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童鞋的材質以布質為佳,忌購皮鞋。因為腳部有豐富的神經(jīng)和血管,皮鞋較硬,會壓迫局部神經(jīng)血管,影響腳趾、腳掌的生長發(fā)育,嚴重者會造成腳部畸形。而且皮鞋透氣性差,易引起腳氣。布鞋輕便、舒適、透氣好,有利于兒童活動和腳部發(fā)育。04寶寶在外面學步的時候,建議購買橡膠底的布鞋,鞋底的柔軟度適中,而且防滑性非常好,鞋面的透氣性也不錯。在寶寶學步的過程中不要急于追求花樣復雜、裝飾物較多的鞋,這些附屬物品不利于還不太會走路的小寶寶學步。更不能買鞋面較硬的小皮鞋,對孩子腳的發(fā)育沒有益處。05兒童的腳部肌肉和骨頭都很嫩軟,窄小的鞋子會束縛腳部肌肉、韌帶的發(fā)育,甚至導致足部畸形,而太寬松的鞋子則會影響孩子行走和活動。 在選擇上,應以穿上鞋后能插進一指為宜,不能因為兒童腳長得快,而故意買大一碼鞋。06網(wǎng)上買來的鞋子往往尺碼并不標準,因此網(wǎng)購很容易買到不合腳的鞋子。再想想退換貨好麻煩的說,于是就棄之一邊不再理會,是又勞神又費錢!所以,建議各位粑粑麻麻在為寶寶選購鞋子時,最好去實體店試一下再買,或者是去實體店試穿完幾號尺碼再到同品牌的網(wǎng)店(最好是旗艦店那種)購買。-下面是更多關于寶寶選鞋的問答
發(fā)布于:2020-08-22 03:35
瀏覽了 59次
1
01鞋子大小要合腳 首要原則!有長在給孩子買鞋子往往喜歡買大,認為這樣穿的久一點。但事實上,六歲之前寶寶的足部尚未成型,其骨骼較軟,且足部的韌帶和神經(jīng)也很容易被拉伸。不合腳的鞋子會導致寶寶走路、跑動時不穩(wěn),常容易絆倒,且寶寶走路會特別容易累。因此,在給寶寶選購鞋子時,一定要選擇大小合適的鞋子,太大太小都不好。02一般來說,系帶鞋更適合兒童穿著,因為鞋帶可以適當調(diào)節(jié)鞋子的寬松,也可防止在玩耍奔跑時鞋子脫落。 不過,在選擇時也需考慮孩子的年齡階段,不要讓復雜的穿鞋方式挫傷孩子的自信心。
最佳貢獻者
2
足部發(fā)育較快,平均每月1毫米,所以買鞋時尺寸應稍大些,但絕不大。買新鞋時需要給寶寶的腳趾留出約9-15mm的空間,同時每2-3個月就要檢查寶寶的小腳,如果發(fā)現(xiàn)腳跟鞋子的尺寸不對,就需要及時更換新鞋,因為寶寶通常不會抱怨鞋子太大或者太小了。 常見誤區(qū): 鞋子選大很多,加鞋墊使之合腳 過大的鞋子會讓寶寶在走路時過大弧度地前后滑動,上樓梯和上坡時容易后仰摔倒。寶寶鞋多是胖頭鞋,加上鞋墊并不能使寶寶的鞋子長短合適,反而減少了寶寶腳趾活動的空間,不利于寶寶足部發(fā)育?梢栽诙窘o寶寶穿厚襪子,春季換薄襪子來適應鞋子大小,切忌不要加鞋墊。 選鞋時,抱著寶寶試大小 給寶寶選鞋時,一定要讓寶寶站在地上,然后摸摸腳趾前面剛好,后面能塞入無名指則尺寸適合,切忌抱著為寶寶試穿,因為此時,寶寶的腳會弓起,導致尺寸選擇錯誤。
3
看了江博士的一個推文,說是替小朋友買鞋時, 適宜預留8–10mm(約一個手指位)空間預留生長~
4
讓孩子穿上鞋子做好,然后大人用手指從腳后跟的位置塞入鞋子當中,如果很容易,那就是有點偏大,應該是可以塞入,但是也有點費力氣。
5
12號 11.0cm 6-9的 13號:鞋長12.0cm 適合6-9個月的寶寶穿 14號:鞋長12.5cm 適合9-12個月的寶寶穿 15號:鞋長13.0cm 適合12-18個月的寶寶穿16號:鞋長13.5cm
17號:鞋長14.0cm18號:鞋長14.5cm19號:鞋長15.0cm在實際給孩子選擇鞋,應比孩子實際腳的大家大出1CM為好!
