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年,剛好是“昆明”作為地名的1400周年。

最初,“昆明”是生活在今天滇西、川西南的一個古代民族的族稱,而不是一個地名。

這個古代民族的名稱古代文獻中曾被記錄為“昆”、“昆彌”或“昆淋”。

“昆明”作為地名出現(xiàn)是在公元619年,也就是唐朝武德二年,距離今年正好1400年,當年,唐朝設立昆明縣。

當時的“昆明縣”位于今天四川省鹽源縣境內(nèi),意即:該縣是古代“昆明”民族繁衍生息之地,而不是今天之昆明所轄區(qū)域。

公元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設立云南行省,云南開始作為一個省份出現(xiàn)。元世祖將“昆明”這個地名賜予云南省,在今天昆明轄區(qū)設置“昆明縣”,同時將云南行政中心從大理遷到昆明縣,昆明成為云南省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直到今天。

今天昆明所轄區(qū)域建城始于765年,當年,南詔大理國開始建造拓東城——當時這個區(qū)域名字還不叫“昆明”。2019年是昆明建城1254年。

因此,“昆明”作為地名的歷史和昆明的建城史不是同一個概念。




最佳貢獻者
2

昆明,別稱:春城,云南省省會,是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門戶城市, 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也是西部地區(qū)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昆明地處云貴高原中部,著名景點有石林、滇池、翠湖、金殿、圓通禪寺、金馬碧雞坊等。

“昆明”一詞作為地名,在唐代以前很難稽考。關于“昆明”一詞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昆明”最初是中國西南地區(qū)一個古代民族的族稱。

“昆明”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寫作“昆”、“昆彌”或“昆淋”。早期并非城市名稱,而是居住在中國西南地區(qū)即今日的云南西部、四川西南部的一個古代民族的族稱。

見諸記載,“昆明”一詞的出現(xiàn),可追溯到漢武帝時期。當時的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寫道:“西自同師(今保山)以東,北至葉榆,名為嶲、昆明、皆編發(fā),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shù)千里。”由此可見,“昆明”一詞是古代云南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族稱。

“昆明”作為地名出現(xiàn),則是在唐代!拔涞露,于鎮(zhèn)置昆明縣,蓋南接昆明之地,因此為名。”按此處置昆明縣,非今之昆明,乃四川定笮鎮(zhèn)(今鹽源縣境)。唐代為什么把定笮鎮(zhèn)命名為“昆明”,記載當中已寫得很清楚,系它接近昆明之故。此處昆明仍指昆明族而言,蓋漢唐以前,昆明族大部定居云南西部地區(qū)。直到南詔、大理國時期,烏蠻、白蠻興起,昆明族居住的地方,為烏蠻、白蠻據(jù)有,昆明族才東遷滇中,聚居于滇池周圍。宋寶祐二年(1254年),元滅大理,在鄯闡設“昆明千戶所”,“昆明”始作為地名出現(xiàn),延續(xù)至今!袄ッ鳌币辉~的含義,晉常琚解釋說:“夷人大種日昆,小種日叟!边@句話可解釋為人口眾多的昆明族。

3

“昆明”作為地名出現(xiàn),多虧了“虧名”盤龍五華八門花都城,正義路南口正南門的近日樓,日與比日月,昆明城,1928年定為昆明市,當時的拓東,金碧,昆明,最后確定昆明,昆明市第一任市長馬珍,到馬家大院值得考察,昆明市的來龍去脈。

