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的下是始于足下。
1、原文
中華出處: 先秦·李耳《》第64章:“合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譯文
先秦·李耳《老子》第64章:“合抱的大樹,生長于細小的萌芽;九層的高臺,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遠行,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走出來的!
擴展資料
1、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胡適曾推測老子生于周靈王初年,當公元前570年),出生于周朝春秋時期陳國苦縣(苦縣,古縣名,史學界普遍認為在今河南省鹿邑縣) 。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2、老子在《道德經》第三章里,提出了他的“無為”思想。老子主張“不尚賢”、“使民無知、無欲”,設想要人們回到一種無矛盾的“無為”境界。老子崇尚“無為”,主張順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論。是當時較為先進的思想之一。
3、英文翻譯
A 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begins with a single step。
4、近義詞:積少成多
積少成多:亦作積小成大。謂只要不斷積累,就會從少變多。
5、反義詞:好高騖遠
好高騖遠:比喻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過遠的目標。
6、造句示例
1、古人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還是腳踏實地地學習吧。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改變將來,就得從現在開始。
參考資料千里之行_百度百科
-下面是更多關于千里之行的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