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慈禧59歲生日過了之后,全國上下就開始張羅慈禧60歲的生日了。并且慈禧十分重視自己的60大壽,認(rèn)為自己功比康乾,他們鼓搗“千叟宴”,自己雖然還沒到七老八十,但這個六十大壽也不能含糊了。

慈禧親自制定了大壽的計劃和流程,內(nèi)務(wù)府劃撥3000萬兩白銀用于大壽的各種開支,組織了僧人、道士、戲子等各類人員歌功頌德……反正就一個目的,比肩康乾!

早就知道讓慈禧高興就有官當(dāng)?shù)墓倭艂,特別是那些一心想加官進爵的官迷們,之前送對禮物搏得慈禧一笑的準(zhǔn)備再接再厲;那些沒送對禮物的未贏得慈禧待見的紛紛改變套路,另覓他法;剩下的一些官場新人呢,也有樣學(xué)樣、費盡心機,準(zhǔn)備一鳴驚人!

慈禧的貼身太監(jiān)李蓮英這一年來可以說是門庭若市,上到王公貴族,小到七品小芝麻都想得到李公公的指點。李蓮英靠著向官員們透漏慈禧的喜好和關(guān)于生日的計劃狠狠掙了一筆。

但李蓮英向別人透露消息的時候卻有一個秘密從未泄露,因為他自己也想給慈禧太后獻上一件禮物。光緒五年(1879年),自己出任儲秀宮四品花翎總管以來,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十五六年的時間了,雖然歷代以來太監(jiān)官職沒有超過四品的,但畢竟自己跟的老佛爺干的都是歷史上沒有的事啊。自己努力一把說不定能成了呢?

所以佛教信徒慈禧太后最近老念叨自己每天吃這肉那肉的的殺孽太重這件事李蓮英誰也沒告訴,打算自己好好利用一番,在慈禧生日時奪得獻禮頭魁,實現(xiàn)自己官職打破歷史記錄,成為歷史第一人!

李蓮英雖說是聰明人,但是怎么讓慈禧放下“殺孽太重”的心結(jié),并且心花怒放確實費了他不少腦子。但功夫不怕有心人,李蓮英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調(diào)查研究和冥思苦想還真就想出來了。

他打算對佛家的放生進行一個創(chuàng)新,讓慈禧在放下心理包袱的同時又飄飄欲仙。

李蓮英自想好點子后,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來進行準(zhǔn)備:

魚兒得生回游。

李蓮英讓人弄了上百個小魚苗放到自己家的魚池里養(yǎng)著,并且規(guī)定每天讓十來個太監(jiān)圍著魚池一邊嚷嚷一邊走最少兩個時辰。最重要的是每天下午兩點左右自己會帶著一群人在岸邊給魚喂食。就這樣幾個月后,這些魚兒都長大了并且不害怕人,看到人就往岸邊游想弄口吃的。

鳥兒出籠不走。

同樣李蓮英一下子弄了幾十只小鳥,每天也是把鳥籠放在人走動多的院子里,并且每次喂鳥時需要讓鳥吃飽,一天三頓必須奴才們親人喂食。時間久了籠里的鳥兒也不害怕人了,人靠近了它們會興奮的跳來跳去。把籠門打開后鳥兒竟然也不飛走,儼然鳥籠成了它們的家。

臨近慈禧生日一個月,李蓮英開始對魚兒、鳥兒進行了篩選。魚兒不僅要選個頭一般大的,還要選哪些爭食爭的積極的;鳥兒呢要選那種長的漂亮的,不怕人的,怎么嚇唬也不飛遠的!

1894年11月29日,慈禧生日這天,上午是群官覲見獻上禮物。中午是大擺筵席,賀壽祝詞,下午呢就是慈禧在百官的陪同下逛逛這兒,逛逛那兒,聽百官們拍拍馬屁。

這不下午大家一起壓馬路的功夫,扶著慈禧太后的李蓮英說話了:“老佛爺,今天是您六十大壽,普天同慶,萬靈敬仰。奴才專門找人在外面買了一些被抓的魚兒,鳥兒,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讓它們也感受到您的仁愛無疆、福緣深厚!”



這李蓮英就是會說話,在慈禧面前絕口不提“殺、孽二字”。慈禧一聽這太好了,放生一直是佛家倡導(dǎo)之事,這事積德!于是李蓮英事先安排好一天沒喂食的鳥兒啊,魚兒啊都隨著慈禧的一聲令下分別被放到了空中和池塘里。

饑餓難忍的鳥兒和魚兒條件反射的就飛回籠里,返回岸邊等著喂吃的……慈禧很是驚訝,就問李蓮英這是咋回事。李蓮英就說了:“老佛爺您慈悲為懷,仁愛無疆,這些鳥兒、魚兒不愿意離開您!”下面的文武百官跟著又是一頓狠拍。

李蓮英看著慈禧臉上菊花兒般的笑容,心里有了把握。自己這次算是拿下壽禮頭魁了,自己的愿望估計要實現(xiàn)了。

沒過幾天,慈禧打破祖宗定下的規(guī)矩封李蓮英為二品頂戴花翎!