梁思成先生一封信保住了日本的京都丶奈良古城,卻保護不了自己國家的古城,悲哀啊。昆明城盤龍五華八門花都城,見不到詢問一下,昆明的護國橋還得到楚圖南關心。

要是一個不拆,想想北京那個氣派,將是世界上最壯觀的古城!其實仔細觀察古人們建造北京城已經(jīng)考慮過將來的交通住行的出行問題,也遺留將來地道的地方!避免建筑物被拆的思路!當時的打井技巧和蓋挖逆作法施工技術已經(jīng)成熟了,地道式通車道底下是排水管道都在考慮之中,后來不知什么原因?梁思成,吳晗都在過昆明西南聯(lián)大,昆明城的新昆明盤龍五華八門花都城沙盤模型他們都參考過,回到北京“貴人多忘事”。 十分敬佩梁思成夫婦為保護老北京文物所做出的努力。許多文物沒有得到有效保護讓人遺憾。吳晗說那時交通堵塞,事故很多,有些言過其實。我小時候住在西直門內(nèi)大街,記得上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城內(nèi)半天也見不到一輛汽車,公共汽車線路少,自行車也不多,就沒見到過交通堵塞,F(xiàn)在保留的一些老紀錄片對此也反映的很清楚。

4

作為一個云南昆明人,這個問題難不倒我。昆明是云南省會,位于云貴高原的滇池盆地上,舊城區(qū)三面環(huán)山,南臨滇池。由于所處經(jīng)緯度和地形的原因,所以氣候宜人,植被豐富,故此有“萬紫千紅花不謝,冬暖夏涼四時春”的春城的美譽。那么,昆明這個名字的起源是什么呢?

在西漢早期,在今天的四川西昌以南,云南洱海以東,滇池以西的地區(qū),存在著一支古老的民族,被稱為昆明蠻。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曾如此描繪昆明族的生活習性與地域:


皆編發(fā),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shù)千里。

漢武帝想要征伐昆明,故此仿照滇池在長安西南開鑿了昆明池。后來,漢朝將西南地區(qū)納入版圖,在滇池盆地設立了益州郡,郡治在滇池縣,就是今天的昆明市晉寧區(qū)。隋朝在此設置了昆州。到了唐代,西南地區(qū)有三個地方被成為昆明。一個是今洱海地區(qū)的昆明國,亦稱昆彌國;一個是隸屬于巂(xī)州的昆明縣,在今四川鹽源縣;第三個是位于滇黔川三省交匯處的昆明夷。可見,在隋唐時代,昆明還不是今天的春城,這個稱呼有時候是指地名,有時候仍是西南民族的稱號。

唐朝時期,云南一帶在南詔國的統(tǒng)治下,公元765年,南詔國在昆州設置拓東節(jié)度使,并建筑了拓東城,作為南詔國的東京,之后改為善闡府,稱為善闡城。故址在今盤龍江與金汁河之間。后來,大理國取代了南詔,在這里建立宮室,城區(qū)范圍被擴大,向盤龍江以西發(fā)展,當時被稱為押赤城。

元朝滅亡大理,于1254年在這里建立了昆明縣和官渡縣。到此時,昆明一詞才成為今天這座春城的名字。昆明縣在元朝作為中慶路和云南行省的治所,所以又被稱為中慶路城。經(jīng)過元代的擴建,城市規(guī)模到達了今天的五華山。明代,改中慶路為云南府,洪武十五年擴建城池,一律改為磚墻,并擴展到今圓通山一帶。昆明城周九里,高二丈九尺二寸,形似梯形:西北呈長方形,東南呈三角形。

環(huán)城有河,可通舟楫。有六個城門,分別是:東門咸和門(今小花園一帶);東北門永清門,(今圓通公園大門前);北門保順門,(今北門街盡頭);西南門洪潤門,(今小西門一帶);西門廣遠門,(今文林街與建設路口一帶);南門麗正門,俗稱近日樓(今南屏步行街東口)。

“各門均有樓,分別為殷春、壁光、拓邊、康阜、眺京、向明(清初改為近日)!

清代和民國時期,昆明城有過多次修繕,但規(guī)模一直保持在明代城池的范圍。1922年,昆明縣被改為昆明市。經(jīng)過后來不斷的擴建和拆除舊城,發(fā)展了將近百年的時間,才形成今天的昆明城區(qū)。

5

答:現(xiàn)在提起“昆明”,大家第一反應,肯定是那個享有“春城”美譽的云南省省會的昆明城。

但是,“昆明”作為一個詞組,最早見于司馬遷《史記·西南夷列傳》中,指的是秦漢時期西南地區(qū)一個部落眾多的游牧民族的名稱。

司馬遷在書中說,這個名叫“昆明”的部族,分布在同師(今保山)以東,葉榆以南一帶,束發(fā)結(jié)辮,隨畜遷徙,沒有酉長,居無定所,活動地方可達數(shù)千里。

有專家進行考證,這個名叫“昆明”的部族,在比《史記》更早的古代文獻中寫作“昆”、“昆彌”或“昆淋”。

那么,問題又來了,這個的部族的部族名為什么叫“昆”呢?

