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朝官方朱元璋的畫像五官端正、儀表堂堂,而野史傳聞他的他的長相奇丑無比。最近熱播的《大明風(fēng)華》電視劇,更是將朱元璋扮演成嚇人的形象--奇異的面孔,配上陰森冷酷的表情,膽小的見了要驚出病來。大家不禁要問,真實的朱元璋到底長啥樣呢?根據(jù)史書記載來看,朱元璋可能長得很丑,至于丑成么樣,則要等發(fā)掘明孝陵,對他的顱骨進行三維成像,才能復(fù)原他的真容。

有人根據(jù)朱棣的長相,推斷他父親朱元璋的長相應(yīng)該不會差到哪去。但是朱棣長得周正,不代表朱元璋長得周正。常言說:“外甥(男)多像舅”,看看我們周圍的一些人就知道,男人長得丑,女人長得漂亮,生的兒子很帥,一點也不繼承老爸的劣根。這在生物學(xué)上叫做交叉遺傳規(guī)律,即女兒長得像老爸,兒子長得像老媽。當(dāng)然,也有少數(shù)男孩長得像父親,女兒長得像母親的。朱棣為了證明自已繼位的合法性,一直聲稱是馬皇后所生,其實他是漂亮的妃子所生。但凡妃子都是有些姿色的人,至少模樣對得起觀眾。由于母系的改良,朱元璋的基因被沖淡了,因此在朱棣臉上就見不到其父的“遺跡"了。

(祖藍母子相貌高度相似)

以上是根據(jù)科學(xué)進行推測,即不能用朱棣的長相來判定朱元璋的長相。倒是有可能在成祖時期,根據(jù)朱棣的長相,畫師仿推了朱元璋的畫像,一來證明他們一脈相承,二來掩蓋朱元璋的真容。

(明成祖朱棣)

有什么根據(jù)說朱元璋長得丑呢?翻遍明史,找不到一處夸獎他長得周正的記載,證明他的長相實在不敢恭維。反而有些記載能讓我們看出丑的端倪,例如官修正史說他:“異于常人,有奇骨”。什么叫“異于常人,有奇骨”?就是說他和普通人長得不一樣。怎么個不一樣呢?不敢說,也不敢描述,也不好恭維,恭維不當(dāng)有諷刺之嫌,老朱脾氣暴,那是要殺頭的。只能說有奇骨,反正當(dāng)天子的人異于常人,說有奇骨含歌頌的意思,這話可以說。如果朱元璋不是皇帝,而是普通人物,則可肆無忌憚地描寫。例如對龐統(tǒng)的描寫:“濃眉掀鼻,黑面短髯,面容古怪,相貌奇丑!。

(《大明風(fēng)華》)朱元劇照

也許有人要反駁,既然朱元璋長得有缺陷,那郭子興是如何看上這個乘龍快婿的呢?首先,馬秀英并非郭元帥親生,她僅僅是他的養(yǎng)女。甚至有野史記載,說郭元帥在把馬秀英許配給朱元璋之前,玷污過養(yǎng)女。其二,馬秀英有“馬大腳”之稱,長相很普通。其三,郭元帥看中的是朱元璋能征貫戰(zhàn)的本領(lǐng),看中的是朱元璋能幫助他壯大勢力,而不是選一個英俊女婿妝門面。

在《明太祖實錄》里,發(fā)現(xiàn)兩處對朱元璋形象方面的溢美之辭。第一處是朱元璋前往濠州投軍,郭子興見朱元璋:“狀貌奇?zhèn)ィ惓H!”。什么樣的人可以稱為“狀貌奇?zhèn)ァ蹦?在郭元帥眼中,身材高、塊頭大、孔武有力、相貌威嚴,能幫他攻城掠地的壯漢,可稱為狀貌奇?zhèn)。至于“異常人”則暗指不可直言的奇丑。第二處是陶安第一次見朱元璋,認為其“龍姿鳳質(zhì),非常人也!”。陶安是什么人呢?史書記載:“太祖渡江,(陶)安與習(xí)率父老出迎。太祖與語甚歡,留參幕府,授左司員外郎。洪武初,命知制誥兼修國史。歷江西行省參知政事!薄L瞻沧鳛橐粋在皇帝手下工作的文官,斟詞酌句相當(dāng)瑾慎,惟恐龍顏大怒。即使為丑所驚,也不敢流于言表,更不敢在《明太祖實錄》里竹筒倒豆子,只能以誰也無法評說的“龍姿鳳質(zhì),非常人也”的大帽子話加以掩飾,恭維。

