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切按照演義:

1、張遼徐晃兩個人跟文丑打得那舍難分,說明文丑完爆張遼。而文丑被關羽一刀就斬了,關羽更是完爆了文丑。

所以,關羽是碾壓張遼的存在。

2、張飛戰(zhàn)力跟關羽相當,所以張飛也是碾壓張遼的存在。

3、黃忠直接跟關羽交過手,硬剛不分勝負,使出拖刀計陰了黃忠,黃忠還放空箭饒過關羽。所以黃忠戰(zhàn)力跟關羽也是一個檔次,或許稍弱,但不會有太大差別。所以,即使不考慮射箭,黃忠依舊至少完爆張遼,很有可能碾壓張遼。

4、馬超直接跟張飛交過手,從白天打到晚上不分勝負,馬超戰(zhàn)力與張飛相當。馬超也是碾壓張遼的存在。

5、趙云就更不必多說了,不考慮放箭,張遼和曹操的十萬大軍都抓不住他,碾壓張遼沒意見吧。

6、所以張遼武力無法跟五虎上將比。

7、魏國里許褚能排進五虎上將的級別,因為他和馬超戰(zhàn)力相當。典韋武力在許褚之上,應該能打敗多數(shù)五虎上將。一呂二趙三典韋,不是浪得虛名。

8、相信很多人也很喜歡張遼,會想各種理由證明張遼強于五虎。我這里比較了武力值,他就會拿帶兵策略跟我說事。我補充一點實事,不論武力還是帶兵策略,張遼從來沒有贏過五虎任何一員。相反,演義描述的張遼三次接觸五虎均是以慘敗告終。一次是馬超帶兵把曹操追到棄袍割須,張遼只有跟在曹操身邊落荒逃跑的份。一次是赤壁鏖兵后,張遼掩護曹操逃跑,丟盔棄甲,殺馬靡旗,先后遭遇趙云張飛,毫無招架能力。到最后遇到關羽只有懇求饒命的份。如果不是諸葛有意放他,張遼當日死三回。還有一次是演義里的情節(jié),張遼協(xié)同眾將與十萬兵卒,不考慮放箭情況下,尚且無法活捉抱著嬰兒的趙云!于張遼來說,也是慘敗。三次交手均是慘敗,我不知道你們從哪得出結論,認為張遼帶兵強于五虎。

9、我的一切推論基于演義里的情節(jié),本文第一句也就說明清楚了。肯定有一些人說正史關羽沒斬過文丑,或者說趙云長坂坡單騎救主純屬夸張。這些人或者看書太少,只讀過《三國志》沒讀過《三國演義》;或者腦子太笨,根本分不清這兩本書哪個是哪個;或者眼瘸,看不懂我第一句就寫明本文“一切按照演義”;或者水平太低,根本不知道我們在討論哪本書。這樣人我勸你去把小學二年級再學一遍,做到評論不跑題就這么難嗎?我這一貼,本身就是討論演義情節(jié)的,如果你就是喜歡討論正史,又何必點進這個提問呢?難道你不知道正史里都沒有五虎將的說法嗎?多讀點書吧!

最佳貢獻者
2

如果張遼加入蜀漢,那么五虎上將應該踢出誰?

其實正史中劉備只封了前后左右四個將軍,趙云并不算在內(nèi),不過既然提出這個問題,那么肯定就是默認演義版本了。其實也無妨,那咱們就統(tǒng)一前提,舊的五虎上將是關羽、張飛、趙云、黃忠和馬超。

回到問題,既然排五虎,如果想讓張遼加入,必然要踢出一個,不然就是六虎上將了。如果非要逐一比對,分個高下,咱們就好好分析分析,張遼替代誰比較合適?當然,此時我們已經(jīng)默認張遼要進入到五虎上將的行列。

首先,關羽、張飛我覺得指定不能動,除了他倆和劉備這一層關系之外,兩個人的能力也是不俗的。我們知道劉備無論是哪個階段,只要是兵分兩路一定要關羽帶一隊,自己帶一隊。包括打下荊州以后,讓關羽鎮(zhèn)守,這說明劉備非常信任和認同關羽的行軍作戰(zhàn)的能力。

再說說張飛,除了當陽橋一喝拒水斷橋之外,張飛還有很多獨當一面的戰(zhàn)役。比如公元213年,劉備和劉璋鬧掰了,張飛、趙云、諸葛亮帶著荊州士兵入川作戰(zhàn)。大軍浩浩蕩蕩到了江州,守將嚴顏死守不出,張飛強行突破城門,占領江州,生擒嚴顏。

可能張飛說話就喜歡喊,對著五花大綁的嚴顏吼道:

“大軍到來,你為何不投降,還負隅頑抗,和我交手。”

嚴顏說到:

“你們無理奪我疆土,我這沒有投降的將軍,只有斷頭的將軍。”

張飛怒不可遏,大喊士兵去斬首嚴顏。可能張飛嗓門太大了,震的嚴顏腦瓜子疼,嚴顏回道:

“斬首就斬首,你發(fā)什么怒?”

