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娥姿比宇文邕大6歲,是宇文邕最寵愛的女人。那么,本來該統(tǒng)一天下的宇文邕去世后,楊堅奪了宇文家族的天下。他奪位以后,是怎么對待李娥姿的呢?

(李娥姿劇照)

李娥姿是南北朝時期南梁江陵民家女。

說起來江陵這地方本來只是南梁的一個郡縣,但在公元552年,梁元帝在平定侯景之亂后,由于他在江陵即位稱帝,于是江陵的地價便升了值。

不過凡事有利有弊。

當時西魏趁南梁內(nèi)亂,先后攻占了益州和襄陽,以致江陵的形勢也危在旦夕。

然而梁元帝卻在此時向西魏權(quán)臣宇文泰討要益州,且言辭頗為傲慢。

宇文泰于是借機發(fā)難,命于謹、宇文護等人率5萬精兵攻打江陵。

不出兩月,江陵城破,梁元帝被俘遭殺,城中十多萬百姓皆被作為俘虜,押送回西魏都城長安。

在這些俘虜中,就有李娥姿及家人。

俘虜?shù)拿\可想而知,不是為奴便是為婢。不過18歲的李娥姿人如其名,她容貌秀美,且又是如花年紀,因此被西魏將領(lǐng)獻給了宇文泰。

宇文泰見李娥姿果然有幾分姿色,所以他便將李娥姿送給了才12歲的四子宇文邕做妾。

(權(quán)臣宇文泰)

一個身份低微的俘虜,憑著姿容做了西魏權(quán)臣之子的妾,這似乎已經(jīng)是很好的歸宿了。

然而這才是李娥姿幸運的開始。

公元555年,宇文邕被封為輔城郡公。此時的宇文泰經(jīng)過苦心經(jīng)營,已經(jīng)架空了西魏皇帝的權(quán)勢,篡位只差“禪讓”這一步了,所以年少的宇文邕未來必定貴不可言。

難得的是,宇文邕不僅未來可期,而且還特別寵愛李娥姿,這讓李娥姿頗感安慰。

然而世事難料,眼見宇文泰就差一步了,他卻在北巡中染病而亡。

情急之中,宇文泰將未竟事業(yè)托付給了侄子宇文護。

在宇文護的操持下,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覺接受元廢帝“禪讓”,登上了帝位,于是北周帝國得以建立。

但是人都有私心,更何況在權(quán)力面前。

宇文護由于擅權(quán)專政,頗讓朝臣和宇文覺不滿,于是陰謀誅殺他,誰知事泄,宇文覺被廢黜毒死。

此后,宇文護又立宇文毓為帝,但宇文毓聰慧好學(xué),很有學(xué)識,這讓宇文護十分忌憚,最終也將宇文毓毒死。

在這個過程中,宇文邕一直沒有露出鋒芒,反而和李娥姿恩愛非常,甚至還生下了長子宇文赟。

(宇文邕劇照)

