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揚揚得意洋得意都正確。

在商務(wù)印書館《漢語詞典》 “揚揚”的解釋是“得意的樣,舉例為“揚揚自得”,并注明“也作洋洋”; “洋洋”的解釋則為“第一種意思:形容眾多或豐盛(舉例有洋洋萬言、洋洋大觀)。第二種意思:同‘揚揚’!

所以一般來說揚揚得意與洋洋得意都是正確的用法。

擴展資料:

一、揚揚得意詳解

【拼音】 yáng yáng dé yì。

【釋義】形容十分得意的樣子。

【出處】漢代司馬遷《史記·管晏列傳》:“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譯文】她的丈夫做了相國的車夫,坐著大馬車,趕著四匹高大的馬,神情昂然,很得意。

【例句】

例1、失敗了不要垂頭喪氣,成功了也不能揚揚得意。

例2、看他那揚揚得意的樣子!因為考了個第一名,就不知東西南北了。

二、洋洋得意詳解

【拼音】yáng yáng dé yì。

【釋義】形容得意時神氣十足的神態(tài)。

【出處】漢代司馬遷《史記·管晏列傳》:“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譯文】神情昂然,很得意的樣子。

【例句】

例1、斯沁巴圖就像一只飛上了圍墻的公雞,臉上現(xiàn)出了洋洋得意的笑容。

例2、不為虛榮而自夸,不因失敗而自責(zé),不為成功而洋洋得意。

參考資料來源:三湘都市報-“揚揚得意”還是“洋洋得意”?

-

下面是更多關(guān)于羊羊得意的問答

最佳貢獻(xiàn)者
2

意”才是規(guī)范的寫法,但有“洋洋得意”的寫法。

“揚揚得意”形容十分得意的樣子。出處《·管晏列傳》:“意氣揚揚,甚自得也。”(譯文:十分得意,十分的自滿。)

同時“洋洋得意”也是常用的成語,用來形容得意時神氣十足的神態(tài)。比如:《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夫妻兩口,洋洋得意,自不消說!保ǚ蚱迌蓚人,十分得意,自己說個不停。)

擴展資料:

“揚揚”、“洋洋”的出現(xiàn)與發(fā)展:

“揚揚”、“洋洋”都是狀態(tài)形容詞,據(jù)《漢語大詞典》,作“表示自得的樣子”解時,“揚揚”的最早用例出現(xiàn)于《荀子》,“洋洋”的最早用例則出現(xiàn)于東漢班固的作品中,比“揚揚”要晚;

“揚揚自得”的說法來源于西漢《史記·管晏列傳》的“意氣揚揚,甚自得也”,后來又說成“揚揚得意”,而“洋洋得意”的最早用例見于宋代朱淑真的詞作《春上亭上觀魚》:“春暖長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

在商務(wù)印書館2005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 “揚揚”的解釋是“得意的樣子”,舉例為“揚揚自得”,并注明“也作洋洋”; “洋洋”的解釋則為“① 形容眾多或豐盛(舉例有洋洋萬言、洋洋大觀)。② 同“揚揚”。

以上情況表明,在“表示自得的樣子”這個意義上,“揚揚”比“洋洋”先出現(xiàn);而《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處理也是把“揚揚”作為主條,而把“洋洋”作為副條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洋洋得意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揚揚得意

本回答被網(wǎng)友采納

3
揚揚得意, 比較有權(quán)威吧~ 因為是飄揚的‘楊’
4
洋洋得意
5

洋洋 [ dé yì yáng yáng ]

洋洋:得意子。形容稱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樣子。

:《史記·列傳》:“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近義詞:洋洋自得 躊躇滿志 忘乎所以 沾沾自喜

反義詞:郁郁寡歡 書空咄咄 呼天搶地 怏怏不樂

得意揚揚 [ dé yì yáng yáng ]

形容非常得意的樣子。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只見香菱已哭的死去活來。寶蟾反得意洋洋;以后見人要捆他;便亂嚷起來。”

近義詞:得意洋洋 躊躇滿志 得意忘形 自命不凡

反義詞:灰心喪氣 垂頭喪氣

6
兩者均可

得意洋洋中的“洋洋”形容稱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樣子。

而這個“揚揚”是形容非常得意的樣子。兩個都差不多!
7
查了一下成語

得意洋洋

發(fā)音 dé y yáng yáng

釋義 洋洋:得意的樣子。形容稱意、沾沾自喜的樣子。

出處 記·管晏列傳》:“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示例 單道臺~的答道:“忙雖忙,然而并不覺得其苦!保ㄇ濉だ顚毤巍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五十七回)

沒有“得意揚揚”這個成語。

http://www.dffy.com/cy/search.asp

8
朋友,兩者沒有區(qū)別,是通用的.請看

《現(xiàn)代漢語詞典》:

[揚揚] 得意的樣子:揚揚得意.也作洋洋.

【得意洋洋】洋洋:得意的樣子.形容稱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樣子.

【得意揚揚】形容非常得意的樣子.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