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于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山撫曾銑手書。

東題“德侔天地西道冠古今”,為孔廟的第一道偏門。兩坊建于明初,具有明顯的時代風格。建筑為木構(gòu),三間四柱五樓。

黃色琉璃瓦,如意斗拱,明間十三踩,稍間九踩,中夾小屋頂五踩。坊下各飾 有8只石雕怪獸。居中的4只天祿,披麟甩尾,頸長爪利;兩旁的4個辟邪,怒目扭頸,形象怪異。

擴展資料:

座落在曲阜城內(nèi),其建筑規(guī)模宏大、雄偉壯麗、金碧輝煌,為我國最大的祭孔要地?鬃铀篮蟮诙(公元前478年),魯哀公將其故宅改建為廟。

此后歷代帝王不斷加封孔子,擴建廟宇,到清代,雍正下令大修,擴建成現(xiàn)代規(guī)模。廟內(nèi)共有九進院落,以南北為中軸,分左、中、右三路,縱長630米,橫寬140米,有殿、堂、壇、閣460多間,門坊54座,“御碑亭”13座。

游覽孔廟應著重游覽中軸線上的奎文閣、十三碑亭、杏壇、大成殿及其兩廡的歷代碑刻?讖R內(nèi)的圣跡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東西兩廡,陳列著大量碑碣石刻,特別是這里保存的漢碑,在全國是數(shù)量最多的,歷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國第二碑林之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文圣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孔家廟

-

下面是更多關(guān)于德配天地的問答

最佳貢獻者
2
巡撫于明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手書在山東孔廟欞星門的門牌上。

曾銑(15091548),字子重江臺州黃巖縣(今黃巖區(qū))人,父曾賈。12歲出口成章,父經(jīng)商結(jié)識江都(今揚州)好友,托友攜江都延師授課,落籍江都。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取自明陳鳳梧《孔子贊》,其文為“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刪述六經(jīng),垂憲萬世,統(tǒng)承義皇,源啟沫泗,報功報德,百王崇祀”意思就是說:

他的德行與天地齊同,與日月同輝,即"德侔天地";他的“道”(學說或儒教的意思)澤被萬世,古今不二,即"道冠古今",他最早整理六經(jīng),作為他教學所用的教科書,立下的經(jīng)典成為萬世人的楷模.

憲:據(jù)《中華在線詞典》,有“效法”之意,這里可理解“為萬世后人所效法”.

3
寫在天津孔廟門前的東門內(nèi)大街的兩個牌樓上,東面牌樓寫德配天地,西面一個為道貫古今。
4
侔[móu]

<>[書] 相等; 齊

侔,齊等也。——文》

侔也者,而俱行也!丁ば∪ 

<動>謀取;求

靜默以侔免。——《管子·宙合》。

通常說“德侔天地,道貫古今,刪述六經(jīng),垂憲萬世”,這是對孔子的贊譽。意思是:孔子的德與天地齊同,與日月同輝,即"德侔天地";其道澤被萬世,古今不二,即"道冠古今",整理六經(jīng),做千秋萬代人的楷模。

5
對聯(lián)大全 千古絕對
6
孔子對學說

包括了中國幾千年來

傳統(tǒng)的仁義道德價值觀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7
其德與天地齊同,與日月同輝,即"德侔天地";其道澤被萬世,古今不二,即"道冠古今",整理六經(jīng),做萬世人的楷模。

憲:據(jù)《中華在線詞典》,有“效法”之意,這里可理解“為萬世后人所效法”。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