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種蓮的農(nóng)家女禾花為百姓的禾苗了自己年青的生命,她的丈夫石星悲痛欲絕。多年以后,兒子長大了,石星了無牽掛,就在石洞古廟做了和尚。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石和尚已入花甲之年。
一天,他夢到佛示:禾花的事跡感動玉帝,已榮登天界,被封為“禾花仙子”。多年對禾花的思念之情如火山爆發(fā),石和尚不顧一切地奔向湖邊朝天呼喚禾花,一直叫到聲嘶喉裂,筋疲力盡,最后倒在了湖邊,但仍仰臉對著蒼天,日夜不停地叫著妻子的名字,直到氣息漸弱,生命終止。
千百年過去了,石和尚的身體變成了躺在湖邊的一座巨大的臥佛。已列入仙班的禾花并不是無動于衷,但鑒于天規(guī)戒律,她不能下凡。當(dāng)她看到石星為自己傷心而死,心中無比悲痛,于是跪求太白金星救活石星。
太白金星感于禾花夫妻的情意,為禾花在玉帝面前求情。在太白金星的竭力擔(dān)保下,玉帝終于準許禾花每年九月中旬出南天門將金丹從天上投入石星的口中。
從此,每年的九月中旬太陽將要下山時,在仙女湖的觀佛臺或乘坐游船在特定的位置,都可清晰地看到,一顆通紅透亮圓圓的金丹自天而降,緩緩落入臥佛張開的口中。這就是肇慶星湖一年只有幾天,一天只有半個小時可以見到的天象奇觀——臥佛含丹。
擴展資料:
景點簡介
1、天柱摘星
最佳觀賞點在七星橋東側(cè)。遠處的天柱巖如擎天一柱,上有摘星亭。兩岸翠籠,一片湖光,景色入畫。天柱巖高約114米,是七星巖中最高峰,一峰峭立,高聳入云,恰如獨柱擎天,峰頂?shù)恼峭,是七星巖最高建筑。
2、三仙觀
始建于明萬歷年間,原名大覺寺,因殿內(nèi)供奉著呂洞賓、漢鐘離、李鐵拐三仙塑像而得名。建筑坐北向南,前面視野開闊,周邊樹木郁郁蔥蔥,形成“峭壁森林”之絕景,極具仙氣靈氣,為少有的風(fēng)水之地。
3、牌坊攬勝
七星巖牌坊坐落在肇慶市區(qū)中心,位于端州路與天寧北路口交叉的廣場上,牌坊為一跨三門,牌樓正中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朱德題書“七星巖”三字。這里是七星巖景區(qū)南入口的標(biāo)志。
牌坊后是層次分明的遠山近水,廣場內(nèi)有大型噴泉和演出舞臺是重要的文化娛樂場地。牌坊內(nèi)外是游客集散之處,在此既可觀賞肇慶的城市風(fēng)貌,又可觀賞七星巖遠近勝景。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七星巖風(fēng)景區(qū)
-下面是更多關(guān)于七星巖的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