對于堂弟宇文邕的表現(xiàn),宇文護頗為滿意。于是在公元560年擁立他登上了帝位,而備受寵愛的李娥姿卻并沒有被封為皇后。

好在李娥姿圣寵不衰,再加上朝中又有宇文護擅權(quán)專政,宇文邕一方面對宇文護曲意尊崇,一方面又和李娥姿經(jīng)常飲酒作樂,以麻痹宇文護。

但是,宇文邕雖然沒有做出雷霆舉動,但他也并不甘心做一個傀儡皇帝,所以他一邊暗中拉攏勢力,一邊伺機扳倒宇文護。

如此過了3年,宇文護在征伐北齊的過程中,由于戰(zhàn)敗,導(dǎo)致吞并北齊的計劃再次擱淺,這讓他在朝堂中的威望大不如前。

宇文邕看在眼里,開始行動起來。

他深知此時的北齊與北周勢均力敵,而突厥的勢力也不容小覷。因此他數(shù)次派出使臣向突厥木桿可汗提親,希望能與之聯(lián)姻,迎娶他的女兒。

如此三番五次的請求,終于讓木桿可汗同意將女兒阿史那氏嫁給他為皇后。

誰知,當迎親的使者來迎接阿史那氏時,木桿可汗卻又將阿史那氏許配給了北齊皇族。

這讓北周的使者面面相覷。由于不能復(fù)命,他們只得留在突厥,和木桿可汗講仁信禮義,希望以此感化木桿可汗。

但是,和不講道理的人講道理,顯然是對牛彈琴。

(阿史那皇后)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天上刮起了怪風(fēng),把木桿可汗的帳篷吹毀了,且這場怪風(fēng)一連吹了上十天。

木桿可汗大驚失色,以為這是上天對他的懲罰,所以這才同意讓北周使臣們帶走才15歲的阿史那。

阿史那抵達北周后,被宇文邕封為了皇后,且很得敬重。

不過,這畢竟是一樁政治婚姻,所以宇文邕對她雖然有禮有節(jié),卻并不與她親近。

公元572年,宇文邕終于使計殺死了宇文護,并鏟除了他的勢力。

自此,宇文邕才算真正掌握了北周的軍政大權(quán)。

只是,宇文邕縱有統(tǒng)一天下的雄心壯志,但上天卻沒有給他時間去完成這個偉大的夢想。公元578年,宇文邕在攻打突厥的途中,由于舊傷復(fù)發(fā),不得不退回都城洛陽,然而在回到洛陽不久便病逝了。

由于阿史那皇后沒有子嗣,李娥姿的長子宇文赟順利繼承了帝位。而李娥姿因此也被尊為皇太后。

宇文赟是個很荒唐的皇帝,他在位一年便將帝位禪讓給了兒子宇文闡,李娥姿再次被改尊為天皇太后。

然而,做皇太后也就一年光陰而已,沉湎于酒色之中的宇文赟便因此縱欲過度而去世了。

此時宇文闡年紀尚幼,軍政大權(quán)便落到了宇文赟的岳父楊堅的手中。

僅數(shù)月而已,楊堅便篡位奪權(quán),改“北周”為“隋”,至于宇文闡則在不久后便為楊堅所殺。

此后,楊堅為了鞏固政權(quán),又對宇文家族進行了瘋狂的屠戮,其中李娥姿與宇文邕所生的次子宇文贊及其孫兒也盡被誅殺。

眼看著兒孫盡誅,卻不能保護他們,李娥姿痛苦萬分。但是她一個婦人又能怎樣呢?最終她只得選擇出家為尼,在寺廟里度過了殘生。

(參考史料:《周書》《北史》等)

最佳貢獻者
2

亂世之中的女子宛若飄萍,是生是死絕非自己所能掌控,不僅普通人如此,即使貴為皇后者也概莫能外。在中國漫長的帝制史當中,遭遇坎坷的皇后或太后們比比皆是,其中,亡國后被迫出家做尼姑的北周太后李娥姿,堪稱典型代表。



李娥姿,南梁江陵人,生于大同二年(536年),家世和早期經(jīng)歷不詳,大約出身于官宦人家,是一位性情溫婉、知書達理的女子。李娥姿自幼生長在江南,過著閑適恬靜的貴族生活,最大的夢想是能嫁給一位風(fēng)流倜儻、多才多藝的豪門公子,過上琴瑟相和、如膠似漆的幸福生活。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戰(zhàn)爭卻無情擊碎李娥姿的夢想,使她的人生軌跡發(fā)生巨變。


原來,梁元帝蕭繹在平定“侯景之亂”后,拒絕還都建康,而是繼續(xù)留在陪都江陵治國理政。此時,圍繞領(lǐng)土糾紛,梁元帝跟西魏權(quán)臣宇文泰之間的關(guān)系日漸惡化,由此給自己招致殺身之禍。承圣三年(555年)十一月,魏將于瑾、楊忠率大軍攻陷江陵,殘忍地殺死梁元帝,并將當?shù)厥f戶民眾擄掠到長安,而李娥姿全家便在其中。



