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楚漢爭霸的故事,家喻戶曉。人人都能說上兩句。雖然項羽以烏江自刎而告終,但他所留信我們的啟發(fā)是刻骨的。在中國歷史五千年,“戰(zhàn)神”封號無人能及。其中三戰(zhàn)役尤為經(jīng)典。第一,巨鹿之戰(zhàn),項羽的五萬精銳打敗老將章邯三十萬大軍,可謂千古奇跡,要說章邯非等閑之輩,久經(jīng)沙場,用兵老辣,卻敗于勇猛無比的項羽。項羽面對如此強悍的對手,采用極端手段,破釜沉舟,背水一戰(zhàn)。不給自己留退路。將士們抱著必死之心,決一死戰(zhàn)。才狡幸打敗章邯。第二,回救彭城,只用區(qū)區(qū)三萬精銳打得劉邦和各路諸侯號稱五十萬大軍。不過此役并非實戰(zhàn)實打。諸侯個個坐壁上觀,隔岸觀火,至使項羽打得劉邦丟盔卸甲,連兒女都不顧,九死一生。第三,就是項羽最慘烈的最后一戰(zhàn),垓下之圍。項羽雖勇冠天下,但這次的對手是兵圣韓信。此人乃天下奇才,用兵如神,出道以來從無敗績。也是唯一能打敗項羽的對手。韓信以四十萬大軍把項羽十萬軍隊團團圍于垓下。再加上張良以四面楚歌之策讓項羽士兵不戰(zhàn)而降,后項羽僅帶百名戰(zhàn)將一路沖殺至烏江。試想四十萬都無法困住項羽。其勇猛之威?上攵。此戰(zhàn)雖敗尤榮,但項羽,性格剛毅,無法接受,更無顏面見江東父老。一代戰(zhàn)神自刎烏江。成為千古傳奇。所以被李晚芳評為千古無二是當之無愧的。

最佳貢獻者
2

說起西楚霸王項羽,他有什么樣的戰(zhàn)績,能夠讓人認為他是一員猛將呢?我們得提到他人生里面最重要的三場戰(zhàn)役。

首先第一場戰(zhàn)役巨鹿之戰(zhàn),關(guān)于這一場戰(zhàn)役,我曾經(jīng)在一篇問答里面詳細的分析過,項羽手里到底有多少兵力,而秦國軍隊手里到底有多少兵力?秦國手里是30萬長城兵團負責主要戰(zhàn)斗20萬章邯帶領(lǐng)的觀眾集團作為后盾,在這其中一直跟項羽軍隊作戰(zhàn)的是30萬駐守長城的軍團。項羽手里有多少兵力,滿打滿算5萬的軍隊,兩萬的先鋒,再加上3萬的后援。

對面是征討匈奴而出名的,當初由蒙恬率領(lǐng)的經(jīng)歷過百戰(zhàn)磨煉的長城兵團,項羽手里是剛剛經(jīng)歷過大敗的楚國士兵,但是當初戰(zhàn)神所率領(lǐng)的軍團卻在項羽手里吃了大虧,5萬的軍隊正面擊潰了30萬的長城兵團。

《史記》上面關(guān)于這場戰(zhàn)斗是怎樣一種經(jīng)過,沒有描述,但是卻寫了一個讓人感到震驚的一個現(xiàn)象,就是所有諸侯最后去拜見項羽的時候,都是用膝蓋走路,(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fā)于問答)臉都不敢抬起來去看相想想當時作壁上觀的各支諸侯軍隊到底看到了一只什么樣驚人的楚國軍隊能夠把30萬長城兵團給嚼的連骨頭都不剩。