晉人常琚的解釋是:“昆”,在這個部族的語言里,意指眾多。

也就是說,這個名叫“昆明”的部族人口眾多。

《史記·西南夷列傳》中記載,漢武帝為了打敗匈奴,派張騫出使西域,聯(lián)合大月氏等國共同夾擊匈奴。張騫經(jīng)過一番考察回來了,向漢武帝報告說,他在大夏國(即今天的阿富汗地區(qū))見到經(jīng)身毒(今天的印度)販運去的中國產(chǎn)的蜀布和筇竹杖,說明有一條從云南通往身毒的道路?梢詫ふ疫@條道路,與大夏國建交。漢武帝于是派遣使臣去往西南夷尋求這條路。但在大理洱海附近,道路被昆明族所封鎖。漢武帝于是在長安西南按照洱海的形狀開鑿了一個周圍四十里的人工湖,稱之為“昆明池”,在此演習水兵,最后統(tǒng)一了洱海地區(qū)。

所以,最早把“昆明”當作地名用的,是漢武帝。

但漢武帝所命名的昆明,不在云南,而在西安,而且,指的不是一個城,而是一個湖。

唐初,太子李建成曾策劃了一個“昆明池政變”,想提前結(jié)果李世民的性命。但李世民先下手為強,搞了一個玄武門事變,把李建成、李元吉雙雙解決掉了。

還有,清朝乾隆帝景仰漢武帝開疆拓土的功業(yè),也把北京頤和園的西湖改名為“昆明池”。

話說,“昆明”的部族雖然人口眾多,但到了南詔、大理國時期,烏蠻、白蠻興起,昆明族遭到了擠壓和驅(qū)趕,遷居到了四川定笮鎮(zhèn)(今鹽源縣境)一帶。

于是,唐高祖李淵在武德二年就在四川定笮鎮(zhèn)置昆明縣。

但昆明族仍未能在昆明縣繼續(xù)安身,后來又遷滇中,聚居于滇池周圍。

另外,當年漢武帝迫降了滇王后,以滇池地區(qū)為中心設置了益州郡,使滇池地區(qū)的經(jīng)濟得到了迅速發(fā)展。到梁末隋初爨瓚、爨震時代,滇池地區(qū)已成為當時西南在經(jīng)濟上較為繁榮和富唐代中葉,蒙氏勢力建立南詔國,筑拓東城,定為東京。

公元937年,大理段氏奪取南詔政權(quán),建立大理國,統(tǒng)一了云南,在拓東城的基礎上設鄯闡府,為大理國八府之一。

元軍攻滅大理國后,賽典赤主滇,把軍事統(tǒng)治時期所設的萬戶、千戶、百戶改為路、府、州、縣,正式建立云南行中書省,置昆明縣,把鄯闡府改名為昆明千戶所——現(xiàn)在的昆明城的命名便始于此。

6

昆(可渾切)是由日和比會意而成的字。日指太陽;比表示比較,相比之意。昆的字形會意為可以和太陽比較大小,寓意體量大的山脈。借“可渾”二字的切音表示這種認可是一種不可比較的混沌狀態(tài),表示太古混沌未分。氣象未分謂之太易,元氣始萌謂之太初,氣象之端謂之太始,形變有質(zhì)謂之太素,形質(zhì)以具謂之太極。“昆”是太極以前的存在狀態(tài),萬物渾同彌散的狀態(tài)。所以,昆有全、大、高之意。