最佳貢獻者
2

十九世紀(jì)的時候,有個丹麥的外國人安徒生編了個故事,叫《皇帝的新衣》。

說許多年前,有個皇帝既不關(guān)心軍隊,也不喜歡娛樂,唯一的愛好就是喜歡穿新衣服,每天就呆在屋子里,每隔一個鐘點就換一套衣服。有人問皇帝在哪里,總聽到說:“皇帝在更衣室。”

有兩個騙子得知后就來到宮里,說能織出天下最美麗的布料,做出最好看的衣服;实酆芨吲d,就把他們留下來。但倆騙子說,不稱職的和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是看不見這衣服的。

倆騙子裝模作樣地把衣服織好啦,可想而知,愚蠢的皇帝和大臣們誰也不會說看不見,反而是一個勁的叫好。

等到舉行游行大典的時候,被一個童言無忌的小孩子給揭穿了;实蹫榱嗣孀,還得繼續(xù)把這場鬧劇演下去。

這就是個故事,外國離得遠,是不是真的不清楚,外國人好忽悠也不好說。

國人就聰明多了,也直接得多,不需要這些花里胡哨的東西。

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jì)》記載:趙高想做亂,害怕群臣不聽招呼,就事先檢驗一下群臣的態(tài)度。于是就弄了頭鹿獻給秦二世,而且指著說:“這是匹馬!

秦二世就笑了,說:“丞相差矣,把鹿當(dāng)成了馬!被仡^就問群臣,有的說鹿,有的說馬,有的不吭氣。那些說鹿的,就被趙高處死了;那些說馬的,就得到了提拔。此后,群臣都畏懼趙高。

這就是“指鹿為馬”的故事,跟《皇帝的新衣》一樣,都是睜著眼說瞎話才有出路。

但是,總這么直白的睜著眼說瞎話,沒有一點技術(shù)含量,也不好玩,只有不斷地換換花樣才有趣。

1894年11月7日(陰歷十月初十),是大清朝老當(dāng)家的、慈禧太后六十大壽。這可是天大的事,舉國上下理該大肆慶祝一下才是。

但此前不久,中日爆發(fā)了甲午戰(zhàn)爭,大清朝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滅,不可一世的日本政府正在逼迫清政府簽訂喪權(quán)辱國的條約。慈禧太后再不要臉,畢竟也心痛那些白花花的銀子,心中自然不爽。

為了博得太后一樂,大臣們可是費了不少心思,可都沒有讓太后滿意的禮物,除了金銀珠寶,稀奇古玩,都沒有新花樣。

關(guān)鍵時刻,還是要看老奴才李蓮英的。他想出了通過佛家“放生祈!钡姆绞剑瑏戆参恳幌绿竽穷w飽受凌辱的小心臟。

李蓮英派人從民間收購了一些籠中圈養(yǎng)的小鳥和幾十條在溫水中養(yǎng)殖的紅鯉魚,準(zhǔn)備為太后慶生。

慶壽當(dāng)日,到了放生的環(huán)節(jié),小李子對太后說了一些肉麻的祝福后,太監(jiān)們就把鳥籠拎到了萬壽山,太后一聲令下,所有的鳥籠被打開,把鳥兒放飛。奇怪的是,鳥兒飛了一會就不飛了,齊刷刷落在了附近的樹上。

李蓮英趁機拍馬屁說:“老佛爺仁慈啊,你看看鳥兒都不愿意離您遠去哦!

玩鳥的人都清楚此中的門道,可太后不玩鳥,就是玩也沒人知道哦。但太后也不好忽悠,就說:“小李子,你又在蒙我吧!

李蓮英說:“奴才哪敢蒙您呢,不信您再看鯉魚放生!

于是,一幫人來到了昆明湖邊,太監(jiān)們急急忙忙把紅鯉魚倒入池塘中。魚兒迅速游開,不一會兒,所有的魚又都回來了,還都沖著太后吧唧嘴呢!

李蓮英馬上說道:“自古以來有馴鳥的,可以讓鳥兒不落在遠處,但從沒有馴魚的啊,如果不是您大慈大悲,這些魚兒咋能回來呢?”

慈禧太后也就信了。

大臣們是不是玩鳥、玩魚不清楚,但一般都會明白其中的玄機,可誰會去說破呢?豈不掃興。

馴練的鳥兒,一般不會遠去。但魚兒不用馴練,它一般都會呆在恒溫的水中,不愿意到深水溫度低的地方去,這是其一般屬性。

由此看來,拍馬屁是門學(xué)問,不是啥人都能讓主子滿意的,這里面也有很大的智慧哦。

但根本一點,這與“指鹿為馬”和《皇帝的新衣》沒有實質(zhì)的區(qū)別,那就是睜眼說瞎話。慈禧太后是不是慈悲,別人不說自己還不明白嗎?

