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對的性觀念都頗有感觸為理學盛行,所以人為了要被約束象。而且,中國人的性格就是內(nèi)斂,保守的,絕對不會將兩性之間的事情公開來講,這也就造成了很多人的兩性觀念非常落后。那么,問題就來了,在科技發(fā)達,社會風氣開放的今天,我們對“性”這個話題依舊是如此畏懼,那么在中國古代,又該如何諱莫如深呢?
接下來,我們就來跟大家講述一個鮮為人知的趣聞。
這個故事跟溥儀有著莫大的關(guān)系,因為他就發(fā)生在溥儀的身上。當年溥儀在東北做日本人的傀儡,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八月八日,蘇聯(lián)對日宣戰(zhàn)并進攻滿洲國,滿洲國政權(quán)覆滅。八月十五日,日本投降,溥儀頒布《退位詔書》,之后在蘇聯(lián)被監(jiān)禁五年。然而,在拘留所里受到優(yōu)厚的待遇,令溥儀多次上書向蘇聯(lián)表示愿意永久居留蘇聯(lián),請求加入蘇聯(lián)共黨,但也有推測認為有可能是溥儀害怕日后追究責任,故而申請永居。
1950年8月1日,溥儀與其他滿洲國263名“戰(zhàn)犯”在綏芬河由蘇聯(lián)政府移交給中國政府,送撫順戰(zhàn)犯管理所。到了新中國以后,他自然也就徹底失去了皇帝的身份。事實上,他不但沒有了尊貴的身份,甚至連普通百姓都不如,因為他還要參加勞動改造。這個過程長達十年,曾經(jīng)高高在上的皇帝老老實實參加勞動。
1959年末,溥儀終于告別了勞動改造的生活重新回到了他出生的北京城,但是,為了給他安排工作,組織上也算費了不少心思。剛開始,溥儀在植物園售票,順便侍弄花花草草,可是,后來他的身份曝光,一時間到處都是看熱鬧的人群。這份工作也就沒有辦法維持下去,組織只能給他換份工作。因為他的特殊身份,可以說參與了中國歷史上的很多重要事件,所以特意讓他參加文史工作。
溥儀也就是在這段時間開始寫自己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但是,因為時過境遷,很多記憶都不太牢靠,所以溥儀特意前往故宮尋找自己的兒時回憶。在植物園工作的時候,溥儀和兩個工友關(guān)系非常好,順便也就叫上了他們一起去。
于是,幾個人找了一個周末一起去故宮游玩,溥儀自然是最好的導(dǎo)游,三個人邊走邊說也非常高興。說得高興,溥儀還告訴兩位工友故宮門海的淵源。所謂的門海就是故宮用來儲水的大缸,因為中國古代都是木質(zhì)結(jié)構(gòu)所以經(jīng)常會發(fā)生火災(zāi),這些大缸就是用來救火的。當然,皇宮的用具肯定價格不菲,這些門海都是鎏金銅缸,造價不菲,非常精美。
溥儀的兩個工友這一次來可長了不少的見識,當他們走到雨花閣的時候,三人停住了腳步。因為雨花閣是不對外開放的,于是,幾個人就開始詢問溥儀雨花閣里面都有些什么擺設(shè)。當時坊間傳言雨花閣里面供奉著一尊釋迦摩尼的雕像,非常精美,也異常昂貴,但是為什么不對外開放,他們卻不能自圓其說,溥儀卻否定了這種說法。
當時雨花閣的門口恰好有一行人在旅游,導(dǎo)游在跟他們講述雨花閣。但導(dǎo)游本人也不過是在自己猜測,他沒有親自上去過,自然他所講的在溥儀耳朵里聽來就是完全的胡說八道了。溥儀越聽越不舒服,身為皇帝,從小就在紫禁城里面長大,所以故宮里面的東西他自然是非常了解,于是,溥儀忍不住出言反駁。
他說道,其實雨花閣的前三層都非常普通,沒有什么不能見人的地方,里面的確是有些非常精美的佛像,其水準和工藝都是頂尖水平。但是,第四層卻非常不尋常,甚至連他自己都不能隨便進出,因為那里面供奉的是歡喜佛。
歡喜佛的造型源于密宗的“男女雙修”的教義。男者盤腿而坐,右腿彎度較大,左腿曲于右腿之內(nèi),彎度較小,女者面向男者,雙腿張開,豐潤的臀部坐在男者的左腿之上,四臂相擁,胸脯緊緊相貼,赤身裸體作交合狀,然后,皇家就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讓后人學習了解房事。歡喜佛是屬于藏傳佛教密宗的本尊神,即佛教中的“欲天”、“愛神”。其中男身代表法,女身代表智慧,男體與女體相互緊擁,表示法與智慧雙成,相合為一人,喻示法界智慧無窮。
溥儀自言,他也是在大婚的前一天才由太監(jiān)領(lǐng)著,登上了雨花閣的第四層。就在這里,他才了解到男女之間的那些奇妙的事情。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中國的習俗以及儒家的束縛,所以父母一般不會跟孩子們講這些事情,中國人始終覺得這些事情難以啟齒(想必諸位讀者自己也深有體會)。一般都是在結(jié)婚前才告訴他們男女之事,而皇家則是用這種佛像的方式來讓人學習,這也就避免了口頭傳述的尷尬。
身為大清的皇帝,在面對男女之事的時候都如此神秘,那么,中國古代對兩性觀念的避諱就可見一斑了。當然,進入新時代之后,我們絕對不能墨守成規(guī),一定要與時俱進,用科學的觀念來看待這些事情?偸巧裆衩孛囟愣汩W閃,最終只會讓人更加好奇,很可能會發(fā)生很多本來不該發(fā)生的慘劇。
-下面是更多關(guān)于雨花閣的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