明(鳴、冥)是由日和月會意 而成的字。日表示太陽;月指示月亮。明的字形會意為日月同在的背景圖,一是太陽快要落入西山黑暗快要來臨,月亮已經(jīng)出現(xiàn);二是太陽已經(jīng)從東方升起,月亮還沒有隱去。也就是日月交輝的時刻。借“鳴”表示雞鳴報時天開始明亮;借“冥”聲天地相合,幽暗不清,太陽落下,月亮出現(xiàn)。分不清太陽和月亮是不是都發(fā)光。

昆明位于中國西南云貴高原中部,南瀕滇池,三面環(huán)山,滇池平原。昆明市中心海拔約1891m。拱王山馬鬃嶺為昆明境內(nèi)最高點,海拔4247.7m,金沙江與普渡河匯合處為昆明境內(nèi)最低點,海拔746m。市域地處云貴高原,總體地勢北部高,南部低,由北向南呈階梯狀逐漸降低。中部隆起,東西兩側(cè)較低。以湖盆巖溶高原地貌形態(tài)為主,紅色山原地貌次之。大部分地區(qū)海拔在1500~2800m之間。昆明全年溫差較小,市區(qū)年平均氣溫在15℃左右,最熱時月平均氣溫19℃左右,最冷時月平均氣溫8℃左右。由于溫度、濕度適宜,日照長,霜期短,所以鮮花常年不謝,草木四季長青,昆明“春城”的美譽由此得來。

昆明地名的由來原因有二:一、地處云貴高原,高原面積較大;二、日照時間長。

7

昆明,人們習慣于用花海,藍天白云,青山綠水,四季如春,風景如畫等美麗的詞語來修飾它。說起昆明,很多人只知道它是一座優(yōu)美的古城,對于它的過去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翻開地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云南位于我國的西南地區(qū),它與廣西相鄰,與緬甸接壤,與越南、老撾毗鄰,而昆明作為云南的省會,其戰(zhàn)略位置自然非常重要。

昆明是我國主要的會展城市之一,是面向東南亞的重要經(jīng)濟貿(mào)易城市,昆明還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

若要追溯昆明的歷史,那得從幾千年前說起。早在幾千年前,昆明一帶就已經(jīng)有農(nóng)業(yè)民族在此定居、繁衍生息。先秦時期,出現(xiàn)滇國。

《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始楚威王時,使將軍莊蹁將兵循江上,巴、黔中以西。莊踽者,故楚莊王苗裔也。踽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饒數(shù)千里,以兵威定屬楚。欲歸報,會秦擊奪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還,以其眾王滇,變服從其俗以長之。”

唐朝建立后,統(tǒng)治者曾先后在云南設置了九十多個州,并設立了昆明縣,不過當時的昆明縣并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昆明市地區(qū),而是位于現(xiàn)今我們所說的四川省鹽源縣境內(nèi)。到了明清時期 ,昆明縣被歸入云南府管轄。隨著歷史的發(fā)展演變,直至1919年,民國時期,昆明才被設為市,即將昆明縣名改成了昆明市,這便是昆明市最初的由來叫法。



文 | 一木君

【以上僅個人觀點,若有不同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更多優(yōu)質(zhì)內(nèi)容,請持續(xù)關注一木MU!

8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昆明這個地名,歷史很悠久了。

有人說唐朝時候有昆明的地名,“武德二年,于鎮(zhèn)置昆明縣,蓋南接昆明之地,因此為名。”

其實昆明這個名字,在漢代就是聲名遠揚了。

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記載:“西自同師以東,北至葉榆,名為嶲、昆明、皆編發(fā),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shù)千里。

這里的昆明,是一個部落的名字,貌似還是一個不小的部落。

在班固的《漢書 張騫列傳》中,也記載了這個西南的部落:

南方閉巂、昆明。(師古曰:“巂、昆明,亦皆夷種名也。巂,先蕊反。)昆明之屬無君長,善寇盜,輒殺略漢使,終莫得通!谑菨h發(fā)兵擊昆明,斬首數(shù)萬。

大漢王朝在西南發(fā)動一次戰(zhàn)爭,就斬首幾萬人,說明當時這個叫昆明的部族,規(guī)模不小。

昆明在古文獻中,也有“昆彌”、“昆淋”的說法,說明這個詞是一個由少數(shù)民族發(fā)音轉(zhuǎn)寫成漢語的詞匯,因為少數(shù)民族沒有文字,只有語言,所以轉(zhuǎn)寫成漢字,才會有不同的寫法,以及相近的發(fā)音。

