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拜訪道觀而非佛寺,道仰專注,贊一個。

  是北京本地邊的道觀一覽:

  城里的道觀(就不詳細介紹了,內(nèi)容你都懂的):

  白云觀················

  東岳廟················

  大高玄殿(大高玄殿在西城區(qū)三座門大街23號)

  呂祖閣(呂祖閣在西城區(qū)新壁街41號和明光胡同6號)

  呂祖宮(金融街北京道協(xié)那個)

  蟠桃宮(崇文門東大街東口)

  關(guān)帝廟(在地安門西)

  文昌帝君廟(北城帽兒胡同)

  藥王廟(崇文區(qū)東曉市街)

  一畝園娘娘廟(圓明園遺址公園正大光明門東南側(cè))

  都城隍廟大殿(西城區(qū)成方街33號)

  宣仁廟(東城區(qū)北池子大街2號、4號)

  昭顯廟(西城區(qū)北長街71號)

  火神廟(和平門外琉璃廠東街29號)

  關(guān)岳廟(西城區(qū)鼓樓西大街149號)

  ---------------------------------------------------------------------------------------------------------------

  下面是郊區(qū)的道觀:

  玉虛宮

  玉虛宮位于房山區(qū)黃山店鄉(xiāng)黃山店村西北3公里的寶金山內(nèi)。由前宮、后宮、塔院三部分組成。玉虛宮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現(xiàn)存為清光緒年間所重建。前宮四合院布局。正殿前豎碑兩座。后宮地勢與前宮殿脊齊平,四合院布局。塔院位于后宮50米左右,有塔4座。其中3座并列成“一”字,相隔約7米。建筑形式相同,八角形,磚結(jié)構(gòu),高約7米。這3座塔均為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建。另一座距此三座塔30米遠,高約7米。五道廟 五道廟在宣武區(qū)韓家潭西口鐵樹斜街與櫻桃斜街之間的路口處。廟有玉帝殿,內(nèi)有明代萬歷年間兵部尚書王象乾撰記立碑,謂此處為正陽。宣武龍脈交通之地,故于廟側(cè)建玉帝行宮,率諸神以鎮(zhèn)之。今玉帝殿已不存。另一說法是諸宦官為魏忠賢所建,以祈福安。

  五頂廟

  北京最著名的五座泰山神廟,亦稱碧霞元君廟,分別為東頂、西頂、南頂、北頂、中頂。東頂在東直門外,俗呼東頂。因廟側(cè)有一株數(shù)百年的老榆樹,順義、通縣一帶人又稱為孤榆樹廟,現(xiàn)已無存。南頂位于豐臺區(qū)大紅門外南頂村,建于明代,清乾隆三十八年重修,民國年間傾記,現(xiàn)已無存。西頂亦稱廣仁宮碧霞元君廟,俗稱娘娘廟,位于海淀區(qū)藍靛廠。建于明萬歷三十六年,稱護國洪蕊宮,清康熙五十一年改稱廣仁宮碧霞元君廟,有大殿五進,旁有七十二司,以及清圣祖御制碑、乾隆御書聯(lián)額并御制詩碑。民國時曾為舍粥廠,1949年后曾為療養(yǎng)院,70年代辟為北京橡膠五金廠。現(xiàn)存山門、大殿、配殿及古柏。北頂位于朝陽區(qū)大屯北頂村。清乾隆年間整修,1976年后殿因地震坍塌,后被翻蓋為北頂小學校,F(xiàn)僅存山門、前殿。中頂在右安門外十里草橋,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民國時又重修,F(xiàn)存山門、大殿以及石獅、張玉書篆額、史夔撰文石碑等。

  岫云觀

  岫云觀在房山區(qū)琉璃河中學院內(nèi)。建于明代,原名恩惠寺,俗稱老公廟。主要建筑在中軸線上,僅存皋殿、三清殿和呂祖閣。岫云觀古建筑是研究明代建筑工藝的實物資料,為房山縣重點保護文物。三官廟 三官廟在西海北沿29、30號。清代始建,民國年間重修。廟坐北朝南。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石券門,棋盤大門兩扇。前殿3間,配殿東西各2間。西跨院有殿3間。是一座較完整的小型寺廟。為西城區(qū)保護文物。位于通州鎮(zhèn)西大街東口路北。明建,稱“三官廟”,清康熙十二年(1673)修,院南向二進。山門3間,硬山筒瓦箍頭脊,次間后檐嵌六角形三交六菱窗。前殿、正殿各5間。東西配殿各3間,硬山合瓦元寶頂,次間前吞廊,如意石階3級。后院正殿前,設(shè)青沙巖制浮雕龍紋圓形花壇一座,直徑2.35米,邊寬0.41米,由數(shù)塊拼砌而成。

