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宮博物館和南越王墓博物館不是一物館。

一越王宮博物館

南越王宮博物館,位于省廣州市中山四路,保護面積約5.3萬平方米,是廣東省唯一一處被列入國家“十一五”期間重點保護的大遺址項目。

遺址于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12月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2018年9月,經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決定同意南越王宮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二、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位于廣州市解放北路867號,建筑面積17400多平方米,是1983年發(fā)現(xiàn)的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之墓,是嶺南地區(qū)所發(fā)現(xiàn)的規(guī)模最大的唯一漢代彩繪石室墓。

南越王墓是中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重大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入選國家AAAA級景區(qū),2008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南越國遺跡》與《海上絲綢之路》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擴展資料:

一、南越王宮博物館

1995、1997年,先后進行兩次考古發(fā)掘,發(fā)現(xiàn)了南越國宮署御苑中的大型石構水池和曲流石渠。石水池砌筑講究池壁為斜坡狀,用砂巖石板呈密縫冰裂紋狀鋪砌,與西方古建筑手法異曲同工。池中出土八棱石柱、石欄桿、石門楣等建筑構件,為國內首見。

曲流石渠蜿蜒曲折長愈150米。兩壁用砂巖石塊砌筑,渠底用砂巖石板鋪砌,其上再鋪一層灰黑色河卵石,黃白色的大河卵石呈"之"字型點綴其中。曲渠至東南端突然低下1.5米,形成一個彎月形小水池。這些園林水景設計之獨特,構筑至精巧,規(guī)模之宏大,令人贊嘆不已。

在遺址中出土了大量帶"萬歲"文字的瓦當,圖案精美規(guī)格各異的印花磚,一狗熊面部為裝飾的空心印花磚,奇特的帶釘瓦,都是別具一格。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越王宮遺址之下層為秦造船遺址。在王宮遺址之上又有東漢至民國的各朝代歷史遺跡。它們猶如一部無字的史書,向人們訴說這里是廣州城市以此為中心向外擴展變遷的歷史。

二、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墓中出土文物一萬余件,其中“文帝行璽”金印、玉角杯、錯金銘文虎節(jié)、印花銅板模、平板玻璃銅牌飾等文物具有重大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集中反映了兩千年前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內容。

1988年正式對外開放的的西漢南越王博物館,主要展示南越王墓原址及其出土文物。博物館以古墓為中心,依山而建,將綜合陳列大樓、古墓保護區(qū)、主體陳列大樓幾個不同序列的空間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

突出了遺址博物館的群體氣派,是嶺南現(xiàn)代建筑的一個輝煌代表,曾獲得六項國內外建筑大獎。博物館還設有楊永德伉儷捐贈的陶瓷枕專題陳列和不定期的臨時展覽。

博物館現(xiàn)藏陶瓷枕多達400余件,制作年代由唐迄民國,以宋、金為主,數(shù)量之多、品質之精、窯口之廣在國內同類收藏品中均屬罕見。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南越王宮博物館

百度百科—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

下面是更多關于南越王宮的問答

最佳貢獻者
2

王宮館和南越王墓博物館個不同的博物館。

南越王宮博物館位于廣東省廣州市中山四保護面積約5.3萬平方米,是廣東省唯一一處被列入國家“十一五”期間重點保護的大遺址項目。遺址于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12月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南越王墓博物館位于廣州市解放北路867號。南越王墓博物館是1983年發(fā)現(xiàn)的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之墓,是嶺南地區(qū)所發(fā)現(xiàn)的規(guī)模最大的唯一漢代彩繪石室墓。墓中出土文物一萬余件,其中“文帝行璽”金印、玉角杯、錯 金銘文虎節(jié)、印花銅板模、平板玻璃銅牌飾等文物。

擴展資料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整體布局以古墓為中心,上蓋覆斗形鋼架玻璃防護棚,象征漢代帝王陵墓覆斗型封土。墓的東邊為三層的綜合陳列樓,北邊為兩層的主體陳列樓,用環(huán)繞的回廊上下溝通將三座建筑物連成整體。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博物館在外型、裝飾及用材方面也獨具匠心,因陵墓的石室所用石材主要是紅色砂巖,所以展館的三個組成部分的外墻,也選用紅砂巖作襯面。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南越王宮博物館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3
很高興告訴你!

不同的兩個地方

為你解除疑惑是我的快樂!
4
門票:全票12元,半票5元。

免票人群:70歲以上老人,廣州市65歲以上市民,廣州市中小學生,殘疾人,軍人

半票人群:在校大學生、研究生,65歲到69歲老人,廣州市以外中小學生。 本回答被提問者和網(wǎng)友采納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