江陵距離長安有千里之遙,且又是寒冬臘月時節(jié),李娥姿跟隨難民隊伍遷往關(guān)中的途中,不僅頂風(fēng)冒雪、饑餐露宿,而且還經(jīng)常遭受魏軍士兵的辱罵、鞭撻,一路上受盡了各種磨難。幸運的是,李娥姿達到長安后不久,宇文泰因為覺得她面貌姣好、知書達理,心中歡喜之余,便把她賜給第四子宇文邕做侍妾,使其避免被沒入官府做奴隸的命運


李娥姿是個性格堅韌、適應(yīng)性很強的女人,很清楚自己的命運完全取決于是否能得到丈夫的寵愛,所以入府后將宇文邕照顧得無微不至,再加上她美艷絕倫、性情溫婉,漸漸地便贏得宇文邕的寵愛。武成元年(559年),李娥姿為宇文邕生下長子宇文赟,之后又生下次子宇文贊,并借此進一步鞏固自己在府中的地位。



武成二年(560年)四月,北周明帝宇文毓被權(quán)臣宇文護毒死,宇文邕隨即被扶上帝位,是為北周武帝。按照常理,李娥姿理應(yīng)被冊立為皇后,然而周武帝出于結(jié)好突厥、攻滅北齊的需要,最終迎娶木桿可汗的女兒阿史那氏,并將她冊立為皇后,而李娥姿則被封為皇妃。對于這種結(jié)果,李娥姿雖然心有不甘,但體諒到丈夫的難處,卻也從未流露出怨恨情緒。


周武帝蟄伏12年后,成功地鏟除權(quán)臣宇文護及其黨羽,然后又用了5年時間滅掉北齊,從而完成對北方的統(tǒng)一。然而,周武帝雖然在事業(yè)上很成功,但一直有個心病始終難以釋懷,那便是太子宇文赟沉溺享樂、不思進取,若把江山交給他,實在是難以放心。對此,周武帝很想改立太子,但每每想到李娥姿對他的千般體貼、萬般柔情,卻總是難以下定決心。



既然不能廢掉太子,周武帝便只好對宇文赟進行嚴加管教,一旦發(fā)現(xiàn)哪怕是些微的過錯,都會用棍棒、鞭子痛打他,每每令宇文赟痛不欲生。漸漸地,宇文赟學(xué)會了生存之道,在嚴父的眼皮子底下時,言行舉止都很規(guī)矩,活像一位謙謙君子,但在私底下卻肆意放縱,經(jīng)常會做出嚴重的惡行。但由于宇文赟掩飾的比較好,所以一直沒有被周武帝發(fā)覺。


宣政元年(578年)七月,周武帝駕崩,宇文赟順利接班,是為周宣帝,而李娥則被姿為太后(周靜帝即位后又被尊立為太帝太后)。周宣帝僅僅做了8個月的皇帝,便禪位給年僅6歲的兒子宇文闡(北周靜帝,朱滿月所生),而自己則以太上皇的身份,躲進后宮享受酒色人生。對此,李娥姿甚是憂心,經(jīng)常規(guī)勸兒子要留心政務(wù)、節(jié)制欲望,但每每都被周宣帝無視。



由于過度的縱欲,宇文赟的身體很快便被掏空,退位僅1年后便撒手人寰,年僅22歲,時在大象二年(580年)五月。宇文赟死后,岳父楊堅以大丞相的身份執(zhí)掌朝政,并大肆誅殺宗室和反對他的朝臣。7個月后,自認為時機成熟的楊堅,正式逼迫周靜帝禪位,建立起隋王朝,時在開皇元年(581年)二月。楊堅稱帝后不久,便派人將靜帝宇文闡毒殺。