孝陵神功圣德碑,本欲夸耀太祖,卻弄巧成拙,暴露了朱元璋明顯的缺陷。此碑對朱元璋的相貌寫道:“龍髯長郁,然項上奇骨隱起至頂,威儀天表,望之如神!。這里只描寫了他濃密、修長的胡須,以及后頸至頂?shù)钠婀牵瑓s繞開了應(yīng)該大書特書的五官,證明五官實在太丑了,真的不好寫。那么,“奇骨隱起至頂”是什么意思呢?《明太祖實錄》記載,有人于夢中在朱元璋脖子上放了一玉壁,使他的脖子上長了一個包,用藥敷之,不見好,直至長成至頂?shù)墓穷^。這種現(xiàn)象可能是脂肪瘤之類的疾病,長在朱元璋身上,在當(dāng)時被認作龍象吉兆。但是,不管作為一個普通人,還是九五至尊的皇帝,長這么個玩意還是挺丑的。

不僅當(dāng)時的觀眾覺得朱元璋長得丑,連不可一世的朱元璋也覺得自已對不起觀眾!遁膱@雜記.卷十四》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明太祖朱元璋嘗集畫工寫御容,多不稱旨。有筆意逼真者,自以為必見賞,及見覽,亦然。一畫工探知上意,稍于形似之外,加穆穆之容以進。上覽之,甚喜,乃令寫數(shù)本以賜諸王。蓋上之意早有,它工不能知也。”。這段文字是說:朱元璋曾經(jīng)召集畫工為他畫像,這幫畫師不開竅,都按寫實風(fēng)格作像。特別有一個頂尖高手,把朱元璋畫得維妙維肖,只差不能說話。自以為此畫技壓群芳,必得獎賞。交上去之后,皇上還是不滿意。有一個畫工領(lǐng)會了皇上的意思,改寫實為寫意,只保證大概形似,再添加雍容華貴、端莊慈祥之氣。經(jīng)此一改,朱元璋的畫像脫胎換骨,再也不丑了,變得高端大氣起來。朱元璋御覽之后,大喜,令多畫數(shù)本,用以賞賜諸王,傳之四方,廣為張貼。為什么高仿真的不滿意,反而四分像六分改的滿意呢?就是因為朱元璋對自已的容貌不滿意,就是想有一個完美的形象示人。

朱元璋到底長得丑不丑,有一個人最有發(fā)言權(quán),這個人就是明代畫師王紱。他從洪武十一年(1378)進京,不久隱居,后又因胡惟庸案發(fā)配山西大同十年。1403年又被舉薦進京,參與《永樂大典》的編撰。他是有可能見到兩代帝王的人,也可能參與了為兩代帝王畫像的工作。雖然王紱在當(dāng)時為一流畫師,但是在為太祖皇帝畫像時顯得力不從心。王紱在《書畫傳習(xí)錄》中感嘆:“寫真固難,而寫御容則更難!”。

要說難,畫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像更難,這幅肖像高6.4米,寬5米,還要保證一年不變色、不變形。但是王國棟先生畫得非常好,并且從1964年他的第八版掛上去之后,一直沿用至今。王國棟先生畫主席像從來沒覺得難,反觀王紱感嘆寫御容難,不是畫技功底不行,而是朱皇帝長得太丑。

胡敬,嘉慶十年(1805)進士,官翰林院編修。他對皇宮所藏帝王像進行了研究,寫有巜南薰殿圖像考》。他說,當(dāng)時紫禁城南薰殿中,共珍藏明代帝后圖像63幅,其中朱元璋占13幅。這13幅畫像中僅有兩副順眼,有11副難看。難看的地方主要是六突出一深陷,即前額突出、兩頰突出、下巴突出、眉毛突出、蒜鼻突出,麻點突出,眼窩深陷。這11幅沒有美化的像可能出自民間,而后被清宮收藏,證明朱元璋的丑相已深入大多數(shù)人心中。

在歷代帝王中,只有朱元璋畫像的版本最多,不知誰真誰假,迷霧重重。一個最大的可能,就是明代官方的畫像美化了朱元璋,而民間完全不承認!

