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更多關(guān)于瀘定橋在哪的問答
發(fā)布于:2020-08-25 13:09
瀏覽了 61次
1
2
瀘定橋又稱鐵索于四川省瀘境內(nèi),康熙四十四年1705動工興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瀘定橋竣工之際,康熙皇帝親自為該橋題寫“瀘定橋”橋名。大渡河自北向南,浪大水急,兩岸谷壁陡峭,險峰兀立。瀘定橋是大渡河上建造最早最長的一座橋梁。橋體分別由橋身、橋臺、橋亭三個部分組成。橋身,由十三根鐵索組成,是瀘定橋的主要組成部分。東西橋臺之間凈跨100米、鐵索長101.67米、橋?qū)?.7米,踏上橋面,整個橋身起伏蕩漾,如泛輕舟,它是連接川藏交通咽喉之地。 1935年5月29日清晨,紅軍先遣部隊——一軍團二師四團飛速趕到瀘定,占領(lǐng)西橋頭。下午四點,團長王開湘、政委楊成武親臨橋頭指揮,向敵人發(fā)起總攻,二連連長廖大珠、政治指導(dǎo)員王海云、四班副班長劉梓華等22我勇士手持沖鋒槍,背插馬刀,腰纏手榴彈,爬著光溜溜的鐵索向東橋頭沖去,三連緊跟其后,邊鋪橋邊沖鋒,經(jīng)過激烈戰(zhàn)斗,終于奪取了瀘定橋。 瀘定橋不僅以悠久的歷史、川藏交通的咽喉稱著于世,更以紅軍奪橋的英雄業(yè)績馳名中外,載入中國革命 的光輝史冊。1961年,瀘定橋被國務(wù)院首批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瀘定橋位于四川省瀘定縣,是著名的鐵索橋,屬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清以來,此橋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 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途經(jīng)這里飛奪瀘定橋而使該橋聞名中外。
4
瀘定橋位于四川孜州瀘定縣,紅軍是使用老百姓的一材制作的東西做成橋,像船,門,紅軍是在1935年5月25日過的橋,他們過橋十分艱難。過完橋之后,必須把腳印銷毀,免得國民黨偵查時,發(fā)現(xiàn)紅軍轉(zhuǎn)移戰(zhàn)略圖的秘密。
5
瀘定橋在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的大渡河上。
6
在瀘定縣沙壩新區(qū)紅軍飛奪瀘定橋紀(jì)念館旁邊。。
7
時間:1935年5月25日地點:今四川省石棉縣安順場地區(qū)(原西康省冕縣)的大渡河。
8
瀘定橋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城西,橫跨大渡河,是四川內(nèi)地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
9
這。。。飛渡瀘定橋不是一天兩天等渡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