在接連遭遇喪子喪孫、國家滅亡的重創(chuàng)后,前朝太后李娥姿萬念俱灰,索性出家做了尼姑,并改法號為常悲(“隋開皇元年三月,出俗為尼,改名常悲!币姟吨軙ぞ砭拧罚。此后7年間,李娥姿再不聞外事,終日伴隨著青燈古佛苦熬時光。開皇八年(588年),李娥姿病死在尼姑庵中,終年53歲,隋文帝聞訊后,命人以尼姑的禮儀,將她葬在長安的南面。


史料來源:《周書》、《北史》、《資治通鑒》等。

3

李娥姿是梁元帝兵敗后,被西魏將領(lǐng)從江陵俘虜?shù)轿魑旱钠矫癜傩?。不過憑借其美貌,被當時的西魏權(quán)臣宇文泰看中,賜給自己的第四子宇文邕為妾。



入府后的李娥姿受到了宇文邕的寵愛,相繼為宇文邕生下兩子:宇文赟和宇文贊。宇文邕在位時,李娥姿雖然沒有冊封為后,可圣寵不減,兒子宇文赟被冊封為太子。宇文邕死后,宇文赟即位后,李娥姿被尊為太后。

只不過,此時的北周氣數(shù)日漸微弱了。宇文赟即位后沉湎酒色,暴虐荒淫,濫施刑罰,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一年后,禪位給太子宇文闡,自己當起了握有權(quán)力的太上皇,繼續(xù)胡搞瞎搞,最終消耗身體過剩,公元580年,年僅22歲的宇文赟駕崩。



宇文赟駕崩時年僅22歲,即便宇文闡是他的長子,但年紀終歸還是太小,所以他駕崩前留下了輔政大臣,其中就有他的岳父楊堅。主少國疑,楊堅最終在一片擁護聲中,迫使宇文闡禪位于他,至此北周滅亡,隋朝建立。

此前的李娥姿已經(jīng)貴為了太皇太后,可是她終歸是一個沒什么家世背景支持的后妃,即便身份已經(jīng)尊貴,卻也無法改變北周垂敗的危機。經(jīng)歷了中年喪子,朝廷滅亡后,李娥姿心灰意冷,出家為尼。



丈夫一生戎馬,是一代英主。李娥姿備受寵愛還算謹守本分,只不過兒子實在不爭氣,將北周搞得烏煙瘴氣,加速北周的滅亡。當年李娥姿有多受寵,晚景便顯得有多凄涼。

4

命運跟李娥姿開了一個玩笑,因為南北朝的戰(zhàn)爭,妙齡少女李娥姿成為女俘虜,憑著憑著美貌和運氣成為貴公子的小妾,然后生兒子再當皇妃,兒子當了皇帝,她就成為太后,孫子當了皇帝,她就成了太皇太后,可是最后北周滅亡,她只能出家當尼姑。

李娥姿就像《金魚的故事》里的老太婆,什么都得到,最后什么都失去,命運繞了一圈,她又回到起點,雖然在這過程中她享受了榮華富貴,可是享多么福,受多大罪,最后留給她的悲哀和她享受過的富貴一樣巨大。

人生如夢,夢如人生。這句話放在李娥姿的身上很適合,她的傳奇人生就象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的開頭就是一場戰(zhàn)爭,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西魏將領(lǐng)于謹攻陷南朝梁的江陵(今湖北荊州),殺死了梁元帝蕭繹,江陵十多萬名平民百姓也跟著倒霉,被擄掠到西魏都城長安(今陜西西安),美貌少女李娥姿和她的全家就在這些平民百姓中。

戰(zhàn)爭給人帶來災(zāi)難,也給人帶來機遇,對于美貌少女李娥姿來說,她的好運開始了。李娥姿出生于公元536年,這一年,她才十八歲,正是花季少女,如花似玉。

