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湖橫跨平原中部西位于淮安、宿遷兩市境內(nèi),所屬泗洪縣陽(yáng)縣、洪澤縣和盱眙縣。
中國(guó)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淮河中游、江蘇省洪澤縣西部,是“南水北調(diào)”工程?hào)|線部分的過水通道。全湖水域由成子湖灣、溧河湖灣、淮河湖灣三大湖灣組成。
擴(kuò)展資料:
形成原因:
洪澤湖的形成,具有三大因素。
其一,地殼斷裂形成的凹陷,是洪澤湖形成的自然因素,胚胎始于唐宋以前的小湖群。主要有富陵湖、破釜澗、泥墩湖、萬(wàn)家湖等。
其二,黃河奪淮是形成洪澤湖雛形的客觀因素。宋紹熙五年(公元1194年),黃河決陽(yáng)武,至梁山泊分南北二支,南支與泗水合,南流入淮,此為黃河改道之始。至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黃河北徙,由利津入海,黃河奪淮長(zhǎng)達(dá)近700年之久。由于黃河居高臨下,倒灌入淮,黃淮合流,流量增加,水位抬高,將富陵湖、破釜塘等大小湖沼、洼地連成一片,匯聚成湖。
其三,大筑高家堰(洪澤湖大堤)是洪澤湖完全形成的人為因素,也是決定性因素。
參考資料來(lái)源:
百度百科-洪澤湖
-下面是更多關(guān)于洪澤湖在哪個(gè)省的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