第二件事情是項羽率領(lǐng)三萬西楚騎兵,回援自己的彭城,最后3萬大軍擊潰了50萬諸侯聯(lián)軍,劉邦慌亂的把自己的兒子女兒都給扔了一地,項羽再一次建立起了戰(zhàn)神一般的神話,雖然說這一次的對手有點不夠格,五十萬大軍實際上就是一群烏合之眾,但是軍隊的數(shù)量擺在那里,三萬大軍擊潰了五十萬諸侯聯(lián)軍,這種事情如果落在其他將領(lǐng)手里,錘一輩子都有可能,但是對于項羽來說,這只不過是人生的一個比較重要的轉(zhuǎn)折點,并不是他最引以為豪的那一仗。

第三場戰(zhàn)役亥下之戰(zhàn),10萬西楚聯(lián)軍對陣劉邦的40萬大軍,最后項羽失敗,本來這應(yīng)該是她人生的一個重大污點,但是項羽確實給大家一個讓人無法超越的傳奇。

《史記》記載,項羽率領(lǐng)800騎兵從戰(zhàn)場一路殺到了烏江,要知道四面楚歌40萬大軍的鐵壁合圍,愣是困不住一個項羽,這40萬大軍的指揮可不是庸才,是韓信,項羽用這種荒唐的作戰(zhàn)方法,用這種荒唐的戰(zhàn)績打了韓信一巴掌,你算的比我準,那又如何?你經(jīng)營后方厲害呀,那又如何?成王敗寇,這件事情用在我項羽頭上根本不適用。

最后項羽烏江自刎,為他傳奇的一生落下了帷幕,但是他在戰(zhàn)場上面所潑灑的那種熱血幾乎使得整段楚漢戰(zhàn)爭的歷史讓人感到熱血沸騰。西楚霸王項羽猛不猛,歷不厲害,最后,司馬遷給了項羽兩個字,本紀。

3

楚霸王項羽,是秦帝國末期人物, 是當代人熟悉的大英雄。這個“大英雄”的真面目,其實是一個令天下心悸的頭號惡魔。

先羅列一番基本事實。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了項羽集團的六次大屠殺:

第一次襄城屠城,坑殺全城平民。

第二次城陽大屠殺,殺光了輔助秦軍抵抗的全城平民。

第三次新安大屠殺,坑殺秦軍降卒20萬。

第四次咸陽大屠殺,殺戮關(guān)中平民無計,大燒,大殺,大劫掠,大掘墓。

第五次破齊大屠殺,坑殺田榮降卒數(shù)目不詳,大劫掠大燒殺,逼反復(fù)辟后的齊國。

第六次外黃大屠殺,因一個少年的利害說辭,好不容易放棄。

然而,最后的項羽卻輸了。在兩千多年前的楚漢戰(zhàn)爭中,西楚霸王項羽曾對漢王劉邦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項羽在兵力和國土面積上,都要遠勝于偏居于漢中的劉邦。

項羽在戰(zhàn)爭中總是能夠創(chuàng)造奇跡,生平戰(zhàn)役都是以少勝多,所向披靡。以至后來劉邦對項羽猶如惡魔一般懼怕。在垓下之戰(zhàn)中,在項羽被韓信大軍團團圍困之時仍然心存恐懼,開出千金萬戶侯的天價賞賜能取項羽人頭者。

垓下之戰(zhàn)成了項羽唯一的一次敗杖,也是人生最后一杖。垓下之戰(zhàn)中敗給了韓信,自刎于烏江邊。

在垓下之戰(zhàn)中,面對韓信的十面埋伏,項羽率領(lǐng)僅剩的28騎依然突出漢軍重重包圍,來到烏江邊。烏江亭長勸說項羽渡江,日后卷土從來。項羽卻感嘆無顏見江東父老放棄了渡江,以一己之力殺漢軍數(shù)百人。漢軍被嚇的不敢上前,最后項羽自刎于江邊。

