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蔥:指代青春。

年年歲;。北周庾信《竹杖賦》:岳《秋興》, 嵇 生, 桓譚 不樂,年華易逝。

青蔥年華:青春年紀,青春歲月。

年華:

1. 吳質(zhì)長愁,并皆年華未暮,容貌先秋! 元無名氏《連環(huán)計》第二折:“爭奈年華兮值衰暮,況復朝臣兮無可謀! 清李漁《玉搔頭·分任》:“也知道年華不小,年華不小,怎奈這癡魔環(huán)繞,把聰明偷盜。” 冰心 《我們太太的客廳》:“龐兒不如照片上那么豐滿,腰支也不如十年前‘二九年華’時的那般軟款了!

2.歲月;時光。

唐 許稷 《閏月定四時》詩:“乍覺年華改,翻憐物候遲! 宋 周邦彥 《過秦樓》詞:“嘆年華一瞬,人今千里,夢沉書遠!

3. 謂春光。

唐 張嗣初 《春色滿皇州》詩:“何處年華好,皇州淑氣勻。韶陽潛應律,草木暗迎春! 唐唐彥謙《曲江春望》詩:“杏艷桃嬌奪晚霞, 樂游 無廟有年華!

4. 指一年中的好時節(jié)。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畫兒棚子》:“每至臘月,繁盛之區(qū),支搭席棚,售賣畫片,婦女爭購之,亦所以點綴年華也!

5. 年成。

清李漁《凰求鳳·避色》:“具瑴玉之兼才,一任年華豐歉。”-

下面是更多關于青蔥年華的問答

最佳貢獻者
2
有這樣四為形象的解釋:

年輕

最重一點,山西絕大部分中“chun的發(fā)音就類似與chong”所以說這個詞條來自于山西人的口音,不完全是諧音,是口音。

就是指處于成長期間的年輕,用綠色代表年輕,說明不夠成熟!

青年時代

字面意思就是像青色的蔥一樣的歲月。指的是年輕時代。

嘗試解釋一下,青春歲月,是一種時間、生理上的表述,比較正統(tǒng),比較學術,比較理智。青蔥歲月既然涉及到了蔥,就一定跟它有關系。青蔥歲月,是一個更形象化的用詞,表明人生象青蔥一樣,雖不成熟卻已有味道,辛辣、刺激,但這種辛辣沒有歲月的磨礪肯定不是真正的辣、真正的痛楚,多少還是帶有無病呻吟,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味道,所以青蔥實際是辣中帶甜的。

青春

“青蔥”的諧音是“青春”,也許就是這么簡單。

【青蔥】字典解釋,形容植物濃綠。

青蔥應為“青驄”:

出自“謝家寶樹,偶有黃葉;青驄俊騎,小疵難免”

“謝家寶樹”的典故《世說新語》:早年謝安問謝玄等子侄的志向,只有謝玄回答“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庭階耳”,也就是希望投身報國,像馥郁的芝蘭和亭亭的玉樹一樣,既高潔又輝煌,一般指很有出息。謝家子弟確實是這樣一次次安定與挽救了東晉王朝,忠誠高潔,勇敢睿智。后以“謝家寶樹”比喻能光耀門庭的子侄。

青驄

毛色青白相雜的駿馬!队衽_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躑躅青驄馬,流蘇金鏤鞍! 唐杜甫《高都護驄馬行》詩:“安西都護胡青驄,聲價歘然來向東! 清孔尚任《桃花扇·迎駕》:“趁斜陽南山雨收,控青驄煙驛水郵。”

謝家寶樹,偶有黃葉;青驄俊騎,小疵難免

再優(yōu)秀的人也是會有缺點,再好的俊騎也難免會有小毛病 所以以“寶樹”,“青璁”來比喻大有希望的年輕人

年少懵懂的那段時光

義項出自《孔雀東南飛》形容劉蘭芝美貌的一句話:指如削蔥根、口如含珠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少女十指纖纖,如同蔥根。然而經(jīng)歷不多,頗為“青澀”。故名“青蔥年華”。

3

青蔥歲月就是于成長期間的年輕,色代表年輕,說明不夠!像青色的蔥的歲月。指的是年輕時代。

青蔥歲月是含來去匆匆、歲月如歌的意思。 也因此,常有文學作品用“青蔥歲月”來形容當年知青上山下鄉(xiāng)的那段時期。

擴展資料:

青蔥歲月的例句:

【1】人生苦短,真愛綿長,在珍惜當下幸福的同時,亦可回望和擷取青蔥歲月的甘甜回憶,釀成清澈香醇的醉人美酒,絲絲密密、點點滴滴,來把生命的干涸稍稍滋潤、漸漸補足。

【2】小學時學的思想品德,初中時學的政治,都是讓同學們做一個志存高遠的先鋒少年和有為青年,卻從來沒有針對各型各色差生的只言片語,沒人告誡這些天資一般、才氣兩無的差生如何安然度過青蔥歲月這段人生的危險期,沒人教導他們?nèi)绾巫鲆粋庸常普通的守法公民,在始終高八度的調(diào)門中和一再升華的境界中,任其青春之花過早地凋零、淪為污泥。

【3】在夢里,Sullivan依然如當年青蔥歲月時的明眸如水、淺笑盈盈。亦煌坐在吊籃秋千上,手中一杯紅茶,升騰出裊裊薄煙。鄉(xiāng)間別墅樸拙、成片的鮮花叢錯落有致地綻放著。

【4】輕輕回屋,默默看著安詳如天使的妻子,想著那些青蔥歲月和在歲月中逐漸模糊的熟悉臉龐,亦煌在心底哼吟起一首老歌:無論在眼前在天邊,真心地為你祝愿,祝愿你幸福平安。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4
現(xiàn)在很流行一個詞,“青蔥歲月”,樣三種很類似的解釋:

1、是指處于成長期間的年用綠色代表年輕,說明不夠成熟! ”

2、“字面意思就是像青色的蔥一樣的歲月。指的是年青時代!

3、“青蔥”的諧音是“青春”,也許就是這么簡單。
5
干蔥:是大蔥收獲后,貯藏,以干蔥的形式供應消費的大蔥,干蔥主要食用假蔥白)。冬蔥栽培以供應干蔥為主。

青蔥:是以新鮮大蔥供應消費的大蔥產(chǎn)品,大蔥假莖(蔥白)與綠葉共食。春蔥、夏蔥、秋蔥栽培主要作為青蔥供應市場。
6
青月是16~20歲左右

古代年謂大全

古人創(chuàng)制了各式各樣的稱謂,很多今天還續(xù)使用。

0歲

孩提:指初知發(fā)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

襁褓:未滿周歲的嬰兒。

2歲

孩提:指初知發(fā)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也有寫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韓愈詩中就有“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歲的兒童

8歲

總角:古代幼童把垂發(fā)扎成兩結于頭頂把頭發(fā)扎成髻,形狀如角,因而也用“總角”來代指人的幼童階段。借指幼年。在這里,“總”就是聚攏束結的意思?偨侵唬ㄓ啄昃拖嘧R的好朋友)?偨鞘前司艢q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fā)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扎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童齔[chèn]:齔,《說文》中有“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齔;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齔”的說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脫落,長出恒牙,稱為“齔”!巴b”,往往是指人的兒童少年時期。也有說成“髫齔”的,如《后漢書·董卓傳》:“其子孫雖在髫齔,男皆封侯,女為邑君。”

9歲

九齡:為9歲。

13歲

豆蔻:指女子十三歲。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十三:為13歲。

15歲

及笄:笄[jī],本來是指古代束發(fā)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歲以后,就把頭發(fā)盤起來,并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jīng)成年!凹绑恰奔茨隄M15歲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歲。

結發(fā):束發(fā),扎結頭發(fā),古人男20歲束發(fā)而冠,女子15歲束發(fā)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標志分別為“加冠”、“加笄”。

志學:為15歲。

志學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保ǹ鬃釉唬骸拔崾形宥居趯W,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墩撜Z·為政》),所以后代稱15歲為“志學之年”。

束發(fā):古人以十五歲為成童之年,把頭發(fā)束起來盤在頭頂。束發(fā)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扎成一束)。

16歲

二八:為16歲。

20歲

加冠:指二十歲。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歲(又“弱冠”)。

結發(fā):束發(fā),扎結頭發(fā),古人男20歲束發(fā)而冠,女子15歲束發(fā)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標志分別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指剛成年。指二十歲。弱冠:古代男子20歲叫作“弱”,這時就要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滿20歲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弱冠是男子二十歲。

30歲

而立(而立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保ǹ鬃釉唬骸拔崾形宥居趯W,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墩撜Z·為政》),所以后代稱30歲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歲。而立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歲!抖Y記·內(nèi)則》:“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40歲

不惑(不惑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薄墩撜Z·為政》),所以后代稱40歲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歲。不惑是男子四十歲(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0歲

