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比為什么叫小丑

2008年120日,24歲的英格蘭帥哥馬克·塞爾比以10:3斯蒂芬·李,在溫布師賽冠。這是他斯諾克職業(yè)生涯的第一個冠軍。和有貴族氣質(zhì)的奧沙利文相比,塞爾比消瘦、蒼白、俊俏,總是一副無可奈何的受害者神態(tài)。由于他對搞笑的偏愛,人們稱他“騙子馬克”、“萊切斯特小丑”和“冷笑話大王”。
塞爾比的小丑天賦,浸透在他一舉一動的冷幽默中。他總是一副無可奈何的受害者神態(tài),每每打丟了一球,他齜起牙用力地一笑,恨恨地坐回去,仿佛受了不公和委屈,只好寬容又可憐地接受。而眼神和眉毛的細微變化,也無不是他表演的一部分。即便是有標(biāo)準(zhǔn)貴族氣質(zhì)的大帥哥奧沙利文,若是同塞爾比同場競技,恐怕也要被他搶走更多眼球。
塞爾比更不會放過任何突發(fā)的表演機會。07——08溫布利大師賽就至少有兩次。一次是半決賽對“疤臉客”達赫迪。塞爾比打一個極薄的紅球,如果不進很可能會輸?shù)粽麍霰荣。只見他打輕了,紅球在袋口晃悠了半天才掉進去,塞爾比握緊拳頭,貌似要砸桌邊,卻只是輕輕一碰,同時全身軟了下去,跪到了地上。在最紳士的斯諾克球桌旁,小丑想發(fā)狠又不敢的經(jīng)典橋段被塞爾比演繹得恰到好處。
另一次表演則較為因地制宜。當(dāng)時塞爾比漂亮地一桿清光了臺面,又贏下一局,局勢正好。他把球桿往座位上一靠,徑直去衛(wèi)生間。沒走兩步,他下意識地回頭望望球桿,果然,球桿沒放穩(wěn),正緩緩地往地上倒。他伸出兩只手,仿佛要扶住球桿,但已鞭長莫及,球桿令人心疼地摔在了地上。他本想走回去把球桿抓起來,但表演欲和靈感忽然抓住了他,只見他在原地來回擰了擰身,一臉痛苦地小跑去衛(wèi)生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