看破不說破,這幾乎是江湖上傳授千載的秘籍,是被萬世推崇的做人做事的一種境界。

但從上到下都在玩這一套,清朝不滅亡也就沒有天理啦。

有木有考慮鹿的感受)

3

慈禧在60大壽時曾揚言:“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令彼終生不歡”(朱壽朋的《光緒朝東華錄》)。

可見,說到慈禧追求個人的享受上,同為掌權(quán)女性的呂稚和武則天,怕也要甘拜下風(fēng)。

因此,當(dāng)慈禧60大壽來臨之時,滿朝大臣都在想想方設(shè)法討好慈禧。

張之洞也曾為此煞費苦心,通過賄賂李蓮英,得知慈禧因為洋人屢屢來犯而夜難入眠,隨準(zhǔn)備了一份通體碧綠的西域翡翠降魔杵,傳言有安神之效。據(jù)說,慈禧得到之物后,愛不釋手,就連睡覺也會摟著它入眠。

慈禧60大壽時在寧壽宮門前的合影

紅頂商人徐潤聽說慈禧喜歡讀《聊齋志異》,就招集了一批繪畫名家,繪制了一套《聊齋圖說》,從而受到了慈禧的嘉獎。

還有一位御史花大價錢從意大利駐北京公使的洋商手里買了一架臺鐘,這個臺鐘外觀玲瓏奇巧,能準(zhǔn)確報時,最奇特的就是鐘頂有個閣樓,里面住著一位花枝招展的女機器人。隨著閣樓幔帳緩緩拉開,機器女郎便會打開卷軸,上書“萬壽無疆”四個紅光閃閃的大字。后來,御史提心萬一卷軸打開時出錯,變成“萬壽無”,那可就要掉腦袋了。因此,他又將“萬壽無疆”四字改為“壽壽壽壽壽壽”六字。

然而,就在當(dāng)天清晨,有一名秀才卻趁著守城門的兵勇不注意,在城門旁貼了一幅對聯(lián):“太后大壽舉國慶,三軍敗績割地辱”。

慈禧聞報后,大怒:“馬上去查,我要將他的滿門抄斬!苯Y(jié)果,始終也沒有查到。

原來,慈禧為了舉辦一場不輸乾隆80大壽時“千叟宴”的隆重規(guī)模,從內(nèi)務(wù)府撥銀3000萬兩,一年前就開始命人操辦。最有名的當(dāng)屬“慶壽工程”,修建頤和園里的清晏舫。如今,已是一個知名景點。

慈禧60大壽時紅頂商人徐潤送的《聊齋圖說》中的圖案

然而,《北洋海軍章程》規(guī)定的海軍年核定的用于訓(xùn)練和維修戰(zhàn)船的一百萬兩軍費,直到甲午戰(zhàn)爭暴發(fā),也遲遲沒有撥付到位,更別說更換戰(zhàn)船、補充物資的軍費了。

隨后,在1894年8月的甲午戰(zhàn)爭中,清朝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1895年,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馬關(guān)條約》不平等條約。

但是,3個月后的1894年11月7日(陰歷十月初十)就是慈禧的60大壽。可想而知,她能高興得起來才怪呢?據(jù)史載,當(dāng)時她的60大壽是在寧壽宮中默然度過的。

對此,頗為了解慈禧心思的李蓮英,并沒有給主子送生日禮物,而是通過佛家“放生祈!钡男问剑瑏戆参恐髯幽穷w飽受列強欺凌“受傷”的心靈。

慈禧60大壽前的2個月,李蓮英便讓人收購民間籠中圈養(yǎng)的小鳥,又在相對高于室外水溫的水中養(yǎng)了數(shù)十條大小一樣的紅鯉魚。

慶壽當(dāng)日,李蓮英先對慈禧說了兩句祝福的話,接著扶著信仰佛教的慈禧前去放生。然而,令眾人感到驚奇的是,放入池塘中的紅鯉魚不游開,放飛的鳥兒飛走。

▲慈禧60大壽時修建的清晏舫

這時,李蓮英急忙跪下,叩拜天地,說這是上天賜給老佛爺和大清的祥瑞,并會護佑大清江山永固。

或許,大家心中明白,這是李蓮英在搞鬼,但面對這等“祥瑞異象”,大臣們只好順勢向慈禧跪拜道賀,從而使慈禧因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帶來的沉悶心情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為此,慈禧大喜之下,重賞了李蓮英。

其實,這一切很好解釋,紅鯉魚習(xí)慣了溫和一點的水溫,自然不想到周圍冰冷的水域去;而長期依靠人工喂養(yǎng)的鳥兒,同樣不習(xí)慣自己覓食,不想離去也很正常。最重要的是,對于慈禧化解“甲午戰(zhàn)爭”失敗后的不利局面有了極大地促進作用。畢竟,古人較為相信鬼神之說。但此事件,卻是來自民間,是否屬實,則不得而知了。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4

古代能舉辦最隆重壽宴的人,主要是皇帝,次之是太上皇、太后等人。而晚期時期,由于慈禧太后獨權(quán),因此她的壽宴奢華程度一度超越了皇帝,據(jù)說慈禧擺60歲大壽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些奇異之事,說是李蓮英放生的魚兒不游走,放飛的鳥兒也不飛,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1894年,農(nóng)歷十月初十正是慈的60歲壽辰,此時的晚清內(nèi)外堪憂,列強虎視眈眈小日本摩拳擦掌,然而滿朝的文武官員跟八旗弟子都在忙著給慈禧辦壽禮。當(dāng)天紫禁城里,人馬進進出出、太監(jiān)宮女張燈結(jié)彩,擺弄杯盞,催促御廚烹飪滿漢菜肴,忙里忙外好不熱鬧。據(jù)說該次壽宴,清廷為討得老佛爺開心一共耗費了三千萬白銀,那么這一筆壽宴巨資到底從而得來的呢?官員們自然不敢讓老佛爺自掏腰包,所以就只有從各方面想辦法。諸如不惜挪用北洋水師的軍費,還用多節(jié)約少浪費為借口提議暫停修建頤和園的大工程等,這些攤出的資費均用來辦壽宴了,雖然當(dāng)時處在戰(zhàn)爭事情,但對慈禧來講,還是自己的名聲面子比較重要。