沒想到張飛讓嚴顏懟笑了,覺得嚴顏勇氣可嘉,就放了嚴顏,引為上賓。這里可以看出張飛并不是莽撞的武夫,人情世故也通曉幾分。

再有公元215年,曹操逼張魯投降后,命夏侯淵鎮(zhèn)守漢中,并且派強將質檢員張郃進犯巴西。張郃想要奪取巴西郡的人口,劉備自己駐扎江州,派張飛去抵擋張郃。起初張飛和張郃兩軍對峙了五十多日,后來張飛決定率領萬余人從其他山道主動進攻,張郃上馬迎敵。結果張飛不進反退把張郃引到瓦口關,利用山道狹窄不便進退的特點,夾擊張郃,張郃大敗,帶著部下十多個人爬山而逃。從這里我們也可以看出張飛兵法智謀也是不能小瞧的,懂得利用地勢之利,比關羽利用天時水淹七軍也遜色不了多少。

所以實力有,關系硬,關羽張飛兩個人是動不得,咱們再來看看趙云、黃忠、馬超三個人。

其中趙云是跟著劉備創(chuàng)業(yè)的自家人,黃忠是劉備攻打長沙的降將,馬超是走投無路投奔劉備的投將。

那么張遼如果一定要取代一個人的話,我認為應該是馬超,別的不用說,就在漢中之戰(zhàn)里橫向對比這三個人。本來馬超憑借自己的威望兵不血刃拿下了益州,受到了劉備的重視,隨后劉曹的漢中之戰(zhàn)爆發(fā),劉備派出馬超、張飛兵分兩路打先鋒。

可以看出劉備當時把馬超和張飛看的一樣重,然而當時曹操那邊的毫無名氣的見習將軍曹休配合曹洪主動進攻馬超。如果馬超打個開門紅就更得劉備欣賞了,結果馬超成了曹休的墊腳石,兩軍交戰(zhàn),上來自己的部將任夔就被曹休砍了,馬超沒有雪恥反而吩咐:

“可緊守隘口,勿與交鋒!

本來一直守城也沒有錯,但是一開始就貫徹到底多好,打了個敗仗回來據(jù)守,在劉備眼里成了唯唯諾諾消極作戰(zhàn)了,這不是讓人打怕了嘛。

曹休見馬超也不出來,輾轉于飛超兩軍之間作戰(zhàn),結果大破蜀將吳蘭逼得張飛節(jié)節(jié)敗退。曹洪曹休兩個沒啥名氣的人硬是把張飛、馬超打敗了,新主子劉備看你這個表現(xiàn),可能會覺得你徒有虛名。

再后來劉備帶著大部隊決定血拼漢中了,老將黃忠寶刀未老,定軍山斬殺夏侯淵。曹操聽聞夏侯淵戰(zhàn)死揮師而來,趙云又登場了,把曹操糧道給截了,逼得曹操退兵。

就單單從漢中之戰(zhàn)中我們應該推測出劉備心里怎么想的了,馬超雖然投奔劉備,但是同是漢臣,兩個人級別在漢朝體制下是一樣。劉備也給足了馬超面子,盡管馬超沒有立什么功勞,作戰(zhàn)取勝后還是給他升遷了官職,對此關羽還發(fā)了牢騷,被諸葛亮平息了。

要說黃忠兩軍交戰(zhàn)拼殺前線力克曹將,趙云深入腹地斷曹根基盡顯渾身是膽本色,馬超除了搖人搖了一大批羌氏協(xié)助配合作戰(zhàn),自己啥功都沒立,還損失了部下先鋒。經(jīng)過這么一對比,劉備心中自然有個高低,這也直接導致馬超雖然升官但是成了架空的將軍,手下的兵權幾乎都沒了。

所以根據(jù)我的推測,如果張遼成了蜀漢的將軍,并且將軍名額又僅有五個,劉備很有可能讓張遼替代馬超,成為新的五虎上將。

當然這一切也就只能想想,人家曹操家大業(yè)大的,張遼又是五子良將受到曹操重用,根本不可能來投奔劉備。

3

這要分成演義和正史來看了,《三國演義》比較側重武藝,五虎上將哪一個不是武力超群的。如果從正史的角度,就要考察他們的功績和綜合能力。因此,先從演義的角度來說,張遼加入蜀漢只怕撼動不了五虎上將,原因就是張遼在演義中屬于一流高手,但是還不算超一流高手。