如果項羽當初肯渡江而去,歷史猶未可知。

4

這個問題其實很有意思,我們知道項羽號稱西楚霸王,力能扛鼎。項羽是貴族子弟,根正苗紅,目生雙瞳,關(guān)鍵是有情有義,有多次機會殺死劉邦,如鴻門宴,但卻又不忍心;項羽愛虞姬,愛的轟轟烈烈,愛的全天下都知道,江山與美人之間,他選擇帶虞姬回彭城過田園牧歌的生活,最后以烏江自刎的悲劇結(jié)束,大團圓結(jié)局總是被人詬病,比如劉邦后來和呂后誅殺韓信,狡兔死,走狗烹。項羽的悲劇收場,觸動人們的心靈,給人一種深深的遺憾,.一種企盼完美的渴望。所以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對項羽不吝贊美之詞,司馬遷把項羽歸到“本紀”中,他認為項羽是一個帝王,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帝王。雖然項羽最終失敗了,但是在他的心中,項羽是一個帶領(lǐng)諸侯推翻暴秦的英雄,而且在多次戰(zhàn)爭中,以弱勝強,身先士卒,勇往不勝。因為《史記》在歷史文獻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人們的認可,項羽就被塑造成了一個戰(zhàn)無不勝的猛將。

5

衡量一個人猛不猛,要看他的對手是誰。

章邯,秦朝最后一個名將。當時陳勝已經(jīng)稱王,手下大將周文帶著幾十萬軍隊緊逼咸陽。章邯呢?帶著一批刑徒和奴家子。也就是說一批苦力工人和奴隸,組織起來。正面把周文和幾十萬人干挺了。然后就是各種平叛,屢戰(zhàn)屢勝,定陶一戰(zhàn),直接把項梁也干挺了。(項梁是項羽之前的楚軍統(tǒng)帥,也是項羽的叔叔。而項梁死后,項羽一度被邊緣化,但是很快通過兵變奪權(quán)重新掌握了軍隊。)

可以做一個假想,假如沒有項羽的話,也許秦朝不會那么快滅亡,章邯完全有可能將各地平叛,然后讓秦朝維持下去。這是很有可能的。因為那個時候,章邯平叛將各路叛軍揍得不要不要的,連最強的楚國項梁都給他弄死了。然后……項羽開始登場!

我仿佛聽見了歷史的畫外音:開始你牛逼閃閃的一生吧!項羽一戰(zhàn)封神,是在巨鹿!巨鹿一戰(zhàn),項羽的對手是誰呢?就是章邯!還有王離。王離是誰呢?他的爺爺是王翦,就是戰(zhàn)國四大名將之一的那個王翦,就是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的時候,帶兵滅掉楚國的那個王翦。

王翦在滅掉楚國的時候,弄死了當時楚國的大將項燕。而項燕,是項羽的爺爺。而巨鹿之戰(zhàn),王翦的孫子王離,對上了項燕的孫子,項羽。有的時候啊,歷史真的很有意思……王離的軍隊是秦朝當時最后的精銳!駐守長城和匈奴打了多年的長城軍!距離蒙恬打敗匈奴才過去沒幾年。這樣一支軍隊!可想而知絕不是軟柿子,是精銳!再加上章邯的大破各路叛軍的刑徒軍。有多少呢?一共四十萬。

項羽呢?五萬人。其中的主力就是我們俗稱的八千江東子弟。巨鹿之戰(zhàn),項羽做了一件名傳千古的事情,也就是成語里的破釜沉舟。他帶兵過河后,下令把船都鑿沉掉!意思是:老子既然來了,就沒打算回去!只有向前干死敵人,沒有掉頭逃跑的打算!項羽下令,把部隊里士兵們吃飯用的鍋都砸掉。部下表示:那我們怎么吃?項羽表示:干死秦軍,用他們的鍋吃!沒錯,就是這么酷炫狂拽屌炸天巨鹿之戰(zhàn),5萬對40萬。項羽九戰(zhàn)九勝,生生把對方干挺!這一年,項羽25歲。打贏了之后,項羽騎馬路過其他諸侯的軍營,在轅門口,其他各國諸侯都是跪在營地大門口的地上行禮的!就一個字:服!