籌備壽宴過程,一些忠義大臣則憂心國家興亡,特別是鄧世昌水師將領(lǐng)還在外面頑強抗敵,而清廷卻正在鋪張浪費的大搞隆重壽宴,風(fēng)言風(fēng)語傳到慈禧耳中,她的一句話則把全朝官員給嚇著了,慈禧冷笑道:“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令彼終生不歡”。言之下意只要外藩毛賊不攻進北平,那么一切就照常,大壽宴一樣照辦。大部分官臣為討好老佛爺,不得不窮盡心思,想方設(shè)法,有的官員起了貪心還以慈禧辦壽為由,借機搜刮民脂民膏,接著把一部分財物上繳當(dāng)壽資,剩下的全納入自己腰包。

壽宴當(dāng)天,官員們給慈禧準(zhǔn)備了一系列賀壽喜慶節(jié)目,他們深知慈禧信佛號稱老佛爺,于是就特地安排一場放生動物活動,以顯出慈禧太后大慈大悲母儀天下的善良形象。這個放生主意十分討得慈禧歡心,所以當(dāng)日一大早,慈禧就領(lǐng)著李蓮英一行人來到萬壽山,放生過程全由李蓮英一人主持,當(dāng)他念叨完一連串賀詞后,就下令讓太監(jiān)們把手上鳥籠打開,任鳥兒飛出去。

正當(dāng)所有人以為放生即將來臨的時候,卻意外的出現(xiàn)了奇異現(xiàn)象,鳥籠里的小鳥竟然沒一只愿意飛出去,全部乖乖的待在籠里絲毫不動。此時慈禧的臉色大變,可能覺得鳥兒不給她面子,故意破壞放生活動。這老佛爺一怒起來,眾人皆大驚失色,機警的李蓮英急忙救場,他歡樂的道:“老佛爺別動氣,這是小鳥感受到你的慈悲,所以才不愿意離開你”。慈禧不信反呵斥道:“少哄騙哀家,這當(dāng)中必有因由”。

李蓮英回想慈禧之前說過的那句話:“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令彼終生不歡”,立馬嚇得瑟瑟發(fā)抖忙說:“老佛爺,如果不信,可去放生魚兒看看,古語云縱有訓(xùn)鳥不離籠者,但從未有能訓(xùn)魚者”,因此太監(jiān)們就把一籮筐早準(zhǔn)備好的活魚當(dāng)著慈禧的面倒入了湖中,奇怪的是這群魚游開了一會兒后又全部回到了放生點。

這時李蓮英才擦了一把冷汗繼續(xù)道:“老佛爺請看,魚兒也不舍得離你而去”,慈禧仔細觀看一番后才喜笑顏開,不再追究了。

其實鳥不飛魚不游的真實原因是,李蓮英為了哄慈禧開心而提前準(zhǔn)備好的把戲,鳥籠里的鳥都是經(jīng)過訓(xùn)練的,所以不飛,而近岸的湖水比較暖,深處遠處的水溫比較冰,因此魚游了一會又回到了岸邊。

5

慈禧太后作為清朝的實際管理者過個生日自然不能同凡人相提并論,否則顏面何存!

這不,1894年的陰歷十月初十馬上就快到了,慈禧即將迎來自己人生中的第六十個生日。朝廷上下可謂忙的是一塌糊涂,不僅要處理繁忙的事物還得相方設(shè)法的討老佛爺?shù)臍g心。這要是哄高興了升職加薪指日可待,仕途說不定更是可以平步青云。

朝廷為了慶祝慈禧的六十歲大壽,準(zhǔn)備花費3000萬兩白銀為之慶生,甚至還挪用了部分海軍軍費。而此時碰巧遇上日本的迎面挑戰(zhàn)。就是這么一個大清帝國一直看不起的小國竟然有膽挑起甲午海戰(zhàn)。

為了避免鋪張浪費,有些大臣建議停辦頤和園的工程,畢竟此時正值戰(zhàn)爭期間,這樣大張旗鼓地設(shè)宴,對名聲似乎多有影響。但是慈禧一句話瞬間讓這些大臣全都噤了聲。

“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生不歡”。

只要不打進京城,生日還是照樣得過,于是大臣們一邊挖空心思討好慈禧,另一邊則是鄧世昌領(lǐng)命抗敵。

大臣們甚至借著給慈禧太后過生的理由,瘋狂地在貧困老百姓身上撈取本就不多的油水。 結(jié)果可想而知,前線士兵一點祝壽的覺悟也沒有,甲午戰(zhàn)爭當(dāng)然也就沒個贏。

慈禧為了不影響自己慶生,希望外國可以出面干涉盡快結(jié)束戰(zhàn)爭,對李鴻章的求和方針十分贊同,打擊以光緒為主的主戰(zhàn)派。

但是由于形勢的日漸緊張,如果再大張旗鼓地進行慶典的話,很有可能會落得一個不好的名稱。因此不得不改變原來的計劃,盡管如此,其縮水版的壽誕之奢華程度也是遠非普通規(guī)模所能相比。

