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更多關于河南省新野縣的問答
在元朝泰定元年(1324年),實學所在地,即建為東大寺,原名寺,一說建于貞觀初,不可考。到了元代至元年(1335年)改為學府,稱宛南書院。書院負責人叫山長,教師分為講師、助教、助理等。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詔改宛南書院,南陽知府莊有信重修改建宛南書院,四周筑垣為院,三門分別命名為:左社門、右儀門、中為大門,直入先賢祠。次為總講堂,藏書樓為尊經(jīng)閣,閣后到堂,左右分為四齋:一曰教仁,二曰集義,三曰復孔,四曰達智,各齋均設講堂,列書屋數(shù)十間,坐落棋布,嚴謹大方。射圃亭后建草廬,有池、有橋,疊石為山,風景宜人。除東北的文昌閣,東南的奎星閣外,西南建有土地祠。院門向東,立雕彩牌樓,知府莊有信書“道義淵府”四個大字于牌坊之上。全院占地80畝,房舍300間,其規(guī)模與著名的嵩山書院,廬山的白鹿洞書院不相伯仲,可容學生300余人,規(guī)模之大,為河南書院之最。
清光緒29年(1903年),書院改為南陽中學堂;民國元年(1912年),改為宛南第一中學;民國四年(1915年)河南省劃為六個學區(qū),南陽被劃為第五學區(qū),設省立中學一所,故改為河南省立第五中學,簡稱“南中”,當時學生6班300人,學制6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上世紀60年代改為河南省南陽市第一高中;70年代改稱為南陽一中,2002年7月改稱為南陽市一中分校,2006年9月改稱南陽市實驗中學。南陽城區(qū)自宋至清共有八大書院,這八大書院是:諸葛書院、豫山書院、志學書院、養(yǎng)正書院、南陽書院、紫山書院、宛南書院、崇正書院,其中以宛南書院為最大,從元至今近700年,南陽名士多出于此。700年間,從這里走出多少學子,無從考究。1993年在北京召開南中校友會,在京校友報到者123人,估計總數(shù)在300人以上。據(jù)史料記載,從光緒元年到光緒29年,南陽共出進士6人,舉人34人,大部分是從宛南書院走出去的。1955年到1999年選聘的兩院院士中,河南省籍院士53名,南陽占13名,為全省之冠,其余的,如開封5人、新鄉(xiāng)5人,鄭州4人,安陽4人,其他地市,1-3人不等。在這13人中,從南中走出的院士是:語言學家丁聲樹、建筑學家楊廷寶、選礦專家余永富、水利發(fā)電工程專家張勇傳、地質學家張國偉,一所學校走出這么多院士,在全省所有百年名校中,絕無僅有。早期的南陽一中,可謂名儒薈萃。1903年首任教習張嘉謀先生,為清廷內(nèi)閣中書,民國初年任眾議院議員,是中州八大名士之一,他不置家產(chǎn),耗盡祖業(yè),興辦學校;1908年,主政學校的楊鶴汀先生,是辛亥革命后南陽首任知府,同時任南中總督,其兒子楊廷寶是我國著名的建筑學家,1924年即獲美國建筑設計一等獎,他的著作被美國、英國作為建筑學教科書使用,主持參與了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先后兩次當選國際建筑協(xié)會副主席;1912年的宛南中學學堂堂長羅飛青女士是辛亥革命烈士。現(xiàn)代史上在這里任教的彭禹廷、董作賓、吳麗泉、黃廷晌、徐玉諾、胡耀亭、米至亭、段雅亭,都是中國現(xiàn)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文學家、文字學家等。五四時期,這里是南陽進步思想的發(fā)源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這里走出了大批進步青年,不少人英年早逝,成為革命先烈。庾信、張衡、黃忠、申伯 等。
1、許攸
許攸(?-204,字子遠,南陽(治今河南南陽)人。袁紹帳下謀士,官渡之戰(zhàn)時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許攸因此背袁投曹,并為曹操設下偷襲袁紹軍屯糧之所烏巢的計策,袁紹因此而大敗于官渡。后許攸隨曹操平定冀州,因自恃其功而屢屢口出狂言,終因觸怒曹操而被殺。
2、張衡