  秀峰寺

  秀峰寺位于海淀區(qū)北安河鄉(xiāng)鷲峰山下。明正德六年(1511)由太監(jiān)高讓所建。1925年改名為修真觀。1929年復(fù)更名為秀峰寺,并予修整。寺有三進,殿房數(shù)十間。

  靜福寺

  靜福寺位于海淀區(qū)四季青鄉(xiāng)碧云寺北1公里許木蘭陀山麓。原名玉皇廟,俗稱玉皇頂。明天啟元年(1621)建玉皇閣,清道光三十年(1850)建呂祖殿,光緒二十九年(1903)重修,改稱靜福寺。坐落于山腰約海拔200米處,由并排三座院落組成,有玉皇閣、呂祖殿、關(guān)帝殿等。存山門一座,無梁結(jié)構(gòu),歇山頂,石券門,門額書“靜福寺”3字。中院有明萬歷四十八年(1620)《修殿后日岸記》摩崖刻碑。寺內(nèi)還有明天啟元年《新建玉皇閣碑記》碑、清雍正十三年(1735)《玉皇頂祭星圣會碑記》碑、道光三十年《建立呂祖殿碑記》碑,以及清代擴建關(guān)帝殿碑。寺北有金泉洞,深4.25米,高2.9米,洞底一小汪泉水冬夏不枯。洞頂有一小洞,于洞內(nèi)可以望天,為寺中一奇。與寺隔洞相望的東山梁上,曾建有洗心亭。

  元圣宮

  元圣宮位于順義縣北牛欄山下。始建年代不詳,今碑文記載曾重修于萬歷年間。廟宇坐北朝南,前立木制牌樓一座,其后有石獅一對,為明代遺物。后面是儀門、前殿、正殿、后殿、東西配殿等建筑,房屋共40余間,均為清代建筑。殿宇上分別繪有旋子彩畫、蘇式彩畫、和空彩畫。前殿月臺上,又有古柏兩株,高大粗壯,直插霄漢。后殿5間,黃琉璃綠剪邊,金龍和璽彩畫,月臺高大。東西配殿各5間。院中松柏參天,甬道用各色石子拼成圖案。為順義縣重點保護文物。

  呂祖廟

  呂祖廟位于房山區(qū)良鄉(xiāng)西北25公里大南峪。明代創(chuàng)建,坐西朝東。隨山勢而建,前低后高。中軸線四進院落。位于密云縣古北口鎮(zhèn)河西村北萬壽山上。與古北口鎮(zhèn)只一水之隔。修建于明代成化年間,原名慈云寺,是佛教寺廟,寺內(nèi)供奉觀世音菩薩。清末宣統(tǒng)年間,道人郝祥麟重修,改慈云寺為道觀呂祖廟。廟山門緊對古北口關(guān),山下是潮河之水;廟的西部是臥虎山,北有長城為屏障,南部山下古北口河西村,古稱柳林營,中部山腰有古北口八景之一的鎮(zhèn)山塔和七郎墳。廟為清代晚期典型的三合院形式,占地為438平方米,南北稍長,東西較短呈長方形。大殿內(nèi)供奉著呂洞賓等泥塑彩繪神像。院內(nèi)尚有3座殘碑。

  慈善寺

  慈善寺位于石景山區(qū)天臺山。慈善寺座落在天臺之上,故又稱天臺寺。慈善寺始建年代不詳,最遲在清初已成廟。分中、東、西三路,以西路的大悲殿為主,大悲殿三楹,正中供金漆木雕觀音像,兩旁有碧霞元君等八尊塑像,這種佛、道兩家共進一堂的殿宇,在京郊不多見。南山坡有座藏式塔,高約10米,傳為魔王和尚衣缽塔。每年三月十五日,為魔王和尚成道之期,慈善寺開廟三日,堪稱京西香火極盛之寺。慈善寺殿堂基本完好,但大部分塑像被毀。寺內(nèi)外石刻眾多,以馮玉祥將軍留下的石刻最為引人注目。有“勤儉為寶”、“真吃苦”、“耕讀”、“淡泊”等楷書大字,前7字3尺見方,后4字2尺見方,鐫刻在山門外東山坡和寺后北山坡上。在“耕讀”、“淡泊”附近,尚有從《周易》摘錄的“八卦謙”200余字,每字半尺見方。