國難當(dāng)頭,慈禧依舊只顧自己的享受,將天下百姓置于水火之中,實在是一個冷血無情之人?墒敲髅嫔嫌窒矚g給自己豎立一個慈悲大度的人設(shè)標(biāo)簽。

她十分信仰佛教,希望借助佛教來顯示他的慈悲,因此人們都稱呼她為老佛爺。要說這最懂老佛爺內(nèi)心的當(dāng)屬太監(jiān)李蓮英,這不,為了顯示慈禧的慈悲之心,李公公特意設(shè)計了一個放生環(huán)節(jié)。借此為她積累功德,表達其慈悲之心。

這招的確挺對慈禧的胃口。 慶典那天眾多太監(jiān)提著鳥籠來到萬壽山,請求放生。慈禧當(dāng)然就批準(zhǔn)了,并且走到鳥籠附近嘴里念念有詞“希望你們以后別再被人抓住,去過屬于你們的自由生活吧”!

說完便讓太監(jiān)打開所有的鳥籠,然而所有的鳥竟然都沒有飛走全呆在籠子里一動不動。

慈禧的臉色越來越難看,整個場面一度十分緊張。要是慈禧再發(fā)個脾氣說不定在場所有的太監(jiān)都得掉腦袋。

這個時候李蓮英緩緩地走了出來:

“佛爺,這是鳥兒念及你的慈悲都想留在你的身邊不愿意離去呢!”

慈禧說:

“小李子,你少蒙哀家了,其中必然有詐”!
“奴才怎么敢騙你了,不信您再放生魚瞧瞧。畢竟自古都有訓(xùn)鳥的可是沒有訓(xùn)魚的,佛爺您試試?”

說完便讓人提了一桶早已準(zhǔn)備好的魚放到慈禧面前。 慈禧將魚倒進昆明湖內(nèi),魚兒一進入湖水立刻四散而去,然后又立馬回到原處。

李蓮英接著說到:

“哎呀呀,佛爺?shù)拇缺B鳥兒、魚兒都知道,所以他們才不愿意離去!

慈禧聽到這話那樂得嘴都合不攏了,重重打賞了李蓮英。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動物們真的被慈禧的慈悲感動到了嗎?

事實遠比你看到的殘酷,這些鳥兒從出生起就被關(guān)在籠子里面,一直到慈禧慶生的前幾天才被放出籠子,這個時候鳥兒自然十分興奮,全都一個勁地揮動翅膀往外飛。

但是他們畢竟是第一次飛行,其技術(shù)和力量都不足以支持它們飛行。飛不了多久就全都掉了下來,或者落在樹梢上。然后把一些飛行最差的鳥再抓回籠子中關(guān)起來,經(jīng)過幾次這樣的訓(xùn)練后,它們就對自己的飛行能力十分不確信,即便籠子打開它們也不敢飛得太遠。

至于魚則更簡單,這些魚都是觀賞魚,事先取湖邊周圍的水灌入桶中。而十月初的時候湖中心的水已經(jīng)特別冰涼,這些魚從桶中放出時最先接觸的外圍水和桶中水溫一致,是最適宜的活動范圍,如果往湖中心游的話則會因為溫差不同會迅速回游。這都是求生本能。

6

慈禧作為中國古代皇權(quán)社會中少有的長期當(dāng)政的女性,她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世人的關(guān)注,相傳慈禧六十大壽的時候,李蓮英為慈禧安排了放生魚和鳥的節(jié)目,結(jié)果放鳥鳥不飛,放魚魚不走,這是怎么回事呢?

慈禧太后六十大壽這個時間點可謂非常出名,當(dāng)年正是陰歷的甲午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就是在這一年。同時,慈禧太后為了祝壽修繕頤和園也是這一年,還有說法認(rèn)為慈禧為祝壽劃出的?钣绊懥撕\姷能娰M,從而影響了中日甲午海戰(zhàn)的結(jié)果。

慈禧的六十大壽在陰歷十月初十,也就是清光緒二十年(1894)11月7日,當(dāng)年七月下旬就爆發(fā)了海戰(zhàn),并于8月1日雙方正式宣戰(zhàn)。在這樣的背景下,慈禧放棄了六十大壽的一系列祝壽計劃,有記載慈禧的60大壽只是在寧壽宮中黯然度過的。雖然李蓮英沒有在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上表演這個節(jié)目,但這件事應(yīng)該還是存在的,畢竟現(xiàn)在看來并不復(fù)雜。

慈禧太后過壽游覽頤和園的時候,李蓮英安排了這次放生魚鳥的節(jié)目。李蓮英先是拿出一籠小鳥,籠門打開,小鳥齊刷刷地飛了出去,可沒飛多遠就都落了回來。然后李蓮英又在頤和園的昆明湖放生了一簍魚,同樣魚兒沒游多原就游了回來。

前者放飛小鳥可以說是在之前精心訓(xùn)練過的,自古以來也有訓(xùn)鳥的技藝,而魚的記憶力稍差,訓(xùn)練效果不明顯,訓(xùn)魚在古代有一定難度。慈禧見到如此神奇的場景也非常吃驚,李蓮英連忙在一旁說“老佛爺洪福齊天,連魚鳥都舍不得走呢”。