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zhèn))人 ,南陽五圣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并稱漢賦四大家。
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shù)學家、發(fā)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晚年因病入朝任尚書,于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歲。北宋時被追封為西鄂伯。
3、庾信
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蘭成。南陽郡新野縣(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時期著名文學家。其家“七世舉秀才”、“五代有文集”,父親庾肩吾為南梁中書令,亦以文才聞名。
4、黃忠
黃忠(?-220年),字漢升(一作“漢叔” ),南陽郡南陽(今河南南陽)人。東漢末年名將。
本為劉表部下中郎將,后歸劉備,并助劉備攻破益州劉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軍山之戰(zhàn)中,黃忠陣斬曹操部下名將夏侯淵,拜征西將軍。劉備稱漢中王后,加封后將軍,賜關內(nèi)侯。次年,黃忠病逝。景耀三年(260年),追謚剛侯。
5、申伯
申伯 (西周厲王至宣王時期人),炎帝部落,姜姓,申國公子誠,周厲王的妻舅,周宣王的母舅,申國(在今河南省南陽市)開國君主。
中華謝氏始祖,周代實行“賜姓命氏”制度。按血統(tǒng)賜姓,以國名、地名、職官名等等而命氏。天子分封給臣下土地,必須立一個新宗,即所謂的“致邑立宗”。新立的宗需要有一個名稱,就是“氏”。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南陽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指的歷史為:諸葛亮!靶脑诔瓱o論先主后主;名下,何必辨襄陽南陽(釋義:心心系朝廷,不需要去討論哪一個是第一個主人,名聲震懾四海,也不需要辯論家是襄陽還是南陽了)!边@是顧嘉蘅第五次出任南陽知府時給武侯祠撰寫的諸對聯(lián)之一。
顧嘉蘅非常佩服諸葛亮的人格,對其當年躬耕地臥龍崗十分仰慕,于是重修武侯祠。咸豐四年(1854年),他曾親自主持修繕事宜,高臺堂院增新,高樓砌以磚石,并在祠之南建龍角塔。
同治三年(1864年)顧五任南陽知府時,再次對武侯祠進行較大規(guī)模整修。他還注意豐富武侯祠的文化內(nèi)涵,曾將頗能體現(xiàn)諸葛亮立身治國的《諸葛亮文集》中《將善》、《兵權》等4篇文章書后鐫刻于祠內(nèi),并作有多篇懷古詩文。
擴展資料:
“心在朝廷,論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的由來:
顧嘉蘅精于詩詞楹聯(lián),在南陽武侯祠內(nèi)題刻的楹聯(lián)甚多。文人墨客對隆中究竟在襄陽、還是在南陽爭論不休,特別是鄂豫兩省的文人,均引經(jīng)據(jù)典,已列入本省為光榮。
這種爭論雖屬學術問題,也不免夾雜地方意氣。顧嘉蘅籍屬湖北宜昌,卻在河南南陽當知府,他力排眾議,揮筆在武侯祠題一聯(lián)曰;“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其對聯(lián)書法道勁,風采神韻,凡來武侯祠游覽者,無不倍加欣賞,嘖嘖稱贊。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顧嘉蘅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南陽四季分明,氣候溫和,上地肥沃,素有“中原糧倉”之美稱,盛產(chǎn)小麥、玉米、大豆、水稻、紅薯、棉花等農(nóng)作物,是國家重點農(nóng)業(yè)綜合開發(fā)區(qū)。 這里還是中國最大的獼猴桃生產(chǎn)基地,年產(chǎn)量800多萬公斤,役內(nèi)兼用的南陽黃牛為中國五大優(yōu)良品系之一,年存欄200多萬頭。