  伏魔大帝宮

  伏魔大帝宮位于通縣城內(nèi)西大街與中山街交接處路北。伏魔大帝是關(guān)羽封號,為帝王與民間所推崇供奉。佛教祀關(guān)羽始于六朝陳末。道教祀關(guān)羽,似始于北宋,明神宗萬歷四十二年,封其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zhèn)天尊關(guān)圣帝君”,從此關(guān)帝廟、伏魔宮遍及全國。宮東向二進,明建清修。山門3間,前殿3間,南北配殿各3間,耳房各2問。后殿3間,北跨院為普濟祠,南向三合院。僅余后殿、朵殿及所遺漢白玉八角雕花座一件,為通縣重點保護文物。

  溝崖

  原名溝溝崖,因溝谷內(nèi)多懸崖而得名。位于昌平區(qū)北部十三陵鎮(zhèn)域內(nèi),為德勝口溝西側(cè)的支溝。溝口南側(cè)為德勝口村,北側(cè)為德勝口水庫,是軍都山南麓狹窄谷地之一。

  溝谷由流水切割而成。入口處兩山對峙,其間距僅十余米。溝口海拔約140米,建塘壩截流1座。溝谷呈東南—西北走向,谷內(nèi)山勢由外及里逐漸高峻,溝內(nèi)植被繁茂,周圍有仙人、玉女、中峰、東峰、西峰、瑞峰、岫峰、將軍、步虛、五云、金華和紫極等22峰環(huán)拱,其中中峰、東峰、西峰、瑞峰和岫峰5座山峰最負盛名。中峰為五峰之首,海拔963米。清康熙十二年(1673)編撰的《昌平州志》曾載有溝崖八景,即“飛瀑垂簾”、“寒泉漾玉”、“危峰夏雪”、“古洞春風”、“磴道穿云”、“松橋隱霧”、“南川午月”和“西寺子鐘”。溝崖曾是佛、道兩教勝地,有“北武當山”之稱。自元、明以后,相繼建造有玉虛觀、碧霞宮、斗姥宮、西峰庵、東峰庵、瑞峰庵、盤道庵和西王母祠等72座佛、道宮觀廟宇,現(xiàn)玉虛觀、碧霞宮、斗姥宮和瑞峰庵等遺址仍存。

  玉虛觀全稱護國中峰頂玉虛觀,又稱北武當溝崖玉虛觀,俗稱上廟。位于溝崖中峰山腰,距溝口約7500米。明天啟二年(1622)建造,崇禎八年(1635)落成,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修葺。該觀有觀門、鐘樓、鼓樓、正殿、配殿、后殿和無上閣等建筑,溝崖廟宇建筑中最高、最險的一組建筑。整體建筑分布在4層階梯式高臺上。最下層有觀門1座,保存至今。其形制為單檐歇山頂,上覆灰色布瓦,冰盤石檐,檐下嵌白色石匾額,上刻“護國中峰頂玉虛觀”。觀門內(nèi)左右建鐘、鼓二樓,左為鐘樓,鐘高1.3米;右為鼓樓,鼓已散失,僅存四壁。正殿面闊10米,進深4.8米;配殿面闊9.5米,進深4米,均已不存。殿前有石碑2通,分別刻有“溝溝崖中峰頂玉虛觀碑記”及“重修碑記”,碑身及碑座均完好。觀下有銀杏樹1株,為北京市一級古樹名木。

  碧霞宮位于玉虛觀與斗姥宮之間。清光緒二十四年重修。有正殿3間,左、右配殿各3間,宮門3間。正殿為硬山式六檁前廊式建筑,現(xiàn)存后墻、左右山墻及部分柱檁,殿基寬8.5米,深5.4米。左右配殿存部分殘墻,宮門殘存臺基。

