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太虛」即乃修行者心俱皆進入定靜之中,靈神逸出,進二空間,而此一靈神與軀體分開之后仍能自主,不受外在力量所干擾,由出竅、神游、回竅而不受損傷。
太虛又名大虛, 太虛,是道,道教術語。老子《道德經》認為,道大而虛靜。所以,這里的“太虛”實際上就是指老子、莊子所說的“道”。
《道德經》又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钡兰艺J為,世界的本源是道。
擴展資料
“太虛”是道貌,老子《道德經》認為,道大而虛靜,“太虛”是指老子、莊子所說的“道”。《道德經》又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钡兰艺J為,世界的本源是道,意為世間萬物(包括人)皆由太虛之處幻化而來。
在《紅樓夢》中,太虛幻境石牌坊上寫著四個大字“太虛幻境”,兩邊有一副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太虛幻境石牌坊上的橫批和對聯里隱藏的玄機便是踏入《紅樓夢》真意的大門。
-下面是更多關于云游的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