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亞歷·仲馬
亞歷山大·仲Alexandre Dumas,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人稱大仲馬,法國19世紀浪漫作家。
大仲馬信守共和政見,反對君主專政。先后參加了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推翻七月王朝革命、加里波第對那不勒斯王國的征戰(zhàn)等活動。2002年,大仲馬去世132年后遺骸移入了法國先賢祠。
大仲馬小說大都以真實的歷史作背景,情節(jié)曲折生動,往往出人意料,有歷史驚險小說之稱。結構清晰明朗,語言生動有力,對話靈活機智等構成了大仲馬小說的特色。大仲馬也因而被后人美譽為“通俗小說之王”。
大仲馬各種著作達300卷之多,以小說和劇作為主。代表作有:《亨利第三及其宮廷》(劇本)、《基督山伯爵》(長篇小說)、《三個火槍手》(長篇小說)等。
2、亞歷山大·仲馬
亞歷山大·仲馬(1824年7月27日-1895年11月27日)是法國小說家大仲馬任奧爾良公爵秘書處的文書抄寫員時與一女裁縫所生的私生子,因與其父重名而被稱為小仲馬。
小仲馬的第一部揚名文壇的力作《茶花女》,表達了人道主義思想,體現(xiàn)出人間的真情,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寬容與尊重,體現(xiàn)了人性的愛,這種思想感情引起人們的共鳴,并且受到普遍的歡迎。
也曾寫劇本:《半上流社會》、《金錢問題》、《私生子》、《放蕩的父親》、《歐勃雷夫人的見解》、《阿爾米斯先生》 和《福朗西雍》、《克洛德妻子》等。
3、阿納托爾·法朗士
阿納托爾·法朗士(Anatole France,1844-1924)法國作家、文學評論家、社會活動家。本名蒂波·法朗索瓦,生于巴黎一書商家庭!胺ɡ适俊笔撬赣H法朗索瓦的縮寫,又因他愛祖國法蘭西,故以祖國的名字作為自己的筆名。
少年時的法朗士經常替父親編寫書目、圖書簡介等,置身于書海之中。1873年出版第一本詩集《金色詩篇》,爾后以寫文學批評文章成名;1881年出版《波納爾之罪》,在文壇上聲名大噪。
以后他寫了一系列的歷史題材小說。由于受法國唯心主義歷史學家列南的“人類永遠也不能接近真理”的影響,他的這些作品均流露出歷史循環(huán)論、社會改造徒勞無益論的悲觀情緒,但更多的是充滿對社會丑惡的嘲諷和抨擊。法朗士的散文平如秋水,含蓄雋永,韻味深長。
代表作品有《金色詩篇》、《波納爾之罪》等。
4、居伊·德·莫泊桑
居伊·德·莫泊桑(Henri René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紀后半葉法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與俄國契訶夫和美國歐·亨利并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莫泊桑1850年出生于法國上諾曼府濱海塞納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曾參加普法戰(zhàn)爭,此經歷成為他日后創(chuàng)作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
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六部長篇小說、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說及三部游記,是法國文學史上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數(shù)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
莫泊;加猩窠浲春蛷娏业钠^痛,巨大的勞動強度,使他逐漸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進行寫作。在遭受疾病殘酷的折磨之后,莫泊桑于1893年7月6日逝世,年僅43歲。
代表作品有《項鏈》《漂亮朋友》《羊脂球》和《我的叔叔于勒》等。

5、愛彌爾·左拉
愛彌爾·左拉(法語:Émile Zola,1840年4月12日-1902年9月28日),法國自然主義小說家和理論家,自然主義文學流派創(chuàng)始人與領袖。
1840年,左拉誕生于法國巴黎,主要創(chuàng)作作品為《盧貢-瑪卡一家人的自然史和社會史》,該作包括20部長篇小說,登場人物達1000多人,其中代表作有《小酒店》、《萌芽》、《娜娜》、《金錢》等。
左拉是19世紀后半期法國重要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其自然主義文學理論,被視為19世紀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遺產的組成部分。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