諸侯對項羽的評價就四個字:天神下凡!

再說彭城之戰(zhàn)。劉邦帶著五十六萬人,把項羽的大本營給掀了。當時項羽在做什么?項羽帶著軍隊在北邊,打齊國。聽到老家被掀了,項羽的決定是告訴部下:你們繼續(xù)打齊國,我?guī)c人回去把丫干死。他帶回去了3萬人。他的戰(zhàn)略就是,快打旋風,暴風驟雨!先是在外圍,擊破了樊噲和灌嬰的偏師。然后,在凌晨佛曉發(fā)動了向漢軍的總攻。3萬 vs 56萬項羽用了多久呢?半天。拂曉發(fā)動攻擊,中午的時候結(jié)束戰(zhàn)斗。真的就是半天!

劉邦潰敗,在彭城戰(zhàn)場上,死了十幾萬人。而項羽一路猛烈追擊,從彭城追到靈璧。也就是從今天的江蘇省徐州,一直追到安徽省宿州。劉邦又死了十幾萬人。幾乎全軍覆沒。劉邦最后就帶著十幾個人跑出去,老婆,父親,全部被項羽俘虜。最后劉邦跑到哪里才站住的呢?滎陽。嗯,河南滎陽。自己看吧,3萬人,追著56萬人打,從江蘇徐州打到安徽宿州,最后到河南滎陽。56萬大軍灰飛煙滅。除了最后的垓下之戰(zhàn),楚霸王一生,從無敗績!他自己都說過,起兵八年,打了七十多場仗,沒輸過一次!他一輩子就輸了一次。而垓下之戰(zhàn),項羽的對手是誰呢?

韓信!英布!彭越!打頭陣的是韓信的軍隊,然后韓信敗退了。這是我所看到的所有的史料里,淮陰侯一生,唯一的一次失。。ㄒ灿姓f法,韓信上來是 佯攻詐敗,這個一直在史書上存疑。)如果不是詐敗的話,那么……百戰(zhàn)百勝的淮陰侯,正面剛項羽,沒剛過人家。集合了漢初所有的名將,宿將,所有的精銳精華。弄出了五路大軍層層堵截圍困,最后才干倒了項羽。

而且人家是自殺的。項羽是一個極度驕傲的人,如果他肯過烏江,回到江東,再拉起一支軍隊來,漢朝統(tǒng)一天下,不知道要推遲多少年。因為那個時候,項羽才31歲。劉邦54歲。

歷史上,劉邦在干死項羽之后,只多活了6年多。如果項羽逃回江東的話,能不能撐到劉邦死呢?誰也不知道。項羽有很多弱點和黑點。比如殘暴,比如小心眼,比如不能容人,比如沒有政治頭腦,沒有大局觀等等。大概是因為他某一方面能力太過于強大,韓信原本是項羽的部下,但是在項羽手下郁郁不得志才走的。

項羽打仗根本不喜歡用什么奇謀之類的,三個字:就是干!

而他正面硬剛的能力的確獨步天下。凡是和他剛正面的人都死絕了。所以,想來,他肯定是極度驕傲的:用什么計謀啊,老子直接推過去就贏了唄。所以可想而知,用兵入神的韓信,在他麾下的時候肯定不得賞識了。

(你說的想的那么麻煩做什么,老子直接正面A過去就好了啊。)

他一輩子這么干了七十多次,的確每次都贏了。但是,最后一次,遇到了另外一個千古名將韓信。這種單純剛正面的戰(zhàn)法,被韓信克制了。十面埋伏啊……唉,十面埋伏。項羽真的太霸氣了,所以這給他帶來了太多太多的美感——如果是遠距離觀察的話。但如果和他同處一個時代,你絕對不會愛上他。因為他殘暴,他亂殺人,他屠城,坑降卒等等。但是他太霸氣了,霸氣到讓人在他死后千年都忍不住會緬懷他的霸氣。最后項羽帶著28騎,在漢軍圍困之中沖殺,還取得了輝煌的戰(zhàn)損比。他說:我告訴你們,老子不是不會打仗,實在是老天要亡我,我其實還是很強的,不信你們看。然后他殺出去,把追兵揍得哭爹喊娘。28騎表示:我擦老大你說的對!