最佳貢獻者
2

最近的明朝網(wǎng)絡(luò)大劇《大明風(fēng)華》,讓明太祖朱元璋這位草根皇帝一下子走紅,原因是因為他的長相。說起明太祖朱元璋的長相,一直以來都是困擾歷史學(xué)家的難題。在古代沒有照相機,無法保留最真實的影像,古代帝王為了讓后世敬仰祭祀,歷代帝王都有自己的畫像,因為年代久遠以及戰(zhàn)亂更多的已經(jīng)消失在歷史的長河里了。如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就曾經(jīng)給唐太宗畫過像,現(xiàn)在國家博物館里保存的唐太宗李世民的畫像,已經(jīng)不是閻立本的真跡,但很多學(xué)者也認為依然也是后人的摹本。從畫像看李世民應(yīng)該是歷代帝王畫像里顏值很高的了。



清代時西方寫實的繪畫技藝已經(jīng)在中國深入,再加上西方宮廷畫師郎世寧在清朝宮廷的的任職,我認為清朝帝王像的真實性還是很大的。朱元璋畫像之所以存在爭議,是因為留存下來的畫像存在著兩種不同的風(fēng)格,一種是周正的國字臉,一種是趙本山說的“鞋拔子臉”,F(xiàn)在保存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朱元璋畫像依然也是兩種風(fēng)格,很難相信畫的是同一個人。

現(xiàn)在有人根據(jù)畫中的細節(jié),有很多“鞋拔子臉”的畫像應(yīng)該是清代人畫的,不排除是清代人丑化前朝君主的嫌疑。比如同在國家博物館的朱元璋和兒子朱棣的畫像長相也是迥異的,不符合遺傳基因,到時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字臉的朱元璋和他后世明朝諸多皇帝更符合基因遺傳學(xué)。


但是,還有一個歷史記載是“鞋拔子臉”派最有力的鐵證,在《明史.太祖本紀(jì)》描述朱元璋的長相時說他“姿貌雄杰,奇骨貫頂”,無疑朱元璋是一個身材魁梧的人,但是史學(xué)家又給了一個“奇骨貫頂”,并沒有正面寫他長的什么樣!靶巫幽槨迸烧J為,因為朱元璋的長相奇特,才讓史學(xué)家們?yōu)榱穗y。說皇帝長得特別帥,說謊也不行呀,不符合自己的本心,皇帝這兒也交代不過去呀。照實寫,這皇帝更不愿意了,搞不好還會掉腦袋,所以他們就借了一些詞語隱晦一下。清代人為朱元璋畫像,應(yīng)該以歷史記載為依據(jù)描繪的,乾隆皇帝也曾經(jīng)根據(jù)歷史記載給朱元璋畫了一副像,也屬于“鞋拔子派”。


朱元璋長相到底是什么樣的?兩個派別應(yīng)該一直會爭論下去,如果有一天朱元璋的墓葬被開啟謎底就解開了。

您覺得朱元璋什么臉型呢?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3

《大明風(fēng)華》中朱元璋的造型遭到了很多朋友的吐槽,那么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討一下朱元璋的畫像問題。在現(xiàn)存的皇帝畫像中,只有明太祖朱元璋存在截然不同的畫像,一為端莊的圓臉俊相,一為長相怪異的鞋拔子臉丑相?∠嘤謨煞謩e盛年和老年的兩幅。朱元璋的丑像共有11幅,且相貌大同小異:額頭、下巴、兩頰皆突出,立眉深目,胡須濃密,鼻子像蒜,供嘴像豬,呈現(xiàn)出了所謂的“五岳朝天”之狀,不僅如此臉上還布滿了麻子。要想弄清朱元璋的畫像中哪個更接近朱元璋本人,我們還得從史書和歷史丹青中尋找答案。

史書記載中的朱元璋畫像

其實兩種截然不同的畫像,在明、清時候就引起了人們的關(guān)注。

在明萬歷年間刊印的張萱《疑耀.高皇帝像》中記載:“先大夫令滇時,從黔國公邸中摹高皇御容,龍形虬髯,左臉有十二黑子,其狀甚奇,與世俗所傳相同,似為真矣。余值西省,始德府所藏高、成二祖御容,高皇帝乃美丈夫也,須髯皆為銀絲,可數(shù),不甚修,無所謂龍形虬髯、十二黑子也!

清朝人趙汝珍《古董辨疑》中說:“明太祖朱元璋傳世之御容有二:一位溫文儒雅,五官端正者;一為雄豪奇?zhèn)ィ钅块L頰者,二者皆常見之!

