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更多關(guān)于龍門石窟大佛的問答
發(fā)布于:2020-08-26 06:53
瀏覽了 61次
1
盧舍那佛 石窟正中盧舍為龍門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頭高4米,長1.9米,造型豐滿,儀表堂皇,衣紋流暢,具有高度的藝術(shù)感染力,實在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shù)杰作。據(jù)佛經(jīng)說,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這尊佛像,豐頤秀目,嘴角微翹,呈微笑狀,頭部稍低,略作俯視態(tài),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
最佳貢獻者
2
盧舍 石窟正中盧舍那佛坐像為龍門石窟最大佛像高17.14米,頭高4米,長1.9米,造型豐滿,儀表堂皇,衣紋流暢,具有高度的藝術(shù)感染力,實在是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shù)杰作。據(jù)佛經(jīng)說,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這尊佛像,豐頤秀目,嘴角微翹,呈微笑狀,頭部稍低,略作俯視態(tài),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
3
盧舍那大佛常到洛陽玩!龍門 80.0元 關(guān)林 30.0元
白馬寺 35.0元 王城 2.0元 西苑公園 2.0元 天子駕六 30.0元 洛陽博物館 20.0元 民俗博物館 10.0元 古墓博物館 20.0元 都城博物館 10.0元 洛八辦 10.0元 雞冠洞 50.0元 天池山 35.0元 神靈寨 35.0元 千唐志齋 30.0元 龍?zhí)洞髰{谷 30.0元 漢光武帝陵 20.0元 商城博物館 20.0元 花果山 25.0元 龍峪灣 50.0元 王城公園35元/張(含動物園), 牡丹公園(燈展)15元/張, 西苑公園10元/張, 國家牡丹園45元/張, 神州牡丹園40元/張, 洛陽市國花園管理處40元/張, 洛陽牡丹園30元/張, 郁金香花園35元/張, 國家牡丹園和郁金香花園聯(lián)票(自愿選擇)60元/張, 園林綠化建設(shè)工程處精品牡丹展20元/張, 洛陽國花園花卉有限公司30元/張, 國際牡丹園25元/張。
4
石窟正中盧舍那佛坐像為龍門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造型豐滿,儀表堂皇,衣紋流暢,流露出對人間的關(guān)注和智慧的光芒,極為動人。
5
盧舍那大佛是龍門石窟中藝術(shù)水平最高、整體設(shè)計最嚴密、規(guī)模最大的
6
盧舍那佛是照武則天做的。
7
龍門石窟最大,叫奉先寺”,奉先寺造像布一佛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大像。 奉先寺的主尊是盧舍那大佛。大佛通高十七米多,僅耳朵就有一米九。在佛經(jīng)中,盧舍那是佛在顯示美德時的一種理想化身。奉先寺大盧舍那像龕是唐高宗及武則天親自經(jīng)營的皇家開龕造像工程,工程設(shè)計和施工是由高宗親自任命制定。為此,武則天曾經(jīng)與咸亨三年捐出“脂粉錢二萬貫”。所以修建的官員為了討好武則天,就把佛像雕刻成武則天的模樣。盧舍那佛被賦予了女性的形象:面容豐腴飽滿,修眉細長,眉若新月,眼瞼下垂,雙目俯視,嘴巴微翹而又含笑不露,她莊重而文雅、睿智而明朗, 具有高度的藝術(shù)感染力。 盧舍那佛像兩邊還有二弟子迦葉和阿難,高10.65米, 形態(tài)溫順虔誠,迦葉和阿難是釋迦牟尼最親近的弟子,被佛教徒看作是佛身邊的脅侍。