再來看五虎上將,都是超一流的存在。關張幾乎不用說了,關羽斬顏良,誅文丑,張飛是唯一一個打得呂布發(fā)怵的武將。趙云初登場,就和文丑打成平手,長坂坡七進七出,無人能當。馬超是西涼猛將,九合敗于禁,二十合敗張郃,數(shù)合刺李通于馬下,只有許褚能都斗到百合以上。黃忠年超六十,依然能一百合平關羽,可見年輕時恐怖成啥樣,還能一箭射中關羽頭盔,關羽和他作戰(zhàn)還要用力用計。

反觀張遼,雖然也是作為勇將在曹營中被提及,不過被文丑一箭射落,幸虧徐晃截住文丑廝殺《三國演義第二十六回》。張遼和張郃單挑,斗了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斗得曹操暗暗稱奇,許褚按捺不住,上去幫忙,被高覽接住《三國演義第三十回》。張遼比較高光的時候,是和太史慈大戰(zhàn)六七十合,不分勝負《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所以,演義里張遼的武力要比五虎上將差一點,當然差距不大。



如果從歷史上來說,是沒有五虎上將的,而且張遼是“五子良將”中唯一一個提到“武力過人”的,可見歷史上的張遼的武藝是名列前茅。再加上綜合能力,將領謀略,張遼在五虎上將中至少僅次關羽,馬超。但是,假如要從歷史的角度,非要把張遼放進“關張馬黃趙”中,踢出誰,其實都不合適。因為,除了綜合能力,功績也十分重要。

陳壽把“關張馬黃趙”合為一傳,是其有道理的,再說陳壽本就在蜀漢待過,熟悉情況。關,張最早跟隨劉備,又是“萬人敵”,自不用說。馬超在劉備入蜀時,有擁戴之功。黃忠自荊州跟隨劉備,一直是攻城陷地,發(fā)揮出色。至于趙云,大飛熊已經(jīng)多篇分析過蜀漢官職體系和趙云的功績,這里不啰嗦了?傊,除非陳壽是最早的“云吹”,否則沒有理由貶低或者踢出趙云。



那么如果張遼加入怎么辦呢?以張遼的能力在蜀漢,絕對會是功績顯著的,不進五虎沒有道理。所以,最合理就是把五虎中一人拔高,而不是踢出誰,猶如《水滸傳》盧俊義和梁山五虎的關系。拔高誰呢?有兩個人選,一個是掌握著荊州根據(jù)地的關羽,歷史上他也是蜀漢第一將,唯一的“假節(jié)鉞”。還有一個是馬超,他原本是一方諸侯,入蜀之后,功勞不多,又患得患失。所以,拔高馬超,使其成為一個象征,歷史上,劉備進位漢中王,馬超就是領銜之人。因此,馬超也合適。

4

無聊透頂?shù)膯栴}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從文史脈搏中尋找前世今生的情形,張遼張文遠乃呂布帳下一頭一的大將猛將,人品高貴典雅志向遠大。劉備助力曹操打敗呂布,俘張遼于小沛勢如水??豈會投之。大??賊劉備亦非張遼仰望之人。在白門樓上呂布低三下四厚顏無恥向條賴皮狗豈求茍活,曹丞相以心動,被劉備點醒,主可忘丁原,董卓呼?曹操隨令殺之。時正逢軍士壓張遼而過,張遼大怒男子漢大丈夫豈可偷生?大罵曹操乃國賊,操奮怒下令斬之。關羽與張遼交情深厚乃求劉備言操救之,劉備言文遠乃忠義之士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豈可枉殺,丞相大喜,汝早知文遠忠義乾坤武功豈忍屠之。乃下令釋之,拜為列侯上將軍。那時劉備無安身寸地,怎會有張遼投之。假如有那么一天蜀國五虎上將中恐怕只會將黃忠擺邊,其它眾將難以平衡。







5

張遼威鎮(zhèn)逍遙津至今都被成為美談,面對強大的吳軍兵力懸數(shù)若干倍的情況下豪無懼色,直闖孫權大帳,差點活捉孫權,一直被曹操重用居五子良將之首,為曹魏立下汗馬功勞,一向驕傲的關羽對張文遠卻是很尊重。

若問張遼在蜀漢的所謂五虎上將中把誰退下由張遼接替,我看張遼為五虎上將之首也是足足有余,理由是關羽驕傲自大,目中無人但并非天下無敵的本領,被曹操打得全軍覆滅當了曹操的俘虜,至于斬顏良并不光彩,歷史上有爭議,因為顏良有話要說,沒想動手,他的大哥劉備在袁紹處落腳,總之斬顏良是替敵國立功,在現(xiàn)代只能作為投降者處理,要是在解放前碰上戴雨濃肯定用除奸隊把此人除了。