《明太祖實錄》中記載:朱元璋前往濠州成投軍,郭子興見“上(朱元璋)相貌奇?zhèn)ィ惓H恕。陶按第一次看見朱元璋時說:“龍姿鳳質(zhì),非常人也”。

張翰在《松窗夢語》中記載,他任南司空之職時,曾入值武英殿,親眼瞻仰了朱元璋、朱棣的畫像:“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長,面如滿月,須不盈尺,與民間所傳奇異之像大不類”由此可以知道,明朝政府承認的是采用的圓臉的俊像。

丑像和俊相并存的根源

丑像并非是滿清的丑化,而是在明朝時候就有的,丑像之所以存在也自然有存在的道理,在正史中多采用俊像,而野史中多采用丑像,而丑像更接近于古代的異像說,歷代的開國之君都有不少神道傳說,這些借強力爭奪皇位的人,雖然做了皇帝,但是可能心虛,為了粉飾自己,征服老百姓,總喜歡借助神力和迷信,來神化自己建立的政治。這其中,他們與眾不同的相貌,便是大肆張揚的重點。這就不難明白,為什么朱元璋把自己打造成“龍形虬髯”,這和歷史上劉邦的“隆準(zhǔn)而龍髯,美須髯”類似,無非把自己塑造成一個龍的化身。而且在傳說中五岳朝天的人,是極貴的人。而且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王朝從陰陽五行觀念來看屬于“火德”,由于火苗長而尖,所以丑像中的朱元璋為大長臉,尖下巴,而且火為赤,所以丑像中的朱元璋多穿紅袍。在這臉上的黑麻子也是以后說法的,古人認為,人有美質(zhì),就會生出奇痣來以顯示他的高貴。

其實說到這里答案應(yīng)該清楚了,這兩類畫像和朱元璋的相貌相比,都是似像非像的寫意圖。生長在那個時代的畫像者,在皇權(quán)文化的規(guī)范和指導(dǎo)下,都以“天賦人身權(quán)和天人合一”為中心,畫像是對統(tǒng)治者的政治詮釋,俊像用于美化大明王朝,用于太廟等的祭祀和供奉,而丑像,有元末明初的原創(chuàng)也有以后清朝人的仿制品,而流傳在民間的畫像,多為以后的仿制品,因此我們沒必要為畫像在爭來爭去,他只是不同利益者看待這位大明皇帝的文化符號而已。

4

歷史上的朱元璋到底長什么樣?

在電視劇《大明風(fēng)華》中,朱元璋的那副鬼樣子,可以說是震撼了觀眾,隨后引發(fā)網(wǎng)上關(guān)于歷史上朱元璋到底長什么樣子的探討。

電視劇《大明風(fēng)華》的朱元璋,很顯然是一個鞋拔子臉的形象,這一形象源于教科書中非常流行的那張畫像。

朱元璋的“鞋拔子臉”的畫像如下,和上面的劇照對比,確實非常相似。

有一種觀點是:這種鞋拔子臉的畫像都是清朝人的丑化,歷史上的朱元璋不長這個樣子,朱元璋應(yīng)該是相貌端正的。

但是,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首先,早在明朝年間就有關(guān)于朱元璋是鞋拔子的說法存在了。當(dāng)時,老百姓普遍認為朱元璋是鞋拔子臉。

例如,萬歷時期的文人張萱曾提到當(dāng)時民間對朱元璋的形象的想象:

先大父令滇時,從黔國邸中模高皇御容,龍形虬髯,左臉有十二黑子,其狀甚奇。

張萱的祖父是云南某地的縣令,所以能夠出入王府,目睹王府中收藏的皇帝畫像。

在這段描述中,朱元璋的臉上有十二個麻子,留著很長的胡須,是一張龍臉。這個形象如果畫出來是這樣的:

很顯然,這種形象并不是清朝人的丑化,早在明朝時期就廣泛存在了。

龍臉,其實就是鞋拔子臉。

所謂的美與丑,這是今天人們的觀點。但是,對于古人而言,奇異的形象往往代表著不一樣的身世經(jīng)歷。

古人認為,龍臉就是真龍?zhí)熳拥南笳。這就是為什么,民間普遍認為朱元璋是鞋拔子臉的原因所在。

我們所能見到的朱元璋相貌堂堂的畫像,都是源于官方內(nèi)府的藏品,這是官方系統(tǒng)的形象。而鞋拔子臉的畫像,都是來自民間作品,也就是民間形象。這并不是后者要丑化前者。