他說:我再證明給你們看,看我去砍對方一個上將!然后項羽沖出去,砍了漢軍的一個將軍。

部下表示:老大牛逼!最后的28騎,沒一個投降的。項羽最后死的時候,是自殺死的。圍住他的漢軍,不敢上前!雖然劉邦出了巨大的賞格。但是因為他太狠了,殺的沒有人敢上去,那怕他已經(jīng)遍體鱗傷,就是沒有人敢上去。直到項羽自殺死掉之后,漢軍才一窩蜂上去爭搶他的尸體。

記得小時候看一本書,書上說,項羽自殺前,喝了一口烏江水。我不確定歷史上的楚霸王有沒有這么做。但是在我的心里,他應(yīng)該是這么做了吧……總覺得那個畫面,是應(yīng)該存在的。嗯,小時候,有一段時間真的很崇拜項羽。

霸王這兩個字,他真的是名副其實。

6

一朝迂腐鴻門宴,四面楚歌垓下營。項羽,匹夫之勇耳!

7

看過中國象棋棋盤的都知道,在棋盤中間有一條界線,上面寫著楚河漢界,那么你們知道它的來源是什么嗎?這條界限其實是源于歷史上項羽和劉邦之間的楚漢相爭而得來的,后人為了表示對這兩位歷史人物的敬仰,將其放到棋盤界限上。

  可以說在當時劉邦和項羽的楚漢之爭是十分精彩的,說起項羽人們總是想到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的豪情,也會想到他不肯過烏江自刎的壯烈情景,以及項羽的愛情故事,霸王別姬的故事登上了各種的舞臺和熒幕,成為了永恒的經(jīng)典。

  可以說項羽給人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是楚漢時期著名的軍事家,也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的代表人物,項羽一生戎馬,經(jīng)歷了大大小小的戰(zhàn)役無數(shù)次,無一敗績,除了最后的亥下之戰(zhàn)。

  項羽最后被記錄在《史記》“本紀”中,要知道項羽本身是西楚霸王,并不是皇帝,但是太史公司馬遷出于對項羽的尊重,也是對他的敬仰和惋惜,也將項羽記錄在了《史記》上,而在本紀中,他更是對項羽有著很高的評價,他評價項羽“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這短短的八個字是如此之高的評價和贊譽,體現(xiàn)出了項羽的勇猛天下無二,為何項羽在歷史上作為一個失敗者卻能獲得如此之高的評價呢?只因他創(chuàng)造了3個世界第一,并且這3個世界第一無人超越。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力大無窮,項梁在項羽小時候就教他讀書寫字,只是項羽對此不感興趣,而項梁教他練劍,同樣沒過多久,項羽就放棄了,項梁對此感到十分的生氣,只是沒想到項羽語出驚人,他說到讀書寫字只能記住一個人的名字,學劍只能和一人對峙,而我要和千軍萬馬對戰(zhàn),項梁聽后覺得十分有道理,干脆就叫項羽去學習兵法,項羽不辜負項梁的期盼,在兵法上頗有造詣。而真正讓項羽年少成名的就是舉鼎的事件,項羽身高八尺,力大無窮,能夠?qū)⒑苤氐亩εe起來,這種記錄在世界上只有項羽一個人能做到,或許會有人說,秦武王嬴蕩不成功舉起來了馬?只不過嬴蕩雖然舉起了鼎,但是卻被鼎砸死,而項羽所舉的鼎,即使是現(xiàn)在世界舉重冠軍也不能舉起。