關羽最紅的時刻莫過于襄樊戰(zhàn)爭取了局部性勝利,由于天連降暴雨,漢水猛漲淹了于禁七軍,將士在水里怎么打仗,于禁無奈投降,到是龐德寧死不屈,直止戰(zhàn)死,真英雄也,這一點關羽無法比的,但襄戰(zhàn)爭是關羽徹底失敗告終,丟了三萬多將士,荊州,和自己的性命。所以講張遼任接關羽上將之首是足足有余,因張遼智勇雙全,一生未出什么大的亂子。

張飛更不用說,常喝酒誤事,丟誠池連劉備的老婆都丟了,這人不能委以重任,事實證明是自己的部下取了他性命可悲可嘆!

馬超到是利害,武藝也僅次于呂布,但得不到重用,計謀未必及張遼。

黃忠三國志記載一直作戰(zhàn)勇猛,定軍山斬了曹魏名將夏侯淵,但年事已高也不及張遼。

趙云是觀眾一直看好的,不過沒有演義說的那么神,地位還次于魏延,曹操是識人專家,怎會隨便用一人擔當五子良將之首,所以講張遼接關羽五虎上將之首一點不過。而劉備也沒封過五虎上將,僅按職排名而已!統(tǒng)兵將領并非逞匹夫之勇,講究的領導藝術!舉一例孫策號稱小霸王,郭嘉講此人不足為慮,理由是將軍難免陣上亡,關羽也不例外,統(tǒng)帥需要的是智慧,一個帶兵將領去沖鋒陷陣,你信嗎,若主帥死了,后面的大軍誰來指揮,誰與誰打多少回合,演義誤導多少人,整天評,諸葛,關羽,張飛,趙云,幾乎是神,神干什么了呢?功績呢?蜀漢統(tǒng)一天下了嗎?

6

大家都玩過三國志11,如果按綜合能力得分(統(tǒng)率+武力+智力+政治+魅力)來判斷,張遼加入后,張飛應被踢出。請看得分:關羽422分、張飛280分、趙云409分、馬超337分、黃忠366分,而張遼的綜合得分為399,應排第三;而張飛得分最低,應被淘汰。如果單從統(tǒng)率、智力、政治、魅力來說,還是張飛淘汰;如從武力來說的話,張遼進不了五虎上將。當然了,這是游戲中的數(shù)據(jù)。歷史情況是什么呢?

(關羽劇照)

歷史上的蜀國是沒有五虎上將一說的,更談不上排名了。五虎上將一說是根據(jù)陳壽的《三國志》中將五人同放在一卷而演化而來,其排名為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云。后來清人毛宗崗父子改編三國演義后,排名變?yōu)殛P羽、張飛、趙云、馬超、黃忠。目前的《三國演義》版本就是改編后的。

(張飛劇照)

三國猛將排名有一個順口溜,就是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張八張九姜維。《三國志》中的“五子良將”,張遼能位居第一,憑的是其過人的膽識、超群的智勇以及純熟的戰(zhàn)略,還有他對曹操戰(zhàn)略的領悟能力。

張遼膽略的體現(xiàn),是在攻打東海昌豨時,久攻不下,張遼只身上三公山,對昌豨進行勸降,最終兵不血刃的解決戰(zhàn)斗。事后曹操說張遼:“這不是大將的做法!”雖是批評,但也對其過人的膽識表示欽佩。

(馬超劇照)

張遼謀略的體現(xiàn),是在合肥守城之戰(zhàn)中,張遼準確的解讀了曹操留下的錦囊妙計,內(nèi)容為:“如果孫權到來,張遼和李典出戰(zhàn),樂進守城”。張遼的解讀是,不等敵軍站穩(wěn)就主動進擊,挫其銳氣,動其軍心,城才可守。事實證明張遼部署是正確的。

(黃忠劇照)

蜀國五虎上將中,關羽、張飛二人為劉備的結義兄弟,不參與此次排比。馬超是西涼的一方諸侯,西涼被攻破后歸屬劉備,之前的地位是很高的。馬超最著名的戰(zhàn)例就是潼關之戰(zhàn),殺的操割須棄袍,狼狽逃跑。馬超不論是軍事才能,還是地位功勞,都將牢牢占據(jù)第三的位置。

(趙云劇照)

黃忠是一員老將,雖然年紀大了,但武藝出眾,可與關羽媲美。其高超的箭法,有百步穿楊之稱。軍事指揮才能方面,黃忠曾戰(zhàn)敗張郃,定軍山斬殺夏侯淵,幫劉備取漢中。可以說是居功至偉,理所當然排第四。

趙云武藝在五虎將中自然是上等,但趙云在軍事方面的成就,就顯得捉襟見肘了,唯一是在長坂坡,勇救救幼主阿斗,七進七出,連殺曹操53員大將。此后再無戰(zhàn)功,那么五虎將中趙云自然就排在末尾了,根據(jù)現(xiàn)在的末尾淘汰制,張文遠進,趙云出。不知大家心中的五虎上將又是什么樣的?