總而言之,我們不知道朱元璋到底長什么樣,只能告訴你不同的形象是怎么產(chǎn)生的。

5

朱元璋的真實面貌在中國算得上是一樁迷案。記得上中學(xué)那一會,歷史學(xué)到明朝政治制度那一節(jié)時,赫然映入眼簾的便是那一張朱元璋經(jīng)典的“豬腰子臉”畫像。這也使得洪武大帝一度成為我們調(diào)侃的對象。圖片如下:

好像中國教科書有曝光人物丑照的習(xí)慣,歷史名人的丑照在教科書上是家常便飯,編委就喜歡將歷史名人最滄桑的那張照片掛在書上,至于什么原因,筆者就不得而知了。若是有看官老爺這道其中奧妙,還請賜教。

言歸正傳。朱元璋的形象一直是一個眾說紛紜的議題,就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大明風(fēng)華》之中的朱元璋一出鏡,就在網(wǎng)絡(lu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有人質(zhì)疑,有人吐槽,也有人調(diào)侃。但是筆者在比較之后發(fā)現(xiàn),《大明風(fēng)華》上的朱元璋還是挺符合筆者小時候歷史課本上的形象哎!

玩歸玩,鬧歸鬧,筆者覺得最好還是不要拿開國之君開玩笑。畢竟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真正意義上布衣出身建立大一統(tǒng)王朝的人,其一生的奮斗歷程已經(jīng)被寫成各種書籍出版。其政治方略中的“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亦成為千古之策。聽到這里是不是勾起了部分人的童年回憶。這是不是和“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有些相似?

不錯,毛主席曾經(jīng)評價朱元璋“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對于朱元璋的政治韜略,毛主席在1966年5月份的一次談話中說道:“《明史》我看了最生氣。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識字的兩個皇帝搞得比較好,明武宗、明英宗還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盡做壞事。

用偉人來評價偉人是最有說服力的,這亦證明朱元璋的個人能力是十分出眾的。我們知道,朱元璋是有流傳下來宮廷畫像的,慈眉善目,英武富態(tài),之所以有了這么多的丑態(tài)版本,歸根結(jié)底是拜清王朝統(tǒng)治者所賜。

在明成化年間,滿清開國民族滿族的直系祖先建州女真一直挑釁大明王朝,屢屢襲擾明朝邊境,此時在位的正是明憲宗朱見深,幾次三番的交涉之后,建州女真答應(yīng)服從管制,但是不久之后有來世尋釁滋事,擾亂明朝邊疆。明成祖大怒,宣布發(fā)動對建州女真的軍事打擊,史稱“成化犁庭”。

何謂“成化犁庭”?“犁庭”就是用犁鏵犁地,可以理解為“成化年間的犁地行為”。犁的那一塊地就是建州女真。這是女真人自元朝滅金之后遭受的有一次血頂之災(zāi),險些絕種。滿清定鼎天下之后,對明朝的態(tài)度是極為不友好的,尤其是對明成祖朱見深,那是能怎么黑就怎么黑。作為明朝開國皇帝的朱元璋自然不能逃過一劫。所以,各種朱元璋丑陋的畫像開始出現(xiàn)。

但是在去年(2018年),關(guān)于朱元璋相貌的事件又有了極大的進展。河南一位老伯自稱是朱元璋后代,并且拿出了有力的證據(jù):族譜與畫像。經(jīng)考證,老伯提供的族譜與歷史考證極其吻合,朱元璋畫像雖然缺乏保護而發(fā)皺,但是經(jīng)過專家鑒評之后,確定是明朝時期的文物。

細細比較之后就會發(fā)現(xiàn),這一副流落民間的朱元璋畫像與朱元璋宮廷畫像很是神似,可信度極高。老伯坦言到自己祖上為躲避清廷追殺而隱姓埋名,但是臨走時仍舊帶上了太祖爺?shù)漠嬒褚约白遄V,現(xiàn)如今老伯年齡已經(jīng)很大,決定將這個秘密公諸于眾。

專家處于文物保護角度的考慮,決定說服老伯捐獻文物給國家。老伯其實早有這方面的考慮,認為自己兒孫很可能無法完好保存,于是將這副朱元璋畫像無償上繳給國家。專家激動之余,反饋了老伯五百元慰問金以及一面錦旗。于是乎,這面百萬價值的文物回歸博物館。