成為女俘虜?shù)拿烂采倥疃鹱吮谎旱搅碎L安后,西魏權(quán)臣宇文泰覺得李娥姿長得太漂亮了,就將她賜給第四子宇文邕當小妾。

宇文邕一看美貌如花的李娥姿就喜歡上了,對李娥姿十分得寵愛。對于女人來說,美貌的確是富貴的敲門磚。宇文邕出生于公元543年,比李娥姿大七歲。

世事不斷地變化,西魏被北周取代,宇文邕成了皇族。

武成元年(公元559年),李娥姿為宇文邕生下兒子宇文赟。

天武成二年(公元560年),宇文邕即位,是為周武帝,李娥姿當然成為皇妃,而皇后之位是給突厥公主阿史那氏留的。天和三年(568年)三月初八日,突厥公主阿史那氏嫁到北周,成為周武帝的皇后。

阿史那氏皇后無子,而李娥姿生的宇文赟是長子,宇文赟自然成為太子。宇文赟很不爭氣,可是并沒有影響到他的太子之位。

宣政元年(578年)七月,周武帝宇文邕駕崩,太子宇文赟繼位,是為北周宣帝。宇文赟繼位后,尊嫡母阿史那氏皇后為皇太后,尊他的生母李娥姿為帝太后。

大象元年(579年)二月,年輕的周宣帝宇文赟不想當皇帝了,于是傳位給兒子宇文闡,是為北周靜帝,李娥姿被封為天元帝太后。同年七月,李娥姿又尊為天皇太后。

這時李娥姿43歲,是個中年婦人。從少女成為寡婦,從女俘虜成為太皇太后,孫子都當上了皇帝,她是否是功德圓滿,算是人生贏家?鳳冠霞帔的她在宮燈搖曳之下,是不是覺得自己是一個幸運的女人?

可是命運卻在不經(jīng)意處轉(zhuǎn)彎,樂極生悲,大象二年(580年)五月,李娥姿的兒子宇文贇病故,才不過22歲。

李娥姿的孫子周靜帝宇文闡尊她為太帝太后。這時周靜帝才六歲,生母被權(quán)臣楊堅送入了尼姑庵,而楊堅的女兒楊麗華就是周靜帝宇文闡的嫡母,當然成為名正言順的皇太后。

皇帝年幼,自然一切事由皇太后楊麗華決定,皇太后楊麗華就把一切交給了其父丞相(隋王)楊堅。子少母壯對于朝廷是危險的,可更危險的是皇帝年幼,有野心的權(quán)臣掌握朝政。

開皇元年(581年)二月,宰相楊堅逼周靜帝宇文闡禪位,楊堅成了皇帝,建立隋朝,于是北周就滅亡,皇太后楊麗華成為樂平公主,而小皇帝宇文闡不久被殺。

命運對于李娥姿來說是悲慘的,兒子年輕輕就病故了,兒媳婦心向娘家,親家公楊堅奪去了她北周朝的江山,孫子還被親家公殺掉了。李娥姿不再是太皇太后,她好象又成為當年的女俘虜。

不同的是,當年李娥姿還有青春和美貌,還有希望,可以用青春美貌賭明天。而現(xiàn)在她除了白發(fā)和皺紋外什么都沒有了。

這時李娥姿45歲,對于古代人說,45歲已經(jīng)是老年人了。晚年喪子已經(jīng)是悲涼,而李娥姿不但晚年喪子,還晚年喪孫,孫子還不是正常死亡,而是死于非命。

最重要的是,李娥姿喪失了富貴,甚止身處危險之中,隨時可能被殺掉。

就在這一年的三月, 李娥姿出家為尼姑,改法號為常悲。這個法號表示了她當時的絕望心情,幸虧隋文帝楊堅沒有計較。隋文帝楊堅還算仁慈,不跟女人過不去。

開皇八年(公元588年),李娥姿帶著她的悲傷離開人世,終年五十三歲,隋文帝下令以尼姑的禮儀將她葬在京城長安的南面。

李娥姿的一生就是一部傳奇,只可惜是命運的捉弄讓她的人生大起大落,嘗盡了榮耀,也嘗盡了悲傷。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