(張遼劇照)

7

《三國演義》中,將蜀漢的五位大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云稱為“五虎上將”。

蜀漢時期的五虎上將的排名怎么樣吶,我們先看看真實的歷史中蜀漢有沒有“五虎上將”,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這是《三國演義》小說的說法。

《三國演義》主要的材料依據(jù)就是陳壽的《三國志》,根據(jù)《三國志》卷三十六. 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來看,五位蜀漢大將合在一起記錄,又分別列傳,排名也通過記載非常明了了:第一、關羽;第二、張飛;第三、馬超;第四、黃忠,最后是趙云。

既然五虎上將的最后一名已經(jīng)明確,那么我們就要看一看張遼的戰(zhàn)力了。

張遼和關羽的排名對比

一、其實,在唐朝唐肅宗時期,對以前的歷史名將進行了大排名,這個是國家級別的大排名,并且建立武成王廟配享祭祀。武成王廟主神是西周的姜尚,也就是姜子牙為武成王。下設置十哲64將,看看張遼的和關羽的排名就一清二楚了,張遼列名將左側第十四位,關羽列名將第十五位,官方排名,張飛也在列。(武成王廟)

二、宋朝時期,對以前的武成王廟武將又再進行排名,也是國家級別的排名,張遼和關羽的排名未變,還是張遼壓了關羽一個位置。(關羽和張遼劇照)

三、張遼排名比關羽高的原因。

關羽守衛(wèi)荊州,大殺四方,戰(zhàn)功彪炳,但是最后走了麥城,父子皆亡。而張遼守衛(wèi)合肥,在逍遙津大戰(zhàn)孫權,以少勝多,差點把孫權活捉,吳軍大敗。在張遼軍隊的壓迫下,孫權休戰(zhàn)投降,只是表面上的。后張遼守衛(wèi)合肥213-222年,使得吳主孫權及其將領不敢貿(mào)然開戰(zhàn),聽說張遼病重,孫權派兵進擊,張遼抱病與其他將領擊敗孫吳的進犯,人生畫下完美句號。

馬超、黃忠和趙云的比較

張遼的排名這么高,就要替代排在最后的一位就可以了。

1.馬超的獨特身份和地位。馬超家族世居西涼,羌兵等少數(shù)民族對他比較服從,這對于蜀漢政權來講,西北的少數(shù)民族威脅可以通過馬超解決,對西涼等地的控制來看,馬超也是不二人選,不可替代。

2.黃忠是劉表舊部,戰(zhàn)力也不在話下,也是有根有底的人物代表。定軍山斬殺夏侯淵更是名震天下,在降服劉備的人群里,素有威望,不可替代。

3.趙云的是諸葛亮治理蜀漢時期才啟用的大將,之前主要是劉備的近衛(wèi)將軍,著名的戰(zhàn)功沒有多少。

演義中趙云勇猛無比,論戰(zhàn)功差的比較多了。只有替代他了。

8


張遼,字文遠,跟隨呂布反丁原、除董卓,呂布殞命白門樓后,歸順曹操。他歸順曹操后,南征北戰(zhàn),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位列曹魏“五子良將”之首,做到了外姓將領的狀元。有好事的三國迷們,提出這樣一個猜測,如果張遼加入蜀漢集團,定能位列五虎上將之一,那么他能將誰踢出去?可能將張飛踢出去,依據(jù)演義,分析如下。


其一,張遼如果加入蜀漢,能將張飛踢出去,因為派系平衡,張飛和關羽都是劉備的結拜兄弟,只能有一位進入五虎上將,關羽是二哥,只能將張飛踢出去。如果張遼加入蜀漢集團,劉備為了收服張遼,“五虎上將”應該會給張遼留一席之地。“五虎上將”分別為關羽、張飛、趙云、馬超、黃忠。其中關羽、張飛與劉備桃園結義,他們是劉備事業(yè)最堅定的支持者,為了劉備的事業(yè),出生入死,無私奉獻,肝腦涂地,不求回報。