  而他的第二個紀錄就是,項羽的戰(zhàn)斗勝率非常高,在中國歷史上我們聽過很多的常勝將軍,但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真正的常勝將軍只有項羽一人做到,除了最后的亥下之戰(zhàn),項羽就是100%的勝率,項羽一生征戰(zhàn)8年,歷經(jīng)70多次大大小小的戰(zhàn)爭卻沒有失敗一次,可以說這項紀錄無人能破。

  而第三個記錄就是,項羽單人武力值最高,在當時很多名將聯(lián)手都不是項羽的對手,而大將韓信更是被項羽秒成渣渣,即使在項羽最后兵敗亥下,他一人面對劉邦的軍隊卻絲毫沒有退縮,臨死前還殺死了800名漢軍。

8

因為他是唯一稱王并被認可的第一猛將。

9

謝邀!李晚芳評價“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項羽重瞳,力拔山河曠古絕今!“恨天無把,恨地無環(huán),欲將天地合”的李元霸,也只是效仿霸王的小說人物!項羽雖未能成就帝業(yè),但《史記》之中,身為漢臣的司馬遷把他歸納到本紀篇,和其他帝王并列,足以看出太史公對項王的厚愛。

項羽之勇猛千古流傳,以至于很多人忽視了他的領(lǐng)軍能力!稘h書.藝文志.兵書略》曾記錄有《韓信兵法》《太公兵法》(張良著)《項王兵法》,可惜后來被盜遺失。項羽一生七十余役,只敗在最后“垓下之戰(zhàn)”!期間無數(shù)戰(zhàn)役都是以少勝多,尤以“巨鹿之戰(zhàn)”“彭城之戰(zhàn)”最為經(jīng)典,都是以區(qū)區(qū)數(shù)萬人勝四五十萬人,而彭城之戰(zhàn)更是以三萬人在半日之內(nèi)擊潰劉邦五十六萬大軍!自巨鹿起,項羽已經(jīng)傲視群雄睥睨天下,也由于自負埋下了失敗的伏筆!

韓信已經(jīng)是歷史上穩(wěn)居前三的軍事奇才,號稱兵仙,他除了用兵如神料敵于先,還在訓練士兵上很有一套,劉邦不斷抽調(diào)韓信的精銳部隊,但韓信卻依舊可以化民為兵,并指揮有道。千里之外運籌帷幄,所以說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而項羽的領(lǐng)兵方法卻與之相反,少而精,勇猛無比士氣難擋,臨陣變化多端,只因他往往身先士卒,沖殺于陣前,對于戰(zhàn)場中的變化和需求,都是第一時間掌握信息,比那些立于城樓山頂之上的軍事指揮有著更大的優(yōu)勢。只是這種優(yōu)勢,在頂級的軍事指揮中,沒有幾人能效仿……

直至最后一戰(zhàn),項羽依然展現(xiàn)了杰出的軍事才華,身邊僅余百騎,仰天長嘆“天亡我也,非戰(zhàn)之罪”,為證明自己的軍事才能,以百騎沖殺數(shù)千漢軍,己方僅損數(shù)人,而項羽幾乎整個生涯都在挑戰(zhàn)極限。

可惜烏江渡口,他放不下他那英雄氣概,不肯變通,既然戰(zhàn)馬可上船渡江,他要走也不難。可他卻選擇望江自刎,留恨濤濤千年……倘若項羽忍辱渡江,東山再起,痛定思痛后的霸王,誰敢說他沒有機會奪得天下?可惜歷史沒有假設(shè)!


項羽太過自負高傲,也太過完美主義,雖未能成就霸業(yè),卻也成就了千古第一猛將,與帝齊名!放眼古今,名將何其多,但有項羽這般霸氣的,還有誰……


我是雷禪,堅持原創(chuàng),歡迎關(guān)注!

10

巨鹿之戰(zhàn),項羽一戰(zhàn)成名,威震天下。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