艾:古稱五十歲的人為“艾”!抖Y記·曲禮上》:“五十曰艾!卑Q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爸笔恰爸烀钡目s略語。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墩撜Z·為政》),所以后代稱50歲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保ǹ鬃釉唬骸拔崾形宥居趯W,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墩撜Z·為政》),所以后代稱50歲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歲(又“知天命”、“半百”)。

54歲

六九年:即五十四歲。

60歲

耳順、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保ǹ鬃釉唬骸拔崾形宥居趯W,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墩撜Z·為政》),所以后代稱60歲為“耳順之年”。

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六十歲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來紀年,從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稱六十歲為花甲。花甲:我國古代用干支記時間。所謂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簡稱。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順序搭配成六十個單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稱“花甲”。把這種記時間的詞語移用到記人的年齡上,就以“年屆花甲”或“花甲之年”來指人到60歲了;祝褐噶畾q,用干支紀年,錯綜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

花甲之年:指60歲。

還歷之年:指60歲。

下壽:古人以六十為下壽,下壽:指60歲以上。

耆[qi]:古稱六十歲的人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為耆。

61歲

還歷壽:61歲的壽辰。由于按干支紀年法,60年為一輪,61歲正是新一輪重新算起的時候,故稱“還歷”。

70歲

從心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保ǹ鬃釉唬骸拔崾形宥居趯W,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墩撜Z·為政》),所以后代稱70歲為“從心之年”。

古。汗糯嘶畹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后人就多依此詩,稱70歲為“古稀之年”。

古稀壽:指70歲壽辰。源于杜甫“人生七十古來稀”的詩句。

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耋[dié]: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圍之年:指70歲。

中壽:七十為中壽。

懸車之年:指70歲。

77歲

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80歲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歲。

耄:指八九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鹽鐵論·孝養(yǎng)》中寫道:“七十曰耄!薄抖Y記·曲禮》說:“八十九十曰耋!瘪骩dié],《爾雅·釋言》注:“八十為耋!卑焉厦鎺追N說法合起來,我們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壽,大約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歲的年紀。耄,七八十歲的年紀。耄(mao)耋(die)指八九十歲。毛傳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后人因稱八九十歲的老人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歲。九十歲也可稱耄耋之年。

中壽:指80歲以上。

傘壽80歲壽辰。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88歲

米壽:指88歲。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此外,還含有年事雖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歲

上壽:九十為上壽。

99歲

白壽:指99歲,百少一為99,故借指99歲。

100歲

期頤:指百歲高壽。期頤:期,朱熹講是“周匝之義”,即轉過一圈了,“謂百年已周”。頤,朱熹講是“謂當養(yǎng)而已”。即生活起居詩人養(yǎng)護。期頤就是指百歲之人。期頤指一百歲。“期頤”是人壽至“百歲”的特稱!抖Y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鄭玄注:“期,猶要也;頤,養(yǎng)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盡養(yǎng)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歲,飲食、居住、動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養(yǎng),所以“百歲”稱作“期頤”。

期頤之年:指百歲。

108歲

茶壽:指108歲。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歲。

另外稱兒童的有:

童孺:兒童。

垂髫[tiao]:指兒童。兒童垂發(fā)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兒童猶未束發(fā)時自然下垂的短發(fā)。因而就用“垂髫”稱幼兒或指人的幼童階段。也有說“垂發(fā)”的,意思相同,如《后漢書·呂強傳》就有“垂發(fā)服戎,功成皓首”句。垂髫:小孩子頭發(fā)扎起來下垂著,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兒童(又叫“總角”)。垂髫(tia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fā))。

齠[tiao]:兒童換牙。齠年:童年。

髫[tiáo]年:童年。

髫[tiáo]齡:童年。

稚:稱年齡小的為稚。

另外稱成人的有:

冠者:指成年人。

另外稱老人的有:

斑白:老人。老年人頭發(fā)斑白,因代指老人。

黃發(fā):指老人,老人的頭發(fā)由白變黃!包S發(fā)”是枯黃的頭發(fā)。人老了,頭發(fā)上由黑變白,白發(fā)則黃。

皓首:白頭,指年老。

久壽:長壽。

眉壽:耄[mao]壽,長壽。人老了眉毛長,所以稱眉壽。

姥[mu]:年老的婦人。

暮齒:晚年,暮年。

暖壽:舊俗在過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關系較近的親友來祝壽。

萬壽:大壽,高壽之意。

遐齡:指人長壽高齡。

http://wf66.com/page/20066/133858A48C.htm

古代年齡稱謂知多少

據(jù)查,“米壽”一詞是指人“八十八歲”,用的是“拆字法”。細心的讀者一定可以發(fā)現(xiàn),“米”字拆開,不正是“八十八”嗎?中國古代對人的年齡有很多稱謂,“米壽”是其中之一,但并不常見,還有很多更為常見的稱謂,在此向有興趣的讀者做一個大致的介紹,以供參考。