6
1、鞋內(nèi)長應該比腳長大一點點,一個食指那; 測量方穿襪子(涼鞋就不穿),,腳放松,站立,腳趾頂在鞋的最前方,但不要蜷曲腳趾,此時鞋跟處應有一個食指的寬度;這種長度的鞋子,穿起來是最舒服的試穿鞋子最好不要在早上剛起床的時候,經(jīng)過一夜的睡眠,腳骨和關節(jié)沒有活動開,腳的長度是比這一天后來的大部分要小一些的。 2、打球、跑步和走路一樣,都要選擇合適長度的鞋子,我不認為說打球應該穿短一點的鞋子,包裹性好,保護性才好,這沒有直接聯(lián)系,也不認為走路應該穿長一點的鞋子,長度合適的鞋子走起來才舒服,除非喜歡穿“拖”鞋走路。
3、阿迪的大部分鞋子都比較瘦,耐克的大部分鞋子都比阿迪的鞋子肥一些,更適合亞洲人的腳型。 4、除了長度和寬度,還應該考慮到跗面。跗面就是鞋子內(nèi)部空間的高度,主要指前腳掌這部分,例如Air Jordan 1 Low Velcro全黑或者黑綠,這雙鞋的跗面就非常低,主要是鞋型的原因。
7
鞋碼的選擇據(jù)腳的長度來選可以根據(jù)尺碼對照表進行選擇。
鞋碼通常也稱鞋是用來衡量人類腳的形狀以便配鞋的標準單位系統(tǒng)。即使在同一個國家/地區(qū),不同人群和不同用途的鞋,例如兒童、運動鞋,也有不同的鞋碼定義。
拓展資料:
測量腳長注意事項:
1、腳寬小於正常值的話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是腳寬超過正常值的話,或是腳版偏肉偏厚的話,就會影響到尺寸,需要穿大一號甚至大二號。
2、建議最好的下午測量腳的尺寸,因為腳在下午會略微膨脹,此時所確定的尺碼穿起來會最舒服。
3、人的左右腳基本對稱,但是肯定有細微差別大小之差,所以測量時應選擇較大的那只。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鞋碼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8
嬰兒足部發(fā)育,平均每月增長1毫米,買鞋時尺寸應稍大些絕不能過大。買新鞋時需要給的腳趾留出約9-15mm的空間,同時每2-3個月就要檢查寶寶的小腳,如果發(fā)現(xiàn)腳跟鞋子的尺寸不對,就需要及時更換新鞋,因為寶寶通常不會抱怨鞋子太大或者太小了。常見誤區(qū):鞋子選大很多,加鞋墊使之合腳過大的鞋子會讓寶寶在走路時過大弧度地前后滑動,上樓梯和上坡時容易后仰摔倒。寶寶鞋多是胖頭鞋,加上鞋墊并不能使寶寶的鞋子長短合適,反而減少了寶寶腳趾活動的空間,不利于寶寶足部發(fā)育。可以在冬季給寶寶穿厚襪子,春季換薄襪子來適應鞋子大小,切忌不要加鞋墊。選鞋時,抱著寶寶試大小
給寶寶選鞋時,一定要讓寶寶站在地上,然后摸摸腳趾前面剛好,后面能塞入無名指則尺寸適合,切忌抱著為寶寶試穿,因為此時,寶寶的腳會弓起,導致尺寸選擇錯誤。
9
你可以把孩子的腳的大小告訴店家,咨詢相關店鋪的客服穿多大的碼的合適,如果買回來不太合適,你也可以在退回去換下碼數(shù)
10
運的選購方法: 1、要加點的鞋子 (1)腳底彎度大,腳骨露出多的人。 (2)腳底流汗多。 (3)腳趾幾乎并排成一直線的人。
(4)體重較重的人。 (5)成長期或老年期的人。 (6)走路多的人。 (7)設計上修長的鞋。 (8)設計上鞋頭較尖的鞋子。 2、不要加長太多的鞋子 (1)腳底彎度小。 (2)體重輕的人。 (3)鞋跟比較高的鞋。 (4)設計上比較肥的鞋。 (5)設計上鞋尖較寬的鞋。 再者,要注意鞋子的本身,然后考慮其他的因素: (1)材料的硬、軟、厚、薄、伸縮度。 (2)鞋子本身是低幫的、高幫的、高跟的、有無系帶的。 (3)消費者的嗜好、年齡、習慣、職業(yè)等。 通常選運動鞋要挑選鞋子長度(一般指中底長度)約比實際腳長多出1.5-2.0公分左右。 3、 選購運動鞋時: (1)穿上時候,進行該項運動時所穿的襪子或者上相同厚度的襪子。 (2)系好鞋帶并且適當?shù)卣{(diào)整鞋帶的松緊度,如此可感覺到鞋子的適腳性是否理想。 (3)選購中度質軟的鞋墊。 (4)鞋子本身重量宜選擇輕者,重者易使穿著者感覺有脫落感,并且容易疲勞。 (5)鞋口不要太開,否則穿著時易脫落,并且容易病勞。 (6)檢查鞋子的后跟部位,為了避免高或堅硬的后跟護片設計。 (7)鞋面與鞋底質較軟的,易于彎曲者,如果太硬,不易彎曲,容易疲勞。試穿時采用蹲姿,以檢查鞋子的彎折性是否良好。 (8)注意鞋口高度,考慮踝骨的位置,否則穿著時易磨擦破皮。 (9)檢查鞋底后跟部位高度是否高于前掌部位,因為人的腳部習慣于這種方式,鞋跟高度也不要太高,并且注意跟部是否采用氣墊或者質地較軟。 (10)鞋子內(nèi)部的接縫部位應以不磨擦腳為好。 (11)試穿運動鞋,要穿著它走幾步,最好交替地將全身重量分別落于各腳,檢查鞋頭是否有足夠的空間容納因受壓而略微伸展的腳部。 (12)室外需要在粗且耐耗的鞋底紋設計,不易滑溜的,室內(nèi)鞋則需要平整鞋底紋。 (13)購鞋時,最好安排下午時分,避免在清早的購鞋,因那時腳部會較小。 (14)根據(jù)不同運動用途及場所,選擇相適應的運動鞋。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