趙云是從公孫瓚那里轉投而來,馬超是在劉備奪取益州的關鍵時刻加入的,迫使劉璋投降奪取益州的關鍵人物,黃忠是荊州派的代表人物。這三位都是不同時期投奔劉備的勢力代表,他們都有自己的一套班底、親信。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xié)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侍旌笸,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如果張遼加入蜀漢集團,劉備為了籠絡張遼讓其位列五虎上將,還不想使趙云、馬超、黃忠離心離德,只能委屈“自己人”關羽和張飛之中的一位。關羽是鎮(zhèn)守荊州的地方大員,又是“五虎上將”之首,劉備不會讓“外來者”張遼取而代之,那么能考慮的人選只有張飛了。劉備以“影帝”級別的表演,做張飛的思想工作毫無難度,勸說幾聲,陪他喝幾杯酒,連哭都不用,就可以搞定張飛了。

在單位,我們也經(jīng)常遇到這種情況,領導遇到兩個人都符合上中級職稱,而名額只有一位,他總會勸說,你是自己人,這次先讓那個誰上中級職稱吧,下次肯定輪到你。這領導認為“自己人”受到點委屈不怕,自己也會重用“自己人”,讓“自己人”別和“外人”一般見識。如果這個“自己人”大腦單純,就會被領導的表演所蒙蔽。張飛遇到的情況就是這樣的。


其二,張遼如果加入蜀漢,能將張飛踢出去,因為張遼比張飛善于打戰(zhàn),善于以智取勝。雖然張飛在演義中膽大心細,曾喝斷長板橋,智退曹軍,曾義釋嚴顏,比走水路的諸葛亮早到達成都城下?墒撬膽(zhàn)績和“五子良將”之首的張遼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公元215年,合肥之戰(zhàn),孫權率領十萬大軍來襲,嚇的李典和樂進不敢出戰(zhàn),張遼率領八百將士主動進攻孫權十萬大軍,一直沖殺到孫權的帥旗之下,將東吳軍隊殺的潰不成軍、聞風喪膽。他大破凌統(tǒng)、甘寧、呂蒙等人,還差點活捉孫權。通過這一戰(zhàn),張遼威震逍遙津,嚇得江東小孩不敢哭泣。他還是“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孫權在舟中望見,急令董襲棹舟接之,乃得渡回。呂蒙、甘寧皆死命逃過河南。這一陣殺得江南人人害怕;聞張遼大名,小兒也不敢夜啼。眾將保護孫權回營。


張遼的戰(zhàn)績,不是張飛所能比的,如果張遼投奔劉備,劉備可能為了收服張遼,將張飛從“五虎上將”之中移除,讓張遼取而代之。

總結:以上只是個人依據(jù)演義中相關內(nèi)容,推出的猜測(純屬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如果張遼來投奔蜀漢集團,劉備求之不得,應該會重用他,可能取代“五子良將”之中張飛的位子。

關注三國、分析三國、研討三國,為您揭開三國未解之謎。

9


想當年合肥大戰(zhàn),張文遠率八百壯士沖破東吳大軍,直逼孫權的主帥旗,驚得仲謀一身冷汗。這員大將何等的英勇,試想此人不屬于曹操陣營,給劉玄德做沖鋒陷陣,能不能抵得上他的五虎上將呢?那么,今天我們就大膽假設用張遼換劉備的五虎上將,那么應該把誰拿掉呢?


首先,來看下五虎上將中的關羽的表現(xiàn)。

且看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捱到天曉,再欲整頓下山?jīng)_突,忽見一人跑馬上山來,視之乃張遼也。關公迎謂曰:

文遠欲來相敵耶?”遼曰:“非也。想故人舊日之情,特來相見。

這個對話發(fā)生在關羽被迫降操之前,張遼如果真有實力,何必和關羽那么客氣,直接拿下他就完了,因為沒有實力,所以才套近乎。在歷史上他和關羽相比也有實力差距,且不說關羽斬顏良、文丑,就是大戰(zhàn)龐德、于禁都足以震懾張遼。因此他是沒有實力拿掉關公的。


其次,西涼名將馬超完全也是張遼不能替代的。

《第五十八回·馬孟起興兵雪恨 曹阿瞞割須棄袍》,馬超更是打得曹營大將沒有還手之力。而馬超本身也是曾經(jīng)是西涼地區(qū)的一個軍閥,是有一定的實力。單就個人武功也不次于關羽。張遼的實力肯定也撼動不了馬超的地位。


第三,再說說咱們熟悉的張飛,張翼德。

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把張飛排在第二位,但是實際上張飛個人實力要在馬超之下,因為張飛更早的追隨劉備,馬超屬于被迫投降的,因此排名要低于張飛。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后。

