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珍羞的意思是:珍貴的菜肴。

:唐 李白《行 其一》

原詩:

行路難·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羞 通:饈;直 通: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雪滿山 一作:雪暗天)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碧 一作:坐)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釋義:

金杯里裝的名酒,每斗要價十千; 玉盤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費萬錢。

胸中郁悶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劍環(huán)顧四周,我心里委實茫然。

想渡黃河,冰雪堵塞了這條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風雪早已封山。

像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 又像伊尹做夢,他乘船經過日邊。

世上行路呵多么艱難,多么艱難; 眼前歧路這么多,我該向北向南?

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 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玉盤:精美的食具。直:通“值”,價值。不能食:咽不下。茫然:無所適從。碧:一作“坐”。忽復:忽然又。

擴展資料

創(chuàng)作背景:

公元742年(天寶元年),李白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卻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后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們都來為他餞行,求仕無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艱難,滿懷憤慨寫下了此篇《行路難》 。

作者成就:

李白不僅文采斐然,其劍術亦是十分高明。他“十五好劍術”,“劍術自通達”。造詣非同一般。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術,張旭的草書合稱唐代三絕。雖然“三絕”中沒有李白的劍術,但其劍術之高卻僅位于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

李白既有清高傲岸的一面,又有世俗的一面,他的理想和自由,只能到山林、仙境、醉鄉(xiāng)中去尋求,所以在《將進酒》《江上吟》《襄陽歌》等詩中流露出人生如夢、及時行樂、逃避現實等思想,這在封建社會正直孤傲的文人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

下面是更多關于玉盤珍羞值萬錢的問答

最佳貢獻者
2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的字意是:金杯盛著昂貴的美酒,玉盤裝滿價值萬錢的佳肴 形容場面非常的盛大,反襯作者悲憤、失望的情緒. 本回答被提問者和網友采納
3
行路

行路難三首(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盤珍饈直萬錢。

投箸不能食,拔劍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解詩題

《行路難》古代樂府《雜曲歌辭》。722年詩人應昭入京,供奉翰林,試圖施展自己的經國濟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擠,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時,寫下這首詩。

全部注釋

1.《行路難》:樂府"雜曲歌辭"調名,內容多寫世路艱難和離別悲傷之意,多以"君不見"開頭。今存最早的《行路難》是鮑照的十八首。前人認為李白的《行路難》"似全學鮑照"。第一首乃取意于鮑照《行路難》"對案不能食"一首。

2.樽:古代盛酒的器具。斗十千:形容酒價昂貴。珍羞:珍貴的萊肴。羞通"饈"。直通"值"。

3.鮑照《行路難》:"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

4.閑來兩句:傳說呂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時,曾一度垂釣于磻溪(今陜西寶雞市東南)。乘舟夢日邊:相傳伊尹在受商湯聘請的前夕,夢見自己乘船經過日月之旁。呂尚和伊尹都曾輔佐帝王建立不朽功業(yè),李白借此表明對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極大的希望。

5.長風破浪:據《宋書·宗愨傳》載:宗愨少年時,叔父宗炳問他的志向,他說:"愿乘長風破萬里浪。"濟:渡過。

金杯盛著昂貴的美酒,玉盤裝滿價值萬錢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飲,拔出寶劍環(huán)顧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黃河,冰雪卻凍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風雪堆滿了山,把山給封住了。當年呂尚閑居,曾在碧溪垂釣;伊尹受聘前,夢里乘舟路過太陽邊。行路難啊,行路難!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何處?總會有一天,我能乘長風破巨浪,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行路難三首》作于天寶三載(744)初離朝廷之時。李白此時心情復雜:失意、憤懣、迷惘困惑、憤世疾俗、自負、自信等種種情感交織在一起,感慨萬千。在詩里,他以行路艱難比喻世路的艱難,抒發(fā)了不平之感和繼續(xù)追求理想的愿望!短扑卧姶肌罚"冰塞雪滿,道路之難甚矣。而日邊有夢,破浪濟海,尚未決志于去也。后有二篇,則畏其難而決去矣。此篇被放之初,述懷如此,真寫得'難'字意出。"應時《李詩緯》卷一:"太白縱作失意之聲,亦必氣概軒昂。若杜子則不然。"

這是李白所寫的三首《行路難》的第一首。這組詩從內容看,應該是寫在天寶三載(744)李白離開長安的時候!靶新冯y”是樂府《雜曲歌辭》舊題。是李白遭受讒毀初離長安南下時寫的一組詩。詩中寫世路艱難,充滿著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逐句理解:

(1)詩的前四句寫朋友出于對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對這樣一位天才被棄置的惋惜,不惜金錢,設下盛宴為之餞行!笆染埔娞煺妗钡睦畎,要是在平時,因為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會“一飲三百杯”的。然而,這一次他端起酒杯,卻又把酒杯推開了;拿起筷子,卻又把筷子撂下了。他離開座席,拔下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停、投、拔、顧四個連續(xù)的動作,形象地顯示了內心的苦悶抑郁,感情的激蕩變化。

(2)接著兩句緊承“心茫然”,正面寫“行路難”。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具有比興的意味想到這兩位歷史人物的經歷,又給詩人增加了信心。李白本是個積極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張良、諸葛亮等歷史上杰出人物一樣,干一番宏大的事業(yè),可是受詔入京后,皇帝卻沒有重用,而且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這不正像遇到冰塞黃河,雪擁太行嗎?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種軟弱性格的人,從“拔劍四顧”開始,就表示不甘消沉,而要繼續(xù)追求!伴e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痹娙嗽谛木趁H恢,忽然想到兩位開始在政治上并不順利,而最后終于大有作為的人物:一位是呂尚,九十歲在磻溪釣魚,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按贯灡滔薄俺酥蹓羧铡钡牡涔,表達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樣,為統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偉業(yè)的信心。

(3)這四句節(jié)奏短促,反復感嘆過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表現出進退失據而又不甘自棄,繼續(xù)探索尋求出路的復雜心理。

(4)最后兩句詩人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

李白畢竟是盛唐的大詩人,他悲而不傷,那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于使他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詩人用“長風破浪”比喻其宏偉抱負,接以“會有時”,肯定這一抱負有施展的時候。其堅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現得何等豪邁、直爽!

“直掛云帆濟滄!庇沙碎L風破萬里浪推演而來,創(chuàng)造出一個雄渾闊大的意象,融入了詩人“輔弼天下”,大濟蒼生的宏偉藍圖。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呂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對未來的信心,但當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現實中來的時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艱難。離筵上瞻望前程,只覺前路崎嶇,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這是感情在尖銳復雜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強而又自信的李白,決不愿在離筵上表現自己的氣餒。他那種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于使他再次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要象劉宋時宗愨所說的那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這首詩一共十四句,八十二個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蕩縱橫,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詩人感情的激蕩起伏、復雜變化。詩的一開頭,“金樽美酒”,“玉盤珍羞”,讓人感覺似乎是一個歡樂的宴會,但緊接著“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兩個細節(jié),就顯示了感情波濤的強烈沖擊。中間四句,剛剛慨嘆“冰塞川”、“雪滿山”,又恍然神游千載之上,仿佛看到了呂尚、伊尹由微賤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詩人心理上的失望與希望、抑郁與追求,急遽變化交替!靶新冯y,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四句節(jié)奏短促、跳躍,完全是急切不安狀態(tài)下的內心獨白,逼肖地傳達出進退失據而又要繼續(xù)探索追求的復雜心理。結尾二句,經過前面的反復回旋以后,境界頓開,唱出了高昂樂觀的調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實現的一天。通過這樣層層迭迭的感情起伏變化,既充分顯示了黑暗污濁的政治現實對詩人的宏大理想抱負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詩人內心的強烈苦悶、憤郁和不平,同時又突出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這首詩在題材、表現手法上都受到鮑照《擬行路難》的影響,但卻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兩人的詩,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統治者對人才的壓抑,而由于時代和詩人精神氣質方面的原因,李詩卻揭示得更加深刻強烈,同時還表現了一種積極的追求、樂觀的自信和頑強地堅持理想的品格。因而,和鮑作相比,李詩的思想境界就顯得更高。

名句賞析:“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

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詩人相信自己總會有一天高掛云帆,乘風破浪,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這是一種積極的追求,樂觀的自信。

現在常用這兩句詩表達自己有宏大的理想包袱和實現理想抱負的堅定的信念。

本詩特點:

a敘事開篇,化用南朝宋詩人鮑照《擬行路難》第六首開頭“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用夸張的筆法,寫“金樽清酒”,“玉盤珍饈” 的宴飲,詩人卻停杯,投箸,拔劍不能飲,心茫然。其情感又有別于《擬行路難》。

b聯想而過渡,詩人想“渡黃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滿山”, 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艱難,寓含一種無限的悲憤,F實之路雖然坎坷,但夢還在,理想還在。詩人聯想到呂尚未遇文王時,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釣;伊尹受湯聘前,曾夢見乘舟經過日月旁邊,呂尚伊尹最后他們實現了自己的愿望。這兩個典故表達詩人要像他們那樣有為于當世。

c直接抒情,詩人一向所抱的“輔弼天下”的愿望,一直無法實現,因此悲嘆“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詩的結尾,用典表達要像宗愨那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會有施展才能的時候。

