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市春分夏分冬至的日時間分別是:冬至日,日出07:30,日落16:30;夏,日出4:30,日落19:30;春分秋分日,日出6:00,日落18:00。

日出原理:

由于陽光受地球大氣的影響而折射,人們在太陽升到地平線之前就已經(jīng)看到了日出,這就是每天日出的錯覺。中國古代天文學家記錄了一種罕見的天文現(xiàn)象,稱為“天再旦”,意思是同一天連續(xù)出現(xiàn)兩次日出。

通常由于天文奇觀所造成的日全食從早上5點到7點,當?shù)谝淮稳粘鰰r,天空逐漸變暗,然后迎接第二次日出。

-

下面是更多關(guān)于北京日出日落時間的問答

最佳貢獻者
2

北京北緯39°55′48″,116°24′0″,春分夏至秋至的日出時別是:

1、冬至日:

日出07:30, 日落16:30

2、夏至日:

日出4:30 ,日落19:30 

3、春分秋分日:

日出6:00,日落18:00。

影響日出和日落時間的因素主要有時區(qū)、緯度,以及高度。

1、時區(qū)(經(jīng)度):

由于世界上的不同地區(qū)使用不同的時間,因此生活在不同經(jīng)度上的人們看到日出和日落有先有后。另外,更改夏令時和冬令時也會影響人們看到日出和日落的時間。

2、緯度:

不算赤道,北半球在夏季時(太陽直射),晝長夜短。除去北極(極晝)地區(qū),緯度越高,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同一時間,南半球處于冬季,晝短夜長,除去南極(極夜)地區(qū),緯度越高,日出越晚,日落越早。

另外,地球自轉(zhuǎn)軸與公轉(zhuǎn)水平面有大約67度的傾角,因此不同地區(qū)的日照時間也不相同,這也是影響看到日出和日落時間的一個因素。

3、高度(海拔):

高度也是影響看到日出日落時間的重要因素。一般情況下,高度越高,看到日出的時間就會越早,日落的時間越晚。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3
春分3月21號,夏至6月22號,秋分9月23號,冬至12月22號! 追問
日出時間
4
(1)機一般采用弧度制,公式為:

時間=(180+時區(qū)*15-經(jīng)度-arccos(tan(10547/81000*cos(2π*(日期+9)/365))*tan(緯度*π/180))*180/π)/15

日落時間=(180+時區(qū)*15-經(jīng)度+arccos(tan(10547π/81000*cos(2π*(日期+9)/365))*tan(緯度*π/180))*180/π)/15

經(jīng)度、緯度的單位為度,東經(jīng)、北緯為正,西經(jīng)、南緯為負(例如:東經(jīng)100º13′30″,北緯35º20′15″,則表示經(jīng)度=100.225,緯度=35.3375;西經(jīng)25º15′54″,南緯50º45′18″,則表示經(jīng)度=-25.265,緯度=-50.755)

東時區(qū)為正,西時區(qū)為負(例如:我國時區(qū)為東八區(qū),時區(qū)=8)

日期為公歷日期,1月1日表示日期=1,2月15日表示日期=46,12月31日表示日期=365

計算出來的值=6.69,則表示6時41分24秒,計算出來的值=19.26,則表示19時15分36秒

(2)有些計算器采用的是角度制,如果采用角度制上面公式可變?yōu)椋?p>

日出時間=(180+時區(qū)*15-經(jīng)度-arccos(tan(10547/450*cos(360*(日期+9)/365))*tan緯度))/15

日落時間=(180+時區(qū)*15-經(jīng)度+arccos(tan(10547/450*cos(360*(日期+9)/365))*tan緯度))/15

(3)晝長=日落時間-日出時間

日上中天時間=(180+時區(qū)*15-經(jīng)度)/15=(日出時間+日落時間)/2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5
重慶春分日大 06:55日出, 19:05日落;

日大約05:54日出 , 大約19:57日落;這一天白晝最長。

秋分日大約 06:42日出, 大約 18:50日落;