襁褓,原意是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借指不滿周歲的嬰兒;指幼年時期(大致二到七歲)的稱謂則有:孩提、總角、垂髫、黃口等等。孩提為“兒童、幼兒”的意思;“總角”表示“小孩子把頭發(fā)扎成髻”,所以也用來指“幼年”;“垂髫”和“總角”的意思相仿;“黃口”的原意指“雛鳥的嘴”,借指“小孩子”,我們常用“黃口小兒”形容一個人的年幼無知。男子成年要“加冠”,女子成年要“戴上簪子”,所以“及冠”就指男子二十歲,“及笄”就指女子十五歲。另外,由于二十歲的男子還沒有達到壯年,所以又用“弱冠”指男子“二十歲左右”。

孔老夫子在敘述自己生平時說了一句話,“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 矩。”這句話實在是太有名了,所以就有了“志學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耳順之年”等一系列稱謂。同樣,“詩圣”杜甫的一句“人生七十古來稀”又把“古稀”和“七十歲”聯(lián)系到了一起。以前的吹毛求疵還談到過“花甲”指“六十歲”,而超過七十的年齡,還有一些專用的稱謂,如鄭先生提到的“米壽”指“八十八歲”,“耄耋”指“八九十歲”,“期頤”則指“一百歲”,“壽登期頤”就是對老人長壽的美好祝愿。

7
沒有具體的段,蔥又可引申為匆忙的匆來去匆匆、歲月如歌的意 也因此,常有文學作品用“青蔥歲月”來形容當年知青上山下鄉(xiāng)的那段時期。

釋義

有這樣四種較為形象的解釋:

一、年輕:最重要的一點,山西絕大部分方言中“chun的發(fā)音就類似與chong”所以說這個詞條來自于山西人的口音,不完全是諧音,是口音。

就是指處于成長期間的年輕,用綠色代表年輕,說明不夠成熟!

青年時代:字面意思就是像青色的蔥一樣的歲月。指的是年輕時代。

嘗試解釋一下,青春歲月,是一種時間、生理上的表述,比較正統(tǒng),比較學術,比較理智。青蔥歲月既然涉及到了蔥,就一定跟它有關系。青蔥歲月,是一個更形象化的用詞,表明人生象青蔥一樣,雖不成熟卻已有味道,辛辣、刺激,但這種辛辣沒有歲月的磨礪肯定不是真正的辣、真正的痛楚,多少還是帶有無病呻吟,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味道,所以青蔥實際是辣中帶甜的。

二、青春:蔥”的諧音是“青春”,也許就是這么簡單。

【青蔥】字典解釋,形容植物濃綠。

青蔥應為“青驄”:

出自“謝家寶樹,偶有黃葉;青驄俊騎,小疵難免”。

“謝家寶樹”的典故來自《世說新語》:早年謝安問謝玄等子侄的志向,只有謝玄回答“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庭階耳”,也就是希望投身報國,像馥郁的芝蘭和亭亭的玉樹一樣,既高潔又輝煌,一般指很有出息。謝家子弟確實是這樣一次次安定與挽救了東晉王朝,忠誠高潔,勇敢睿智。后以“謝家寶樹”比喻能光耀門庭的子侄。

三、青驄:毛色青白相雜的駿馬!队衽_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躑躅青驄馬,流蘇金鏤鞍! 唐杜甫《高都護驄馬行》詩:“安西都護胡青驄,聲價歘然來向東! 清孔尚任《桃花扇·迎駕》:“趁斜陽南山雨收,控青驄煙驛水郵!

謝家寶樹,偶有黃葉;青驄俊騎,小疵難免

再優(yōu)秀的人也是會有缺點,再好的俊騎也難免會有小毛病 所以以“寶樹”,“青璁”來比喻大有希望的年輕人。

四、年少懵懂:義項出自《孔雀東南飛》形容劉蘭芝美貌的一句話:指如削蔥根、口如含珠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少女十指纖纖,如同蔥根。然而經(jīng)歷不多,頗為“青澀”。故名“青蔥歲月”。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8
青蔥早于青春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