各個詞語說明的意義:

金樽、玉盤——極言飲食器具之精美。

清酒、珍饈——極言酒肴之珍奇。

斗十千、直萬錢——極言酒、菜之珍貴。

停杯、不食、拔劍、茫然——作者憂郁悲憤。

冰塞黃河、雪滿太行——應題“行路難”

長風破浪、云帆濟!髡叻浅酚^自信。

詩中借用歷史故事的作用:

借用呂尚垂釣的碧溪,伊尹夢舟日邊的典故,夢想著自己有朝一日能象古人一樣,為統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偉大的功業(yè)。當他的思緒再次回到現實中來的時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艱難。瞻望未來,只覺前路崎嶇,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

問題一:是什么原因使得詩人面對“金撙清酒”“玉盤珍饈”不能食?

李白就要走了,出于對他的一片深情厚誼,朋友們設下盛宴為他送行。但是他端起酒杯卻又推開了,拿起筷子卻又放下了,他離開宴席,舉目四顧,茫然不知所為。因濃重的憂郁和深沉的悲憤,使詩人酒不能咽 ,饈不能食。因奸佞之閉塞賢路,使詩人悲憤、憂郁。

問題二:詩歌的最后一句表達感情怎樣的志向?

哪怕面前的道路,險峻而多歧,詩人卻相信終有一天將長風萬里浪,渡過大海,直達理想彼岸。突出表現了他準備沖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負的豪邁氣概和樂觀精神。這是他唱出的最強音。

問題三:本詩如何體現李白浪漫主義詩風的?

1) 巧用歷史故事

2) 夸張的描寫,形象的比喻

3) 跳躍式的結構,全詩共十四句,八十二個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蕩縱橫,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詩人感情的激蕩起伏、復雜變化。

4
금 청주 두 을 잔 珍羞 직 만 돈 다.

술잔 투 箸 못 먹 고 회 마음 을 화장 한 다.

와 타 나 베 黃河 려 세 천 을 등 太行 눈 만 산 다.

한가하다 으로 낚시 벽 계 에서 널뛰기 를 복 승 배 꿈 일 것 이다.

행로 난행로 난!여 그릇 된 금 안 은?

바람 이 때로는 파랑 직 걸 云帆 제 창해 이다. 追問
為什么翻譯中有中文呢

5
[翻譯]

金樽斟滿清酒,一杯要十千錢,玉盤里擺滿珍美的菜肴價值萬錢。

最好不要印,否則別人會以為你的價格很貴呢! 本回答被提問者和網友采納
6
行 路 難①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②,玉盤珍羞直萬錢③。

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將登太行雪滿山⑤。

閑來垂釣碧溪上⑥,忽復乘舟夢日邊⑦。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⑧,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⑨,直掛云帆濟滄海⑩。

[注釋]

①行路難:樂府歌辭之一。原詩有三首,這是第一首。

②金樽(zūn):金酒杯。斗(dǒu)十千:一斗酒值十千錢。

③玉盤:玉制的盤子。珍羞:精美的食品。羞:同“饈”。直:同“值”。

④箸(zhù):筷子。

⑤太行(háng)山名,位于山西河北交界處。

⑥垂釣碧溪: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載,呂尚(姜太公)曾在渭水邊垂釣,后來遇到周文王,被重用。

⑦乘舟夢日邊:傳說伊尹在受成湯重用前,曾夢見自己乘船經過日月旁邊。

⑧歧路:叉路。

⑨長風破浪:比喻遠大抱負得以實現。

⑩云帆:像白云一樣的船帆。濟:渡過。滄海:大海。

[解說]

前四句寫面對美酒佳肴,“停杯投箸不能食”的苦悶心情。五六兩句揭示自己雖然竭盡全力尋找出路,但阻礙重重,好像到處被冰雪隔絕。七八兩句引用典故,表示自己仍期望能像呂尚、伊尹那樣受到君王的重用。接下來四個短句,抒發(fā)了自己在尋求人生道路上的迷惘而急切的心情。最后兩句表達作者決心沖破一切艱難險阻,實現遠大抱負的信心。全詩感情跌蕩起伏,感人至深。

7
十千指的是酒的價錢,不一定是實價,形容酒名貴
8
《難·其一》

李白

金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食,拔劍四顧心茫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