  斗姥宮位于東峰山腰。清光緒二十四年修葺。建有宮門、正殿、配殿。正殿右前處一巨大山石與左配殿相對。其建筑均已坍塌,僅存部分墻體。正殿及左配殿均為3間。正殿寬8.8米,深4.3米;配殿寬6.3米,深4米。宮門狹小。宮門外有硬山式灰色布瓦小房,存留后墻、左右山墻及后部房頂。

  圣蓮山

  圣蓮山(圣米石塘蓮花山)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區(qū)西北的群山峻嶺之中,海拔930米,是道教的聚集之地。圣蓮山山勢陡峭,巍峨俊秀,山下幽谷深邃,溪流潺潺,山澗峰高崖陡,絕壁森森‘山上流云霧海,變化無窮‘叢林茂盛,古樹參天,廟觀亭閣掩映于濃蔭崔蓋之間,山間路徑有秀的特色,舒展與騎縫古剎之間,而且還集中展示了雄、險、奧、絕、秀的特點,素有京西小五岳之美譽。

  “道家風骨佛光照,奇峰峻石圣水靈”,這是圣蓮山的真實寫照。南天門一峰分兩分院,佛門、道家兩重天。早在明朝時期,佛教便在山上建宮立廟,名為勝泉寺。相傳摩訶老祖是在圣米石塘之中,食圣米、飲圣水而得道成仙,所以佛教在當時非常興旺;隨之道教也落腳于此地,后建蟠桃宮于勝泉寺的后山北側(cè),俗稱北廟,觀中主持善于醫(yī)道,又有圣水洞之圣水有調(diào)理百病,延年益壽之功效,故此名聲大噪,進香朝拜,尋醫(yī)求藥者絡(luò)繹不絕。在民國時期尤為鼎盛,當時的達官貴人、藝術(shù)名家也慕名而來,而且不惜重金建別墅于觀中,至盡舊址尚存。蟠桃宮、圣水寺、關(guān)帝祠等建筑群體及眾多景點、景觀,又重新隱現(xiàn)于奇峰幽谷之中。

  蒙古包的塞外風情;三合院、四合院的幽靜和古樸;飛檐斗拱的仿古大戲樓,可讓您欣賞到各種形勢的節(jié)目,還有讓您一展才藝的機會。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天上的星光與景區(qū)的燈光交相互應(yīng),混為一體,無不讓人流連忘返、心曠神怡。

  圣蓮山風景區(qū)是一處遠離喧囂、遠離污染、遠離煩惱的奇山圣地,它以一流的服務(wù)設(shè)施恭候中外游客的光臨。

  妙峰山

  妙峰山風景名勝區(qū)妙峰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京西門頭溝區(qū)境內(nèi),距市中心50余公里,面積20平方公里,景區(qū)以“古剎、奇松、怪石”而聞名。妙峰山屬太行山脈,火成巖結(jié)構(gòu),主峰海拔1291米,山勢峭拔,花草清麗。

  北京市名山之一,京郊游覽勝地,區(qū)位于京西門頭溝區(qū)境內(nèi),門頭溝區(qū)與昌平縣界山,屬太行山余脈。位于北京西北30余公里,距市區(qū)55公里,海拔1291米,面積20平方公里。舊名仰山,以“古剎”、“奇松”、“怪石”、“異卉”而聞名。因山勢雄峻,五峰并舉,妙高為其一,故亦稱妙高峰。山上林木蔥蘢,風景優(yōu)美,古多廟宇,有日出、晚霞、霧凇、山市等時令景觀、有我國品質(zhì)最好的千畝玫瑰花,以創(chuàng)建于明末的“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廟”著名。廟踞金頂,清至民國間,每年農(nóng)歷四月初一至十五舉行盛大 廟會,山因以著名?谷掌陂g廟毀,廟會遂衰。今仍以自然風光之美著稱,尤以山南櫻桃溝景色為佳。附近澗溝多玫瑰花,F(xiàn)為全市重點綠化區(qū)。

  久負盛名的妙峰山娘娘廟始建于遼代,三處廟宇群(靈感宮、回香閣、玉皇頂)依山取勢,參差錯落,高低有致,14座殿宇分別供奉著釋、道、儒、俗各路神靈,是明清時期華北地區(qū)的民眾信仰中心。