放鳥鳥不飛,放魚魚不走充分體現(xiàn)了慈禧太后的“宅心仁厚”,對慈禧建立自己形象頗有益處,慈禧非常高興,李蓮英也達到了目的。魚和鳥當(dāng)然不會真的因為通靈,感受到慈禧的“宅心仁厚”才在慈禧周圍徘徊,其中必然另有隱情。李蓮英自然不會把其中的貓膩寫下來留給后人,那么我們就不妨來大膽的猜測一下。

打開鳥籠魚簍后,魚鳥出籠但并不遠離,能達到這種效果的手段有很多,比如反復(fù)訓(xùn)練這些魚鳥,別的不管,拿食物引誘他們在離籠后在附近徘徊還是很容易的。等到“上臺表演”的時候,先將魚鳥餓上一天,出籠的魚鳥自然會在周圍徘徊尋找食物。或者干脆放一些食物將魚鳥引誘回來,雖然手段有些簡單,但誰又會去戳破李蓮英的謊言呢?

除此之外,將鳥長期困在鳥籠中,使其離開鳥籠無法飛太遠,將魚養(yǎng)在溫水中,使其進入昆明湖無法適應(yīng)水溫,只能在相對溫暖的水面徘徊,這些手段都可以達到同樣的目的。

慈禧在政治上是一個權(quán)力欲望極強、心狠手辣的獨裁者,政治手腕及其高明,為千瘡百孔的清朝續(xù)命數(shù)十年。同時慈禧也是一個感情脆弱、害怕孤獨的老女人,幾十年來慈禧身邊的奴婢換了一批又一批,慈禧最喜愛的除了安德海就數(shù)李蓮英了,李蓮英也確實非常懂得如何討好慈禧。

7

1894年,舊歷的甲午年,這一年晚晴發(fā)生了兩件重要的事情,一個就是7月份開始的甲午中日戰(zhàn)爭;而另一個就是10月初10的大清帝國的實際掌舵人慈禧的60壽誕。

一件讓人煩惱的事情,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但是絕對不能因為戰(zhàn)爭而影響了慈禧老佛爺?shù)男那椤?/span>


實際上從一年前,整個帝國就開始籌劃著給慈禧老佛爺過壽誕的事情了。而這一次,帝國打算拿出3000萬兩白銀操辦慈禧的60壽誕。

慈禧實際上處處在學(xué)乾隆,乾隆晚年營建了寧壽宮,以備做太上皇時養(yǎng)老居;慈禧也于5年前,宣布撤簾歸政,搬入寧壽宮居住。乾隆壽辰要去圓明園慶賀,所以慈禧的壽誕要去頤和園過。因此此前大家忙碌關(guān)心的并不是李中堂和日本人之間的戰(zhàn)爭,而是頤和園的修繕。

原本的壽誕慶典是有著嚴(yán)格的計劃程序的:

早上先在皇宮接受王公大臣的朝賀,然后大排鑾駕,浩浩蕩蕩,出皇宮西華門,走北長街,折向西安門大街,經(jīng)西四路口,往北沿西四北大街,經(jīng)新街口,出西直門,直奔頤和園,然后在頤和園內(nèi)聽大戲,開大宴。


因此從西華門至頤和園的幾十里大道旁,設(shè)計修建了很多的“點景工程”。搭建了很多經(jīng)壇、戲臺、彩殿、牌樓,F(xiàn)在仍然遺存的西四路口的兩座轉(zhuǎn)角樓就是原來為了壽誕專門建造的“點景”。原計劃中,一路之上,還組織了很多僧道念經(jīng),戲班演戲,制造祥和氛圍。

但是戰(zhàn)爭還是影響到了慈禧的心情,所以很多形式都取消了,這里就包括了這些“點景工程。

為了讓老佛爺開心,能過好一個開心快樂的60壽誕。大小官員太監(jiān)們可謂想了不少的招數(shù)。

最得慈禧之心的自然是李蓮英親自設(shè)計安排的“放生”節(jié)目。


老佛爺親手放生的鳥兒,徘徊久久,落到了附近的樹上,嘰嘰喳喳,仿佛在說“老佛爺吉祥”;老佛爺親手放生頤和園內(nèi)昆明湖的魚兒,也是久久徘徊,離開后又回到了岸邊,沖著慈禧砸吧嘴,仿佛在說“老佛爺萬歲”。

李蓮英適時插話:“老佛爺?shù)娜蚀,鳥兒、魚兒都不愿離去!倍旱么褥某钤埔粧叨。大家都覺得還是李蓮英厲害,懂得討慈禧的歡心。從7月以來就沒有見過慈禧的笑容了,而幾個月以來第一次看到慈禧的笑容,眾人們都松了一口氣。


李蓮英是怎么做到呢?當(dāng)人們得知真相的時候,卻感受到更多的是殘忍。

這些鳥兒是從小就養(yǎng)在籠子里,一直到壽誕前幾天才第一次出籠接受訓(xùn)練。鳥兒剛出籠的時候比較興奮,立刻努力振翅往遠處飛,可是很多鳥實際上是剛剛開始學(xué)習(xí)飛行,所以力氣技術(shù)都有限,飛不多遠,就跌跌撞撞掉了下來,然后就專門取其中弱的,抓回籠子,繼續(xù)關(guān)起來,反復(fù)幾次訓(xùn)練,經(jīng)過這種殘酷訓(xùn)練的鳥兒,就非常不自信,即便有能力飛得更遠,但是也不敢飛得太遠,從籠子里放出來后,拼命地飛到附近的樹上站定后就不敢再繼續(xù)飛了,就在那嘰嘰喳喳地叫喚。