東晉人常琚在《華陽國志》有一個很值得注意的記載:“夷人大種曰昆,小種曰叟!痹瓉碓谖髂仙贁(shù)民族部族中,比較大的部族,人數(shù)多的,叫昆。結(jié)合上文《史記》、《漢書》中的記載,可知這個叫昆的部族確實是人數(shù)不少。

昆字,有眾多的意思,如昆蟲,意思就是眾多的蟲。

昆還有同的意思,昆族,就是同族。

如此看來,“昆明”的最原始含義,應該就是西南那邊一大群同族之人。從族名演化成了地名。

這些解釋,都是漢字昆的解讀,要真正理解昆明之昆的含義,還是要從古代彝族語言入手,還有待于更進一步探究。


更多歷史類原創(chuàng)內(nèi)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9

昆明位于中國西南云貴高原中部,南瀕滇池,三面環(huán)山,滇池平原。昆明市中心海拔約1891m。拱王山馬鬃嶺為昆明境內(nèi)最高點,海拔4247.7m,金沙江與普渡河匯合處為昆明境內(nèi)最低點,海拔746m。市域地處云貴高原,總體地勢北部高,南部低,由北向南呈階梯狀逐漸降低。中部隆起,東西兩側(cè)較低。以湖盆巖溶高原地貌形態(tài)為主,紅色山原地貌次之。大部分地區(qū)海拔在1500~2800m之間。昆明全年溫差較小,市區(qū)年平均氣溫在15℃左右,最熱時月平均氣溫19℃左右,最冷時月平均氣溫8℃左右。由于溫度、濕度適宜,日照長,霜期短,所以鮮花常年不懈,草木四季常青,昆明“春城”的美譽由此得來。

“昆明”為什么叫昆明?你知道來源嗎?

昆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擁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滇池地區(qū)擁有3000年的文明史。約3萬年前,即有人類生活在滇池地區(qū)。

昆明其實早期并不是地名,而是居住在中國西南地區(qū)即今日的云南西部、四川西南部的一個古代民族的族稱,“昆明”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寫作“昆”、“昆彌”或“昆淋”。這個的部族的部族名為什么叫“昆”呢?晉人常居的解釋是:“昆”,在這個部族的語言里,意指眾多。

見諸記載,“昆明”一詞的出現(xiàn),可追溯到漢武帝時期。當時的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寫道:“西自同師(今保山)以東,北至葉榆,名為嶲、昆明、皆編發(fā),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shù)千里。”由此可見,“昆明”一詞是古代云南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族稱。

“昆明”作為地名出現(xiàn),則是在唐代!拔涞露,于鎮(zhèn)置昆明縣,蓋南接昆明之地,因此為名。”按此處置昆明縣,非今之昆明,乃四川定笮鎮(zhèn)(今鹽源縣境)。唐代為什么把定笮鎮(zhèn)命名為“昆明”,記載當中已寫得很清楚,系它接近昆明之故。此處昆明仍指昆明族而言,蓋漢唐以前,昆明族大部定居云南西部地區(qū)。直到南詔、大理國時期,烏蠻、白蠻興起,昆明族居住的地方,為烏蠻、白蠻據(jù)有,昆明族才東遷滇中,聚居于滇池周圍。宋寶佑二年(1254年),元滅大理,在鄯闡設“昆明千戶所”,“昆明”始作為地名出現(xiàn),延續(xù)至今。

總結(jié):不過當時的昆明縣并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昆明市地區(qū),而是位于現(xiàn)今我們所說的四川省鹽源縣境內(nèi)。到了明清時期 ,昆明縣被歸入云南府管轄。隨著歷史的發(fā)展演變,直至1919年,民國時期,昆明才被設為市,即將昆明縣名改成了昆明市,這便是昆明市最初的由來叫法。