南陽是中國中藥材之鄉(xiāng),中草藥2000多種,其中辛荑花、山芋肉、裕丹參、唐半夏、天麻、皇蝎、血琥珀、杜仲為南陽中藥材八大名產(chǎn)。 南陽是中國礦產(chǎn)品品種最密集地區(qū),目前已發(fā)現(xiàn)各類礦產(chǎn)32種,其中,天然堿儲量為亞洲之冠,藍石棉儲量占中國第一,白銀、銅、鋅、石墨、大理石、水泥、灰?guī)r、金、釩、石油在中國占有重要位置,南陽獨玉享有“東方翡翠”之稱,是中國四大名玉之一。 南陽還是全國聞名的玉雕、烙畫、絲綢、刺繡之鄉(xiāng),南陽玉在全國四大名玉中奪魁,烙畫為“世界藝林一絕”,柞繭絲綢暢銷美、歐、日本、宛繡淡雅華貴,風格獨特,深受中外客商鐘愛。 目前,南陽已形成以化工、醫(yī)藥、紡織、冶金、建材、機械、工藝美術為支柱的工業(yè)體系,擁有工業(yè)企業(yè)2000多個,工業(yè)產(chǎn)品3000多種,其中酒精、汽車配件、醫(yī)藥、地毯、玉雕、烙畫等產(chǎn)品的產(chǎn)量和質量在河南省名列前茅。 三、良好的投資環(huán)境 開放以來,南陽市致力于完善基礎設施,改善投資環(huán)境,在河南省投資環(huán)境綜合評估中,名列全省第二、全省企業(yè)經(jīng)營環(huán)境綜合評價中名列第一。目前,焦枝鐵路復線已建成通車,途經(jīng)南陽的西安——南京鐵路即將動工,將與焦枝鐵路在南陽中心城區(qū)形成十字交匯。國道312線、207線、209線和省道豫01線、豫02線經(jīng)過拓寬改造后貫穿全境、即將開工的南陽——許昌高速公路與107國道、312國道交匯成網(wǎng),公路里程居全省第一。內(nèi)河通航230公里,水運經(jīng)漢江可直達武漢、重慶、南京、上海。南陽新飛機場可起降波音737、757客機,從南陽可以直飛北京、鄭州、廣州、武漢、上海、西安等地,以南陽丹江水庫為渠首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開工在即、船舶過丹江水庫入漢江、直抵武漢、南京、上海,形成一個鐵路、公路、空運、水運縱橫交織的立體交通網(wǎng)、通訊設備完備,現(xiàn)已開通程控電話70萬門,移動通訊容量達4466個信道、移動電話、無線尋呼、網(wǎng)上通信等高科技通信手段通過多功能、全方位大通信支架,可以同國內(nèi)各個城市和世界各地直接通話。南陽處于華東電網(wǎng)覆蓋之下,有三條超高壓環(huán)型輸電線路過境,電力供應可*,此外,南陽鴨河口火電廠一期70萬千瓦工程已勝利竣工,兩臺機組投入運營;南陽蒲山電廠一期工程進展順利,目前1號機組已并網(wǎng)發(fā)電。南陽市建設日新月異,接待設施齊全,四星級賓館可為中外賓客提供上乘服務。 四、南陽山川秀麗,名勝眾多,旅游資源極為豐富 1986年國務院公布南陽為歷史文化名城,南陽有四、五十萬年前的“南召猿人”和新石期時代遺址。夏商以后,歷代古跡遍布各地,特別是漢代文物名勝最多,杰出的漢代科學家張衡和醫(yī)圣張仲景出生在南陽,民間的傳說的二十八宿,即漢光武帝劉秀的二十八位主要將將領,也出生在南陽。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曾在這里躬耕。 南陽名勝古跡有武候祠、醫(yī)圣祠、宛城遺址、山陜會館、福勝寺塔、文廟大殿,有中國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縣衙——內(nèi)鄉(xiāng)縣衙博物館、南陽漢畫館收藏畫像石刻2000余塊,是研究兩漢時期繪畫、雕刻藝術與經(jīng)濟、社會生活的寶庫。鎮(zhèn)平菩提寺、南召丹霞寺、淅川香嚴寺、桐柏“水簾洞”等名勝古跡以及寶天曼、太白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和丹江口水庫、鴨河口水庫、白河游覽區(qū)、老界嶺等自然景觀,引人入勝。1993年,南陽盆地發(fā)現(xiàn)的恐龍蛋化石群,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南陽簡介 南陽,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北靠伏牛山,東扶桐柏山,西依秦嶺,南臨漢江,是一個三面環(huán)山,南部開口的盆地,山區(qū)、丘陵、平原面積各占三分之一。