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在百度文庫上傳過:部分歐洲歷史地圖 俄羅斯歷史地圖 ,都是在一些帖子里搜集的,不算很全,可以下下來看下。《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不錯,但不是只有中世紀的地圖-

下面是更多關于中世紀歐洲地圖的問答

最佳貢獻者
2
B.神權(quán)在精神和文化領域凌駕一切
3
自公元500年至公元1500年的一千年間為中世紀,這個時來被認為是歐洲最為黑暗的時期于蠻族的入侵和定居引起了羅馬帝國的崩潰,幾乎造成當時歐洲文化的完全毀滅。西歐的封建制度便是在這一背景下,由日爾曼、羅馬和基督教三種因素互相融合,從羅馬滅亡后的廢墟上產(chǎn)生、發(fā)展起來的。騎士制度同樣也產(chǎn)生于中世紀的歐洲,是歐洲在封建化的過程中逐步產(chǎn)生、確立起來的封建附庸制度。中世紀的歐洲國家是一種松懈的領土集合體。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4
去百度搜索,那有答案,
5

過去、現(xiàn)在、將來。

6
17、18世紀的歐式其鏡框還保路易十四時代洛可可文化痕跡。鏡面一般在10×12厘右,如手掌大小。從歐洲到亞洲東端,走海路常達數(shù)月之久,為了使鏡面牢固在船艙墻面上,鏡面鑲嵌在較大的可折疊的背板上,然后釘在船艙墻面,可做臨時的梳妝臺。鏡面只有9×6厘米大小,背板仿照德國哥特式建筑模樣,很有時代特點。隨著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擴大,婦人用的修飾鏡和穿衣鏡也出現(xiàn)了。早期的婦人修飾鏡是法國制造的立掛式鏡子,鏡面長28厘米,寬20厘米,鏡邊包銅,鎏銀,鏡框兩端各有一對樞軸,連接支架,上翻,可掛在墻上,下翻,可立在梳妝臺上。早期的穿衣鏡是由衣架和鏡面兩部分組成,中間由樞軸連接。因為要反映全身影像,故比較高大?蚣苡蓤杂驳南鹉、柚木制作,通高2米,寬60厘米。取哥特式柱礎作為支架的立柱,既牢固,又耐看。鏡上有鏤空卷葉紋雕飾。清初,由于玻璃鏡造價低廉,清晰度高,立掛式鏡子很快傳播到民間;穿衣鏡則通過達官貴人傳播到宮廷,成為乾隆后期王妃貴人的日常用品。透明的玻璃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 看來是有的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