  北京的廟會起源于遼代,稱“上巳春游”。元、明兩代廟會進一步興起。妙峰山廟會始于明代,每年農(nóng)歷四月初一至十八妙峰山開山半月余,日以萬計的香客絡(luò)繹于途,有的一步一揖,三步一扣首;有的竟以背鞍、滾磚、耳箭、懸燈等方式進香以示虔誠。各種民間香會邊走邊練,幡旗飄揚,鼓磬齊鳴,觀者如潮。妙峰山廟會期,京都萬人空巷,其規(guī)?胺Q華北之首。

  妙峰山傳統(tǒng)廟會始于明代崇禎年間,距今已有300余年的歷史。每年的農(nóng)歷四月初一至十五,來自全國各地數(shù)十萬善男信女,幾百檔民間花會匯聚妙峰山,朝頂進香,酬山賽會,施粥布茶,場面之壯觀,信眾之虔誠實屬罕見。清《燕京歲時記》載:“妙峰山每屬四月,自初一開廟半月,香火極盛,人煙幅輳,車馬喧鬧,夜間燈火之繁燦如列宿,香火實可甲于天下矣”。1925年,北京大學國學門研究所對妙峰山廟會進行了專門調(diào)查,出版了《妙峰山進香專號》,此次調(diào)查開創(chuàng)了我國民俗學田野調(diào)查的先河,妙峰山因此成為中國民俗文化的發(fā)祥地。

  丫髻山

  丫髻山風景區(qū)位于北京市平谷區(qū)劉店鄉(xiāng)(距北京91公里),因山顛兩塊巨石狀若古代女孩頭上的丫髻,因此得名丫髻山。四方百姓又稱丫髻山為“東大山”。距東直門70公里,距金海湖45公里。丫髻山海拔363米,丫髻山上的碧霞元君祠為京東著名道觀,始建于唐代鼎盛于元、明、清三朝;丫髻山磕頭溝原有云巖寺,分上下兩寺,始建于遼代,后經(jīng)多次重修。上寺建筑懸崖峭壁上,其規(guī)模之大,工程之險,古來罕見。

  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道教名山丫髻山,經(jīng)過近兩年的整修,日前重新迎接游客。丫髻山四月廟會于明時興起,京、津、魯、晉、豫等地善男信女紛紛來此朝山進香,每天多達數(shù)萬人。因此,丫髻山廟會也成為華北四大廟會之一。丫髻山景區(qū)有個狀若仙桃的巨石被兩山夾持,當?shù)卮迕穹Q之為“神桃峰”。歷經(jīng)數(shù)萬年的風吹雨打,現(xiàn)如今,這顆碩大的“神桃”依然能分辨出桃嘴和桃身,游人從老遠便可看到,成為“桃鄉(xiāng)平谷”不可多得的一處亮麗美景。

  自元代起,丫髻山一直是京城一帶人們瞻拜祈禱的圣地。上至皇帝后妃,宗室王爺,達官貴人,下至文人墨客,市民村夫,皆有逛東大山廟會的習俗。而廟會期間更是人如潮涌。山上有公元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碑文,記載了當時的盛況:“每歲孟夏,四方人士會于此者,或輦紙帛,或升香燭,拜叩登山,名為勝會,駢肩疊跡,不可勝計”這種盛況一直持續(xù)到1946年。

  相傳唐朝即有道士在丫髻山上結(jié)廬修煉,明朝曾敕賜“護國天仙宮”匾額;碧霞元君祠、玉皇閣等十多座原廟宇在1949 年前夕被毀,后經(jīng)當?shù)匦疟娪种匦略谏巾斀嗽詈蜕介T,恢復(fù)了山下的紫霄宮。每年農(nóng)歷四月初一至十五舉辦“丫髻山廟會”和9月12-10月2日舉辦“金秋金果碧霞蟠桃采摘節(jié)”。

  丫髻山東大山廟會為華北地區(qū)四大廟會之一。一九九四年,丫髻山廟會被載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的《中國道教大辭典》。

  -------------------------------------------------------------------------------------------------

  最后四個道觀都有山水風景旅游開發(fā),適合花一兩天去玩兒玩兒。其他的周邊道觀,比如豐臺大灰廠的娘娘廟之類的,坐公交就能當天去當天回。

  內(nèi)容已經(jīng)太多了,后四個道觀你可以具體百度當?shù)鼐包c官網(wǎng)。

  好了,祝玩兒的開心。-

下面是更多關(guān)于宣仁廟的問答

最佳貢獻者
2

風雷京劇團親子半日游  ¥290/人

出發(fā)時間:5月23日/6月6日

 為什?