飛據(jù)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

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這段話真是三國志中真實的記錄張飛呵退曹兵的事實。有如此膽魄和勇武的人,張遼是比不了的。


第四,從黃漢升的表現(xiàn)看,完全可以擊敗張遼。

黃忠原來是荊州劉表的部下,后來投到劉備賬下,被封為討虜將軍。

建安二十四年,於漢中定軍山擊夏侯淵。淵眾甚精,……一戰(zhàn)斬淵,淵軍大敗。

夏侯淵是曹魏勢力的大將,位置要遠在張遼之上,能夠擊敗和斬殺曹魏大將夏侯淵,體現(xiàn)黃忠的即戰(zhàn)能力和帶兵水平。只是加入蜀漢方面的時候已經(jīng)很老了,加上和馬超一樣的降將身份,地位明顯要比老資格的關羽和張飛低。而且在演義中,關羽和黃忠也打成了平手。武功應該也在張遼之上,因此張遼是打不過他的。


最后,再來說說趙云,趙云并沒有演義中的那么神,他是張遼唯一有機會替代的人。

趙云原是公孫瓚的部下,后來成為劉備的隨從,成為主騎,也就是侍衛(wèi)長。作為劉備這樣能夠成就一方霸業(yè)的人,識人能力是非常高的。如果趙云真如演義中的僅僅排在呂布之后,勇猛無敵,劉備肯定會給予重用,要知道的武功也是可以的,可以另外單獨安排來一個侍衛(wèi)長保護自己。

他早期的最大功績就是保護了劉備的夫人和兒子。后來,劉備初定益州的時候,趙云才開始步入領兵打仗的行列,而陳壽也在傳記中把他排在關張馬黃之后,作為當時蜀人的陳壽自然了解五人的實力和地位。根據(jù)張遼的地位和實力,可以替代趙云入選五虎上將。


張遼作為呂布曾經(jīng)的部下,武力過人,隨呂布擊敗過夏侯惇而聞名。歸附曹操后,成為曹軍抗孫一線的英雄。經(jīng)過合肥一役,張遼威震孫吳政權!皬堖|止啼”后來成為流傳下來的典故。一直到去世前,張遼都讓孫吳忌憚,成為曹操“五子良將”之首,武功也是值得曹魏政權肯定的。但是可惜的是,他的主戰(zhàn)場主要在對抗孫吳政權,沒能更多的出現(xiàn)在西南對蜀漢的戰(zhàn)場上,與劉備的五虎上將戰(zhàn)場交集并不多,相互的對比都是肯定三國志和演義做的猜測。


經(jīng)過對比,可以看出,作為曹魏政權的一代名將面對蜀漢的五虎上將并沒有絕對優(yōu)勢,究其原因,他的實力在曹魏中也只是中檔,且是后來入曹軍,地位和軍事指揮權力也不高。因此他的實力抵不過劉備絕對信任的幾員戰(zhàn)將。唯一有機會抵得過的只有劉備的侍衛(wèi)長趙云。想要替換入圍五虎上將唯一的機會就是拿掉趙云。

你是如何看待張遼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了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10

不好意思,就算張遼加入蜀漢,也排不上號,蜀漢五虎上將仍是原來五個: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云。當然如果能弄個六虎上將,算張遼一個,那張遼就能排進去了。

首先按《三國演義》二十四位名將的排名: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



這樣看起來,趙云是排名第2,關羽排名第4,馬超排名第5,張飛排名第6,黃忠排名第7,而張遼排名第13,張遼的排名遠遠落后于蜀漢五虎上將,就算張遼加入也排不上號啊,誰叫五虎太強了呀!

再從五戰(zhàn)的戰(zhàn)績來看,張遼也是排不上號。



1、趙云

趙云在《三國演義》中可是常勝將軍,一生大小數(shù)百戰(zhàn),從未敗過。

《三國演義》第七回,趙云首次出場,與文丑大戰(zhàn)五六回合,不分勝負 ,救下公孫瓚。界橋之戰(zhàn),趙云一槍將袁紹手下頭號大將麴義刺于馬下,以一人之力大敗袁紹軍。

《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趙云跟隨劉備后,在當陽長坂之戰(zhàn)中大出風頭,連續(xù)殺死曹營名將五十余員,斬夏侯恩,搶青釭劍,七進七出,于百萬大軍中如入無人之境,終于單騎救出后主劉禪。



《三國演義》第七十一回,趙云在漢水邊率軍救援黃忠,曹軍見是大鬧長坂的常山趙子龍,無人敢上前應戰(zhàn),就連曹魏名將張郃、徐晃兩人也不敢與趙云交戰(zhàn),眼看著趙云救回黃忠。