10

我是倮倮,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生活中為了方便辨識和稱呼,我們每個人會有自己的名字,其實地名或者事物也不例外,我們會對一些客觀存在的物體進行實名綁定,也會賦予某一特定空間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實體的專有的名稱這就是地名。



  • 【此昆明非彼昆明】

【昆明】作為知名(ID)為大家熟悉的還是作為地名的春城昆明市,但是由于歷史久遠,昆明一詞的出現(xiàn)眾說紛紜。關于“昆明”一詞的起源有多種說法。目前大多數(shù)主流學者都認為【昆明】最初指的是族名( 中國西南地區(qū)一個古代民族的族稱 )而不是現(xiàn)在的城市地名!纠ッ鳌吭谥袊糯墨I中寫作【昆】、【昆彌】或【昆淋】!袄ッ鳌币辉~的頻繁出現(xiàn),可追溯到漢武帝征討西南的時期。



  • 【昆明人和古滇人】

史料記載【 昆明人 /昆彌 】主要居住在滇西洱海流域(今大理地區(qū)),是“隨畜遷徒”的游獵部族。而東部滇中滇池流域生活著【古滇人】,是個善于耕田,有固定群居的農(nóng)耕文明部族(類似漢族),兩族文化上的巨大反差導致兩個部族經(jīng)常發(fā)生激烈的戰(zhàn)爭。(目前出土的大量銅器中有極其殘酷的戰(zhàn)爭場面和祭殺戰(zhàn)俘場面)所以依據(jù)《史記·西南夷列傳》的出的結(jié)論就是【 昆明(昆彌)】 最早記載是部落族名而非城市地名。

2000年前的西漢時期,漢武帝派兵攻打西南夷,卻因昆明人部落依仗昆明池( 洱海 )的水軍優(yōu)勢受阻,因此也在帝都長安城外修造人工湖名為昆明池,【漢習樓船】的典故由此而來。

▲西南夷諸國


因此,【 昆明一詞 】的由來是一個由族名向湖名再向地名轉(zhuǎn)換的歷史過程。

▲反映古代戰(zhàn)爭場面的古青銅器(網(wǎng)絡圖片)


  • 【 歷史混淆與誤會 】

或許是歷史的巧合,云南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昆明市】和【大理州】兩座雙子星城市都有一個相同的成長載體——【高原湖泊】而且都是湖泊文明,兩個湖泊古代都曾被稱為【昆明池】。所以歷史的發(fā)展和混淆最終造成滇池有一段時間被誤稱為昆明池/湖,由此也間接影響了周邊城市的地名的變遷和互換,因此可以說,今天的大理洱海才是真正意義的【昆明池】, 而這也是歷史給我們開的一個有趣的玩笑。



【 昆明市地名的由來 】

由于歷史發(fā)展的混淆和誤會,讓【昆明】成為滇池流域壯麗大城最終的永久的地名。這是一個歷史過程,歷史脈絡大致如下:云南歷史上第一次出現(xiàn)【昆字】作為地名是在隋朝即昆州,第一次以“昆明”作為地名則始于元朝,即云南行省政治中心,中慶路(鴨池城)下轄的昆明千戶所,到了明清時 ,昆明千戶所改設昆明縣歸云南府管轄,為。ㄔ颇铣行颊顾荆、府( 云南府 ),縣( 昆明縣 )三級政府治所。民國時,廢府、廳、州,只保留縣 ,因避諱與省名同名,將原云南府裁撤,以治所所在地,昆明縣為名改為昆明市,這就是最早的昆明市的由來。


  • 隋朝——唐初時期昆明地區(qū)稱為益州郡【昆州城】

    據(jù)《舊唐書》記載,隋文帝時期在昆池(滇池)流域設益州郡-昆州城,唐高祖即位后任命爨氏子孫爨弘達為昆州刺史(遺址據(jù)專家推測在近西山區(qū)碧雞街道片區(qū))。