平常帶孩子去各種博物館參觀學習的你,今年毒悶在在家窩了兩個多月是不是感覺親子關(guān)系遭到了 嚴重的破壞?是不是孩子在家吃喝玩樂就是不學習?來,帶上孩子到風雷京劇團體驗一下吧!

為什么去風雷京劇團?

北京風雷京劇團是一個有著近八十年歷史的老劇團,在劇團的歷史上,曾擁有和培養(yǎng)過眾多的京劇表演 藝術(shù)家和著名京劇演員,并創(chuàng)作演出了《金翅大鵬》、《武松》、《長征路上》、《猴王鬧乾坤》等許 多經(jīng)典劇目。劇團

團址就座落在老天橋的市井街巷中,當您步入劇團即引起您對舊時老北京前門大街的 繁華記憶。

 

誰為我們講解?   兩位副團長其中一位會為我們進行講解

副團長焦健琪:1985 年考入中國戲曲學院附中。在校期間師從宋富亭、趙榮欣、馬明群、馬明駿、張關(guān)正等老師。

                   1992 年進入北京風雷京劇團,現(xiàn)任北京風雷京劇團副團長,國家二級演員。

                   演出劇目:霸王別姬、九江口、清風寨等。

副團長羅洛:北京市西城區(qū)第十五屆十六屆人大代表、北京市西城區(qū)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

                北京風雷京劇團先進工作者、第四屆北京市少兒京昆戲曲大賽“教師伯樂獎”

                2010 年 5 月至今 任北京風雷京劇團副團長 2010 年至今 任北京市西城區(qū)第十五屆、十六屆人大代表  

                國家二級演員

 

適合誰去?

適合 5 歲以上的兒童及家長,活動強度不大

 注意事項:

1、 請大家準時前往,到附近聯(lián)系導(dǎo)游指導(dǎo)您抵達

2、 畫臉譜的時候請注意不要將油彩弄到手上,臉上進而弄到桌布及京劇院其他布景上。

3、 請攜帶一些紙巾,濕巾等清潔用品用于擦手擦臉

風雷京劇團半日體驗

自理

京劇文化

折子戲

畫臉譜

大小朋友們自行從家里出發(fā),乘坐交通工具抵達風雷京劇團。 地址:北京市宣武區(qū)板章胡同 14 號

09h00:早上 9 點在京劇團門口找我們的導(dǎo)游集合

09h10:集合后我們請出京劇團副團長為我們講解京劇的歷史,參觀京劇團后臺,博物館

09h40:副團長在劇團舞臺上講解京劇舞臺文化及歷史

10h00:觀看折子戲-貴妃醉酒

10h10:副團長教我們走臺步,學習京劇動作

10h30:京劇院老師教畫京劇臉譜

11h00:合影,自由拍照

11h10:本次活動到此結(jié)束,帶著滿滿的收獲和回憶,回到各自的家

3
1、恭王府:恭王府作為清朝親王的府邸建筑布局規(guī)整、工藝精樓閣交錯,充分體現(xiàn)了皇室富貴的風范和民間清致素雅的風韻。漫步在府內(nèi),府邸堂皇莊重,花園優(yōu)美繁華,感受其歷史文化的深重。

2、頤和園:皇家園林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遺產(chǎn),世界著名旅游勝地。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qū)十五公里,占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

3、南鑼鼓巷:這里節(jié)假日人是非常多的,有特色的東西也很多,像小吃,小玩具,別具特色小店鋪。當然最有特色的還是兩邊古樸的建筑,這里是明清時代達官貴人聚集的地方,是名副其實的“富人區(qū)”,而現(xiàn)在好多地方變成了各種各樣有趣的店鋪,有的建筑還保存完好可以參觀。
4
我是六月中去,要帶防曬霜,陽傘,太陽帽和墨鏡

時陽好毒的,最好帶件長袖的春秋裝,因為下大雨的話會有點冷,我們是最后一天返回的時候下的暴雨,還好我?guī)Я碎L袖

還有就是帶些食物,跟團的話用餐時間都是有安排的,人多了或出現(xiàn)情況難免會耽誤時間,特殊情況也是可能發(fā)生的,比如我們,本來是7點多的飛機,所以沒吃晚飯打算吃飛機餐,因為下暴雨不斷的延遲,肚子餓了想在機場買點東西吃,那里的東西好貴哦,幾個桃子都要幾十上百的,快餐最少也要28而且難吃,后來到九點多鐘機場才派餐給我們吃,飛機最后是11點多才開,好郁悶的.