迦葉尊者全稱摩訶迦葉。意譯大迦葉。相傳他是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人,屬婆羅門種姓,原來是一個外道。釋迦牟尼成道后第三年化度他為弟子,跟佛陀學習佛法。據(jù)說八天就得道成為阿羅漢。迦葉入了佛門,曾率領(lǐng)500弟子在韋提河山修習頭陀苦行,因此被稱為“頭陀第一”。受到佛陀的贊許,稱他是“大行淵廣”。迦葉是佛陀生前喜愛的弟子之一。相傳,有一次開大會,釋迦登座面對眾人,不回答大家的問題,只捻花示眾,眾人不得其解,惟有迦葉含著微笑會心領(lǐng)悟,獨得佛陀“心傳”,于是被釋迦指定為親授衣缽的直傳弟子。佛陀死后,迦葉取得了佛教領(lǐng)袖的地位。阿難是阿難陀的略稱。意為“歡喜”,“喜慶”,相傳是斛飯王的兒子,佛陀的堂弟。25歲時出家成為釋迦弟子,在釋迦身邊忠心耿耿待了25個年頭,深得釋迦的真?zhèn)。傳說阿難博聞強記,知識淵博,被認為是十大弟子中“多聞第一” 二菩薩是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 高13.3米,和善開朗。普賢與文殊為釋尊的二脅士,普賢侍右,主侍定德門,文殊侍左,主侍智德門。表示如來教法,是行解并進,定慧雙修。是我國佛教四大菩薩(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之中. 天王手托寶塔,顯得魁梧剛勁。奉先寺內(nèi)的兩大天王,南壁為南方增長天王,北壁為北方多聞天王,又名毗沙門天王。佛經(jīng)上說,毗沙門天王麾下就有8名大將,統(tǒng)領(lǐng)著眾多的夜叉。奉先寺內(nèi)的北方多聞天王像高10.5米,它身披鎧甲,手托寶塔,足踏藥叉,威風凜凜,動作逼真,形神兼?zhèn)洌媳诘脑鲩L天王已風化崩圯。“增長”意為能傳令眾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故名增長天王。他住須彌山琉璃埵,身穿甲胄,手握寶劍,為的是保護佛法不受侵犯。他負責守護南瞻部洲,是保護南方閻浮提洲的統(tǒng)領(lǐng)。他可以令人增長智慧和善根,手中所持寶劍能斷煩惱,增智慧。 金剛力士雕像比盧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動人,是龍門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積土時,在極南洞附近發(fā)現(xiàn)的,是被盜鑿而未能運走遺留下的。只見金剛力士兩眼暴突,怒視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獷豪放,雄健有力,氣勢逼人。南壁的堅固力士也已風化崩圯。 在中國古代的傳說中是守護四極的天神,女媧補天后,天地為了不讓四極折斷,派了四名金剛力士守衛(wèi),世稱“四大金剛”。每個兇神惡煞,每個長三十丈,力大無窮,一切妖魔鬼怪都怕它,所以才把天給保住了。在中國古小說中則說金剛力士是鄭倫、陳奇死后封神而成,稱哼哈二將;蚍Q為金剛力士。是‘二十諸天’中的第七天王。參考資料: http://www.55188.com/thread-2664272-1-1.html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8
龍門石窟最大造像先寺的盧舍那大佛。盧舍那大佛 ,作于唐咸亨四年,即公元672年,位于龍門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通高17.14米。 這座盧舍那大佛是龍門石窟中藝術(shù)水平最高、整體設(shè)計最嚴密、規(guī)模最大的一處。龍門西山的奉先寺是唐高宗咸亨三年開始修建的,共化了三年零九個月完成。它供奉的主神為盧舍那佛,“盧舍那”的意思就是智慧廣大,光明普照,民間又稱他為報身佛,除此之外還有肋侍菩薩兩尊,佛弟子、金剛、神王各兩尊,高度則逐漸降低,造成一種眾星捧月的效果。