結(jié)束語:綜合比較,外加距離我們最近也且最權(quán)威的證據(jù)來看,朱元璋并非其貌不揚,就算不是很英俊,但至少是大眾臉型,天庭飽滿,很有古代帝王氣質(zhì)。再不濟也絕不會是“豬腰子臉”,看著瘆人。不知道歷史教科書的編委什么時候能夠?qū)⒛菑埫魈娈嬒窀膭右幌,畢竟那樣的形象,的確不容易讓人接受!


【文 / 楚南青史君】


6

歷史長河,源遠流長,這個問題讓我來!

在一些影視劇中,我們看到的朱元璋大概是這個樣子,可以說媒體已經(jīng)盡量在往好的方面去刻畫了,所以在大家的印象中他的長相可以說是平平無奇(并不是說演員的長相)。

不過在歷史書上,朱元璋是這個樣子,很顯然并不是像電視劇中那般神勇威武,而且這個下巴也屬實讓人分分鐘出戲,無法想象這是一代帝王的畫像。

但磕磣歸磕磣,朱元璋作為一個農(nóng)民起義者,從一個乞丐到后來的明太祖,可謂是受盡了冷嘲熱諷。一般人若從一個底層人士一下子有了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很容易麻痹大意,酒肉穿腸過,美女伴身旁,可謂high到極致。但朱元璋卻不同,其穩(wěn)重是鮮有人能夠相比的,而且朱元璋特別愛老婆,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一般人若這般長相相比肯定會遭受很多凌辱,從而產(chǎn)生報復(fù)心理,花天酒地,而朱元璋是一個不花心,努力工作,從不放松的絕種好男人。

不過真正的朱元璋是否長這個樣,還是有待考證。一開始在書上或者百科都是如上圖一樣,不過現(xiàn)在查的話還有這樣。


很顯然這與前者根本并不是一個人,不過各種相關(guān)記載中,朱元璋確實以這兩種長相相傳與世。(難道是整容了?哈哈哈。

古代宮廷有專門收藏歷代皇帝長相的畫像數(shù)據(jù)庫,而其中朱元璋的畫像最多,共有13副。13副畫像中朱元璋也確實是以兩種樣貌呈現(xiàn)。其中端莊的圓臉俊相有兩副,而像之前那種怪異的長相有11副之多,基本都是大同小異,額頭和下巴突出,隆鼻如蒜,拱嘴如豬,有些畫像甚至還是滿臉麻子。

所以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朱元璋呢?畫像不同于現(xiàn)代的寫真,真正的樣貌或許只有當(dāng)時的人才心知肚明。不過歷史上朱元璋有殺畫家的流傳,所以有些畫像可能是一些巧健的畫家經(jīng)過了一些神似的處理,才有其圓臉俊俏的畫像。不過也有朱元璋嗜殺的流傳,因此關(guān)于殺畫家,也可能是朱元璋單純的喜歡殺人。

而那是一張丑相又是否是朱元璋的真容呢?這也有可能也是畫家的鍋,通行的解釋是,那些丑陋的畫像是滿清入關(guān)后對朱元璋的丑化,這種解釋沒有什么根據(jù),也是極不靠譜的一種推測,不過也不會平白無故出來這么個畫像,所以多少也應(yīng)該與朱元璋有點關(guān)系吧。

如果要我推測的話,朱元璋真正的樣子或許就是兩種畫像之間,既不是圓臉高挺的俊俏形象,也不是尖細下巴的極丑之相,而是中規(guī)中矩的那種,俊相是畫家在朱元璋的恐嚇下的美化,丑相也是當(dāng)時滿清對朱元璋的丑化。

當(dāng)然,現(xiàn)實到底是什么樣子,我們又不是出生在那個年代,也沒可靠的記載流傳下來,所以朱元璋的真實畫像依然還是個謎。


仰望歷史長河,尋覓一份純凈。喜歡就點個關(guān)注唄!

