4 10 11月1元

  2、27 平海路——龍井山園 空調2元 普通1元 3 4 10 11月1元

  3、16 平海路——浙大 1元

  4、Y2 城站火車站——靈隱——城站火車站 3元

  5、Y9 環(huán)線 黃龍體育中心 5元

  6、118 西溪兼葭苑——小車橋 2元 3 4 10 11月1元

  7、78 沈家村——少年宮 2元 3 4 10 11月1元

  8、6 長城機電——少年宮 空調2元 普通1元 3 4 10 11月1元

  9、15 曲院風荷——汽車北站 空調2元 普通1.5元 3 4 10 11月1.5元

  10、82 三塘汶苑——曲院風荷 空調2元 普通1元 3 4 10 11月1元

  11、850 吳山公交站——黃龍體育中心 2元

  12、46 費家塘——六公園 2元 3 4 10 11月1元

  南線

  1、4 一公園——九溪 2元 3 4 10 11月1元

  2、12 三塘竹苑——絲綢博物館 空調2元 普通1.5元 3 4 10 11月1.5元

  3、12區(qū)間1 三塘竹苑——清波門 空調2元 普通1.5元 3 4 10 11月1.5元

  4、12區(qū)間2 三塘竹苑——六公園 空調2元 普通1.5元 3 4 10 11月1.5元

  5、25 蔣村公交中心站——吳山公交站 空調2元 普通1.5元 3 4 10 11月1.5元

  6、25高峰大站 蔣村公交中心站——吳山公交站 空調2元 普通1.5元 3 4 10 11月1.5元

  7、38 朝暉五區(qū)——清波門 空調2元 普通1元 3 4 10 11月1元

  8、42 杭州陶瓷品市場——近江世紀坊 2元 3 4 10 11月1元

  9、504 平海路——方家塘 2元 大諸橋換乘站上車2元 3 4 10 11月1元

  10、102 汽車西站——南星橋 2元 3 4 10 11月1元

  11、822 郵電路——塘子堰村 空調3元 普通2元 錢江大橋換乘站上車3元 3 4 10 11月2元

  12、環(huán)1線 環(huán)線 吳山公交站 2元

  13、60 環(huán)線 采荷路 空調2元 普通1元 3 4 10 11月1元

  14、56 環(huán)線 公交總公司 2元 3 4 10 11月1元

  西線

  1、194 浦沿路堅塔路口——蔣村公交中心站 3元 3 4 10 11月2元

  2、197 公交南環(huán)路站——文三路口 3元 3 4 10 11月2元

  3、Y1 環(huán)線 靈隱 3元

  4、Y3 杭州陶瓷品市場——六公園 2元

  5、Y4 宋城——岳王路 3元

  6、Y5 皋塘村——廟山公交站 3元

  7、Y6 鳳山門公交站——黃龍體育中心 3元

  8、Y7 景芳六區(qū)——動物園 2元

  9、808 汽車南站——九溪 2元

  10、環(huán)西湖線 環(huán)線 吳山公交站 2元

本回答被提問者和網友采納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