冬至日大約 07:44日出,大約17:59日落。

這些時間都是北京時間。重慶的經(jīng)度大約是105°E,30°N,當?shù)貢r間比北京時間大約晚1個小時。上面所說的時間是實地觀測的日出日落時間。
6

春分每年3月1920日或21日或22夏至每年6月20或21日,或22日。秋分每年9月22或23或24日。冬至每年公歷12月21或22或23日。

1、春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四個節(jié)氣!按悍终撸庩栂喟胍。故晝夜均而寒暑平”。一個“分”字道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這時太陽黃經(jīng)為0度,太陽的位置在赤道上方。

2、夏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個節(jié)氣!岸墓(jié)氣”最初是以北斗的斗柄指向確定,斗柄從正東偏北(艮位)開始,經(jīng)南、西、北轉(zhuǎn)一圈,為一周期,謂之一“歲”。

3、秋分,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六個節(jié)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歷9月22~24日。秋分這天太陽到達黃經(jīng)180°(秋分點),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

4、冬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22個節(jié)氣,斗指子,太陽黃經(jīng)達270°,于每年公歷12月21-23日交節(jié)。冬至標示著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白晝時間最短,但是冬至日的溫度并不是最低。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7

春分位于赤道(0°321日,夏至位于北回(23°26′N)6月22日,秋分位于赤道(0°)9月23日,冬至位于南回歸線(23°26′S)12月22日。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每年公歷大約為3月20日左右,太陽位于黃經(jīng)0°春分點時。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jié)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的新年,有著3000年的歷史。

春分通常特指太陽視黃經(jīng)位于0°的時刻,在每年農(nóng)歷二月十五前后公歷約為3月20日~21日期間。

在時間段上也指太陽位于黃經(jīng)0°和15°之間的位置,即從春分日起至清明日前的時段,公歷則大約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間。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8

春分:公3月20-22日交節(jié)。太陽赤道。夏至:公歷6月21-22日交節(jié)。太陽直回歸秋分:公歷9月22-24日交節(jié)。太陽直射赤道。冬至:公歷12月21-23日交節(ji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春分, 太陽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晝夜時間相等,春季過半,氣候轉(zhuǎn)暖,晝漸長夜?jié)u短。

夏至是農(nóng)事很重要的節(jié)氣,是收割小麥、秋田 管理的緊張季節(jié)。氣溫升高, 天氣變熱,忌連陰 雨,有“荒谷爛麥長玉茭” 之說。秋分,秋季的一半, 此后, 北半球漸短, 夜?jié)u長。冬至,太陽直射南回 歸線, 是日交九, 此后天氣漸入嚴寒。

擴展資料

太陽直射是按照地球的四季變化來說的,由于太陽的自轉(zhuǎn)的移動地球上會出現(xiàn)不同的現(xiàn)象和影響。所以我們通常說太陽直射是四季變化的主要原因。太陽直射點每時都在向西移動,每小時移過15度經(jīng)度。春分 ,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此后北移,直至夏至到北回歸線。

夏至 ,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此后南移,直至秋分到赤道。秋分 ,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此后繼續(xù)南移,直至冬至到南回歸線。

冬至 ,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上,此后北移,又在春至回到赤道。 如此周而復始回歸運動,周期為365日5時48分46秒,也約是365.2422天,稱為一個回歸年。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節(jié)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二十四節(jié)氣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9

春分3月21日;:6月21日;秋分:9月22日;冬至:12月21日。

春分,于公歷3月203月21日交節(jié),即太陽位于黃經(jīng)0°時。春分時,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南北半球晝夜平分。

夏至,一般在公歷6月21-22日交節(jié),即太陽運行至黃經(jīng)90°時。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

秋分,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歷9月22-24日。秋分這天太陽到達黃經(jīng)180°,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

冬至,斗指子,太陽黃經(jīng)達270°,于每年公歷12月21-23日交節(jié)。冬至標示著北半球的太陽高度最小,白晝時間最短。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10
春分:二十氣之第四節(jié)3月20日或21日;表示春間,晝長。

夏至: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節(jié)氣,在6月21日或22日;表示炎熱將至,該日晝最長,夜最短。

秋分: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十六節(jié)氣,在9月23日或24日;表示秋季中間,晝夜等長。

冬二十四節(jié)氣之第二十二節(jié)氣,在12月21日或22日;表示寒冬到來,該日晝最短、夜最長。

http://baike.baidu.com/view/16674.htm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