7

最近,一部熱播劇《大明風(fēng)華》將明朝的一些人物、事件推向熱潮,其中,就包括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畫像。

打開百科,我們搜索到的朱元璋畫像,如下:

電視劇《大明風(fēng)華》中朱元璋的扮演者如下:

當(dāng)然,這張奇丑無比的畫像也是有的,如下:

這張臉,就是鞋拔子臉。

那到底歷史上的朱元璋是如何呢?這一俊一怪,到底哪個更接近于歷史?雖然我們無法穿越歷史,但從一些史料記載中,我們還是能挖掘出一些歷史依據(jù)的。下面,我們就一起探索下~~

“俊”的說法

郭子興,也就朱元璋的老丈人,描述朱元璋“狀貌奇?zhèn),異常人?/strong>,所以第一次見面后,就將義女郭氏許配給了朱元璋。陶安第一次看見朱元璋時說,“龍姿鳳質(zhì),非常人也。”

郭子興和陶安的這兩句話是很好理解的,說朱元璋長相跟平常人不一樣,相貌不凡,具體到怎么不一樣,倒是沒怎么具體說。

明朝中期的張瀚(1510—1593)在《松窗夢語》中記載,他任職南司空時,曾入值武英殿,親眼瞻仰了朱元璋、朱棣的畫像。

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長,面如滿月,須不盈尺,與民間所傳奇異之像大不類。

萬歷年間,張萱之父在云南作知縣時,曾于黔國公府:

先大夫令滇時,從黔國邸中模高皇御容,龍形虬髯,左臉有十二黑子,其狀甚奇,與世俗所傳相同,似為真矣。余值西省,始得府所藏高、成二祖御容,高皇帝乃美丈夫也,須髯皆為銀絲,可數(shù),不甚修,無所謂龍形虬髯、十二黑子也。

從張翰、張萱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來,在明朝中后期,關(guān)于朱元璋的畫像,就已經(jīng)有兩個不同版本了,宮中所掛畫像為“俊”,宮外流傳的畫像為“怪”。

這里又有個問題,那就是宮廷畫師所畫之畫的真假,因為在一些其他的記載描述朱元璋誅殺一些畫家,因為他們畫的太丑了,而對另一些稍有改動的畫家,則賞賜。而這些傳聞,也僅僅是在朱元璋去世多年后才有的,所以,可信度不高。

另外,關(guān)于宮廷畫師,自宋代以后,帝后肖像畫的可信度已經(jīng)很高了。當(dāng)時皇家有畫像以備百年后供子孫瞻仰祭拜的需求,宮廷畫家的水準(zhǔn)也足以為帝后們畫出形似的肖像畫。況且,據(jù)考證,當(dāng)時為朱元璋畫像的畫師有四五個,比如孫文宗、沈希遠、陳遇、陳遠等,而這些人沒有一個被殺的,這也更加說明朱元璋因畫像殺畫師為后人所編排。

“怪”的說法

位于南京市玄武區(qū)明孝陵陵區(qū)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是明成祖朱棣為紀(jì)念明太祖朱元璋所立,碑文由朱棣親撰,其中,有幾句是關(guān)于朱元璋的相貌的:“龍髯長郁,然項上奇骨隱起至頂,威儀天表,望之如神!

朱棣是這樣描述他爹的:長長的胡子滿臉威嚴,脖子后面有塊奇骨,沿著后腦勺直到頭頂。

關(guān)于朱元璋脖子后面到后腦勺的骨頭,《明太祖實錄》是有解釋的:

上夢人以璧置于項,既而項肉隱起微痛,疑其疾也。以藥傅之,無驗,后遂成骨,隆然甚異。

大概意思是:有人在夢中把玉璧放在朱元璋的脖子上,讓其脖子鼓了個包,還微微有點痛,后來用藥沒能治好,包也變成了骨頭。

研究過《明太祖實錄》的人,大概清楚,關(guān)于朱元璋脖子后面的大包變骨頭,是發(fā)生在1367年十二月的事情,這個時間點很有意思,距離朱元璋登基大概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吧。所以,朱棣這樣描述他爹,極有可能是想突出朱元璋帝王之象,不同凡人。畢竟,《明太祖實錄》在朱棣時期,是被修正過的。

另外,袁忠徹的《古今識鑒》中,寫道:

狀貌非常,龍瞳鳳目,天地相朝,五岳俱附,日月麗天,輔骨插鬢,聲音洪亮,貴不可言。但四維滯氣,如云行月出之狀,所喜者準(zhǔn)頭黃明,貫于天庭。直待神采煥發(fā),如風(fēng)掃陰翳,即受命之日也,應(yīng)在一千日內(nèi)。