而這些魚兒實際上都是些觀賞型的熱帶魚,盆里的水溫是相對恒定的。但是10月初10的昆明湖水溫已經(jīng)開始變涼了,而且是越往湖中心,溫度越低。這些可憐的熱帶魚被“放生”進了冰冷的湖水中的時候,一開始下意識地往湖心游去,但是轉(zhuǎn)即感受到了湖水的溫度偏低,于是紛紛往溫度相對較高的湖邊游回來。這實際上是魚兒求生的本能。

文/炒米視角

原創(chuàng)首發(fā),歡迎關(guān)注或吐槽

8

談到中國的近代歷史,決定離不開兩個人,一個是統(tǒng)治了中國半個世紀(jì)的慈禧,另一個則是陪伴著慈禧半個世紀(jì)的李蓮英。慈禧和李蓮英可以說是晚清最為重要的兩個人物,也是討論晚清歷史絕對避不開的兩個人物。



李蓮英,一個能讓慈禧打破清朝“太監(jiān)品級以四品為限”的祖制的猛人,清朝歷史上唯一做到正二品的大太監(jiān),也是唯一一個算是權(quán)宦的清朝太監(jiān)。19歲升任二總管,二年后即升任大總管,26歲升任儲秀宮掌案首領(lǐng)大太監(jiān)(本來這個職務(wù)清宮規(guī)定是需進宮服役30年才有資格擔(dān)任,而李蓮英此時進宮剛滿17年),31歲出任儲秀宮四品花翎總管,開始與敬事房大總管(清宮太監(jiān)總頭目)平起平坐,46歲的李蓮英被賞戴二品頂戴花翎。可以說,李蓮英若是為官,他定然能位列公卿。



縱觀李蓮英的一生,從他種種的事跡來看,李蓮英能有這樣的成就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在為人處事上不可說不完美,正如他的墓志銘中所說“事上以敬,事下以寬,如是有年,未嘗稍懈”,當(dāng)時的李蓮英對主子恭敬,對下屬寬厚,多少年來李蓮英從未因自己的權(quán)勢而去輕待他人,對誰他都是謙遜有加。

1886年四月,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稱北洋海軍已訓(xùn)練成軍,奏請朝廷派大臣檢閱,于是慈禧就派光緒的生父醇親王前去巡閱。而按清朝祖制,親王出巡地方是要帶太監(jiān)、御醫(yī)的,所以此時醇親王為了不引起慈禧的猜忌,他就主動要求李蓮英隨行,慈禧眼見他如此識相,自然就馬上應(yīng)允。



到地方后,醇親王為了讓慈禧放心,每次會見地方官員時,都會讓李蓮英作陪。按理說作為慈禧的絕對親信,李蓮英在陪同醇親王會見百官時,座位肯定是有他的一席之地的,可是李蓮英并沒有坐著,反而他是老老實實的站在醇親王的身后,替親王拿著一支旱煙袋,隨時裝煙、遞煙,之后回到住處則是一律不見客。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李蓮英做事真的很謹(jǐn)小慎微,他從不恃寵而嬌,身段從來都放的很低,因此,如此謙遜有加的李蓮英焉有不成功的道理呢?



當(dāng)然,李蓮英能成功絕對是離不開慈禧五十余年“經(jīng)久不衰”的寵信的,據(jù)《晚清宮廷生活見聞》所載:“每天三頓飯,早晚起居,他倆都互派太監(jiān)或當(dāng)面問候……在西苑、頤和園居住的時候,慈禧太后還經(jīng)常來找李蓮英:‘連英啊!咱們遛彎去呀!’慈禧太后有時還把李蓮英召到她的寢宮,談些黃老長生之術(shù),兩人常常談到深夜”,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晚年的慈禧已經(jīng)是離不開李蓮英了,實際上李蓮英已是慈禧形影不離的伴了。

而李蓮英之所以能讓慈禧如此在乎,如此寵信,這與他十分善于揣摩慈禧的脾氣和愛好,千方百計討慈禧的歡喜是分不開的。



李蓮英為討好慈禧可謂是費盡心思。有一次慈禧過壽,李蓮英陪同游頤和園,為讓慈禧開心就安排了一場放生鳥魚的節(jié)目,當(dāng)然這放生可是一場不同尋常的放生。

當(dāng)時,當(dāng)慈禧打開鳥籠魚簍后,鳥魚相繼飛走、游走,可沒過一分鐘它們就又都回來了。這時,李蓮英就跪著說道“老佛爺洪福齊天,連魚鳥都舍不得走呢”。此時,慈禧雖然知道其中必有隱情,可誰不喜歡在自己過壽的時候聽到洪福齊天這樣的好話呢?慈禧雖疑惑,但卻是大喜不已,于是便大賞李蓮英。



其實那些鳥魚能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全部回來,不是因為它們真的舍不得走,只是它們被李蓮英餓了一天了,此時它們聞到李蓮英放在籠里的食物,腹中空空的它們自然就回來了。

9

我是大史官,我來告訴你“慈禧六十大壽時,為何李蓮英放鳥鳥不飛,放魚魚不走?”