《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趙云在七十多歲時,仍為諸葛亮北伐軍前鋒,挑戰(zhàn)有“萬夫不當之勇”的西涼名將韓德,陣斬韓德一門五將。

趙云在《三國演義》是除呂布外神一樣的武將,雖說關羽名列五虎上將之首,但是論到武藝高強,仍是常山趙子龍在五虎上將中排名第一。



2、關羽

《三國演義》第五回,關羽以弓馬手身份溫酒斬華雄,一戰(zhàn)成名。接著就是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合戰(zhàn)呂布,也就是著名的“三英戰(zhàn)呂布”,三人與呂布打成平手。

《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劉備率軍救援北?兹,關羽陣斬管亥。

《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關羽在萬軍之中斬河北名將顏良,于萬軍之中取顏良首級。之后關羽在延津之戰(zhàn)中與文丑交戰(zhàn),只用三個回合不到就斬殺了文丑。



至于過五關斬六將,那都是輕而易舉了,在襄樊之戰(zhàn)中,關羽更是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關羽可是當之無愧。

3、馬超

三國演義中的馬超被稱為錦馬超,《三國演義》第十七回,馬超首次出戰(zhàn),當時年僅十七歲,僅幾個回合就斬殺董卓舊部李蒙、王方二將,出手不凡。

《三國演義》第五十八回,潼關之戰(zhàn),馬超迎戰(zhàn)于禁,八九個回合就擊敗于禁,接著張郃出戰(zhàn)馬超,馬超用了二十個回合又擊敗張郃,然后李通出戰(zhàn),幾個回合就被馬超刺死,馬超大敗曹操軍。



《三國演義》第五十九回,馬超戰(zhàn)許褚,兩人大戰(zhàn)兩百三十回合,不分勝負,曹操用反間計離間馬超與韓遂,才擊敗馬超,馬超與韓遂翻臉時,馬超獨斗韓遂五將,殺死二將,三將逃走。

《三國演義》第六十四回,馬超一人獨戰(zhàn)楊阜宗弟等七將,七將全被馬超殺死,又刺中楊阜五槍,夏侯淵趕到后,馬超才逃走。

《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馬超更是在暇萌關前與張飛大戰(zhàn)幾百回合,不分勝負。

馬超之勇在三國演義中也是名不虛傳,排名更是高于張飛。



4、張飛

張飛在《三國演義》中具體的戰(zhàn)績的倒是不多,但是每次要不然戰(zhàn)的是天下第一的名將,如呂布,要不然就是敵軍不敢應戰(zhàn),如當陽長坂張飛一人一騎阻擋曹軍,兩聲大吼,更是吼死曹操手下一將。

三英戰(zhàn)呂布,是張飛首先挑頭,根本不怕天下第一的呂布,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多次主動挑戰(zhàn)呂布,搞得天下第一的呂布也對張飛有點忌憚,張飛與馬超對戰(zhàn)也能打成平手,可見張飛也與馬超不相上下。



在當陽長坂橋,張飛更是表現(xiàn)得異常勇猛,一人一騎獨據(jù)當陽橋,曹軍千軍萬軍不敢進攻,害怕張飛之勇,更有關羽對曹軍說的:我二弟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搞得曹軍都不敢上前應戰(zhàn),還被張飛吼死一將,

5、黃忠

《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關羽隨劉備取長沙,黃忠與關羽戰(zhàn)成平手,可見黃忠之勇,能和關羽打成平手,本身就是很歷害了。

《三國演義》第七十回,黃忠一個回合斬韓浩。

《三國演義》第七十一回,黃忠一個回合生擒夏侯尚。定軍山前,黃忠一刀斬殺曹魏名將夏侯淵,要知道夏侯淵可是當時曹魏漢中大軍主帥。



黃忠之勇,老當益壯,排名五虎上將最后一位實至名歸。

6、張遼

《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張遼與太史慈大戰(zhàn)五十回合,不分勝負。

《三國演義》第六十七回,張遼威震逍遙津,大敗孫權軍隊,并乘機追殺孫權,但主要是混戰(zhàn),并未有張遼與大將交手的描寫。

從排名及戰(zhàn)功來看,張遼無論如何也不及五虎上將中的任何一人了。



說完了三國演義,再來說真實的歷史,真實的歷史上的排名如下:

關羽第一,張飛第二,馬超第三,張遼第四,黃忠第五,趙云第六。

這樣說的話,如果張遼在真實的歷史上加入蜀漢,那么趙云就會被擠出五虎上將,不過話又說回來,真實的歷史上本來就沒有五虎上將,說五虎上將,就當按三國演義來說了。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