這段描述中的“天地相朝”即是下巴和前額突出,也就是“鞋拔子”臉。

其實,關(guān)于《古今識鑒》的出版日期,暫時并沒有找到具體的史料記載,袁忠徹,相士,1377-1459;朱元璋去世時是1398年,所以《古今識鑒》是朱元璋時期的書還是朱棣時期,暫時沒有記載。

但有一點,值得我們深思,那就是朱棣是一位很相信相術(shù)的人,袁忠徹及其父親袁珙很受朱棣信任,凡是出兵打仗、選拔人才等重大事件,都會讓他們相一相。

所以,關(guān)于朱元璋鞋拔子臉的描述,最早出現(xiàn)也只是在朱棣時期,在明朝中后期,又加上十二顆黑痣,四十八顆黑痣,七十二顆黑痣,這是把劉邦左股有72顆黑痣的傳說移植到老朱臉上了,朱元璋的“鞋拔子臉”畫像也逐漸成為人們重金收藏的寶貝。所以,有人認為,朱元璋鞋拔子臉的描述,是他兒子朱棣散播出去,目的也不是為了丑化他,而是強調(diào)他一臉的帝王相。

另外,關(guān)于朱元璋畫像是清朝丑化這個觀點,其實是不成立的,綜上,我們得知,這張“鞋拔子”臉的畫像在明朝就已經(jīng)出出現(xiàn)了。

筆者倒是覺得“俊”的畫像更接近真實的朱元璋。但如果說一模一樣,是肯定不可能的。據(jù)歷史資料記載,畫師在作畫時,都不敢抬頭正眼看皇帝一眼,畫也只能做到神似。

8

最近新聞報道在河南發(fā)現(xiàn)朱元璋真實畫像,朱元璋后人拿出族譜據(jù)考察確實是真實的。


9

朱元璋的歷史畫像大致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如下圖左邊帥一點的宮廷畫像,另一個就是如下圖右側(cè)的鞋拔子(又稱龍臉)的各種版本畫像。

但是左邊富貴一點的朱元璋畫像,作為宮廷人像畫,難免有美顏效果;而右邊呢,雖然鞋拔子臉從朱棣年間就有這個版本了,但由于民間一直有不滿朱元璋統(tǒng)治的百姓,以及清朝腹黑文人,丑化朱元璋也有可能。

但是在去年(2018年),河南有一戶人家向國家捐出了私藏600多年的朱元璋畫像,并拿出了祖輩傳下來的朱氏家族小鍋和族譜,在經(jīng)過專家細致的考察,鑒定這是明朝的東西,這畫像確實是朱元璋。如下圖。

不過按照正常邏輯,朱元璋是農(nóng)民出生,并且摸爬滾打那么多年,我覺應(yīng)該不會太帥氣。

10

作為歷史上少有的草根皇帝,朱元璋從乞丐一步步奮斗天下之主,很多人都對這段傳奇經(jīng)歷感到好奇,幾百年來,人們一直想知道朱元璋的真實樣貌究竟如何?

清朝流傳下來的畫像來看,朱元璋尖耳猴腮不像好人,然而在前朝卻是一身正氣的形象,為什么會出現(xiàn)兩種截然不同的風(fēng)格,可以說從未有任何一個人像朱元璋這樣,因為相貌問題爭執(zhí)數(shù)百年。朱元璋真的長得如此奇丑無比嗎?小編我是這么認為的,首先,朱元璋絕對不可能長的奇丑無比的,要不然郭子興也不會將女兒嫁給他,而一眾英雄豪杰也不會納頭便拜,聞風(fēng)影從。雖然一個英雄人物不需要多好的長相,只要有才華即可,但是若是長成朱元璋這”驚天動地“的模樣,估計會嚇到一大幫人吧。其二,通過后世流傳的朱元璋后代子孫的畫像來對比看,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啦,基因遺傳騙不了人的。

所以由此可知朱元璋的長相絕不會像清朝流傳的畫像那樣丑陋。其真實長相應(yīng)該與官方的正常版畫像比較接近。至于為什么清朝后世流傳的朱元璋畫像如此丑陋,我覺得應(yīng)該是清朝對他的摸黑丑化行為。朱元璋可能只是長的臉比較長一些,結(jié)果清朝把這一點無限放大,變成了后世流傳的鞋拔子丑陋臉。

你的回答

單擊“發(fā)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服務(wù)條款