整個像龕東西進深38.7米,南北寬33.5米,由西京實際寺善導(dǎo)禪師等人主持修建。主像盧舍那大佛通高17.14 米,頭部高4 米,發(fā)髻呈波紋狀,面部豐滿圓潤,眉如彎月,目光慈祥,眼睛半睜半合,俯視著腳下的蕓蕓眾生,嘴邊微露笑意,顯出內(nèi)心的平和與安寧。他的表情含蓄而神秘,嚴肅中帶有慈祥,慈祥中透著威嚴,威嚴中又有著一種神圣與威武,是一個將神性和人性完美結(jié)合的典范。大佛端坐于八角束腰蓮花座上,身披袈裟,衣紋簡潔清晰而流暢,背光華美而富于裝飾性,烘托出主像的嚴整圓潤。 大佛依山而坐,居高臨下,使前來瞻仰的人們需登到半山腰才可見到大佛,增添了人們的崇敬之感舍那大佛至今上半身保存完好,下半身雖然手足有些殘破,但其整體所顯示的當時佛雕的高超技藝仍令人嘆服。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9
最著名的當然舍那大佛
奉先寺
是石窟中規(guī)模最大的露天大是唐代雕塑藝術(shù)的杰作。南北寬36米,東西深41米。雕有11尊佛像,主佛盧舍那高17.14米,面容豐腴飽滿,修眉長目,嘴角微翹,流露出對人間的關(guān)注和智慧的光芒。據(jù)造像銘載,女皇武則天為建造此寺,“助脂粉錢兩萬貫”,并親率朝臣參加了盧舍那佛的“開光”儀式。 盧舍那佛像兩邊還有二弟子迦葉和阿難,形態(tài)溫順虔誠,二菩薩和善開朗。天王手托寶塔,顯得魁梧剛勁。傳說盧舍那大佛的臉是根據(jù)武則天的面容建造的。
賓陽洞
洞內(nèi)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釋迦牟尼像,高鼻大眼、體態(tài)端祥,左右二邊有弟子、菩薩侍立,佛和菩薩面相清瘦,目大頸平,衣錦紋理周密刻劃,有明顯西域藝術(shù)痕跡?唔?shù)裼酗w天,挺健飄逸,是北魏中期石雕藝術(shù)的杰作。
萬佛洞
在賓陽洞南邊,洞中刻像豐富,南北石壁上刻滿了小佛像,很多佛像僅一寸,或幾厘米高,計有1500多尊。正壁菩薩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蓮花座上。束腰處有四力士,肩托仰蓮。后壁刻有蓮花54枝,每枝花上坐著一菩薩或供養(yǎng)人,壁頂上浮雕伎樂人,個個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還有一座觀音菩薩像,手提凈瓶舉塵尾,體態(tài)圓潤豐滿,姿勢優(yōu)美,十分傳神。
10
龍門石窟史公元493年北魏帝下令遷都洛陽,篤信佛教的孝文帝時,沒有忘記把佛教的發(fā)展中心也轉(zhuǎn)移到洛陽來,他組織修龍門建僧廟、寺院。在此前后還在洛陽以南的龍門伊水兩岸,依山開窟造像,由此一個神奇大型石窟群,龍門石窟開始創(chuàng)建。 樂山大佛的歷史據(jù)唐代韋皋《嘉州凌云大佛像記》和明代彭汝實《重修凌云寺記》等書記載,樂 海通和尚山大佛開鑿的發(fā)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貴州人,結(jié)茅于凌云山中。古代的樂山三江匯流之處,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聚凌云山麓,水勢相當?shù)膬疵停圯嬛链送活嵏。每當夏汛,江水直搗山壁,常常造成船毀人亡的悲劇。海通和尚見此立志憑崖開鑿彌勒佛大像,欲仰仗無邊法力,“易暴浪為安流”,減殺水勢,永鎮(zhèn)風濤。于是,海通禪師遍行大江南北、江淮兩湖一帶募化錢財,開鑿大佛。佛像動工后,地方官前來索賄營造經(jīng)費,海通嚴詞拒絕道“自目可剜,佛財難得”,地方官仗勢欺人,反而說:“嘗試將來”。海通從容“自抉其目,捧盤致之”,“吏因大驚,奔走祈悔”。海通這種專誠忘身之行,激勵眾心,克誠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