慈禧六十大壽,是在陰歷1894 年的十月初十。為了能夠在這一天舉辦一場盛大的慶壽典禮,早在一年前就已經(jīng)開始著手準(zhǔn)備了。按照慈禧的計劃,在六十大壽的當(dāng)天是要乘坐著鑾駕,繞著京城轉(zhuǎn)一圈,然后在頤和園內(nèi)聽大戲,大擺壽宴。各地的官員為了能夠巴結(jié)慈禧,開始到處搜尋各種奇珍異寶,希望以后自己可以飛黃騰達?上У氖,還沒到日子呢,日本艦隊就在黃海和我國挑起甲午戰(zhàn)爭,這一下子就攪亂了慈禧的慶壽計劃,而且也沒有什么心情,更沒有什么臉面大張旗鼓的搞輕點了,最后也只能是在寧壽宮中悄悄地度過的。作為慈禧身邊的大紅人,大太監(jiān)李蓮英為了討好慈禧,哄慈禧開心的也提前精心準(zhǔn)備了了兩個節(jié)目。這第一個節(jié)目是“放生小鳥”。一群小太監(jiān)每個人都提著鳥籠,李蓮英一聲令下,所有人一起打開鳥籠子,籠中的鳥兒便開始往外飛,可是,這些小鳥都沒有飛遠,都在不遠處的樹上嘰嘰喳喳的叫起來,這時,李蓮英就對慈禧太后說:“太后老佛爺仁慈,就連鳥兒都不愿意飛走。”慈禧雖然知道這其中肯定有貓膩,但聽到后李蓮英這么說,還是笑的合不攏嘴。這第二個節(jié)目是“放生魚”。李蓮英帶慈禧來到到昆明湖邊,小太監(jiān)們?nèi)耸忠粋木桶,桶中就是要放生的金色大鯉魚,一聲令下小太監(jiān)們齊刷刷地一起把魚倒進了池塘里。一開始,這些魚是到處亂竄,但是,不一會兒,它們就都乖乖地都又紛紛游回了岸邊。這時,李蓮英又對慈禧太后說:“老佛爺,你看,因為您的仁慈,這些魚兒也不想游走啊!贝褥舐犂钌徲⑦@么一說,心里是哪個美,早就將日本人挑起的甲午戰(zhàn)爭忘到腦后了,而且還重重得賞賜了李蓮英。真的是因為慈禧太后的仁慈,這些鳥和魚兒才不愿意離開的嗎?答案自然不是!這些鳥其實都是人工孵化的,一孵化出來就被關(guān)進了籠子,從來都沒有在外面飛過,翅膀的力量太小,它們肯定都飛不遠,而且它也不知道該飛到哪里,所以只能落在附近的枝頭;那些魚就有一些玄機了,因為昆明湖里的水溫度不一樣,岸邊的水溫度熱,而深處的水溫涼,并且木桶里的水和岸邊水的溫度一樣,所以,當(dāng)這些魚被放生的時候,它們沒有了木桶的束縛,自然會向遠處游,當(dāng)游到水深處,水開始變涼,所以它們就又游會了岸邊。

10

晚清史上最佳主仆搭檔——慈禧太后與李蓮英。


有人曾說過清朝半壁江山,都在李蓮英的影響下敗壞掉了,但平心而論,李蓮英雖然權(quán)詐貪婪,卻是對慈禧太后忠心耿耿,只要是慈禧太后的事情無不盡心竭力,絞盡腦汁的討的慈禧太后的歡心。


李蓮英從十來歲進宮,他的一生也是現(xiàn)代版的“草根升職記”,成功的原因離不開他的精明能干和謹(jǐn)小慎微的做人態(tài)度。


如:慈禧太后過六十大壽,滿朝文武百官都絞盡腦汁搜羅天下奇珍異寶,或花大量金銀財寶想借此機會向慈禧獻媚。

坐擁天下財富的慈禧太后閱人無數(shù),閱物無數(shù),什么樣的寶物都難使老佛爺動容,再加上八國聯(lián)軍天天在家門口鬧騰,慈禧整日事郁郁寡歡,什么珍寶也難換來太后一笑。


服侍太后多年的李蓮英自然知道太后的心思,于是就暗地準(zhǔn)備借此機會送給慈禧一件特殊的禮物。而這件“禮物”就是李蓮英暗中命人秘密的捕捉大量魚、鳥,然后就根據(jù)動物弱點——求生本能開始有條不紊的訓(xùn)練,畢竟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讓這些動物餓到一定的時間,讓后在進行喂食。


就這樣周而復(fù)始的訓(xùn)練,這些魚呀,鳥的慢慢的訓(xùn)練出了規(guī)矩,等到慈禧太后大壽之時,李蓮英把這些訓(xùn)練有素“塊餓暈”的小動物全部放出來,在慈禧太后身邊游來游去飛來飛去。


蒙在鼓里的慈禧太后對這樣的奇異現(xiàn)象很好奇,這是籌劃者李蓮英口吐蓮花的拍馬屁說到:“老佛爺仁慈,鳥兒魚兒看見都不愿意走!


慈禧太后聽到李蓮英的解釋,心里自然是美滋滋的,笑著夸獎李蓮英會能干聰明,并重重獎賞了李蓮英。


其實并非這些魚、鳥的都不走,圍著慈禧太后跟前轉(zhuǎn),是因為太后仁慈,而是這些小動物在固定的地點等著老佛爺“賞口飯吃”。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