最好帶點皮炎藥,因為那邊空氣干熱,皮膚會癢.

旅游愉快!
5
★北京歡樂

門市價120/人

價成人100元/人

★溫泉

門市價198元/人

優(yōu)惠價成人158元/人

★天龍源溫泉

門市價158元/人

優(yōu)惠價成人128元/人

★溫都水空間

門市價128元/人

優(yōu)惠價成人100元/人

★溫都養(yǎng)生館

門市價158元/人

優(yōu)惠價成人120元/人

★溫都兩館通票

門市價218元/人

優(yōu)惠價成人170/人

★茗湯溫泉

門市價125元/人

優(yōu)惠價成人100元/人

★九華山莊溫泉

門市價220元/人

優(yōu)惠價成人110元/人

★龍熙溫泉水世界

門市價格229元/人

優(yōu)惠價成人150元/人

★帝景溫泉

門市價128元/人

優(yōu)惠價成人80元/人

★摩銳溫泉水世界

門市價138元/人

優(yōu)惠價100元/人(周末含餐版)

★動物園海洋

門市價100元/人

優(yōu)惠價成人90元/人

★太平洋海底世界

門市價

75元/人

優(yōu)惠價成人55元/人

★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

門市價

70元/人

優(yōu)惠價成人

55元/人

票務(wù)咨詢電話:010—82622458

62574448

13641381990劉小姐

提示:如有特殊原因也許會有價格上的變動但本廣告不一定能及時通知請諒解

(景點介紹僅供參考門票所包含項目以景點規(guī)定為準)

6
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會是因為不去而后悔的,如果想看看不一樣的北京,那就去南鑼鼓巷,想去現(xiàn)代的北京就去三里屯,想去古典的北京就去故宮或者頤和園
7
哪個季節(jié)去旅游最好,我認為首先要考慮京的天氣,還有去北京旅游的目的,比如園林呢,還是長城呢,還是博物館呢。

北京是一個歷史老地方,去那旅游的游客比較多,更有來自全地球所有的遠方游客,北京的有名氣的地方也比較多,如果帶一個周左右的話,是可以盡情的玩一下的。去北京必玩的地方有歷史文化集中地,也有現(xiàn)代文化茂密區(qū),還有知名的大學……咱們是可以自由的玩的。

說到什么季節(jié)去北京旅游好,我倒是覺得春末和秋初初比較合適。天安門 首先考慮的是北京的氣候條件,北京位于內(nèi)陸,春天和秋天,大氣環(huán)境總的來說比較干旱,空氣中的水蒸汽不足,再加上北京距離西北的沙漠比較近。當氣候干燥的春秋天來臨時,會有刮風的天,甚至有時會面臨沙塵暴,大街上到處都是沙土的,連門都不想出去,更別說是旅游了。出游一個周,如果趕上不好的天,會有一半的時間悶在旅館里,那都去不了。這樣的話,旅游基本就沒戲了,北京之游也算是白去了。但是晚春和秋天剛來的時候就不一樣了,春夏和夏秋換季之時雨水充足,不至于空氣干燥,更不會出現(xiàn)沙塵暴和大風的天氣,也不會像夏天那樣熱。盛夏的北京就像個大火坑,選擇夏天去是不聰明的的選擇,特別是趕上三伏的時候,頂著烈日在北京到處逛,是很容易中暑的,從天氣原因考慮我覺得還是春未走夏沒來時和秋天剛來比較合適去北京逛逛那樣不冷不熱也沒有沙塵挺好的。鳥巢 其次是根據(jù)自己要游玩的興趣決定了,北京雖然旅游景點眾多,但是北京作為歷史過程,更突出的特點還是歷史文化。選擇春末和秋初,可以兼顧北京的大部分景點,既可以去參觀歷史文化遺址,又可以去園林中看看花草樹木,這更是個不錯的選擇。而且還可以看看奧運場館,感受現(xiàn)代氣息在這個滿是歷史文化大城市里。

四五月份和十月份便是游北京的最好時間。
8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