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 110°58ˋ-113°49ˋ,北緯32°17ˋ-33°48ˋ之間。氣候屬南北過渡帶,四季分明。1994年7月,國務院批準南陽撤地設市,F(xiàn)轄鄧州市、臥龍區(qū)、宛城區(qū)、方城縣、南召縣、鎮(zhèn)平縣、內(nèi)鄉(xiāng)縣、西峽縣、淅川縣、唐河縣、新野縣、桐柏縣、社旗縣共1市2區(qū)10縣,總面積2.6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025萬。 南陽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發(fā)源地之一。早在四五十萬年前,“南召猿人”就在這里生息繁衍,戰(zhàn)國時期已是全國著名的冶鐵中心。西漢時“商遍天下,冠富海內(nèi)”。東漢為光武帝劉秀發(fā)跡之地,故有“南都”、“帝鄉(xiāng)”之稱的南陽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培養(yǎng)和造就出春秋時期謀略家、“商圣”范蠡,東漢時期科學巨匠張衡,澤被后世的醫(yī)圣張仲景,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等舉世矚目的歷史人物。 南陽地理位置優(yōu)越,交通便利,是豫、鄂、川、陜交通要道。目前,焦(作)柳(州)鐵路縱貫全地境,規(guī)劃中的寧(南京)西(西安)鐵路將在南陽與焦柳鐵路交匯;公路四通八達、交織成網(wǎng);波音737客機可直達北京、廣州、深圳等地。 南陽是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歷文化名城之一,是全國漢文化最集中的旅游區(qū)之一,是中原主要的旅游勝地。目前,全市具有較高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的名勝古跡達40多處。其中武侯祠、醫(yī)圣祠、張衡博物館、漢畫館、內(nèi)鄉(xiāng)縣衙每吸引著數(shù)以萬計的中外游人;丹霞寺、香嚴寺、水簾寺、山陜會館等勝跡,寶天曼、太白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丹江水庫、石人山(南麓)、老界嶺、白河游覽區(qū)等自然景觀,都是旅游休養(yǎng)的好去處。1993年南陽盆地發(fā)現(xiàn)的恐龍蛋化石群,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恐龍蛋化石保護性開發(fā)”被列為世界21世紀議程項目。 南陽是一塊潛力巨大有待繼續(xù)開發(fā)的寶地,南陽是一方充滿希望的熱土。1000萬南陽兒女正以飽滿的熱情,為把陽建設成為豫西南和豫、鄂、陜毗鄰地區(qū)有較強輻射力、吸引力的現(xiàn)代化中心城市,為把一個經(jīng)濟繁榮、科教進步、生活富裕、環(huán)境優(yōu)美、開放有序、社會穩(wěn)定的新南陽帶入21世紀而辛 人文景觀:武侯祠、醫(yī)圣祠、漢畫館、內(nèi)鄉(xiāng)縣衙、張衡墓、彭雪楓紀念館。 自然景觀:內(nèi)鄉(xiāng)寶天曼國家地質公園、內(nèi)鄉(xiāng)天心洞景區(qū)、西峽伏牛山景區(qū)、丹江口水庫風景區(qū)、桐柏淮源風景區(qū)、九龍溝風景區(qū)、南陽白河游覽區(qū)。 特色風味: 南陽油茶、南陽黃牛、山茱萸 、辛夷花、 玄妙觀齋菜、鎮(zhèn)平燒雞、博望鍋盔、界中米醋、鎮(zhèn)平黃酒、社旗三粉。 地方文藝: 宛梆、大調曲子、三弦書、 鼓詞、 鑼鼓曲、槐書。 旅游商品: 南陽地毯、南陽絲綢、南陽玉雕、南陽烙花、黃石硯http://baike.baidu.com/view/3000.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