▲云南歷史上第一次出現(xiàn)【昆字】作為地名是在隋代


  • 元朝時期的昆明地區(qū)稱為【 中慶路 】其下轄的【昆明千戶所】第一次作為地面正式登場

元朝統(tǒng)一云南初期(20年間),云南的行政中心仍設在大理,元朝統(tǒng)治者為了穩(wěn)定局勢,初期實行了軍事管制,建立軍政合一的萬戶府、千戶所、百戶所等地方政權(quán)。元朝還在昆明地區(qū)設置了鄯闡萬戶府和昆明千戶所,【 “昆 明” 第一次作為正式地名出現(xiàn)在古代行政機構(gòu)的名單中 】。

▲元朝時代的云南行省地圖


明清時的昆明地區(qū)稱為【云南府】其下轄的【昆明縣】成為民國時期昆明市地名的由來

公元1381年(洪武十四年),明軍消滅殘元勢力攻克云南后,改元朝行政單位行省(一級行政區(qū)劃),改【路】為【府】,仿內(nèi)地建制,設置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和都指揮使司。到了明末清初,李定國等農(nóng)民起義軍、南明永歷帝、吳三桂先后在昆明建立割據(jù)政權(quán)。清朝時延續(xù)明朝制度,昆明不僅是云南省會,還是云貴兩省軍政機關【云貴總督署】,遺址就在今昆明勝利堂。

▲明朝云南疆域略圖


▲明朝云南府~府城-【龜城】(網(wǎng)絡圖片)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軍入滇,改中慶路為云南府,領昆明縣、富民縣、宜良縣、羅次縣四縣,嵩明州、晉寧州、安寧州、昆陽州四州及所轄五縣,于次年在今昆明城區(qū)建筑磚城。明末永歷時,曾改云南省為云興省,云南府為昆明府,昆明縣為昆海縣。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討平吳三桂后,仍襲明制,云南府領昆明縣、富民縣、安寧州、晉寧州、昆陽州、呈貢縣、宜良縣嵩明州、羅次縣祿豐縣、易門縣七縣四州。民國廢云南府,保留昆明縣。

注:昆明縣為附郭縣(省治、府治、縣治3級駐地)四洲為散州


▲清朝云南疆域地圖

▲清朝云南府~府城-【龜城】(網(wǎng)絡圖片)

▲晚清昆明城影像(網(wǎng)絡圖片)


近現(xiàn)代的昆明【 昆明市政府成立 】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滿清建立中華民國后,1913年民國中央政府宣布“廢府改縣”原云南府改為昆明縣。行政上仍有云南省政府直接管轄。1919年唐繼堯主政云南時,設云南市政公所管理昆明縣。1922年,昆明縣改為昆明市,云南市政公所改名為昆明市政公所。1928年到了龍云主政云南時,將昆明市政公所改為昆明市政府,由馬袗仁出任昆明市歷史上第一任市長;

▲解放前的昆明老城

▲民國時期昆明城影像(網(wǎng)絡圖片)

1950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進入昆明,成立昆明軍事管制委員會。同時成立昆明市人民政府。(截至2018年,昆明已建市96年)

▲50-60年代的昆明城(網(wǎng)絡圖片)


▲2017年的昆明城(網(wǎng)絡圖片)


梳理歷史脈絡(總概括)

昆明的由來與發(fā)展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因此我們從歷史脈絡中抽絲剝繭整理如下:


  • 【 昆明城市的演變過程 】

苴蘭城( 戰(zhàn)國 )——谷昌城( 兩漢 )——昆州城( 隋、唐 )——拓東城( 南詔 )——鄯闡城( 南詔、大理 )——中慶路/鴨池 (元)——云南府(明、清)——昆明市


  • 【 昆明作為地名的過程大致為 】

部落族名(滇西昆明族/昆彌)——湖名(洱海(昆明池)=/混淆 ——昆池(滇池)——(昆州)——{演變?yōu)閩—昆明池——地名(昆明千戶所)——地名(昆明縣)=地名(昆明市)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想要了解更為詳細的信息,可以查看我的另外幾篇回答。



本文結(jié)束,喜歡/想了解更多云南/昆明交通發(fā)展,歷史文化地方志,可以查看我的相關回答,本文結(jié)束,謝謝觀賞。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